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國,中國就是其中之一,因為黃河流域,中華民族得以繁衍生息,而由於自然災害和戰爭,以及政治疆域的擴大,許多中國人也流落他鄉,他們中的一些人過一段時間就會回來,但他們中的一些人在那裡住了很長時間,再也沒有回來。
今天,我們要談談一個祖先都是中國人的國家,但是後代來得越多,他們就越不願意提及他們的祖先是中國人,儘管他們仍然會去中國掃墓,既然中國強大了,為什麼他們還不願意肯定與中國的關係?
這個國家是新加坡,我相信你對新加坡並不陌生,許多著名的演員和明星都是新加坡人,李連杰、鞏俐、趙薇和張栢芝都是新加坡人,他們加入新加坡或多或少是因為新加坡有中國文化。
你為什麼這麼說?據史料記載,三國時期孫權曾派使臣出使東南亞,當他們到達新加坡時,發現那個大陸有許多原始居民,後來這個島被沿海地區的人們所熟知,後來,當自然災害和戰爭爆發時,沿海地區的漁民選擇到新加坡避難。
元朝時,一位名叫汪大淵的中國航海家來到新加坡,發現這裡已經有中國人居住,當時,一些中國歷史地理學者開始關注和記錄這座島嶼,新加坡作為淡馬錫的地名,最早出現在1365年的爪哇歷史上。
或許也是因為新加坡的環境更適合人們居住,而且遠離政治戰爭,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來到新加坡,漸漸地,新加坡島的人口也在增加,但是中國人不想入侵那裡,他們只是想在那裡過上好日子,相反,英國和荷蘭為新加坡的殖民地權利而戰。
然而,在英國統治時期,新加坡發展迅速,在英國殖民統治下,新加坡造船技術突飛猛進,後來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當時,島上許多中國人也參與造船和遠洋運輸,甚至還帶了一批中國人來當勞動力,1860年,新加坡華人達到8萬人,佔新加坡人總數的61%,然而,當時在新加坡的歐洲人只佔8.5%。
所以新加坡的很多生活習慣都和中國一樣,比如吃米飯、吃蔬菜、用筷子,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仍然使用簡體字,甚至有很強的宗族意識,每年清明節,都有很多人去海南掃墓。
然而,這些人不願意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原因一定很複雜,畢竟,如果他們生活在一個不同的地方,許多想法會改變,並逐漸被當地人同化,但是生活習慣不會改變,所以一直保持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