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祖先來自廣東,年年清明回家鄉掃墓祭祖,卻不願承認是中國人

2021-01-08 小樹子說歷史

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國,中國就是其中之一,因為黃河流域,中華民族得以繁衍生息,而由於自然災害和戰爭,以及政治疆域的擴大,許多中國人也流落他鄉,他們中的一些人過一段時間就會回來,但他們中的一些人在那裡住了很長時間,再也沒有回來。

今天,我們要談談一個祖先都是中國人的國家,但是後代來得越多,他們就越不願意提及他們的祖先是中國人,儘管他們仍然會去中國掃墓,既然中國強大了,為什麼他們還不願意肯定與中國的關係?

這個國家是新加坡,我相信你對新加坡並不陌生,許多著名的演員和明星都是新加坡人,李連杰、鞏俐、趙薇和張栢芝都是新加坡人,他們加入新加坡或多或少是因為新加坡有中國文化。

你為什麼這麼說?據史料記載,三國時期孫權曾派使臣出使東南亞,當他們到達新加坡時,發現那個大陸有許多原始居民,後來這個島被沿海地區的人們所熟知,後來,當自然災害和戰爭爆發時,沿海地區的漁民選擇到新加坡避難。

元朝時,一位名叫汪大淵的中國航海家來到新加坡,發現這裡已經有中國人居住,當時,一些中國歷史地理學者開始關注和記錄這座島嶼,新加坡作為淡馬錫的地名,最早出現在1365年的爪哇歷史上。

或許也是因為新加坡的環境更適合人們居住,而且遠離政治戰爭,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來到新加坡,漸漸地,新加坡島的人口也在增加,但是中國人不想入侵那裡,他們只是想在那裡過上好日子,相反,英國和荷蘭為新加坡的殖民地權利而戰。

然而,在英國統治時期,新加坡發展迅速,在英國殖民統治下,新加坡造船技術突飛猛進,後來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當時,島上許多中國人也參與造船和遠洋運輸,甚至還帶了一批中國人來當勞動力,1860年,新加坡華人達到8萬人,佔新加坡人總數的61%,然而,當時在新加坡的歐洲人只佔8.5%。

所以新加坡的很多生活習慣都和中國一樣,比如吃米飯、吃蔬菜、用筷子,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仍然使用簡體字,甚至有很強的宗族意識,每年清明節,都有很多人去海南掃墓。

然而,這些人不願意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原因一定很複雜,畢竟,如果他們生活在一個不同的地方,許多想法會改變,並逐漸被當地人同化,但是生活習慣不會改變,所以一直保持到現在。

相關焦點

  • 印尼華人華僑清明祭祖掃墓忙
    印尼華人華僑清明祭祖掃墓忙 2017-04-02 20:36:0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陳海峰
  • 「華僑之鄉」青田見聞:清明祭祖引歸鄉熱
    周建虹提供中新網青田4月6日電 題:「華僑之鄉」青田見聞:清明祭祖引歸鄉熱作者 應欣睿清明節當日,浙南山區的「華僑之鄉」青田告別了幾日前的紛紛細雨,明媚春光讓海外遊子們的祭祖之路走得踏實舒坦。早在清明前幾天,青田縣城中大部分的酒店就早早客滿。「近幾年來,海外華人華僑清明回家的熱潮快趕上了春節,清明成了青田遊子返鄉的一大高峰。」青田縣僑聯主席葉毅青說,在清明期間的青田山村中,已聚滿了千裡歸來的遊子們。
  • 身在異鄉不忘記祖先 新加坡華人清明時節忙祭祖
    和世界其它地方的華夏子孫一樣,新加坡華人不會忘記在清明時節掃墓祭祖,「緬懷先人,慎終追遠」。  新加坡資深報人、文史研究員韓山元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即使是接受西方教育的新加坡年輕華人對清明節也不敢怠慢,因為崇祖、祭祖是流傳數千年的華人傳統。」他說,新加坡著名的商業街烏節路幾十年前便是來自中國潮州的移民的墳場,「足見報恩和安葬先人在華人傳統中的重要性」。
  • 清明為什麼要掃墓祭祖?這是我聽過的最好答案
    幾千年來,人們在清明節祭之以禮,為已逝的親人、祖先,莊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與敬意,一年年輪迴,一代代傳承,生生不息。為什麼人們這麼重視清明節掃墓呢?借著清明時節,到陵園為親人祭拜、修墳、獻上自己的一份思念,是緬懷先人的最好寄託。同時,祭祖掃墓時,每當站在親人的墓碑前,遙望親人熟悉的音容,深知他們已長埋地下,想孝敬卻已陰陽兩隔。而邊上的,是自己在這世上的親人,一同在這陰陽相隔感受如此真真切切的地方。
  • 清明祭祖掃墓須知
  • 念先人懷桑梓 海外華人掃墓祭祖度清明寄追思
    中新網北京4月4日電 題:念先人懷桑梓 海外華人掃墓祭祖度清明寄追思  作者 婁曉  古詩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逢清明,情思倍濃。對於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來說,清明祭祖是一項重要的活動,以此表達對祖先的紀念,對桑梓的懷戀,對祖(籍)國的思念。
  • 清明節掃墓祭祖有什麼講究忌諱 清明上墳祭祖的禁忌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掃墓祭祖有什麼講究忌諱 清明上墳祭祖的禁忌 最近,隨著清明節的臨近,各種各樣的掃墓物品銷售得十分火熱.那麼,清明掃墓有什麼講究呢?清明節掃墓祭祖有什麼講究忌諱 1、忌穿大紅大紫 為尊重亡者,掃墓應莊重著裝.通常來說,掃墓時要著深色衣服,最好不要穿得     原標題:清明節掃墓祭祖有什麼講究忌諱 清明上墳祭祖的禁忌     最近,隨著清明節的臨近,各種各樣的掃墓物品銷售得十分火熱.那麼,清明掃墓有什麼講究呢?
  • 清明將至,祭祖掃墓的三十六個風水禁忌和避諱,你必須知道!
    清明節祭祖掃墓,是每個家庭對祖先表達感恩之心的重要大事!以正確的方式祭祖掃墓,就是在種福田,修功德,盡孝道,在做供養眾生的好事善事,功不唐捐,因果不空,利人才能利自己。在此給廣大同修頂禮致敬,感恩廣大同修,謝謝大家!福生無量天尊!大家千萬要記著這七個禁忌,最好提前讓家人朋友也看到,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災禍!
  • 清明將至,祭祖、掃墓、遷墳,這些注意事項不能忘!
    清明節在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在這一天前後中國人要進行祭祖和掃墓的活動。在傳統習俗中,清明前後10天是遷墳的好時機,不用看日子就可直接動土遷墳,因而不少人會選擇在這一時間進行遷墳。現在清明將至,不少地方的人已經開始準備祭祖、掃墓和遷墳活動。
  • 清明將至祭祖掃墓的五個風水禁忌和避諱
    很快又迎來了一年的清明節,這是中國民間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一個非常有紀念意義的祭祀節日,大多數人都會在這幾天上墳祭祖和掃墓,以此來抒發自己對先人的懷念之情,同時也能為在世的家人親友祈福旺運。在清明祭祖期間,有很多人因為不知道需要注意哪些風水禁忌和避諱,因此而不小心冒犯了祖先,或者損害了自己的健康和運勢,這是非常得不償失的一件事情,違背了祭祖的本意。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清明祭祖掃墓的六條風水禁忌和避諱,當心不要犯了!
  • 中國人清明掃墓,外國人怎麼祭拜亡者
    [摘要]日本人過盂蘭盆節,韓國有寒食節,柬埔寨有亡人節,德國有萬靈節,剛果有掃墓節。「敬祖」精神不是中國人獨有。在中國,各地的清明習俗雖有不同,卻都以祭掃祖先為主軸。細細盤點,中國人一年到頭,祭祖的節日竟有清明、中元、寒衣和除夕四個之多,涵蓋春夏秋冬各個季節,對先祖的尊崇可見一般。然而,這是中國人獨有的「敬祖」精神嗎?外國人有哪些祭祀祖先的節日和活動?游離於東西方文化之外的非洲又有怎樣的祭掃習俗?日本盂蘭盆節
  • 清明祭祖始於哪個朝代?有哪些祭祀方式
    清明祭祖是中國人的傳統民俗,人們通過掃墓祭祖的方式,不僅可以表達對先祖的追思和悼念,還可以通過祈禱的方式,讓先祖庇佑子孫身體安康。那麼清明祭祖究竟從哪個朝代開始的呢?且聽小編一一為你道來。【清明祭祖的緣由】清明祭祖的傳統習俗,跟人們的信仰、祭祀、曆法、節氣等人文與自然文化相關。中國人自古就有禮敬祖先、慎終思遠的傳統觀念。古時農業是社會發展的主導產業,人們為了有個好收成,除了祈求大自然風調雨順外,還會請求先祖保佑,能有個五穀豐登的好年景。
  • 全國清明掃墓禁忌 第五條要記住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對於華人來說,清明節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是一年一度中國人對自己祖先表達敬意與感謝之意的節日!
  • 清明掃墓祭祖,您需要知道的……
    每年,我們家都是清明當天去掃墓, 爸爸生前跟我說:「清明這一天是孝順節,這一天都是會晴天的。」果然,我觀察下來,也發現這麼多年來,無論前面幾天的天氣多麼糟糕,到了這一天,老天爺肯定會放晴。爸爸走後,我開始接班,現在每年掃墓祭祖的任務,就由我主要來負責,我要去兩個地方掃墓,一處是在山上,一處是在寺院。一早,就上山了,走在山路上,兩旁的野花開得很燦爛,很有一種採摘回來的欲望。
  • 關於清明祭祖,我有話要說。。。
    祭祖,是清明節的一件大事。每年的這個時候,從煙霧繚繞中,感受到的是異鄉人的思鄉的氣氛。繼而會想到自己的祖先,卻又不停的在心裡問自己:我的先祖是何許人?長得是一個什麼模樣?有沒有特別有權或是特別有錢的?如果有,為什麼又敗了?
  • 文化融合:清明節如何演變為祭祖掃墓,踏青郊遊的節日?
    唐朝還規定給官員放假四天,官員們回家鄉祭祖掃墓成了越來越重要的傳統習俗,假期也從四天放寬至七天。紀念晉國的忠義之臣介子推上巳節「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時分的氣候宜人,從周朝開始,就有達官顯貴在此時刻踏青遊春。春去秋來,一年又一年,古時的人們掌握了氣候的規律,清明時分最是郊遊的好時刻。
  • 清明節有哪些習俗 清明祭祖有什麼講究 清明詩歌賞析
    清明節習俗掃墓祭祖掃墓,原是寒食節(清明節前一天或前三天)的習俗,至唐代逐漸合併於清明,成為清明節的重要習俗。剷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Maigoo節氣小編提醒大家:更詳細的祭拜方法、掃墓方法可見副篇《掃墓祭祖的正確方法 這些注意事項一定要知道》。各地清明習俗廣東在廣東,清明掃墓,稱為「掃山」或「拜山」。
  • 清明節祭祖掃墓的節日,有一些風俗和新規定,您知道嗎?
    時光如梭,三月份已經過去,現在進入四月份,清明節也將到來,按照傳統的習俗,清明之前這幾天幾乎家家都要去獻花掃墓,祭奠祖先和先烈,在我們北方地區,清明節比過年還要隆重,每當此時,不管你是外出打工或經商的人,一般都會提前趕回老家,清明前這幾天會攜帶大量的祭品與家族成員一起去公墓祭拜先祖
  • 清明如何祭祖?記者走訪合肥市民,來聽聽他們的想法
    轉眼之間,春分過去,清明將至。今年清明恰逢疫情防控,合肥市民政局、合肥市文明辦近日提出「居家祭祀 文明清明」倡議,引導市民暫停現場祭祀。注重祭祖的老人們今年是怎麼打算的?年輕人又會如何追憶逝去的長輩?日前,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走訪幾位市民,聽聽他們的想法。
  • 清明即將到來,什麼時間掃墓最合適?還不知道的,建議了解一下!
    清明即將到來,什麼時間掃墓最合適?還不知道的,建議了解一下!在我國,每年的陽曆4月4日到4月6是清明節,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開始於周朝,清明是祭祖的節日,在清明的時候,中國人都會進行掃墓,掃墓的時間可以在清明節當日也可以是節前節後兩天,根據自己的是時間選擇,而且根據每個地方的習俗不同,掃墓的時間和方式也會有一些不同的講究,清明即將到來,什麼時間掃墓最合適?還不知道的,建議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