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曆「山寨」西方?錯!中國農曆中國智造

2020-12-20 澎湃新聞

中國農曆「山寨」西方?錯!中國農曆中國智造

2018-12-12 18:2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中國農曆中國智造

農曆是中國長期採用的一種傳統曆法,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然而,網絡上卻有人宣稱,「中國農曆由西方人制訂」「中國農曆的奠基人是西方傳教士」「當代農曆是『山寨』西歐」,還將明末清初歐洲傳教士參與修訂曆法作為依據,讓不少網友信以為真。其實,這種認識表面言之鑿鑿,實則一孔之見。可以肯定地說,農曆絕對是「中國智造」,毋庸置疑!至於網傳觀點的荒謬之處,且聽我們一一道來。

參與≠奠基

中國農曆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

中國農曆指的是我國的傳統曆法。我國有文獻記載的曆法至少可以上溯至殷商時期(約公元前1600—1046),當時就已經確定了陰陽合曆的基本規則,設置二十四節氣、閏月等。這些規則在後世的曆法修訂中不斷完善,最終形成我們今天所見所用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曆。可見,「中國農曆是由西方人制訂的」「中國農曆的奠基人是西方傳教士」這樣的說法不成立。

至於網絡傳言中湯若望等歐洲傳教士,是在明末清初才來到中國。在此之前,我們已經使用了三千多年的農曆,修訂的曆法也有了一百多部,如周代《周曆》、漢代《太初曆》《三統曆》,隋唐《太衍歷》《皇極曆》,元代《授時曆》《大統歷》等。

那麼,湯若望等人與農曆到底有何淵源?真實的歷史是:明末,隨著《大統歷》頒行已久,在天象預報上已經出現誤差,曆法修訂被提上日程。受當時禮部尚書徐光啟的推薦,龐迪我、熊三拔等西方傳教士參與到曆法修訂工作中,這就是《崇禎新曆》。之後因戰亂,曆法修訂中斷。清初,湯若望等傳教士在清廷的支持下,對《崇禎新曆》進行刪減完善,就有了《時憲歷》。可見,《時憲歷》是在傳統農曆基礎上進行完善修訂,湯若望等傳教士是「參與者」而非「奠基人」。

借鑑≠山寨

當代農曆絕不是西方舶來品

有人說,當代農曆是在《時憲歷》的基礎上完善而來,《時憲歷》又融入了西方傳教士帶來的現代天文學知識,因此,當代農曆是西方舶來品,是「山寨西方」。這樣的推理顯然過於簡單。

實際上,《時憲歷》延續了中國傳統曆法陰陽合曆的基本規則。所謂「陰陽合曆」是綜合考慮地球、月亮、太陽的運轉周期來制訂曆法。如,以一次月亮圓缺來定「月」,設「閏月」來確保全年天數和太陽運轉周期一致。又以「二十四節氣」來反映太陽的運行周期等。

而歐洲通行的《格列高利歷》則是採用純正「太陽曆」,即以太陽公轉周期來定「年」,以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來定「月」。西歐的曆法只能反映太陽的運行周期,而不能反映月亮的運行周期,這與中國傳統曆法有本質上的區別。

可見,《時憲歷》就是中國傳統曆法,「山寨西方」一說,無從談起。

文明因互鑑而豐富

文明因互鑑而豐富。中國農曆的發展歷程是文化融會貫通的過程,是中華文明巨大包容性的體現。在中國農曆數千年的修訂史上,有幾次重大修訂與外來文化直接相關。

其一,隋唐修訂《大衍曆》借鑑了印度天文曆法知識。

其二,元修訂《授時曆》借鑑了伊斯蘭、阿拉伯等天文曆法知識。

其三,明修訂《大統歷》借鑑了西域天文曆法知識;明末修訂《崇禎新曆》借鑑了西歐天文曆法知識。

正是不斷借鑑先進的科技手段、天文學知識,中國農曆的精準度不斷提升,更好的服務於農業生產,也讓曆法文化成為中華文明的一枚閃亮的瑰寶。

本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指導

微信編輯:李布言

本文來源:「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微信公眾號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原標題:《大蒜能治鼻炎,能檢測地溝油?細數與大蒜有關的4個謠言》)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當代農曆「山寨」自西歐,並非弘揚中國傳統
    中國現行農曆沿用自明末《時憲歷》脫胎的清朝《西洋新法曆書》,是四百多年前的由湯若望主導的歐洲耶穌會教士和中國第一批天主教徒合力編撰的 所謂「民族智慧科學結晶」、「實實在在中國特色」的中國現行農曆,其實完全是四百多年前的歐洲耶穌會教士和中國天主教徒合力編撰的
  • 生男生女用中國農曆算,法國人也開始用這招?
    前不久一些法國育兒、生活類別的網站介紹了如何用中國農曆算肚子裡寶寶的性別,這一波操作令人覺得眼前一亮:老外也信這個?這些文章清一色介紹了幾大要點:中國農曆可以預測寶寶性別嗎?中國農曆的運作方式是怎樣的?中國農曆可靠性如何?還有啥辦法可以算寶寶的性別......
  • 《陽曆》和《農曆》的來歷
    19 世紀, 西方的曆法——我們稱其為公曆——傳 入我國, 這就有了兩種曆法。為區別計, 我們把西方 傳入的曆法曾叫新曆, 新與舊相對, 咱們原有的曆法 就被叫作舊曆。記得我小時候, 我們家鄉就把過春節 叫過「舊曆年」。但咱們中國過去更多地習慣在由西 方傳來的東西前面加一個「西」字或「洋」字, 所以 新曆又被稱為「西曆」、「洋歷」。而加「洋」字更為 廣泛。
  • 聯合國秘書長祝賀中國農曆新年
    中新社聯合國1月22日電 中國農曆新年即將到來,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22日通過視頻發表農曆庚子鼠年新春致辭。「春節快樂!Happy Lunar New Year!」在視頻中,古特雷斯先後用中文和英文送上新春祝福。
  • 中國農曆中的閏月是如何設置的?
    在中國,通常使用公曆,還有就是民間還使用到農曆。像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都是規定在農曆上的某月某日。如,中秋節就是農曆八月十五。在農曆中還經常遇到閏月,比如2020年農曆就閏四月,也就是說農曆要過兩個四月。
  • 中國年為什麼是農曆年?農曆年是怎麼來的?
    中國人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過年了,無論是哪個年代出生的人,都非常重視過年,因此才有了獨屬於中國的現象——春運。可是,我們有沒有注意到,一年到頭,我們只有過年這段時間,才把對日期的關注,從公曆轉向農曆。因為,我們所過的年,是農曆年。那麼,什麼是農曆年呢?這又要從我們的智慧之書《易經》說起了。上篇文中提到過:《易經》是古人對天象觀測所發現的規律,用以指導人類的生活。
  • 唯一廢除春節的國家,從中國學會農曆過春節,現已全面西化
    大家或許都知道,在中國,最典型的節日代表是春節,許多國家也已開始將中國的節日引入到自己的國家,甚至某些國家也將春節定為法定節假日,例如新加坡,越南或美國的一些主要城市。而今天我想給大家介紹一個亞洲國家,這個國家曾經慶祝農曆新年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了,但現在卻把春節給廢除了,而且全面西化了,還被眾多網友吐槽「太忘本」了,這個國家是我們熟悉已久的日本。眾所周知,春節在日本已經持續了數千年,對日本也有很大的影響力。早在唐代,日本就將中國農曆的春節引入了自己的國家,日本的春節也很盛大,整個國家充滿了濃鬱的年味氣息。
  • 農曆那麼適合中國,為什麼我們還要用公曆呢?到底哪一個更先進?
    農曆那麼適合中國,為什麼我們還要用公曆呢?到底哪一個更先進?隨著我們國家上下千年的文化累積,不但出現了古代各種文學、建築瑰寶,也有很多民間流傳下來的習慣非常值得傳承,我們最獨具特色的不單單是春節還有日曆,我們平常交流所說的日期就是公曆也叫做是陽曆,而過年所按的日期是農曆,人們常說農曆更加適合中國,那麼經過科學的分析,到底這兩個日曆哪個更加厲害呢?
  • 韓國人對中國農曆春節下手了: 「中國春節」必須去中國化?
    不過,時過境遷,當初中國的附庸國韓國都來爭搶中國的文化遺產了,韓國人終於對中國農曆春節下手了:「中國春節」必須去中國化。古代,很多國家對我國非常仰慕,甚至有的國家直接就成了我國的附庸國,其中就有朝鮮半島的國家韓國和朝鮮,周邊的越南以及緬甸、琉球等。
  • 韓國人對中國農曆春節下手了: 「中國春節」必須去中國化?
    不過,時過境遷,當初中國的附庸國韓國都來爭搶中國的文化遺產了,韓國人終於對中國農曆春節下手了:「中國春節」必須去中國化。古代,很多國家對我國非常仰慕,甚至有的國家直接就成了我國的附庸國,其中就有朝鮮半島的國家韓國和朝鮮,周邊的越南以及緬甸、琉球等。
  • 英國人:中國和世界與眾不同,我們都用公曆,為啥中國還有農曆
    中國就是如此的特別,當然中國特別的地方還遠不止這些,英國人說過:中國和世界與眾不同,我們都用公曆,為啥中國還有農曆?農曆也是中國特別的一點。 我們一般情況下使用的都是公曆,但農曆也會在很多時候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之中,這是中國古代的智慧,古代沒有那麼先進探知時間變化的技術和工具,但是中國人獨有自己的一套曆法,這就是中國的農曆
  • 「」墨爾本迎新春「」中國農曆新年慶祝新聞發布會日
    慶祝中國農曆新年  墨爾本 2019 年中國農曆新年慶典官方開幕式,於1月19日中午,以新聞發布會的形式開始了。從上午11點半開始,在主持人宣布中國農曆新年新聞發布會開幕後,中國新年慶典活動的組委會與特邀嘉賓先後發表了讚美與期待的講話。
  • 帝國大廈點亮「中國紅」 共慶中國農曆鼠年新春
    2020年1月23日晚,帝國大廈為慶祝中國農曆鼠年點亮彩燈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錢珊銘):為慶祝中國庚子鼠年新春,紐約帝國大廈於23日晚再次點亮「中國紅」。紐約帝國大廈為慶祝中國農曆鼠年新春亮起喜慶的紅色彩燈,祝福中國在農曆鼠年迎來歡樂、繁榮、和平與吉祥。
  • 美國政要賀詞為啥說"農曆新年"而非"中國新年"?
    原標題:一再祝賀「農曆新年」而非「中國新年」,美國政要賀詞為啥這麼說?【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北京時間2月8日,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羅伯特•帕拉迪諾諾通過美國駐華大使館官方微博,以視頻的方式用中文發表新年賀詞,並讚許中國農曆2019年生肖「豬」是誠實、堅強和勇氣的象徵,是美國人高度崇尚的美德,他還代表美國政府和人民以及美國國務卿送上了豬年的美好祝福。
  • 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
    農曆九月九日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敲小黑板了,必考知識點:詩詞中山東不是咱們現在山東省,而是在函谷關與華山以東,所以稱山東。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等說法。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當前人們對老人的推崇,故此節日又被稱為老人節。
  • 從農曆到二十四節氣——兼收並蓄的中國古代曆法
    傳說上古的黃帝創造了曆法,至遲在商代時期,中國已經有了詳盡的天象記錄以及曆法。除了指導農業生產以外,中國古代許多宗教性節日都必須根據天象制定,御用天文學家必須不斷地觀測天象,以修正曆法,安排節日。至遲從商代開始,中國人就使用著綜合太陽和月球運行規律的陰陽曆,也就是今天所說的農曆。
  • 美國加州參議院全票通過慶祝中國農曆新年決議案
    中新網2月11日電據美國《僑報》報導,加州參議院共和黨領袖夏樂柏(Bob Huff)參議員於2月9日,在加州參議院內正式提交慶祝中國農曆新年的決議案(SCR10)提請參議院賦予表決。並在2月9日當天的參議院會議中以全票通過該決議案。
  • 2018年是農曆戊戌狗年,中國傳統的幹支紀年法是怎麼排序的?
    古代曆法中相對比較知名的有:中國農曆、印度歷、猶太歷、伊斯蘭曆、瑪雅歷等等。幹支紀年法在不同的曆法當中,有不同的紀年方式,比如今年是公元2018年,公元即公曆紀元,又稱基督紀元,或者叫西方曆法,是一種源自西方社會的紀年方法,源自義大利,在1582年,時任羅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頒行。
  • 你好,中國 (五步精讀) 08-Chinese Lunar Calendar 農曆
    Hello China 中英字幕版《你好,中國》是由中國國家廣電總局主辦、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高等教育出版社聯合策劃實施的大型多媒體系列文化項目
  • 中國農曆新年品味尊尼獲加藍方威士忌雞尾酒
    倫敦2020年11月17日 /美通社/ --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家中品酒,感受家的舒適溫馨,世界龍頭老大蘇格蘭威士忌準備推出全新尊尼獲加藍方中國農曆新年限量版。 Alistair說:「這款圖案美輪美奐的尊尼獲加藍方中國農曆新年限量版將是一件精美的禮物,祝願同事和密友新年新氣象,以時尚的方式標誌著今年節日的開始。但是,為什麼不更細緻深入一點呢?我們完全可以把雞尾酒吧的體驗帶回家,仔細品嘗體會這款精緻蘇格蘭威士忌的柔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