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招六類新生適應新學習環境 畢業班如何應對升學考?

2020-12-15 人民網教育

  新學期到來,還需早做好準備,及時調整狀態。 新華社發

  新生如何適應新環境?畢業班如何應對升學考?

  暑假漸漸遠去,新學期馬上到來。一年級、初一、高一新生如何適應全新的學習環境?六年級、初三、高三新生如何應對緊張的升學考試?本期求學指南特別邀請多位資深老師,為六類新生進行入學指導,為家長提供一份可操作的入學手則。 記者 鄧仲謀

  一年級新生:養成8個習慣

  一年級是兒童從幼兒園到小學過渡的階段。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進行五項準備,包括:意識的培養、行為的規範、習慣的養成、能力的訓練、知識的銜接。以習慣為例,一年級小朋友應該養成8個習慣:聽課的習慣、傾聽的習慣、做筆記的習慣、發言的習慣、做作業(包括預習、複習)的習慣、思維的習慣、規則任務的習慣、制訂計劃的習慣。卓越教育小學教學處老師黃佳敏建議,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父母要以身作則,要注意孩子的第一次,同時,在培養習慣過程中不要有例外。

  一年級的新生在學習時常常注意力不集中。業內人士表示,要培養孩子一心一意、認真做事的習慣,家長可以有針對性地訓練孩子的注意力,比如每天20分鐘的親子閱讀,其間要求孩子不吃東西、不站起來走動等。當孩子看書寫字時,家長要儘量避免在一旁大聲講話或看電視,最好是坐在孩子身邊和他一起看書,既可以起到督促作用,又營造了一種學習的氛圍。

  六年級新生:分階段制定小目標

  由於小升初競爭激烈,學生進入六年級基本意味著高強度學習的開始,如何對這一年的學業進行規劃呢?

  廣州新東方泡泡小升初老師倪悅敏認為,在保持優勢科目,提升弱勢科目的大目標下,六年級新生要分階段分時間制定數個小目標。「9月開學以後,要開展第一輪的地毯式複習,摸清小學知識的脈絡,對1~6年級知識進行歸納、整合,形成明晰的知識網絡和建立穩定的知識框架;寒假期間,要以思路、方法為主線,以題論法,注重學習技巧的總結;明年下學期開始以具有針對性的模擬試題為主,建立錯題檔案,掌握一些應試技巧。」

  小升初政策變化大,做家長的也不容易。學大教育資深老師認為,家長要及時了解最新資訊,比如參加小升初講座。曾有一位丘媽媽兩年前開始參加小升初講座,每一場都沒落下,今年她的孩子升小六了,目標十分明確,就是要衝刺育才實驗。倪悅敏老師提醒,六年級上學期,可以先對幾所心儀的學校進行一個大體了解,過了寒假,孩子的學習水平以及知識掌握情況基本穩定後,再來評估自己孩子的實力,預估可以填報的學校。

  初一新生:正確面對成績波動

  學生剛上初中,在新學期之初通常對學校的一切表現出較大的興趣,但經過約一個月時間的學習,他們會感到初中的課程多了,難度大了,成績差了,從而產生學習興趣下降現象。另外,小學時那種「大家都是99分100分」的現象,在初中開始兩極分化,有些學生一時很難適應,出現失落、焦慮、壓抑和厭學等症狀。

  卓越教育中學教學處校長黃小紅認為,小學升上初中,因內容增多出現成績倒退是一個學習中的正常現象,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另外,升上初一後,除了班主任,和其他科任教師的接觸機會不多,不像小學階段一樣教師形影不離,面面俱到。而且,初中學科量大,自學的時間增多了,這就更需要同學們提高自律性與自覺性,按照制定的學習計劃進行自主學習。

  初三新生:化解各種升學焦慮

  就讀于越秀區某中學的劉同學,原是一位活潑開朗的學生,但最近表現得有些沉默,原來劉同學初二期末考試成績不太理想,家長有些著急,言語之間把自己的情緒傳遞給了孩子。學大教育資深老師認為,初三新生的焦慮大部分來自升學壓力,也有一部分來自父母,學生和家長都要擺正心態。

  初三學生面臨中考,一些家長還有「幸福的煩惱」。網友Twinkle在《求學指南》QQ平臺上問,他小孩今年上初三,按目前的情況,可以留在二中重點班,而小孩自己想考省實,但省實很難保證能進重點班,在二中重點班與省實普通班之間,到底哪個對孩子今後的發展更好?明師教育初中部執行長盧嘉瑜老師回覆說,孩子有這樣的意願要鼓勵,目前最重要的是讓孩子複習好,根據他往後的學習情況來決定。至於學校,能進省實當然好,不過二中重點班的培養不會亞於省實普通班,具體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決定。

  高一新生:學會將優越感「歸零」

  高中知識的難度和容量都比初中大很多,很多學生在初三的時候只要衝刺一段時間,成績就有較大的提高。但到了高中,不管如何努力,成績進步就是不明顯,因此慢慢就失去了學習興趣。此外,不少初中的優秀生,有些甚至是教師的「掌上明珠」,同學的偶像,到高中後人才濟濟,這些優越性可能就沒了,落差很大。

  卓越教育中學教學處校長黃小紅認為,重點高中的學生,以前都是班裡的佼佼者。進入一個新的集體後,過去優勢已不復存在。心裡落差在所難免,有失落感是正常的,現在要學會重新擺正心態,以平常心找準自己的位置,迎接一種全新的挑戰。利用課餘時間,可以看一些勵志的視頻或故事,增強自己抗挫折的能力。

  明師教育教學中心高中部執行長李老師認為,失落感讓許多學生開始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減弱,甚至對學習失去了興趣。面對這個問題,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要將學習目標定得太高,學會將以前的優越感「歸零」,從基礎的知識點開始慢慢積累,重新打好堅實的基礎才可以使成績穩步上升。

  高三新生:學會分配時間

  高三新生在8月1日就已經開學,在接下來的時間裡,要學會「彈鋼琴」,一方面抓緊搞好第一輪複習,另一方面抽空進行自主招生的備考。高三新生會遇到一個「目標院校」的問題。李同學是成績中上的學生,目標為本A,但李媽媽個性好強,一直督促兒子一定要考上某重點大學。由於高考壓力太大,母子關係也很緊張,所以,高三新生要確立一個最為合適的目標,家長要少給壓力,多給關心與理解。

  有的學生除了國內高考,還想參加美國高考,此時更需要分配時間。網友Bill在《求學指南》QQ平臺問,想在高三時參加SAT,該怎樣準備?廣州新東方優能中學資深老師韓磊回覆說,參加SAT,至少在高二就要準備,尤其是英語一般的同學。「SAT總的來說數學較簡單,但英語不容易,自己要找時間買參考書,最好能參加一下專業的培訓。」(鄧仲謀)

相關焦點

  • 專家支招大學新生如何應對適應障礙
    專家支招大學新生如何應對適應障礙 2017-11-14 15:12:58來源:廣西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心理專家支招——  大學新生如何應對適應障礙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訊(記者 陳佳嘉)「我這兩個多月來常常感到壓抑、焦慮、煩躁,學習跟不上,感覺同班同學都很冷淡,不好相處,自己現在整天也不知道幹什麼……」大學新生小張近日走進南寧心理醫院創傷與壓力門診時略顯緊張,在接診醫生蔣春雷主任的熱情接待下漸漸坦露自己的心聲。
  • 初三高三學生如何應對升學壓力?心理學專家支招
    初三高三學生如何應對升學壓力?心理學專家支招 2020/5/9 9:26:53    來源:文匯    作者:王星    選稿:蔣昕婕   上海的初三、高三畢業班學生回歸闊別已久的校園,已近兩周。
  • 大學新生如何調節適應新環境
    又到開學,全新的大學生活又開始了,對於剛跨進大學校門的大一新生來說,應該如何去適應這個新環境呢?專家建議,大學新生要從多方面調整自己,適應新生活。對新生活,他充滿信心,不過,入校後的第一次摸底考試讓一向自豪自傲的小盧跌到了谷底——他居然考了個年級倒數。這樣的打擊讓小盧逐漸焦慮,然而越是拼命努力越無法提高成績,小盧陷入了憂鬱,曾兩度割脈尋死。大一第一學期結束後,爸爸陪他走進了心理診所。  建議:大學生剛剛入學出現落差感是正常。
  • 名師談「一年級新生」如何儘快適應學校環境
    從此愛上校園——「一年級新生」如何儘快適應學校環境  步入九月,對於小學、初中新生來說,經歷了繁瑣「題海折磨」,冗長假期等待,終於迎來了全新的求學階段。此時此刻,對即將步入新校園的學生們而言,離開熟悉的家庭、校園,進入一個全新的陌生環境,多少都會有些恐懼。只不過,相比成功升學的狂喜,這種恐懼便顯得有些渺小和「後知後覺」。
  • 賦能高一新生,四川德陽引入升學e網通新生暑期學習方案
    為幫助高一新生提前適應高中階段的學習,利用「網際網路+教育」的優勢助力學校教學質量提升,7月17日,由四川省德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銘師堂教育升學e網通事業部承辦的「德陽市初升高銜接教育培訓會」在德陽市教育局如期舉行。
  • 高一新生如何邁好第一步?家長如何應對孩子學習新階段?
    高一入學,多數學生面臨著與初中截然不同的新環境:新的校園、新的同學與老師……正值青春期,他們原本就情緒多變,容易出現困惑、焦慮,加上複雜的新環境、知識難度更高的學習,難免產生種種心理困擾和矛盾衝突。因此,高一新生要提前做好心理準備,不要糾結於環境、老師、同學關係的變化,而應把重心放在調整適應快節奏、高強度的學習節奏上,拿出積極、樂觀、自信的一面,迎難而上,快人一步抓住新階段學習的第一步。
  • 加拿大留學指南 新生如何快速適應當地環境
    遠離家鄉,面對新的學習環境,巨大的文化差異,不同國家的室友和截然不同的生活,對於很多第一次剛剛出國的學生來說,前期的適應往往是艱難的。下面,百利天下留學將為加拿大留學新生介紹一下如何快速適應新環境,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 高一新生如何邁好第一步?家長如何應對學習新階段?"學浪計劃」
    高一入學,多數學生面臨著與初中截然不同的新環境:新的校園、新的同學與老師……正值青春期,他們原本就情緒多變,容易出現困惑、焦慮,加上複雜的新環境、知識難度更高的學習,難免產生種種心理困擾和矛盾衝突。因此,高一新生要提前做好心理準備,不要糾結於環境、老師、同學關係的變化,而應把重心放在調整適應快節奏、高強度的學習節奏上,拿出積極、樂觀、自信的一面,迎難而上,快人一步抓住新階段學習的第一步。
  • 如何應對新環境帶來的不適應感?
    但當我從吉隆坡遠赴美國求學和工作後,才發現,全新的環境是如何深刻衝擊和影響著我的在美國活的10年間,我的居住軌跡像極了只遷徙的鳥,搬過6次家,在4個城市活過。對我,那是主動衝進新世界,暴露、洗禮、重塑自己的10年。
  • 大一新生適應障礙如何緩解?
    大一新生的大學心願。   新聞回顧   又到了一年一度迎新季。   有一些大一新生卻一時不適應新環境。醫學心理科醫生介紹,大一新生適應障礙多發生於入校後1-3個月內,以情緒異常和行為異常為主。情緒異常包括憂慮、煩惱、抑鬱、焦慮、害怕等情感症狀,行為異常包括退縮、不注意衛生、生活無規律等,還可能出現生理功能障礙,如睡眠不好、食欲不振、頭痛、腹部不適、胸悶、心慌等。一旦出現這類問題,大一新生應及時與老師、家長溝通,必要時可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 新生入園,幼師如何分類指導幼兒適應新環境
    新生入園是幼兒園一項重要的工作。當孩子踏入幼兒園後,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會讓他們產生不安,幼兒對父母或照看者有著強烈的依戀感,與父母或照看者分離會使他們產生「分離焦慮」,出現情緒波動,哭鬧不安,亂發脾氣,或者悶悶不樂,不願與老師、小朋友交往等現象,個別幼兒甚至幾個月下來,情緒都難以穩定。為了讓幼兒儘快適應集體生活,幫助幼兒緩解適應難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
  • 銘師堂教育升學e網通暑期學習方案 助準高 一更好地適應高中生活
    怎樣用暑假適應高中轉變?中考後的暑假,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適應高中轉變的「黃金期」。尤其對於高一新生而言,在新教材、新高考等新形勢下,不僅要在學習上做好「適應」,對心態的轉變、人生的規劃、能力的拓展等等也須得納入考量。
  • 貼士丨又是一年一度迎新季,大一新生如何適應新環境?看看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有一些大一新生卻一時不適應新環境。醫學心理科醫生介紹,大一新生適應障礙多發生於入校後1-3個月內,以情緒異常和行為異常為主。一旦出現這類問題,大一新生應及時與老師、家長溝通,必要時可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大一新生的不適應首先是在人際關係上。
  • 如何過好大學生活 WPS模板為新生支招
    離開了熟悉的高中校園,步入傳說中的象牙塔的大一新生們,經歷從高中生到大學生的轉變,對於如何規劃自己大學四年的生涯,怎樣讓大學生活過得更有意義,如何提高自己今後就業的實力和競爭力等方面懷有疑問。針對這一普遍現象,WPS Office在線模板為大一新生們收集整理了解惑「寶典」。下面,小編就和大一新生們一起來看一下!
  • 廣西大學新生 適應新環境 要從「心」開始
    入校首月,部分學生易出現焦慮、輕度抑鬱等問題,專家建議——  適應新環境 大學新生要從「心」開始  關注大學新生:適應新環境 要從「心」開始(圖)  (資料圖)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核心提示  本報曾報導《大學新生「首月之癢」可有盡頭?!》
  • 新生指南 | 開學後如何快速適應學校生活?
    親愛的萌新們,你們好哇。有幸遇見你,歡迎加入天津新東方這個大家庭。新學期,新起點,萌新們,你們準備好開啟新生活了嗎?根據小編的經驗,從一名初高中生轉變為新東方的學生,這裡的生活和初高中的生活還是有所不同的,那麼應該如何快速適應在新東方的學習生活呢?小編這就來支招啦!你主動,我們就會有故事,不主動哪裡會有故事呢?所以新生們要多認識新同學,學校也會舉辦一些活動,給大家互相認識的機會,例如我們的新生見面會。
  • 即使出現「開學症候群」,也要試著接納它,合肥四院心理專家支招應對「開學症候群」
    和對新學年的期待一起出現的,還有熟悉的「開學症候群」——從「暑假模式」切換到「校園模式」,總有一些孩子適應不了,特別是對於那些幼升小、小升初和畢業班的孩子們來說,全新的環境和陡增的壓力讓他們大呼「太難了」。
  • 醫生支招應對』開學症候群』
    今年受疫情影響,學生們在家裡度過了一個特別的假期,一下子進入緊張有序的學習生活難免會有不適應的情況。如何幫助孩子克服開學焦慮症狀?為此,記者採訪了市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醫學博士陶維元,為廣大家長支招。小學生由於年紀小,自控能力差,經過假期後容易產生不適應的現象,比如上課難以遵守課堂紀律,注意力難以集中,甚至出現情緒改變。七年級、高一學生面臨新的環境,容易因為環境的陌生產生焦慮情緒,比如需要認識新的老師、新的同學,部分學生從走讀變成寄宿,對學習的要求也會改變。九年級、高三的學生因為進入畢業年級,升學壓力會明顯變大,容易出現失眠、食慾下降甚至厭學、抑鬱、焦慮等情況。
  • 開學了,4招教你適應新環境
    ,但也有部分同學在面對生活、學習、人際等各方面的明顯變化時,出現「適應不良」現象。小蘭感覺曾經開朗活潑的自己像變了一個人,不想與人交往,打電話跟父母哭訴無法適應新環境,後悔到外地上學,甚至想退學回家。 1 怎樣才算是新生適應不良?
  • 大學新生如何適應新環境?從學長這裡學經驗
    剛進學校,一般學生都能夠習慣性保持高中階段的學習幹勁與自我管束力。但是日久便容易鬆懈而無法把持。如何抓住大學短暫寶貴的幾年,使自己得到積極成長?我們來看一些學長的問題分析及處理方案。大學這個新環境,大家會經歷新環境衝擊四個階段:蜜月期;敵對期;調整期;適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