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胡潔菲、何欣榮/新華社
原標題:培訓三個月拿「高薪」?起底人工智慧「速成班」忽悠大法
「學完Python,可以上天」「零基礎入門,小白三天也能學會」……近期,社會上興起了各種人工智慧「速成」班,聲稱可以通過幾個月的學習,實現「轉行」和人生逆襲。
記者調查發現,這類機構往往存在講師資質參差不齊、學員簡歷造假、培訓效果被誇大等問題。專家認為,作為一個面向未來的產業,人工智慧方興未艾。但行業出現的「虛火」,也給了教培行業「投機取巧」的機會,消費者對此需要保持「冷思考」。
上至68歲、下至13歲,都在學Python?
「清華大學畢業生、高素質海歸、普通本科畢業生競爭同一個工作崗位,為何最後只有普通本科畢業生被錄用?」
「因為,只有他會用Python。」
最近,在微博、抖音等社交平臺,類似內容的短視頻隨處可見。不僅如此,它們一般還會被配上「你要悄悄學Python,然後驚豔所有人」「如果你不滿足於工作現狀,一定要掌握Python」「三天入門,一行代碼教你開啟電腦上帝模式」之類的「雞湯」解說,對於有職業焦慮的人群來說,吸引力極強。
「我的學員裡面,上至68歲,下至13歲,人人都在學Python。」職業培訓機構達內教育的一位售課人員說,人工智慧時代,無論是出於職業發展的需要,還是鍛鍊邏輯思維能力的需要,Python必須得學。
Python是什麼?為何這麼火?
簡單來說,Python與JAVA、C++一樣,是一種計算機語言編程工具。相較於後兩者,它入門更容易,對沒有編程基礎的初學者更友好。
Python在教培市場火爆,與人工智慧的「走紅」有著密切關係。
近年來,人工智慧的「火」逐漸從學界「燒」到業界。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底,我國人工智慧企業數量超過2600家,各地方政府共出臺人工智慧相關政策270多項。
各類高薪「神話」更是讓不少人心生嚮往。2019年,華為籤發了一份總裁辦電子郵件,宣布對8位2019屆頂尖博士畢業生實行年薪制管理,最高上限達201萬元,而這8人中不少來自人工智慧專業,引發廣泛關注。
朝陽產業、「錢」景可期、人才缺口大,作為人工智慧算法工具之一的Python因此也受到很大關注。「Python+人工智慧」速成班由此充斥大街小巷、線上線下。
簡歷虛構、講師信息不實,「速成班」貓膩多
「Python+人工智慧」培訓班火爆本是市場行為,無可厚非。然而,在「炒概念」的「歪風」之下,各類打著「速成班」旗號的培訓機構往往為了吸引學員做出虛假宣傳,甚至是違規違法行為。
——只要識字、懂電腦,三個半月「包教包會」?
「Python是三大程式語言中最簡單的一個,只要初中英語水平就能入門」「識字、懂電腦就能學,三個半月包教包會」……在某培訓機構的官網上,這類彈窗充斥著頁面。
不僅如此,為了招攬學員,這類機構還會窮盡一切「大詞兒」:「豆瓣和谷歌網的主要設計語言就是Python」「人工智慧時代不學Python,就永遠落伍了」……
——說是線下授課,結果是「線下視頻課」。
「電話裡忽悠得特別好,說什麼校區環境優美、老師專業,線下授課,搞了半天是視頻授課。」今年大四的小李說,在銷售人員的鼓動下,他腦子一熱報了相關課程,三個半月要24800元。去了才知道雖然是坐在教室上課,但還是線上授課。
每個班配備的「項目經理」背景也成謎。在銷售人員的介紹中,他們至少有三至五年知名企業編程經驗。然而,記者在招聘平臺上搜索,發現該機構位於南京的「項目經理」崗位薪資僅6000元/月至12000元/月,甚至低於機構宣稱的學員結業後最低薪資標準「10000元/月至12000元/月」。
——簡歷「包裝」得好,分分鐘進「大廠」?
「在我們這兒上課,最重要的一個好處是,可以包裝簡歷,你懂的吧?」談及就業,某機構銷售人員對記者使了個眼色。追問之下,他說,所謂的「包裝」,其實就是虛構一到兩年工作經驗。
「如果本身資質比較好,加上我們簡歷『包裝』得好,進騰訊、華為、甲骨文這些『大廠』也不是問題。」該售課人員說。
也有一些公司聲稱,與16萬家名企保持內推合作關係。但該機構學員表示,「實際操作中,一個班40個人,真正能夠獲得內推的也只有三五個,且很難進大公司。」
人工智慧難以速成,「熱行業」需要「冷思考」
專業人士認為,人工智慧行業有廣闊的前景。對於有志於從事該行業的人來說,不僅要看到行業高薪,更要腳踏實地學習底層技術,不要被各種速成的概念「忽悠」了。
一位在某知名網際網路公司工作的資深程式設計師告訴記者,Python並不等同於人工智慧,只是人工智慧的工具之一。「就像學會了1+1=2,並不意味著就學會數學,能用它解物理、化學公式了。」
醫療人工智慧公司健培科技董事長程國華說,人工智慧有數量眾多的應用場景,需要搭配跨學科的知識。如醫療影像數據分析需要搭配計算機深度學習、解剖學、圖像視覺技術等,絕非掌握簡單的計算機編程技術就可以。
「人工智慧是一條漫長的道路,每一天、每一個細分領域都在發生著巨變。」程國華說,這種變化要求從業者有極高的綜合素質和學習能力,並不是「速成」班能夠提供的。
同濟大學教授、上海市人工智慧學會秘書長汪鐳指出,人工智慧對國家的發展具有戰略意義,真正的智能人才應當是領軍人才,需要進行思想、方法及實踐的全方位教育,絕不是一個「速成」的產品。
「不可否認,人才也是多層次的,在職業教育中培養實踐型人才無可厚非。」汪鐳說,當下不少培訓機構或企業僅僅是從「賺錢」的角度追「熱點」、求「速成」,或許能夠賺「一時」的錢,但也註定只能處於行業最末端,最終被大浪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