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張帥,與您一起觀察行業工作趨勢,賦能個人的職業發展。
這一期給大家分享的是來自全球化智庫CCG與領英聯合發布的《中國高校畢業生職業發展研究與展望2020》,以及微鏈、浙江大學全球浙商研究院、獵聘聯合發布的《2020中國城市人才生態指數報告》,我結合在一起分享給大家。
全球化智庫(CCG),是中國領先的國際化社會智庫,致力於全球化、全球治理、國際關係、人才國際化和企業國際化等領域的研究。
CCG 是中聯部「一帶一路」智庫聯盟理事單位,財政部「美國研究智庫聯盟」創始理事單位,擁有國家頒發的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資質,是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全國人才理論研究基地,人社部中國人才研究會中國國際人才專業委員會所在地。
在世界最具權威性的全球智庫評價報告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全球智庫報告 2019》中,CCG 位列全球頂級智庫百強榜單第76位,連續三年躋身世界百強榜單,也是首個進入世界百強的中國社會智庫,並在國內外多個權威智庫排行榜單評選中均被評為中國社會智庫第一。
LinkedIn(領英)作為一家全球領先的職場社交平臺,截止2020 年 8 月 1 日,領英全球會員總數已超過 7.06 億,覆蓋 200 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中國會員總數有 5,100 多萬。
由於疫情影響,世界銀行預計,2020 年全球經濟或將收縮5.2%,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程度最深的經濟衰退。多數國家和地區僱傭率出現大幅下滑,全球高校畢業生面臨「最難就業季」。
但隨著疫情在我國得到了有效控制,各地勞動力市場也不同程度地復甦起來,雖然就業壓力有所緩和,不過仍然有很大挑戰。
根據教育部最新預測數據,2020 年我國高校畢業生將再創歷史新高,達到 874 萬人。
一方面, 受疫情持續和國際關係變化等影響,眾多行業面臨可持續發展或轉型升級的挑戰,就業壓力進一步增大;另一方面,作為深造重要途徑的出國留學也受到極大影響。
為了更好地助力高校畢業生發展,全球化智庫(CCG)與領英中國(LinkedIn)開展聯合研究,基於領英平臺大數據,對我國十所「雙一流」高校(以下簡稱 U10)超過 21.8萬畢業生的發展情況進行「畫像分析」,洞察高校畢業生發展選擇的方向與趨勢。
希望能夠為高校畢業生、高校在讀學生、即將步入高校的新生,以及高中畢業班學生提前規劃發展路徑提供幫助。
數據顯示,U10 畢業生中,過半數本科畢業生選擇繼續深造,超九成碩士和博士畢業生選擇進入職場。
U10 數據顯示,2014-2018 年 U10 選擇深造的畢業生佔比是逐年減少的,但在2019 年,這一情況出現了反轉,U10 畢業生選擇深造的佔比出現大幅上升。
這是因為,我國經濟進入了新常態,產業發展面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對富有經驗的人才的需求進一步增大,就業難度增加;
另外,受到中美關係影響,部分製造業和外向型產業發展受阻,導致國內就業壓力增加。
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高校畢業生的個人發展規劃不管是就業、創業還是深造和實習,也都更趨多元化。
另外,不同發展程度城市的「雙一流」高校畢業生在發展方向選擇上存在一定差異:一線城市的本科畢業生更願意選擇繼續深造,並在碩士畢業後進入就業市場;而二三線城市的本科畢業生更傾向於選擇就業,碩士畢業生選擇繼續深造的比例則相對較高。
這是因為,一方面,一線城市雖然就業機會多,但對應聘者的學歷要求也普遍較高,尤其是高校畢業生熱門就業單位;
另一方面,一線城市的「雙一流」高校普遍多於其他城市,進一步深造的機會更多。但是二三線城市的「雙一流」高校碩士畢業生繼續深造的比例高於一線城市。
一方面,一線城市擁有更優質的教育資源,能滿足畢業於二三線城市碩士畢業生對於學歷水平的更高要求,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這些畢業生通過繼續深造去往較發達城市發展的期望與需求。
另外據《2020中國城市人才生態指數排名報告》根據城市的經濟生態、科創生態、生活生態、社會文化生態和自然生態5個因素,確定了前20名的城市,分別是:深圳、北京、上海、杭州、廣州、寧波、南京、廈門、成都、武漢、天津、長沙、青島、合肥、福州、西安、鄭州、南昌、大連、重慶。
這個排名對於畢業生就業城市的選擇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下面我們看看U10高校畢業生在繼續深造和就業方面的具體情況。
方向一、深造
在國內深造 or 出國留學選擇中,U10 畢業生出國深造人數在總體深造總人數中的比例超過七成。並且從2014-2019年一直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美國仍然是 U10 畢業生的主要留學目的地,但受中美關係影響,從2017 年開始,赴美留學佔比的增速開始放緩,並在2019 年出現佔比增長接近停滯的情況,同時,其他發達國家的留學、工作和移民政策逐步放開,所以選擇去往英國、中國香港、法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進行深造的數量也增多了。
特別是受疫情影響,籤證政策收緊、部分國家疫情管控不力等問題,導致中國留學生出入境困難,留學意願有所降低。
但是,留學的根本需求沒有下降,疫情雖然對中國學生出國留學造成了負面衝擊,但鑑於國內高等教育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中國學生對留學的根本需求並沒有因疫情而下降。QS 世界大學排名於今年 5 月發布的白皮書《新冠疫情如何影響全球留學生》中,受訪 96%的中國留學生表示,其留學計劃不會因新冠疫情而中斷。
國內深造的環境呢,我們來看一下。
2015-2019 年我國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持續增長且增速不斷加大,年均增速為 15%。2019 年我國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達到 290 萬人,同比增長 22% ;
雖然整體上研究生錄取人數逐漸上升,但是,從碩士研究生錄取率來看,2015-2019 年就呈現逐步下降的趨勢,比如2019 年錄取率為 28.0%,相對 2018 年下降 4 個百分點。所以,快速增長的報考人數與增速平穩的錄取人數間的「供需差」,是造成錄取率持續下降的直接原因。我國研究生培養規模的增速遠不能滿足高校畢業生深造需求的增長。
二、就業
在國內就業 vs 海外就業選擇上,雖然出國留學的很多,但是選擇回國在國內就業的畢業生的數量是逐年增加,人才回流趨勢很明顯。
數據顯示,U10 畢業生中首次就業在中國的比例在 2014-2018 年間逐年增長,且 2018 年的增長尤為明顯,從 73.5% 增加到 83.0%。呈現出「出國留學—回國就業」的良性人才環流趨勢。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除留學生外,也有越來越多華人華僑選擇回國發展,形成更大範圍的「人才回流」。
在國內就業熱門行業上,U10 數據顯示,軟體與信息技術服務在所有學歷層次的畢業生中都屬於熱門行業的前三位,在本科與碩士畢業生中尤為明顯。教育行業位於本科與博士及以上畢業生熱門行業排名的第一位,金融行業在本科與碩士畢業生中較為熱門,醫療行業則在博士畢業生中較為熱門。具體可以看圖。
值得注意的是,製造業的產業升級為高校畢業生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製造業位於碩士畢業生行業選擇的第二名。
此外,非營利性行業也出現在各學歷畢業生的熱門就業行業中。非營利組織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組織,比如國際性組織,但我推測,之所以成為熱門行業,也存在大家將政府事業單位視為非營利組織將其涵蓋了進去,比如北大清華都熱衷的街道辦事處的職位。
如何使自己更具競爭力:代表性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