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獲獎案例,揭曉華為的智慧城市方法論|案例分析

2020-12-16 雷鋒網

喬爾·科特金在《全球城市發展史》中寫道,「人類最偉大的成就始終是她所締造的城市。城市代表了我們作為一個物種具有想像力的恢弘巨作,證實我們具有以最深遠而持久的方式重塑自然的能力。」

作為人類生產與生活的載體,城市永遠處於動態進化之中,蒸汽機、電氣化、電子計算機,不同時期的革命技術賦予了城市不同的外貌。二十一世紀初葉,城市進化的主旋律是智慧。

全球智慧城市峰會(SCEWC)自2011年開始舉辦,跳出技術和廠商的維度,大會提出了一個想法:智慧型倡議是否能給城市帶來可持續的繁榮呢?

大會傳遞出的信息是:衡量一個城市,不應局限於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城市的外觀和城市的數字美學這些指標,而是應該看這個城市是否具有響應全體市民需求的高瞻遠矚,並且還能讓每一個市民都享受到應有的福利。用國內時髦的話說,就是讓人民有幸福感、認同感、獲得感。

在這種思路的深遠影響下,全球智慧城市峰會逐漸演變為智慧城市領域的標杆,於巴塞隆納舉辦的第九屆全球智慧城市博覽會上,華為的多個客戶案例獲得大獎和入圍獎,合乎新型智慧城市的發展邏輯。

七個獲獎城市案例

理想的智慧城市長什麼樣?市民、政府、建築師、城市規劃師等等,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種答案,唯一公認的是智慧城市還處於發展的早期。

全球智慧城市峰會的重量級智慧城市獎項,數十家廠商數百個城市案例參選,華為服務的客戶在本次獲獎類別更加廣泛、入圍數量再創新高,包括江西鷹潭獲得全球及中國「產業數位化轉型」雙料大獎,深圳龍崗獲得中國區「數字政府創新獎」 。

此外,還有安徽省合肥市入圍中國區「數字政府創新獎」;蘇州張家港入圍中國區「城市精細化治理」獎;DHL供應鏈、菲律賓馬卡蒂、南非SITA(國家信息技術中心)入圍全球「創新創意」獎。

以江西鷹潭為例,鷹潭是中國物聯網專項試點城市,市政府與華為共同打造了統一服務的城市數字平臺,通過「可看、可用、能思考」的物聯大腦、高精度城市信息模型平臺、全域5G+IoT智能網絡覆蓋,實現數字孿生城市建設,在2018年實現了物聯網聯接110萬人口,並創建了214個物聯網公司。

再如華為總部所在地的深圳龍崗,於2013年啟動智慧城市建設,旨在打造全球首個基於智慧大腦的智慧城市,目前已形成「政企合作、基礎先行、數據為王、利政惠民」為特色的建設模式。在華為的幫助下,實現了「三個全國率先」:率先接入全區信息系統的智慧中心,率先用「一張圖」管理城市應用,和率先使用「一鍵便可知全局」的掌上大數據,服務全區500萬人口。

其他案例中,順豐DHL以工業級物聯網為基礎的智能物流聯合倉儲解決方案,利用RFID和雲基礎設施,提升智能城市供應鏈效率及自動化能力;菲律賓馬卡蒂通過城市數位化基礎設施互聯,提升城市應急響應能力,使市民能夠快速向城市指揮中心舉報犯罪和請求協助;南非SITA打通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孤島,使信息數據有效協同,提升公民服務的交付效率與運營效率,節省了大量的成本。

這些案例涉及智慧城市的方方面面,但遠不是全部,智慧城市本身就是複雜的巨系統,智慧城市建設方需要足夠「大」,大到能容納城市的各種需求。

城市與人:以有限建設無限

華為企業BG副總裁孫福友在大會主題演講時表示,城市的生命近乎無限,而人和技術的生命是有限的,如何以有限建設無限?持續運營是關鍵,試錯是主要方法論。如何判斷、何時判斷,智慧城市建設的成功與失敗,當前並沒有一個放之四海皆準的成功標杆。

華為企業BG副總裁孫福友

智慧城市千城千面,但技術架構有共性。一個整合的數字平臺可以支持有實力的生態夥伴,圍繞城市的個性化需求,敏捷開發、迭代運營,讓有追求和雄心的市長們的願景變得觸手可及。

華為的王牌是沃土數字平臺,以云為基礎,融合人工智慧、IoT、大數據、視頻、融合通信、GIS等多種新ICT技術,降低新技術的使用門檻與集成難度,與生態合作夥伴一起,圍繞著數據,通過業務流程的打通、數據的共享以及信息流的傳遞,共同服務於城市的治理與創新。

沃土平臺是華為數位化能力的集大成者,智慧城市其實就是城市的數位化轉型過程。前文說到,智慧城市建設方要足夠大,歷史已經驗證,企業數位化轉型的經驗與教訓中,只做最底層基礎資源的統一調配雖然能夠實現資源池化,但是數據之間沒有打通,應用之間也沒有復用。

而若要著眼最上層應用,在某些大規模統一管理的業務上,實現了便捷,但是城市業務的不同特點,核心業務之間很難以SaaS的模式進行統一。

最終成功的經驗導向PaaS加數據湖的模式,具象在華為身上就是以沃土數字平臺為核心的HiCity智慧城市解決方案。

問題是,是否以PaaS加數據湖模式的建設就能建設好智慧城市,顯然不能。在參選的廠商中,有從各種維度實施智慧城市的建設廠商,PaaS加數據湖模式也不甚新鮮,為何只有華為脫穎而出?

沃土數字平臺架構

分析華為沃土數字平臺之後可以得到一些答案,華為沃土數字平臺是集成能力最多,基礎能力最強,行業套件持續沉澱並支撐生態夥伴完成應用開發及預集成,項目綜合成本最低,質量可控的的平臺。

首先是集約化建設,實現資源拉通和全域數據融合,降低建設成本,避免重複投資。

然後是提升政府信息化水平,通過屏蔽技術難度,基於業務場景提供統一能力,雲上雲下協同,實現快速部署。

平臺的技術架構,將一個應用組件化、模塊化,讓定製的人力要求極大降低,讓應用快速複製;基於元數據的開發環境,極簡式流程引擎,支持應用的快速構建和擴展;

最後是盤活城市數字資產,基於相同的接口和服務能力,豐富的市場資產拿來即用,沉澱豐富的行業實踐;技術門檻的降低,可以提升本地科技企業能力和參與度,利用平臺力量釋放城市應用的創新活力。

智慧城市的挑戰與破局

孫福友提到,從全球城市的建設情況看,當前智慧城市主要面臨來自技術和人的兩大挑戰。城市的數位化轉型,正從過去單一系統的信息化、數位化,轉變為在智慧城市的更高框架、更大範圍下,跨系統、跨邊界(業務)的高效協同。

所以,我們認為,智慧城市一定要基於市長的願景驅動,需要各利益干係方充分達成共識,形成合力。華為認為,智慧城市建設需要更智慧的方式,必須是政府一把手牽頭的工程,它不是一步到位的項目,是一個長期持續的建設過程,創新試錯、不斷迭代是關鍵。

首先,對於智慧城市,數據是城市治理的核心,需要市長、領導們親自抓,數據治理既要統籌兼顧,也要尊重專業,當然專業的邊界也會隨著智慧城市的發展而變化。

其次,需要考慮技術的因素和人的因素。在技術維度,從頂層設計進行規劃,平臺先行,綜合考慮不同業務在安全、效率、體驗的核心訴求,進行不同權重的專業分工,分層分級推進。

在人的維度,需要打破過去「信息就是權力的潛意識思維」,跳出「不敢、不願、不能」的慣性思維,改變思維、優化組織,建立利益共享機制,推動信息按需共享。

基於華為沃土數字平臺的HiCity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提供1+1+N整體建設能力。

1-城市沃土數字平臺,實現基礎資源的統一建設和運營;

N-基於沃土數字平臺的N個應用,華為通過行業使能平臺提供標準化的接口和行業套件,發展生態,做好夥伴支撐及認證,支持應用的快速開發和上線。通過加速夥伴創新,實現城市精準治理和民生便捷服務;

1-城市IOC(智慧城市運營中心),可看、可用、會思考,實現城市資產可視化管理。

通過這三部分,華為其實完成了城市由物理世界各種不一致的基礎設施匯聚,到數字世界統一的數據資產,再回到物理世界反饋實施的閉環。

所以目前從硬體出發,到軟體閉環的完整解決方案,才能完整匹配智慧城市的需求,華為的思路也是如此。

套用建築大師貝聿銘先生的話,「對於一個城市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建築,而是規劃」——對於一個智慧城市來說,最重要的不是技術的疊加,而是效率的釋放。

相關焦點

  • 區法院一篇案例分析在全國法院系統獲獎
    區法院一篇案例分析在全國法院系統獲獎 2020-12-14 20: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史上最全的數位化轉型案例,14個行業,240個案例,選型寶整理
    | 華為:構建智能製造的數位化轉型共同體16、李宏愷:《華為數位化轉型實踐》17、案例 | 華為的數位化轉型方法論18、華為數位化變革與IT實踐解密丨數位化轉型案例19、華為宣布建設馬來西亞OpenLab,推動亞太數位化轉型實踐
  • 曠視「平湖數字城管指揮中心」案例獲第二屆智慧城市金鑰匙獎
    1月5日,由南都大數據研究院南都科創課題組牽頭舉辦的第二屆智慧城市應用度榜單發布會在廣州召開,活動邀請了全國知名機構專家、成熟及成長型智慧城市企業,共商、共議、共建常態化時期智慧城市的發展之路。2020年智慧城市應用度評選結果亦在會上正式揭曉,其中,曠視憑藉智慧城管產品萬象在平湖數字城管指揮中心的落地,獲得了第二屆智慧城市「金鑰匙」獎。
  • 曠視"平湖數字城管指揮中心"案例獲第二屆智慧城市金鑰匙獎
    1月5日,由南都大數據研究院南都科創課題組牽頭舉辦的第二屆智慧城市應用度榜單發布會在廣州召開,活動邀請了全國知名機構專家、成熟及成長型智慧城市企業,共商、共議、共建後疫情時代智慧城市的發展之路。2020年智慧城市應用度評選結果亦在會上正式揭曉,其中,曠視憑藉智慧城管產品萬象在平湖數字城管指揮中心的落地,獲得了第二屆智慧城市"金鑰匙"獎。
  • [案例分析]絕代雙雄—海爾與華為
    海爾文化不但得到國內專家和輿論的高度評價,還被美國哈佛大學等世界著名學府收入MBA案例庫。  海爾文化的核心是創新。  海爾文化分三個層次:物質文化制度行為文化精神文化  華為公司文化  資源是會枯竭的,唯有文化才會生生不息。
  • 數字孿生智慧城市如何構建?聽聽華為在巴塞隆納怎麼說
    期間,華為還發布了《智慧城市發展與治理立場文件》,文件通過典型城市案例分析,在全面闡述智慧城市賦能城市發展的兩種典型模式及六條路徑的同時,提出「經濟性」和「系統性」將是城市發展的關鍵。在本世紀之初,城市仍是工業型態;之後,無線科技尤其是4G大幅改變城市生活;而現在,AI等助力智慧城市建設。「智慧城市的建設將是實現數字經濟的關鍵。」華為企業BG行業使能平臺領域總經理、智慧城市解決方案部部長康寧對鈦媒體表示到。作為智慧城市的後來者,華為早於三年前就專注於有關智慧城市技術解決方案的打造。
  • 牡丹江中院1篇案例獲獎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近日,由最高人民法院主辦,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承辦的全國法院系統2020年度優秀案例分析評選結果揭曉,黑龍江法院系統共有4篇案例獲獎,其中牡丹江中院審監一庭副庭長馬玥撰寫的針對此次優秀案例評選活動,最高人民法院成立了評審工作組,制訂了嚴格的評審程序和評審標準,對參評案例實行一稿三評、獨立評審、同行評審,並召開終評會議,對獲獎案例從裁判結果和法律適用正確、案例典型性和指導性、裁判要旨和案例註解撰寫等方面進行集體審議。
  • 陝西法院11篇案例分析獲獎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下發法辦〔2020〕394號通報,公布全國法院系統2020年度優秀案例分析評選活動結果,陝西高院在此次全國案例評選活動中再創佳績,報送的案例中共有11篇獲獎,陝西高院連續五年榮獲先進組織單位獎,名列全國前十。
  • 2020中歐綠色智慧城市峰會成功舉辦——優秀數位化抗疫案例現場發布
    共有約150個中歐城市代表團參與,中國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武漢、寧波、青島、廈門等超過30個國內省市向組委會推薦了125個數位化抗疫案例。峰會組委會專家評審組對參評案例進行了嚴格地評審,共選出疫情防範、疫情控制、有效救治、民生保障、復工復產、政策保障、城市治理七類優秀案例。全國共有38個城市或企業入選。
  • 智慧城市 建設案例
    2020-12-10 第04版:特別報導 大 | 中 | 小
  • 你想要的創新案例及獲獎論文等系列叢書在這裡
    嗨,下面這些獲獎名單這些頒獎場景你可還記得2020全國政法智能化建設創新案例及論文徵集活動評選結果揭曉。沒錯這正是由法治日報社舉辦的2020全國政法智能化建設創新案例及論文徵集活動這些創新案例和獲獎論文有何獨特之處?
  • 第十五屆人民企業社會責任獎「年度案例獎」揭曉
    年度案例獎頒獎現場(人民網 於凱攝)年度案例獎頒獎現場。(人民網 於凱攝)年度案例獎頒獎現場。兒童安全與規範用藥知識普及教育項目何氏眼科集團:「眼科醫療精準扶貧」公益項目雍禾醫療:「雍禾脫髮愛計劃」全國公益救助活動樂元素:「健康行走,開心生活」 全民科普公益活動(行業發展類)華為雲
  • 甘肅省10篇案例分析在全國法院系統獲獎
    我省10篇案例分析在全國法院系統獲獎每日甘肅網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尤婷婷 王虎)記者從省法院獲悉,由最高人民法院主辦的全國法院系統2020年度優秀案例分析評選結果日前公布,甘肅省法院系統共有10篇優秀案例分析獲獎。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獲先進組織單位獎。
  • 華為:5G+AI 開啟智慧城市孿生新時代
    北京時間2019年11月15日,由國家信息中心、深圳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指導,華為主辦的「華為智慧城市峰會2019」在深圳隆重召開,70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設者、參與者及行業權威專家參與了本次峰會,共同探討智慧城市產業最新洞察、最新技術、解決方案和建設經驗。
  • 古有「七步成詩」,今有「七段成案」,這家企業的案例萃取太「庫」
    文 | 路兵    太平洋人壽保險人力資源部總經理助理       徐曉蕾    太平洋人壽保險培訓運營經理來源 | 《培訓》雜誌4月刊知識沉澱的作用不言而喻如何將個人的經驗,升華為組織的能力?線下課程設計過程中,項目組在外部機構案例開發成熟方法論的基礎上,雙方探討、定製了基於太保壽險自身特色的案例開發方法論,並編成朗朗上口、易學易用的說明材料——《太保案例萃取秘籍》。明確的案例評估維度、清晰的案例撰寫結構、標準的案例撰寫步驟,使員工能夠精準的掌握案例萃取技術,獲取萃取內容。
  • 2019中國社區經典營銷案例揭曉!年度最佳社區營銷案例都在這
    新潮傳媒覆蓋全國100個城市,擁有70萬部電梯智慧屏,已經是中國最大的社區媒體,它建立起的線下生活圈媒體流量矩陣,全方位助力品牌客戶,與家庭形成連結,能讓好更多產品走進千家萬戶。  賦能品牌:有效觸達核心消費場景  會上,新潮傳媒集團合伙人兼高級副總裁梁春華,介紹了獲獎品牌是如何通過有效的社區媒體投放,實現品牌與家庭用戶更精準高效的連結。
  • 【盤點】十三個國外智慧城市應用案例
    ,誕生了許多經典案例。   自21世紀初期,美國、英國、德國、荷蘭、日本、新加坡、韓國等先一步開展了智慧城市的實踐,誕生了許多經典案例。
  • 智慧城市走出國門,華為是如何拿下巴塞隆納的?
    來自華為官方的數據顯示,目前華為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已經服務全球 40 多個國家和地區,200 多個城市,5 億人口。可見,對於智慧城市這樣的政府主導型業務來說,華為在全球化方面的優勢讓它能夠比其他致力於智慧城市的中國企業更好地走出國門,走向國際。華為對於智慧城市建設的理解 在第九屆全球智慧城市博覽會(SCEWC)會場,華為還展示了智慧城市領域的最新解決方案。
  • 重慶法院 51篇案例分析獲獎!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通報全國法院系統2020年度優秀案例分析評選結果,重慶法院共51篇案例分析獲獎,約佔全國獲獎篇數的10.7%。在獲獎排名上,市高法院位列全國高級法院第九,市一中法院、市五中法院分別位列全國中級法院第二和第七,兩江新區(自貿區)法院位列全國基層法院第三。
  • 2019全國政法智能化建設創新案例徵集活動結果揭曉!這些案例榜上有...
    6月10日,2019全國政法智能化建設創新案例徵集活動結果揭曉,評審出雪亮工程、智慧法院、智慧檢務、智慧警務、智慧司法十大創新案例、十大解決方案提供商及十大創新產品。   為深化政法智能化建設,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開創平安中國新境界,對新的科技應用和成熟方案進行成果展示,進一步調動科研單位、企業參與政法智能化建設的積極性,提供更好的方案和科技支撐,為政法單位、科技企業搭建一個經驗交流、技術對接平臺,法制日報社舉辦了「2019全國政法智能化建設創新案例徵集活動」,活動共徵集政法單位創新案例222個,企事業單位解決方案189個、創新產品15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