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災在寮國和東南亞其他地方爆發。一種叫做「黃脊刺蝗蟲」的昆蟲在寮國出現後進入了我國的雲南,很容易進一步引發災難。
黃色山脊蝗蟲是竹蝗屬的昆蟲,俗稱竹蝗和竹葉蝗蟲。成蟲的身體比沙漠蝗蟲略小。它的身體主要是綠色和黃色。額頂突出使額面成三角形,由額頂至前胸背板中央有一黃色縱紋,因此得名。這種蝗蟲主要以毛竹,水竹等為食。多吃時,它會吃掉所有植物。當大規模發生蝗蟲時,它可以掃除竹林的竹葉。如果不加以控制,它還會吞噬附近的農作物和植物,因此危害性極大。
據媒體報導,6月下旬,與中國雲南接壤的寮國豐沙裡省遭受了蝗災。在旱稻等農作物種植區有大量的綠色蝗蟲。隨手一抓就是一大把。 7月初,蝗災蔓延到雲南省普洱市,並在當地蔓延。
據當地媒體報導,蝗蟲於6月29日首次進入普洱江城縣的牛倮河保護區。在與寮國接壤的邊界上,黃脊刺蝗蟲繼續遷徙並進入,他們開始吃竹子,芭蕉、粽葉蘆等植物。 7月2日,江城縣發生蝗蟲,涉及勐烈,康平2個鄉(鎮)。 7月6日,全國範圍內累計監測蝗蟲發生面積82693畝,同一天,寧洱也發生蝗災累計面積500畝; 7月8日,在黃脊竹蝗蟲群落的城市總遷移面餘積中監測了98872.3畝。 7月9日,少量黃脊竹蝗蟲遷徙並進入了墨江縣文武鎮馬甫村曼幹組。蝗蟲出現的地區正在逐漸擴大,到7月10日已超過100,000畝。農業專家的初步研究和判斷認為,今年7月至9月,雲南和寮國的邊境地區很可能會發生黃脊竹蝗蟲的爆發成災的可能性大。當地有關部門緊急開展消滅蝗蟲工作,動用502架無人機和人力噴灑殺蟲劑,開展防治防控面積累計34416畝(其中林地24100畝、農地10316畝)並密切監測黃蝗蟲的擴散。
實際上,在寮國雲南發生蝗災之前,中國已經在兩個地方發生了蝗災。他們是6月中旬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和6月下旬廣西桂林全州縣的一些鄉鎮爆發了「蝗災」。這表明,我國正遭受外來蝗災的遷徙和當地蝗災的爆發的雙重影響,需要認真對待。
那麼,為什麼今年會有那麼多蝗災呢?一些專家認為,這可能與全球變暖有關。其他人則認為這與區域降水和乾旱的時間變化有關。當降水增加且植被豐富時,蝗蟲的數量容易增加。隨後的乾旱則又為蝗蟲產卵和孵卵提供了便利,乾燥的土壤更有利於蝗蟲的孵化,並且蝗蟲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只要有合適的環境,它們很容易大量出現。
所以,廣大農戶仍然不能掉以輕心!那麼,該怎麼去有效防控呢?
建議可以採取以下措施進行重點防控!
1、人工挖卵;竹蝗產卵集中,可於11月份發動群眾至產卵多的地點挖卵塊;
2、跳蝗出土10d內,於早上露水未乾前用敵百蟲粉噴撒,每公頃用藥20~30kg;或用鬧羊花1kg加水200kg煮、沸,當藥液呈紅褐色時取出過濾成母液,再將母液稀釋成500倍液噴射。
3、在跳蝗上竹時,對密度較大的竹林,用3%敵百蟲粉20~30kg噴撒;或在露水幹後用50%馬拉硫磷800~1000倍液噴霧;也可用殺蟲淨油劑進行超低容量噴霧;也可以進行煙霧劑防治。
4、釋放白僵菌,使初生的跳蝗感染白僵菌而死亡。
5、誘殺。用100kg尿中加入2~3kg 5%敵百蟲粉拌勻,再用稻草浸透,在竹林中放數堆誘殺,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