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基於中文學術成果的評價...

2020-12-16 騰訊網

來源:人文社科評價中心——我們專注於政府績效評估、高級人才評價、項目評價以及機構評價等多方面的科學研究,諮詢和實際評價工作

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

基於中文學術成果的評價(2020版)

長期以來,「簡單計數」科研評價方法導致了「重數量、輕質量」等問題,學術評價急需破除「五唯」,摒棄這種簡單評價方法,轉而關注科研成果本身的質量和產生的學術影響,據此科學合理的評價學者影響力。

本研究以對科研成果在其學術領域及同行間影響力的評價為基礎,突破簡單計數的辦法,綜合衡量學者學術成果其所在學術領域的貢獻程度。數據主要來源於中國引文資料庫(CNKI),超星發現等數據,以中國引文資料庫的學科分類作為二級學科排行榜劃分的依據,將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內的81個二級學科劃分至20個一級學科中。最終形成包括20個一級學科排行榜,即管理學、經濟學、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學、法學、軍事學、宗教學、語言學、文學、藝術學、歷史學、考古學、社會學、民族學、教育學、體育科學、統計學、新聞學與傳播學、圖書館/情報與文獻學一級學科排行榜,81個二級學科排行榜,5個交叉學科排行榜,即為經濟與管理科學交叉學科、政治行政與法學交叉學科、文學藝術與歷史文化交叉學科、社會學與教育學交叉學科、信息管理與傳播交叉學科排行榜。

(一)管理學排行榜 |《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基於中文學術成果的評價(2020版)》

排行榜數據主要來源於中國引文資料庫(CNKI),超星發現,共設置重要期刊發文量、受關注度、發文與被引綜合指標、重要獲獎情況、圖書引用次數五個一級指標來綜合衡量學者學術成果對其所在學術領域的影響貢獻程度,向下設置九個二級指標,在對各指標數據在進行標準化處理之後,結合對應的權重計算每位學者的得分,最終形成學者學術影響力排名。

在指標設置方面,本排行榜將學者論文、圖書著作多種形式學術研究成果納入考核範圍內,同時,為更好的衡量學者學術成果的影響力,對重要期刊發文量和圖書引用次數兩個指標作出進一步處理,首先,對重要期刊進行了限定,學者近五年核心期刊發文量採集的是2014-2019年的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A類期刊的論文發表量數據,並對文章的第一作者第二作者賦予不同權重進行計算。其次,為剔除質量不高的書籍,同一作者只統計被引用量排名前10的書籍的高影響力書籍。在數據採集方面,個別學者由於單位更名或單位調動而產生了發文署名單位與當前工作單位不一致的現象,課題組對高校名稱變更信息和學者單位調動信息進行收集,儘可能將入選學者的最新單位列為上榜單位。同時,對已逝世學者、國外學者和對學術不端存疑等學者進行了剔除。在學科劃分方面,由於管理學和經濟學等學科交叉較明顯,因此,部分學者的學科歸屬與實際所在學科不完全一致,為了保持數據的客觀性和真實性,課題組對此未做調整。一些在學科領域有較大貢獻的學者,由於研究方向不集中、研究成果不多等原因未進入榜單或排名不高,受當前基於數據的評價方法限制,排行榜無法對此類學者做出甄別,特此致歉並說明。

根據管理學排行榜上榜學者地域分布表可以看出管理學最有影響力學者的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前四名均來自東部的北京、上海、江蘇和廣東。其中北京的入圍學者最多,有418人,佔總上榜學者的29.90%;其次是上海,有142人入榜,佔總上榜學者的10.16%;江蘇和廣東也分別有122人和84人進入管理學排行榜。

管理學一級學科排行榜分析報告

本研究以中國引文資料庫的學科分類作為排行榜學科劃分的依據,管理學一級學科共包含13個二級學科,分別是行政學及國家行政管理;人才學與勞動科學;會計;審計;管理學;領導學與決策學;科學研究管理;宏觀經濟管理與可持續發展;工業經濟;企業經濟;旅遊;社會保障與保險;市場研究與信息。最後以管理學學所包含二級學科的數量為主、學者被引平均數為輔,確定了500位學者進入管理學一級學科排行榜。

管理學各二級學科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

(2020版)

按照中國引文資料庫(CNKI)的分類,管理學共包括13個二級學科,分別是行政學及國家行政管理、人才學與勞動科學、會計、審計、管理學、領導學與決策學、科學研究管理、宏觀經濟管理與可持續發展、工業經濟、企業經濟、旅遊、社會保障與保險、市場研究與信息。管理學各二級學科排行榜共上榜1938人。具體如下:

版權聲明

原創文章版權屬長安大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研究中心和本公眾號所有。

備註:由於篇幅所限,本微信推送為排行榜簡版,詳情請見——長安大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研究中心。

5年,經管之家公眾號6500篇文章,

這裡是豐富而全面的經管知識庫+財經百寶箱

相關焦點

  • 河南高校教授上榜《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
    6月23日,黃河科技學院傳來好消息:在近日發布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基於中文學術成果的評價(2020版)》中,該校教授魯樞元榜上有名。據了解,該榜單以對科研成果在其學術領域及同行間影響力的評價為基礎,突破簡單計數辦法,綜合衡量學者學術成果在其所屬學術領域的貢獻度,由教育部直屬長安大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研究中心發布。
  • 湖南師大附中校友榮登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榜首
    近日,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研究中心發布了《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研究報告:基於中文學術成果的評價(2020版)》及各學科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湖南師大附中74屆校友、北京大學人文學部主任申丹教授榮登排行榜榜首。
  • 三亞學院兩位教授入選「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6月23日消息(記者 劉麗萍 通訊員 徐瀅)近日,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研究中心發布了《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研究報告:基於中文學術成果的評價(2020版)》。
  • 湖南大眾傳媒職院教師再次入選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最有影響力學者
    三湘都市報6月28日訊(記者 劉鎮東 黃京)近日,湖南大眾傳媒職院紀富貴副教授以第五的排名入選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經濟學·文化經濟榜單,成為職業院校中為數不多的上榜教師之一。這也是自2017年入選後紀富貴老師再次上榜。
  • 誰的「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教育部社科司已澄清與其無關
    7月15日,教育部社會科學司發布聲明稱,「近期,某高校研究機構在網上發布了『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基於中文學術成果的評價(2020版)』,現鄭重聲明:教育部社會科學司與該研究機構沒有關聯,從未授權其開展有關排行榜研究和發布活動。」
  • 法學界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
    這裡是《法學中國》,法學人的精神家園。微信公號:faxuezhongguo作者:人文社科評價中心。來源:天下borderless法學排行榜 |《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基於中文學術成果的評價(2020版)》根據法學排行榜上榜學者地域分布表可以看出,法學最有影響力學者主要集中在中東部地區,前三名分別來自東部的北京、上海及中部的湖北。
  • 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科研成果評價意見出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象明:就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而言,鼓勵學者在國際刊物上發表學術成果,可以促進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界與國際同行的學術交流,有利於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  但與自然科學研究相比,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必須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 教育部社會科學司:未授權機構發布「哲學社科學者排行榜」
    本文轉自【教育部】;7月15日,教育部官網發布了《關於某高校研究機構發布「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的聲明》:關於某高校研究機構發布「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的聲明>近期,某高校研究機構在網上發布了「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基於中文學術成果的評價(2020版)」,現鄭重聲明:教育部社會科學司與該研究機構沒有關聯,從未授權其開展有關排行榜研究和發布活動。
  • 重磅 | 2020年語言學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
    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基於中文學術成果的評價(2020版)長期以來,「簡單計數」科研評價方法導致了「重數量、輕質量」等問題,學術評價急需破除「五唯」,摒棄這種簡單評價方法,轉而關注科研成果本身的質量和產生的學術影響,據此科學合理的評價學者影響力。
  • 給學者排名?教育部說NO!實力破「五唯」,長安大學這個「中國最有...
    然而,今年6月,一項「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基於中文學術成果的評價(2020版)」發布,根據中國知網、超星發現的論文等數據,對國內幾千名人文社科學者進行了排名。 7月15日,教育部社會科學司發布聲明稱:教育部社會科學司與該研究機構沒有關聯,從未授權其開展有關排行榜研究和發布活動。
  • 教育部:未授權某高校研究機構開展有關學者排行榜研究
    教育部網站截圖教育部網站截圖中新網7月15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近期,某高校研究機構在網上發布了「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基於中文學術成果的評價(2020版)」,教育部社會科學司發布聲明稱,與該研究機構沒有關聯,從未授權其開展有關排行榜研究和發布活動。
  • 我院專家陳井安、郭曉鳴、周友蘇、李遠國、任新建入選「中國哲學...
    我院專家陳井安、郭曉鳴、周友蘇、李遠國、任新建入選「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 2020-06-30 05: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中國人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成果評價研究中心顧問會暨...
    12月5日上午,中國人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成果評價研究中心顧問會暨複印報刊資料年度評價成果專家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南京大學等多家科研機構、高校的學術評價研究學者、科研管理專家和期刊主編,以及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成果評價研究中心和發展規劃處的領導共30餘人與會。
  • 長安大學排行榜玩砸了,高校為何喜歡搞各種排行榜?背後利益有很多
    近日,教育部官網發布了一則簡短的聲明,名為《關於某高校研究機構發布「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的聲明》。 內容中針對前不久網上流傳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基於中文學術成果的評價(2020版)」,指出發布該排名的機構與教育部社會科學司沒有任何關係,非教育部官方授權並承認的排行榜。
  • 藝術學一級學科最具影響力學者排名2020版出爐 山東工藝美術院榜上有名
    《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基於中文學術成果的評價(2020版)》(十三)藝術學排行榜 |《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基於中文學術成果的評價(2020版)》根據藝術學排行榜上榜學者地域分布表可以看出藝術學最有影響力學者的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
  • 2016-2019年中國大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成果排行榜
    2016-2019年中國大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成果排行榜 2020-07-31 22:56 來源:新東方網編輯整理 作者:
  • 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的功能定位
    我國數千種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中,受國家社科基金資助的期刊約200種;被各類評價體系列入「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的有600種左右。它們基本代表了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的最好辦刊水平,是國際社會尤其是學術界觀察了解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各學科發展情況的主要窗口,是彰顯中華文化自信的重要標識,也是展示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平臺。
  • 人文社會科學:從引文索引到影響力評估
    一部由國內人文社會科學各學科專家藉助創新研發的《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的統計數據,對21個哲學社會科學學科的學術成果、學者、機構、地區進行多角度評價分析的專題論著
  • 教育部: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
    進一步健全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規範和評價體系,推動高校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意見》原文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切實扭轉當前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存在的「唯論文」不良導向,建立健全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規範和評價體系
  • 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怎麼建?學術期刊的責任和使命是什麼...
    自覺以「兩個大局」、「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為參照坐標,聚焦國內外學術研究前沿,推出更多真正有價值、有水準的學術成果,切實發揮社科學術期刊作為理論創新、思想融合、學術交流重要陣地的作用;在跟上時代中服務社會。緊扣時代脈搏、突出問題導向,聚焦江蘇和我國發展面臨的矛盾問題、風險挑戰,加強對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關注,引領專家學者把理論研究和現實發展結合起來,以更多解難題、能管用的學術成果回應時代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