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文社科評價中心——我們專注於政府績效評估、高級人才評價、項目評價以及機構評價等多方面的科學研究,諮詢和實際評價工作
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
基於中文學術成果的評價(2020版)
長期以來,「簡單計數」科研評價方法導致了「重數量、輕質量」等問題,學術評價急需破除「五唯」,摒棄這種簡單評價方法,轉而關注科研成果本身的質量和產生的學術影響,據此科學合理的評價學者影響力。
本研究以對科研成果在其學術領域及同行間影響力的評價為基礎,突破簡單計數的辦法,綜合衡量學者學術成果其所在學術領域的貢獻程度。數據主要來源於中國引文資料庫(CNKI),超星發現等數據,以中國引文資料庫的學科分類作為二級學科排行榜劃分的依據,將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內的81個二級學科劃分至20個一級學科中。最終形成包括20個一級學科排行榜,即管理學、經濟學、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學、法學、軍事學、宗教學、語言學、文學、藝術學、歷史學、考古學、社會學、民族學、教育學、體育科學、統計學、新聞學與傳播學、圖書館/情報與文獻學一級學科排行榜,81個二級學科排行榜,5個交叉學科排行榜,即為經濟與管理科學交叉學科、政治行政與法學交叉學科、文學藝術與歷史文化交叉學科、社會學與教育學交叉學科、信息管理與傳播交叉學科排行榜。
(一)管理學排行榜 |《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基於中文學術成果的評價(2020版)》
排行榜數據主要來源於中國引文資料庫(CNKI),超星發現,共設置重要期刊發文量、受關注度、發文與被引綜合指標、重要獲獎情況、圖書引用次數五個一級指標來綜合衡量學者學術成果對其所在學術領域的影響貢獻程度,向下設置九個二級指標,在對各指標數據在進行標準化處理之後,結合對應的權重計算每位學者的得分,最終形成學者學術影響力排名。
在指標設置方面,本排行榜將學者論文、圖書著作多種形式學術研究成果納入考核範圍內,同時,為更好的衡量學者學術成果的影響力,對重要期刊發文量和圖書引用次數兩個指標作出進一步處理,首先,對重要期刊進行了限定,學者近五年核心期刊發文量採集的是2014-2019年的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A類期刊的論文發表量數據,並對文章的第一作者第二作者賦予不同權重進行計算。其次,為剔除質量不高的書籍,同一作者只統計被引用量排名前10的書籍的高影響力書籍。在數據採集方面,個別學者由於單位更名或單位調動而產生了發文署名單位與當前工作單位不一致的現象,課題組對高校名稱變更信息和學者單位調動信息進行收集,儘可能將入選學者的最新單位列為上榜單位。同時,對已逝世學者、國外學者和對學術不端存疑等學者進行了剔除。在學科劃分方面,由於管理學和經濟學等學科交叉較明顯,因此,部分學者的學科歸屬與實際所在學科不完全一致,為了保持數據的客觀性和真實性,課題組對此未做調整。一些在學科領域有較大貢獻的學者,由於研究方向不集中、研究成果不多等原因未進入榜單或排名不高,受當前基於數據的評價方法限制,排行榜無法對此類學者做出甄別,特此致歉並說明。
根據管理學排行榜上榜學者地域分布表可以看出管理學最有影響力學者的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前四名均來自東部的北京、上海、江蘇和廣東。其中北京的入圍學者最多,有418人,佔總上榜學者的29.90%;其次是上海,有142人入榜,佔總上榜學者的10.16%;江蘇和廣東也分別有122人和84人進入管理學排行榜。
管理學一級學科排行榜分析報告
本研究以中國引文資料庫的學科分類作為排行榜學科劃分的依據,管理學一級學科共包含13個二級學科,分別是行政學及國家行政管理;人才學與勞動科學;會計;審計;管理學;領導學與決策學;科學研究管理;宏觀經濟管理與可持續發展;工業經濟;企業經濟;旅遊;社會保障與保險;市場研究與信息。最後以管理學學所包含二級學科的數量為主、學者被引平均數為輔,確定了500位學者進入管理學一級學科排行榜。
管理學各二級學科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
(2020版)
按照中國引文資料庫(CNKI)的分類,管理學共包括13個二級學科,分別是行政學及國家行政管理、人才學與勞動科學、會計、審計、管理學、領導學與決策學、科學研究管理、宏觀經濟管理與可持續發展、工業經濟、企業經濟、旅遊、社會保障與保險、市場研究與信息。管理學各二級學科排行榜共上榜1938人。具體如下:
版權聲明
原創文章版權屬長安大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研究中心和本公眾號所有。
備註:由於篇幅所限,本微信推送為排行榜簡版,詳情請見——長安大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研究中心。
5年,經管之家公眾號6500篇文章,
這裡是豐富而全面的經管知識庫+財經百寶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