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似乎是學校生涯中的一個坎,是每學期的一個梗。越到高段越有清算總帳的感覺。套路按水滸傳的來,先是殺威棒,後是痛斥各類惡行,輕者把與父母的天聊死,重者心裡陰影面積趨於無窮……
那麼401的家長會呢?
「家長會結束回到家,看到聖誕樹下有一封寫給聖誕老人的信,忽然感慨,時間過得太快了,這份童真還能保持幾年呢!一轉眼孩子馬上要進入青春期了,今天講座的專家講到了五六年級青春期叛逆的種種表現。獨立、不再依賴我,甚至要跟我對著幹,雖然自己也是從青春期過來的,但是想著兒子也馬上要開始進入那個叛逆期時,還是覺得有些害怕!
希望孩子你慢慢長大,讓我能夠多些時間陪伴!」
——周賀屹家長
「雖說是短短兩個小時左右的家長會,老師們很用心地準備了每位學生的優點和不足之處,讓我們了解了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朱笑平常回來可以說從來不和我們說在學校內發生的事情,在這方面的交流很少,甚至沒有,所以現在我們的共同話題越來越少。進入四年級後,性格上也叛逆起來,說不了幾句就會頂嘴,作為家長的我最大的毛病就是嘮叨,在以後與孩子的交流中,我會多加注意。 ——朱笑家長」
這是兩個401班孩子的媽媽在家長會後的感言,真摯而樸實!
時間,就在我們對孩子的絮叨裡,催促裡,陪伴裡,這樣悄無聲息地溜走了。當我們驀然回首時,那些時光都已成為回憶,記得起,或者記不起……所以,務必珍惜能陪伴孩子的那些時光,把手機、電視、麻將牌都靠後擺放;當你不耐煩或者喉嚨忍不住要響起來時,請務必默念:「是我親生的,是我親生的」!
「聽了專家講座和老師分析的每位同學的優缺點,讓我感覺到了我們平時對孩子的疏忽,對孩子的付出還不夠。特別是單獨和他交流,談心的時間很少,大部分的時間都交給了學校和老師,對此我們非常內疚。日後我們會多聽他說說他的心裡話,多了解他的內心世界,還有跟他一起閱讀,堅持養成好的閱讀習慣。」 ——丁駿毅家長
「認認真真聽完老師讀孩子們的用心總結及希望家長的配合,首先感謝老師對孩子們的用心付出,了解到了進入四年級的孩子們不再是只會嘻哈打鬧的小朋友了,他們更多的是希望家長能懂他們,能有情感上的交流,就像這幾天練習的體前屈,看著孩子一個人在做,我只會扯大嗓門喊:『快做作業!快做體育作業!』,而沒有真正的去了解其實孩子停頓著是在思考,是在努力,因為體前屈要通過自己一個人的努力完成韌帶的拉伸是非常困難的。其實當他面對這一系列的難題是,孩子想得到的是幫助,所以只會責怪的我們是不對的。心裡想孩子進步,行動的不應該只是嘴,而是應該想辦法讓孩子能快樂的進步。從現在開始,我會端正我的態度,走進孩子的世界,用心陪伴孩子的成長!」
——陳鳴鑾家長
溝通和交流,是要用心的!虛浮於表面的「我愛你」 ,說得毫無誠意,聽得也難受萬分,感受自然分毫全無。上面這兩位家長的感言,著實感動了香樟君。特別是陳鳴鑾家長的那句「心裡想孩子進步,行動的不應該只是嘴」,何嘗不是對老師的一種鞭策啊!
「此次家長會,不僅從老師那裡了解到孩子的近況,還聽了沈群專家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的講座,受益匪淺。其中講的『視覺性』、『聽覺性』、『感覺性』三類孩子的學習類型這塊內容,印象非常深刻。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作為父母一定要了解孩子的類型,給予正確引導,讓孩子以優勢來戰勝劣勢。
對於沈彥君的問題,作為媽媽我我要好好反省。急於求成,言辭激進,在沒有完全了解問題的情況下,總是先噼裡啪啦一頓罵,或者碎煩很多遍,作業控制時間也是時緊時松,要循序漸進,特別是寫作這一塊。
最後感謝兩位老師對孩子的辛勤付出,卜老師的細心評價,李老師的建議和祝願,讓我感動(真心的)。孩子在成長,教育理念在進步,作為家長,一定會和學校,和老師多溝通,共同培養好孩子!」 ——沈彥君家長
「……專家的教育講座很棒,發現自家孩子的不足之處,對待孩子的教育方法,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不能一味的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孩子,要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也讓我知道自己的兒子是屬於『感覺型』的孩子,對待這一類的孩子應該怎樣引導。
卜老師對班級每位同學的評價環節,給一百個贊,讓家長了解了孩子在校的表現情況,優缺點暴露無遺,取長補短。」 ——陳方斌家長
很多家長都在會後談到教育專家沈群老師的講座給於自己很多啟發。在這樣一個「嚴母慈父」有點顛倒性別角色的時代裡,我們的媽媽家長們是真的不容易啊!有時甚至需要一會兒唱紅臉,一會兒唱白臉,角色變化之快幾乎趕上川劇變臉了!看看,一眼望過去,媽媽佔據了大多數!
在聆聽了專家的理論後,來到教室的家長們又聽了任課老師直奔中心、頗接地氣的孩子學習情況分析,不僅對孩子的學習狀態有了全面的了解,對任課老師也有了充分的了解。
「非常到位、精彩的家長會!感謝卜老師為孩子們製作如此細心的PPT,太用心了!讓我一目了然知道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在了解孩子優點的同時,更讓我們家族明白孩子的不足之處,以及接下來要努力的方向,像一盞明燈!」
——茹周悅家長
「 通過這次的家長會,讓我了解孩子在校得到表現、學習情況。這個學期孩子在學習方面還是有進步的。感謝兩位老師的耐心教導,作為家長的我們會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同時也會支持和堅持,做好我們家長的義務。同時家長會也讓我意識到學習的好壞在於習慣的好壞! 」 ——吳樂天家長
「貝貝:
我(媽媽)今天參加了你們班的家長會,很是榮幸。在家長會上,媽媽得知你在學校的學習態度和為人處世都是非常棒的!但是在課外閱讀及語文基礎知識上比較薄弱,還要繼續強化訓練。希望你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加油!加油!
——邵蓓珥媽媽」
「通過家長會,及時了解了孩子在學習中的優點和不足,也學習了更多教育孩子的方法,受益匪淺。每次家長會,老師們都是精心準備家長們提出的問題,有針對性地解答。感謝老師們的用心,讓孩子在這個溫暖的大集體中快樂成長!」 ——鄒榆家長
當老師的用心、苦心被家長看到、體會到的時候,家長一定會理解你為何這樣做,為何這樣說。而當家長支持、贊成、感謝老師的時候,老師一定也願意更用心地去付出。溝通,是相互的;理解,是需要換位的——這大概也是開家長會的隱性作用吧!
「通過此次家長會,讓我們確切的了解到小孩身上存在的問題和需要改進的地方。例如,她每次把考卷帶回家,和家長一起分析失分原因的過程中,明明那幾道題是會做的,就是由於考試過程中,身體不仔細,粗心大意,導致做錯題目,這個問題作為家長的我們,已經提醒過她好幾次了,但效果好像不是很理想,傷透腦筋啊!不知老師在這方面有沒有好的方法,幫助她改正這種不良的習慣。這是一方面。還有就是提到她在運用好詞好句方面比較薄弱。這個我想是自身的語言組織能力方面比較弱。就是因為有這個問題,平時在家,也會要去她去閱讀一些書籍,希望能彌補她自身的不足之處。要是老師有更好的想法,希望能夠多與我們家長溝通。謝謝!」 ——範栩夢家長
家長會當然不是一言堂。所以香樟君也很感謝這位家長提出了她的困惑。其實她家孩子的困惑也是很多中段孩子的「頑疾」。但由於每個孩子的個性心理特徵不一樣,所以解決的辦法和得到解決的時間點也都不一樣。老師和家長需要的是耐心和一些適合的契機。
家長會是一個契機,是一次探討,也應該是一次延續。就像香樟君在朋友圈裡發的那樣:
因為面對的是孩子,所以我們唯有堅持!
期待401的孩子們進步,期待401的孩子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