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騎樓老街舊景(丁英俊提供)
【編者按】文化遺產,是歷史留給心靈的震撼,是時間之於人類的記憶,是一代代前人對後人娓娓訴說民族精神的財富。今年6月10日是中國的第12個文化遺產日,也是我國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南海網再次聚焦騎樓老街,希望藉此增加人們對海南文化遺產的認知,提升全民文化遺產保護觀念。
海口騎樓老街舊景(丁英俊提供)
作為海口的一張文化名片,海口騎樓建築歷史文化街區濃縮了市井文化、南洋文化、儒教、海洋文化等諸多文化內涵,也以悠久的歷史文化和濃鬱的南洋騎樓風情,在首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評選中榮獲「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的稱號。特別是2010年,海口市騎樓建築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和綜合整治工程拉開序幕以來,通過多方面的改造,騎樓老街也得到相應修繕。
今年海南省兩會期間,一份來自致公黨海南省委員會的《關於加快海口騎樓老街開發利用的建議》的提案,裡面闡述了騎樓老街應該建設瓊海關廣場和強化親水概念、恢復外灘和原有業態等觀點。此方案也引起政協委員們的重視,近日,海口騎樓建築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綜合整治項目指揮部辦公室(以下簡稱「騎樓辦」)對此《提案》的觀點給予回覆:「提案中提出的問題和建議很切中實際,我辦也採取了相應的措施開展工作。」
海口騎樓老街內擁有百年歷史的建築。南海網記者徐靜涵攝
打造騎樓「新外灘」風景線
在這份《提案》最早的倡導者、民間文化保護者丁英俊先生的手機裡,保存著多張上海外灘和海口騎樓的照片,只要閒下來,他都不由自主翻出來看看。他認為,「從當前的布局來說,海口騎樓老街的構成與上海外灘幾乎一致。騎樓老街從南到北依次是民國騎樓、長堤路、休閒帶到海甸溪;而上海外灘從內到外依次是萬國老建築、中山路、休閒帶到黃浦江」。
所以,騎樓老街完全具備了成為海口外灘的潛質」。如何追本溯源,開放還原海口民國騎樓外灘的歷史風貌,還其原貌。臨水是歷史的資源,外灘是祖宗的遺產。修舊如故,以存其真,恢復騎樓外灘的初衷就是還原歷史原貌。如今騎樓老街附近的水域減少了,所以,如果要打造外灘,可以考慮縮減現有車道,退一部分給海甸溪。」丁英俊說。
針對這個問題,騎樓辦認為,目前,海口騎樓老街建有旅遊集散廣場,將配套商鋪打造成海南美食文化博覽城引進皇馬假日、瓊菜坊等海南本土餐飲企業,傳播海南瓊派美食和生活方式,向市民遊客提供休閒娛樂場地。
隨著騎樓外灘工程的推進,未來長堤路沿線海口城市騎樓外灘夜景將煥然一新。海口海關大樓作為海口著名歷史建築,將引入文化展示類業態向海口市民開放,成為海口城市文化宣導的窗口,海口海關大樓將成為騎樓片區發展的驅動力向市民遊客述說海口的歷史底蘊和城市變遷。海口海關大樓在海口騎樓街區與現代城市空間接壤的邊緣地段,嘗試了存遺和翻建並舉的整飭策略:新舊共生、和而不同,從而向世人展示一幅海口「新外灘」的獨特風景線,必將促進海口歷史街區的全面復興和周邊地區的聯動發展。
同時,騎樓辦介紹,新廣場設計將原海口海關大樓前的場地與新華北路東側場地連為一體,共同形成整個騎樓歷史街區的入口廣場。關於亮燈工程設計,在海口海關大樓前廣場沿建築與景觀小品邊界布置景觀燈,前廣場設置LED小型地燈形成曲線圖案,以活躍廣場氣氛。同時,在立面一層採用壁燈照明,強調入口空間。同時,海關大樓位於「新外灘」西首,得勝沙路與新華北路路口,北臨長堤路,與鐘樓遙相呼應,是海口「新外灘」的地標性建築。
據稱,2017年度,海口騎樓老街計劃將海口海關大樓同中山路北片區、鐘樓及長堤路下穿工程一起組成「騎樓外灘」濱水景觀休閒空間,為廣大市民和遊客提供生活、 休閒、娛樂、餐飲、購物、社交的新去處。
海口騎樓老街舊景(丁英俊提供)
海口騎樓老街新貌 南海網記者 孫令正攝
開展系列「修舊如舊、新舊相融」工作
丁英俊說,如建於1877年後的邱宅,為榫卯木結構古建築,木雕精美,保存完好,有「篤慶堂」、「芝香室」、「挹爽軒」等老匾額,兼具文化與歷史價值。建議將之建成一座瓊北古民居博物館或展示場館,布置瓊北民居老家具,展示民國時期海南生活用具,並設置海南民間藝術如瓊劇、「哩哩美」、臨高人偶戲、崖州民歌、海南話民謠等演藝展示的堂會,讓民間文化得以活態保護。
對此 ,騎樓辦認為,海口騎樓老街目前正在開展一系列「修舊如舊、新舊相融」的修繕保護、文化發掘、業態調整等工作。不僅提升了社會價值,使之重新成為海口城市的形象窗口、文化的高地以及連接海外瓊籍華僑的紐帶;而且大批文化產業的進駐,街區文化旅遊的蓬勃發展,有效提升了其經濟價值和文化附加值。
據稱,近年來,在海口市委市政府指導下,有關單位正在竭力將海口騎樓老街打造成為集城市歷史文化展示、旅遊觀光、特色消費三位一體的,具有南洋特色的歷史文化旅遊街區,以百年騎樓獨特的建築魅力、豐富多彩的街區文化生活和本土獨一無二的歷史民俗風情,提升海口歷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品位。
打造新的商業業態
對於提案建議的「海口騎樓老街原本主要是商業街區,因此建議恢復部分騎樓老街區原有的老業態或與之相關聯的業態」等問題。騎樓辦回復稱,在《海南國際旅遊島海口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2011-2020 年)中,海口騎樓老街規劃為騎樓文化休閒旅遊區,為海口市旅遊11 個引擎性的旅遊項目。騎樓文化休閒旅遊區保持南洋風格,營造「慢城」意境,力求提升業態、改善環境與保護老街的有機統一,實現文化與旅遊的高度融合,將成為海南國際旅遊島的文化之窗、海口城市的第一名片。
而騎樓辦自2009年成立以來,一直堅持走出去、請進來,除積極學習、取經國內其它歷史文化街區成功經驗外,還加入中國歷史文化名街保護同盟,深入進行各種交流活動,互相交換、探討在實際業態調整過程中的心得和問題。根據調研和學習借鑑的結果,並經徵求專家意見和群眾意見,該辦初步確定了新建旅遊集散廣場,中山路、博愛北路、解放東路和新華北路等項目範圍內主要道路的業態調整方向,並計劃結合各子項工程的開展逐步實施。
目前,完成工程建設的中山路、水巷口旅遊集散廣場均已經初步完成業態調整工作,引進的業態以地方特色、東南亞特色和夜色類經濟為主,如老爸茶文化館、哆咪人文化創意發展有限公司、力神咖啡、自在咖啡、林記馬來西亞餐廳、椰語堂清補涼等。上述業態,除其本身極具特色外,有的還以服務人員的民俗服飾為亮點,不時舉辦瓊劇、公仔戲等演出活動,大受市民遊客的歡迎。
同時,該辦正在積極引導商戶設計製作特色店招,並組織進行騎樓特色旅遊文化紀念品的設計製作和投放工作,以進一步吸引遊客,豐富其觀覽體驗。
據介紹,接下來,騎樓辦將繼續積極與各職能部門通力協作,結合各子項工程的開展,逐步實施博愛北路、解放東路和新華北路的業態調整。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6月10日消息 南海網記者孫令正)
相關報導:致公黨海南委員會建議:恢復海口騎樓老街外灘和原有業態
上海老外灘(丁英俊提供)
上海新外灘(丁英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