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一歲半要不要給老人帶,自己出來工作

2020-09-06 座右銘媽媽

寶寶從小自己帶,現在一歲半了。要不要考慮給老人帶

寶寶出生就自己帶,日日夜夜,餐餐勺勺的終於一歲半了。

從呱呱落地寶寶就比其他寶寶矮小,四斤八兩,四十六公分,一聽這個數值都以為是早產兒,其實是39周+2天。剛出生就像一個糟老頭,皺巴巴黑黑還不睜開眼。第一次為人母的我怎麼感覺和別人說的不一樣。白白胖胖的大兒子怎麼是醜不拉幾的老頭子一樣。即使是老頭子也是我的寶貝。月子努力吃把寶寶養的比較好看點了。出了月子寶寶重了三斤多。

感覺自己家寶寶輸在起跑線上。於是努力他呵護。一歲時寶寶追上寶寶發育的標準線。自己也就放心多了。可是寶寶戒奶後不!吃東西,幾個月寶寶就瘦了。給他吃什麼都還是瘦,越來越瘦,一歲半寶寶82公分,才18斤多。帶他出門人家都說他怎麼這麼瘦,真的就是標準的小哥哥。

帶回老家婆婆都說怎麼帶這麼小個了,看著像發育不良。聽到這話我那個心都碎了。我辛辛苦苦帶的居然你一句帶成這樣子。好像我虐待他一樣。果然還是自己的苦只有自己能理解。

一歲半帶去體檢發現寶寶有x腿,扁平足。回來後婆婆雪上加霜的否定我。真的太心酸了,本來帶就很辛苦,我也不想他這樣子呀,你還這樣來說我。於是我又帶著寶寶離開老家自己過。

帶寶寶去定做了一個矯正鞋墊,目前正在穿著,還沒看到什麼明顯的效果。不知道這樣子能不能給他矯正過來。

家裡三兄弟擠在100平的房子裡,要是全部人回家真的坐都沒地方。所以選擇搬出來住。

目前夫妻兩沒房沒車,在深圳這裡買房又太貴。家裡目前就一人工作,養活一家人還剛剛過得去,怎麼可能還有錢買房。所以只能住在出租房裡。

自己放棄工作一心帶孩子,標準的家庭主婦。想要工作可是又沒人帶小孩。婆婆在老家帶著他大哥的兩個孩子,一個剛剛讀幼兒園,一個也是一歲半。自己想要給她帶小孩都不敢給。一個人哪裡看的過來。

現在小孩一歲半,會走路會說簡單的話,不用尿不溼。不知道要不要給老人帶,自己工作幾年。可是那樣子小孩就要放回老家去,自己出來工作不能陪小孩。

相關焦點

  • 3歲打桌球、4歲背一本書,這都是老人帶出來的
    老人,也可以帶出優秀的孩子。1老人帶娃有多厲害?四川成都,年僅3歲半的萌娃年糕,桌球打得很不錯,而這都是年糕的奶奶教出來的!年糕1歲半才會走路的時候,奶奶便教了他如何握拍,沒想到,孩子對桌球竟然感興趣,就這樣奶奶開始慢慢開始教他打球。從最開始在茶几的簡單推擋,到現在的正反手抽殺,小年糕的桌球打的越來越熟練。
  • 我一歲半的寶寶太難帶了
    我一歲半的寶寶太難帶了!吃:從一歲半開始,我娃娃就不肯好好的吃飯,我婆婆就開始焦慮,以前從來不用擔心寶寶吃飯的問題,她的焦慮不停傳染給我,現在一到寶寶吃飯時間我就開始著急了。玩:每天精力充沛,要不停的動來動去,一秒鐘都不會停,然後把家裡面吃的,遙控,音響等,一不注意就養魚缸裡面扔。把寶寶帶去外婆家住,住了一個月不到,外公天天看到寶寶就頭疼,我們走的時候外公就差放鞭炮了。帶到婆婆家,才來一個星期,婆婆就天天吃頭痛粉,然後全身疼,要去掛針水。我也是被折磨的脾氣都沒有了,稍微不順心就哭個不停。
  • 寶寶一歲半了還不會說話,要不要帶他看醫生?
    寶寶一歲半了還不會說話,要不要帶他看醫生?對於一歲到兩歲左右的寶寶,寶媽們最為關注的就兩點:會不會走路 Or會不會說話。弈寶是在一歲八個月的時候突然學會了叫爸爸、媽媽和奶奶。我和他爸也是為此焦慮了好久,一直想著如果兩歲還不開口,就得看醫生了,也許真是語言功能發育障礙或者自閉症?
  • 你家寶寶是老人帶還是自己帶?
    現在的年輕人即使認同陪伴式育兒,但是由於經濟條件或者是不願意放棄自己的夢想的原因,都會把寶寶給家裡的老人帶,帶寶寶有多辛苦我作為全職媽媽最清楚了。但是我覺得如果家裡的老人如果有以下這些行為還是堅決不能讓他們帶寶寶!第一:喜歡討論別人的不是!
  • 讓老人帶娃自己去上班?家裡是這3種情況,哪怕再累也要自己帶
    原來她的產假馬上就要結束,面臨著要辭職在家照顧孩子還是讓婆婆來帶的選擇。她家寶寶才半歲,婆婆說要她可以帶,但是得把孩子帶老家養,閨蜜捨不得。她問我究竟是自己辭職帶著好,還是讓老人帶娃自己去上班?說實話慢媽我生樂樂時就面臨著這樣的抉擇。當時樂樂奶奶也答應帶孩子,但前提也是要在老家帶。
  • 新手爸媽大難題:孩子1歲半,上託育班or老人帶or保姆帶?
    孩子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無限欣喜與希望,但對於許多雙職工家庭來說,也有著無奈與糾結,孩子3歲上幼兒園以前,誰負責帶孩子,怎麼帶孩子能給孩子最好的成長呢?老人帶?保姆帶?上託育班?今天我們來一起分析其中利弊。◆老人帶?
  • 寶寶一歲半了還不說話,是發育遲緩嗎?多半是這3種媽媽帶出來的
    寶寶1歲半了,為何遲遲不開口?‍一天,媽媽們討論起寶寶開口說話的問題,有位寶媽說:「我家寶寶8個多月的時候,第一次叫媽媽,當時把我高興壞了,可再讓寶寶叫,寶寶就不開口了。」另一位寶媽說:「我家寶寶1歲多才會叫,第一聲叫的是奶奶,可能是奶奶天天帶著他的緣故吧。」周女士一臉愁容說:「我兒子已經1歲半了,還不會說話,平時連嘴都不張。」
  • 寶寶一歲半了還不說話,是發育遲緩嗎?多半是這3種媽媽帶出來的
    只不過,每個寶寶的成長環境不同,掌握說話技能的時間也存在差異。寶寶1歲半了,為何遲遲不開口?媽媽們聚在一起總要談論一些有關寶寶發育的問題,誰家的寶寶會爬了,誰家的寶寶會走路了等等,周女士也在其中。一天,媽媽們討論起寶寶開口說話的問題,有位寶媽說:「我家寶寶8個多月的時候,第一次叫媽媽,當時把我高興壞了,可再讓寶寶叫,寶寶就不開口了。」另一位寶媽說:「我家寶寶1歲多才會叫,第一聲叫的是奶奶,可能是奶奶天天帶著他的緣故吧。」周女士一臉愁容說:「我兒子已經1歲半了,還不會說話,平時連嘴都不張。」
  • 「寶寶才2歲半,你就急著送幼兒園?」寶媽回答讓奶奶無地自容
    文/文兒說起帶娃,現在普遍都是年輕人上班,老人幫忙帶娃。這是普遍現象,寶媽就算再捨不得自己的孩子,但若是有老人幫忙帶娃,她們還是感覺到很大的安慰。而有老人幫忙帶娃,寶媽可以出去工作賺錢,保持經濟獨立,也能夠追求個人的理想,不至於被帶娃束縛。不過,並不是每一位寶媽都這麼幸運,有些沒有人幫忙帶娃的,就只能靠自己。
  • 1-3歲寶寶要不要用牙膏
    一、1~3歲的寶寶要不要用牙膏 1首先1~3歲的寶寶是需要應用牙膏的 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1~3歲的寶寶是需要應用牙膏的。
  • 老人帶娃,一歲左右的寶寶誤食
    生活中有很多都是寶媽自己帶寶寶,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寶媽為了家庭經濟奔波所以迫不得已交給家婆幫忙帶娃有些年輕人會覺得老一輩有帶娃有經驗更放心,有些年輕人會覺老一輩帶娃,思想封建老陳不適合帶寶寶。不管老人是如何帶娃,關鍵一點是對寶寶安全健康最重要了。
  • 李玫瑾教授:孩子一歲半之前要自己帶,溥儀的成長缺少「人性」
    有的寶媽由於工作的關係,出了月子回歸到工作崗位,把小孩交給家中的老人帶,只有空閒時或抱或哄一下小孩,慢慢地發現,小孩變得不認識自己了。就如《蝸居》中海萍回老家看望小孩,結果母子形同陌路,這讓她下定決心,在城裡買套房子,把小孩接過來親自帶。
  • 一歲半寶寶必須培養的6種能力
    一、1歲半寶寶如何早教——語言能力培養:1歲半寶寶將迎來一個「語言爆發期」,寶寶的詞彙量猛漲,但多半發音不準,而且無法連成句子。因此在這一時期,家長要把寶寶的詞在生活中練成簡單的句子,如當寶寶說「媽媽,抱」時,家長需要為寶寶連成句子「你是想說『媽媽,我想要抱』嗎?」在生活中長期堅持,寶寶就會逐漸掌握短句子了。
  • 要不要辭職帶娃?媽媽問別人沒有用,想清楚四個問題就明白了
    時到如今還有很多農村的老人覺得帶孩子有什麼難,當時我們又幹活又帶娃也帶大了幾個。但世界變化得太快了,已經不是我們當初的樣子了,現在很多爸爸媽媽都是在城裡面上班,朝九晚五要打卡上班。上班和帶娃也成為了二選一的選擇題。
  • 老人帶的寶寶跟媽媽不親?遇到這個問題怎麼辦?
    我們現在很多寶媽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自己平時要上班,多數時間孩子是奶奶或者姥姥帶的時間多,所以感覺娃娃跟老人家要親熱些,反而不粘媽媽。這個時候當媽的內心會有點難受,甚至吃醋!那是不是老人帶的孩子就跟媽媽不親呢?如果遇到這樣的問題怎麼辦呢?
  • 一歲半寶寶自己吃飯,媽媽的秘訣很簡單:手指食物
    周末表妹帶孩子去家玩,中午我弄做了飯,留表妹和孩子一起吃午飯。招呼我家兩個娃洗手,我給大寶盛好飯,四歲的他已經可以很順利地自己吃飯。給二寶穿好、擺好飯,他自己開始吃,我也拿起筷子開動。這一幕讓正在給娃餵飯的表妹很詫異:姐,你不用餵二寶吃飯?他才一歲半,能自己吃嗎?我:你自己看。
  • 一歲半寶寶自己吃飯,媽媽的秘訣很簡單:手指食物
    周末表妹帶孩子去家玩,中午我弄做了飯,留表妹和孩子一起吃午飯。招呼我家兩個娃洗手,我給大寶盛好飯,四歲的他已經可以很順利地自己吃飯。給二寶穿好、擺好飯,他自己開始吃,我也拿起筷子開動。這一幕讓正在給娃餵飯的表妹很詫異:姐,你不用餵二寶吃飯?他才一歲半,能自己吃嗎?
  • 寶寶到底誰帶比較好?老人or自己?
    但他們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爺爺奶奶如果願意幫你帶固然好事,但如果不情不願的帶,真的就好嗎? 首先,自己帶孩子有以下幾點好處。第一,自己帶孩子,情商相對而言要高些,孩子智力開發要早些,還能從小培養懂禮貌、守規矩的好習慣,幫助教育健康成長。第二,可以避免一些壞習慣。第三,能養成良好的作息時間,這有助於寶寶身心發育。
  • 李玫瑾:孩子1歲半之前,必須要媽媽帶,寶媽:產假只給3個月
    在照顧孩子,這方面,李玫瑾教授說過:孩子1歲半之前,必須要媽媽帶。這句話,經典但是不被理解,很多寶媽吐槽:再想親自帶,產假只給了3個月,辭職又沒錢花,怎麼辦?關於為什麼孩子1歲半之前,必須要媽媽帶?李玫瑾教授解釋:孩子剛出生就將孩子交給老人撫養。
  • 工作太忙,孩子老人帶?這個年紀孩子還不自己管教,將來後悔莫及
    現在很多的爸爸媽媽要顧著賺錢養家,不能夠全心全意帶自己的孩子,大多數是把孩子放在爺爺奶奶家照顧。老人照顧固然是更加貼心,並且很多老人到了老年的時候退休比較無聊,可以通過帶孩子來打發時間。同時,一些老人對孩子會比較寵溺,很容易會讓孩子的性格造成缺陷,所以寶媽在孩子性格形成過程中,儘量要自己帶孩子,這樣更利於孩子的性格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