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解放:開創新中國汽車工業歷史

2020-12-22 網易汽車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為網易汽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網易汽車7月1日報導 一汽是中國汽車工業的搖籃。1956年7月,中國自己生產的第一輛汽車——解放牌卡車在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投產下線,結束了中國不能造汽車的歷史,開始了中國汽車工業的新紀元。作為中國汽車長子的一汽解放卡車見證了新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輝煌歷史。半個多世紀的風雨徵程,一汽解放經歷風光無限的榮耀,也有止步不前的陣痛,最終走向了自主創新的道路,特別是在改革開放30年來,它堅守民族品牌,開放合作,自主發展,產品設計、製造和營銷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走出了一條獨特的商用車發展道路。使中國卡車傲世全雄,在全球市場大放光彩。今天,解放品牌已經發展到了第六代產品,累計生產了400多萬輛各型產品,並出口到世界近百個國家和地區。回顧一汽解放的發展歷程,對未來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歷史畫卷的序幕

新中國成立後,1949年12月,毛主席前往蘇聯訪問,在參觀史達林汽車廠時,毛主席對隨行的同志說:我們也要有這樣的工廠。為了改變汽車工業的落後面貌,適應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的需要,黨和政府決定建立中國自己的汽車工業。1950年初,毛主席和周總理在莫斯科同蘇聯籤訂的協議中,把建設汽車廠作為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蘇聯援建的首批重點項目;同年4月,重工業部成立了汽車工業籌備組,開始了緊張的籌建工作;1951年3月19日,中央政府確定由蘇聯援建的汽車製造廠廠址在長春。1952年7月,中央正式決定成立汽車工業工廠,代號為652廠。同年末,中央任命饒斌為廠長,郭力、孟少農為副廠長。也正是這一年,國家也批准了一汽年產3萬輛4噸卡車的設計書。1953年6月,毛澤東主席親自籤發了《中共中央關於力爭三年建設長春汽車廠的指示》,並為一汽奠基題詞:「第一汽車製造廠奠基紀念。」 十一個大字。1953年7月15日破土動工起,在長春市郊一片荒蕪的土地上,舉行了第一汽車製造廠的奠基典禮,毛主席親自為一汽奠基題詞。在全國各地的大力支援下,共和國汽車工業的第一代創業者們,在艱苦的條件下,邊幹邊學,邊建設邊生產,僅用了三年的時間,就建成了一座宏偉的汽車城。 1956年7月13日第一輛國產解放牌汽車誕生,結束了中國不能製造汽車的歷史,毛澤東為一汽生產的汽車命名為「解放」。 從這個時候起,「解放」開始了中國汽車工業一個嶄新的時代。

「解放」的歷史,幾乎就是新中國汽車工業的歷史。

提到中國汽車工業,我們不能忘記「解放」這個品牌。它是開國領袖毛澤東親自命名的中國第一個汽車品牌。1956年7月13日第一輛解放牌中型卡車的誕生,改變了中國不能製造汽車的歷史。今天走過了近54年的發展歷程這個中國卡車第一品牌解放已經形成了輕、中、重三大系列,產品從一噸到四十噸級,囊括了普通載貨車、自卸車、牽引車、半掛車、攪拌車、郵政車等600多個品種。從第一代的CA10到第六代的解放J6,在解放汽車半個世紀的風雨歷程中,每一次更新換代,都在商用車領域掀起了巨大的波瀾,都在向世界先進水平邁進,都在向中國人的夢想邁進。

一代CA10老解放卡車:新中國國產第一輛汽車

1956年7月13日,依靠蘇聯援建的中國第一輛解放卡車CA10型4噸載貨汽車駛下生產線的一刻,標誌著中國汽車工業踏實了第一個腳印,從而結束了中國不能製造汽車的歷史。

解放卡車CA10型,被稱之為老解放,這輛誕生於第一汽車廠的4噸載貨車不僅見證了新中國發展的歷史,它的誕生結束了我國不能自己製造汽車的歷史,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史也從1956年7月14日開始記錄。而由「解放」創造的歷史,也是至今所被稱道的,當時奔馳在馬路上的汽車,每兩輛就有一輛是解放牌。由於當時的社會背景是計劃經濟的時代,所以不是由市場需求來生產的,一直按照國家的生產計劃進行生產,導致一汽解放不能自主決定生產輛與車型,所以從CA10系列到CA15系列,「老解放」整整生產了30年,直至1986年停產,解放創造了1281502輛產量的歷史,這個數字幾乎是當時全國汽車產量的一半。

解放卡車CA10型以蘇聯生產的吉斯150型汽車為範本,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改進部分結構後設計和製造出來的。這種汽車裝備90匹馬力六缸汽油發動機,最大功率71KW,最高時速可達到65公裡,可拖帶4.5噸重掛車,載重量為4噸,每百公裡耗油29升。解放CA10不僅適合當時中國的道路和橋梁的負荷條件,而且還能根據需要改裝成適合各種特殊用途的變型汽車。如公共汽車、加油汽車、運水汽車、傾卸汽車、起重汽車、工程汽車、冷藏汽車和閉式車廂載重汽車等。以後一汽又生產改進的CA15型,包括CA15K,CA15J等,外形與CA10相似,載重量為5噸,發動機功率85千瓦,最高車速80千米/小時。

從1956年開工生產到1978年末,是一汽的成長和發展時期。也是一汽曲折探索的時期。 這個階段,儘管遇到許多幹擾和挫折,但各方面的工作仍有一定的發展。在汽車品種上從一個基本型增加到三個。在生產能力上,從3萬輛設計能力,提高到6萬輛的水平。在這個時期裡,一汽出汽車,出人才,為全國汽車工業和機械工業的發展培養輸送了一大批幹部和技術骨幹;完成了包建二汽的任務;還承擔了一些援外項目。從1979年到1988年末,是一汽「解放」汽車的換型改造時期,在這個時期中,一汽自1980年末到1983年7月,用了近三年的時間,完成了「解放」第二代產品CAl41汽車的設計、試製、實驗和定型。從1983年7月開始生產準備,又用了三年時間,在這三年裡,更新工藝裝備近2.2萬多種,新增設備7600多臺,新建生產線69條,改造老生產線81條,完成生產用建築面積13.6萬多平方米。

二代產品:解放CA141卡車初具國際化水準

1986年7月15日,具有80年代國際水平的解放第二代CA141五噸車實現了垂直轉產,標誌解放完成了第二次創業,解放CA141的生產不盡改變了一汽解放「30年不變」的歷史,也將中國汽車工業帶入了全新的階段。解放CA141採用了許多新結構、新材料和新工藝,其中大部分都是國內首先應用的,例如風扇離合器、加強型氣缸墊、膜片彈簧式單片離合器、軟化方向盤、全景弧面玻璃前風窗、上下前後均可調整的司機座椅和具有聲光報警裝置的電器儀表等。 解放CA141曾經在出口到朝鮮、美國、泰國、玻利維亞等國家。曾為CA141進行試驗的日本日野汽車公司主動向一汽解放提出把日野柴油機裝在CA141車上,利用日野的銷售網絡向第三方國家進行出口,可見一汽解放當時的產品轉型是多麼的成功。

三代J3產品:結束了長達40年只生產長頭車的歷史

1995年5月,面對市場柴油化和平頭化的需求有著劃時代意義的解放第三代產品J3——解放柴油平頭車全面推向市場,這意味意謂這一汽解放結束了長達40年只生產長頭車的歷史。 一汽解放的第三代產品注重的特點是平頭化和柴油化,這也是根據國外發展趨勢對產品所做出的重大調整。

四代產品J4:中重型卡車時代

為適應用戶對運煤車和工程車輛可靠性和承載性的要求,「解放」先後推出以長頭拉煤王和加強型工程自卸車為主導車型的第四代產品。1997年7月14日,解放第四代產品J4平頭柴油車系列進行了批量投產,先後推出了九平柴(9噸平頭柴油車)和十六平柴(16噸平頭柴油車)卡車系列產品。 其中較早生產的九平柴系列車型是引進日本三菱的駕駛室技術設計生產的,產品有5噸提升至9噸,這也為一汽解放打入重卡市場夯實了基礎。隨著十六平柴的推出,一汽解放產品形成了輕、中、重三類產品齊頭並進的發展格局。

五代產品J5奧威進入準重型卡車時代

2001年7月15日,解放第五代產品J5奧威重卡下線,解放J5是一汽解放與德國奔馳談判決裂後自主研發的車型,這也算是一汽解放從中型、準重型卡車為主導產品,轉向重型卡車製造。在解放奧威投放市場以後,2004年以後,為了適應國內重卡市場的迅速發展,「解放」加快了產品向重型車轉變的結構調整,陸續推出了解放J5平臺自主產品奧威、悍威、大威重型車,以及駿威中型車、解放三賽等經濟型車。解放奧威、悍威、大威、駿威的推出,完成了解放第五代產品的開發和結構調整,從產品中已經形成了低端、中端、高端三個卡車產品平臺,適應了國內卡車市場需求結構的變化。解放J5系列整車技術較上一代產品都有這大幅度的提升,因此成為了一汽解放重型載貨車中銷量最多的車型。

六代產品J6奧威:攻克重型卡車難關

2007年7月15日,完全由一汽自主研發、歷經6年精心打造的具有當代世界級水平的解放第六代重型卡車解放J6正式下線投放市場。解放J6是一汽解放自主研發的一款與世界接軌重卡,主要定位於國內高端市場,並且全面推向進口市場。這是一汽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和裡程碑意義的產品,它標誌一汽卡車產品結構調整的基本完成,由中型、準重型走向重型化的新時代。

編後語: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解放」寄託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希望。一汽解放從開始蘇聯援建載重僅有4噸的CA10,到現在具有國際高端水平的J6,經歷了54的歷練。在這54年的歷練中,一汽解放已經基本覆蓋卡車市場的各個領域,不管是輕、中、重卡,還是低、中、高端都可以看到一汽解放的身影。在經過了汽車業的高速發展之後,中國人對民族汽車品牌的夢想更加摯烈,他們不希望每天看到的和自己使用的永遠都是外國的品牌。我們相信作為中國汽車工業的搖籃一汽解放作為自主品牌的傑出代表未來一定會帶給我們更好、更強的產品,也一定能夠成為全球知名的商用汽車品牌。

本文來源:網易汽車 作者:賀球輝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新中國第一輛汽車 看圖重溫老解放CA10
    【卡車之家 原創】中國汽車研發歷史的初期階段充滿著心酸和無奈,由於清朝閉關鎖國使得中國在文化與技術上完全與世界脫軌,即便在新中國成立後仍然遺留著大大小小的弊病。當時的中國重工業高度落後,即便是製造一輛自行車,壓力都猶如泰山壓頂,造汽車更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 汽車板塊三巨頭:廣汽集團,上汽集團,一汽解放,誰更有潛力?
    汽車板塊三巨頭:廣汽集團,上汽集團,一汽解放,誰更有潛力?從三家公司的歷史淵源上來看廣汽集團,全名為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2005年,總部位於廣東省廣州市,是由廣州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萬向集團公司、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公司、廣州鋼鐵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等以發起方式設立的大型國有控股股份制企業集團,實際控制人是廣州市國資委,2019 年位列世界500
  • 中國人的汽車夢 記中國一汽發展60周年
    ●  進之以穩,創造財富價值    中國汽車工業的歷史大幕正式展開於1953年。這一年,一群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在長春西郊,建立起第一汽車製造廠,也就是今天的中國一汽。那時候,國家一窮二白,這群滿懷理想的年輕人,卻用自己的發憤圖強,開啟了一段激情燃燒、理想飛揚的歲月,並實現了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脫胎換骨。
  • 一汽解放,打造中國汽車百年老店的底氣|卡車之友網
    在這方面,一汽解放所作出的努力有目共睹。自從成立以來,在六十多年的發展史上,一汽解放始終以我國民族汽車品牌的擔當與國外競品抗衡,對於民族品牌更好的走向世界,以及國內消費者自信心的提高,起到了引領者的表率作用。
  • 長春:集智集力服務一汽 打造民族汽車品牌
    以一汽為核心,支持一汽,服務一汽,發展一汽,做大做強民族汽車品牌,長春舉全市之力而為之。作為新中國汽車工業的搖籃,一汽紅旗更是承載著中華民族汽車品牌的希望與未來。今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時指出:「我們要成為製造業強國,就要做汽車強國。」「我們發展自己的汽車製造業,像一汽這樣的企業要當先鋒。
  • 一汽紅塔電動汽車走向世界
    商務部部長薄熙來和發展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國寶表示,兩部委將會同有關部門抓緊出臺促進汽車及零部件出口的政策,規範汽車產品出口秩序,實施品牌戰略,將出口基地建設成為我國汽車工業自主創新的基地,成為汽車工業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平臺。
  • 一汽解放總經理、中集車輛CEO兼總裁竟齊聚凌宇!
    一汽解放總經理、中集車輛CEO兼總裁竟齊聚凌宇!「一汽解放」)與洛陽中集凌宇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凌宇汽車」)專用車聯合開發基地在洛陽揭牌成立,標誌著雙方戰略合作邁向了新的高度,雙方將強強聯合瞄準專用車製造向數位化、智能化的發展方向,加大產品研發力度與製造升級,實現專用車整車一體化研發,打造高端攪拌車新品,牢築專用車行業「中原高地」,實現高端製造新突破。
  • 一汽紅旗勇擔歷史重任,發展中國汽車產業
    當前,汽車產業正處於一個前所未有的快速、複雜變革的時代,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正在重塑產業生態。唯有創新才能在變革的時代贏得產業的未來。一汽紅旗也不斷地以滿足用戶的內在需求和美好體驗為前提,而全力創新品牌、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產業、創新產品、創新服務、創新一切。
  • 一汽解放 環保省油可靠間尋找最佳平衡
    一汽發動機事業部新產品展示廳圖(來源: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自1991年內燃機專業畢業,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以下簡稱發動機事業部)主任設計師徐衛國28年親歷國標排放6次升級,帶領其研發團隊不斷探索讓柴油發動機的燃燒更充分
  • 在一汽追夢的年輕人(青春派·青春奮進新時代(24))
    圖①:劉會神(左)與同事研究解放汽車設計工作。資料圖片 圖②:馮斌正在車間研磨模具。 陳 亮攝 圖③:王斯博在實驗室執行電檢。 孫德強攝 一汽集團新總部大樓。新華社記者 張 楠攝 今年前三季度,一汽集團紅旗品牌逆市上揚,累計銷量突破13萬輛,同比增長104%。一汽集團是新中國汽車工業的搖籃。1956年第一輛解放牌汽車在一汽的製造廠駛出,結束了新中國不能製造汽車的歷史。隨後,新中國第一輛小轎車、第一輛高級轎車「紅旗」,也在一汽成功研製。
  • 在一汽追夢的年輕人(青春派・青春奮進新時代(24))
    今年前三季度,一汽集團紅旗品牌逆市上揚,累計銷量突破13萬輛,同比增長104%。  一汽集團是新中國汽車工業的搖籃。1956年第一輛解放牌汽車在一汽的製造廠駛出,結束了新中國不能製造汽車的歷史。隨後,新中國第一輛小轎車、第一輛高級轎車「紅旗」,也在一汽成功研製。
  • 大山深處走向車壇前沿 東風的蛻變 印證了國內汽車工業之進步
    歷史歲月的車輪滾滾向前,這其中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史卻有著很多令人回味的往昔崢嶸,特別是一汽和二汽的誕生,更是為新中國的汽車工業發展和走向開啟了新的篇章。1949年12月6日,毛澤東訪問蘇聯莫斯科,這也是新中國成立後黨中央最高領導人首次訪問國外,從此開打了新中國對外交流的大門,在這次訪問蘇聯的過程中,毛澤東參觀了蘇聯史達林汽車製造廠,看著從生產線上駛下的嶄新汽車,毛主席說:我們也要造自己的汽車。正是這句話,開啟了中國汽車工業浩蕩宏偉的發展歷程。
  • 中國汽車風雲70年
    這位老人就是被稱為「中國汽車工業之父」的饒斌。他曾是一汽、二汽的第一任廠長,和工人一起動手造出了解放、紅旗和東風汽車。20世紀80年代初,他牽頭組建中國汽車工業公司,在產業一線繼續推動中國汽車業的改革開放。
  • 楊琰:新中國工業體系的創立、發展及其歷史貢獻
    從新中國成立到1952年底,黨和政府正是由於注意從實際國情出發,制定出正確的經濟方針和政策,在依靠工人階級和全國人民的同時,調整生產關係,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從而有步驟地改變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的經濟,建立了社會主義國營經濟領導下的工業經濟體系,使得我國的工業經濟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迅速恢復和發展。
  • 資產置換完成 一汽轎車證券簡稱變更為一汽解放
    經濟日報-中國商用汽車網4月9日訊:4月8日,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董事會通過了關於變更公司名稱及證券簡稱的議案,一汽轎車擬更名為一汽解放。公告顯示,公司擬將中文名稱由「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一汽解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稱由「FAW Car CO., Ltd」變更為「FAW Jiefang Group Co., Ltd」,證券簡稱由「一汽轎車」變更為「一汽解放」,英文證券簡稱由「FAW Car」變更為「FAW Jiefang」,證券代碼「 」保持不變,最終以監管部門核准的公司名稱和證券簡稱為準。
  • 新中國成立的世界歷史意義
    中國人民在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領導下,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奮鬥,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統治,實現了民族獨立與人民解放,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
  • 一汽轎車(000800.SZ):一汽解放與中寰衛星等設合資公司 進一步開展...
    格隆匯5月6日丨一汽轎車(000800.SZ)公布,近日,公司子公司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一汽解放」)與中寰衛星導航通信有限公司(「中寰衛星」)、吉林省一汽創新發展基金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一汽創新基金」)、江蘇羅思韋爾電氣有限公司(「羅思韋爾」)、知行家(天津)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
  • 一汽解放擬劃轉17.02%股份 誰接盤?_易車網
    12月23日,一汽解放發布關於控股股東部分股份無償劃轉的提示性公告,公司控股股東一汽股份擬向其全資子公司一汽奔騰無償劃轉其持有的一汽解放限售流通股 784,500,000 股,本次擬轉讓股數佔公司總股本的 17.02%。
  • 他是中國汽車之父 解放汽車和紅旗轎車都是他造出來的
    如果說中國原子彈之父是錢三強,飛彈之父是錢學森,中國衛星之父是孫家棟,那麼中國汽車之父就一定是饒斌了。饒斌是中國汽車工業的奠基人,享有「中國汽車之父」的盛譽。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馬路上有各種各樣的車輛,多達130多種,卻沒有一輛是國產汽車。發展國產汽車,成為新中國的必然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