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說說你的夢想是什麼?」
每每被問到這句話,第一時間腦海中總會冒出很多答案,但到最後卻變得啞口無言。
在這個快速且浮躁的年代,越來越多年輕人「失去」了夢想,或者說,沒有機會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 也許對未來沒有方向,也許拼搏中途退縮,更多的則是當終於有實現夢想的機會,卻早已喪失實現夢想的「能力」...
最近,一部由波士頓地區多所大學留學生共同策劃並拍攝的微電影《白露》刷爆朋友圈。
故事圍繞著音樂和夢想展開 ——
懷遠是一個夢想成為歌手的酒吧吉他手。他每天最快樂的時刻便是在深夜的24小時洗衣店裡創作屬於自己的音樂。
在洗衣店裡,他遇到了喬雨,一個以去紐約生活為目標的商科女生。兩個人相遇,相知,相互鼓勵著彼此實現自己的目標和理想。
然而一場平常的酒吧音樂活動打破了他們看似和平穩定的關係,夢想與現實捉弄著他們走向了命運十字路口…..
(《白露》微電影劇照)
或許,夢想與現實這兩個選擇從來不是對立,反而都是正確的答案,只是帶來的結果不盡相同 ——
選擇了現實,走的可能是一條捷徑,但無數個夜裡也會輾轉反側,猶豫後悔;
選擇了夢想,或許是一條艱難的道路,披荊斬棘,收穫沉甸甸的閱歷。
我們需要做的,是舍哪一個,得哪一個...
如同故事本身,《白露》的主創也是正在追夢路上的一群年輕人。
宋宇寧2016年本科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2017年入讀伯克利音樂學院。在留學前,他曾參加《最美和聲》《中國好歌曲》等節目的錄製,師從劉歡。2016年,宋宇寧參加節目後擁有了不小的流量和關注,但他卻選擇繼續出國深造。一方面是為了精進專業水平、儲備新的知識,另一方面也是想更多地去感受世界:「不讓自己做原創音樂人的同時感到心虛。」他的老師劉歡,作為一代音樂宗師,多年來堅持推動中國原創音樂的蓬勃發展,宋宇寧也始終遵循老師的理念,堅持原創:「 翻唱經典作品當然也很好,但我們需要有源源不斷的新作品出來。不愧對觀眾,不辜負自己。」 說起來,最早的選秀節目為歌壇輸送了許多新鮮血液,讓整個圈子能夠不斷推陳出新;如今卻漸漸偏向流量及綜藝效果,為賺取更高收視率讓音樂成為「快消品」,偏離了初衷。在宋宇寧眼中,好的音樂作品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心境,傳達力量。
《白露》微電影所講述的故事正是在他同名音樂單曲基礎上創作而成。
「想結合音樂,描繪當代年輕人的一些現狀和迷茫:不知道自己所熱愛的,一直在追求的夢想最後會不會有結果,是否應該堅持下去...」
特別是學音樂或藝術類的同學們。
有很多人質疑這是一個不穩定、不靠譜,沒前途的行業,也不是所有人都會選擇走到最後。但我想說既然勇敢追求,就儘自己所能,把能力範圍內的事情做好,不奢求、不後悔。」
2020年,宋宇寧將推出最新個人EP《四季》,用音符記錄來往反覆的春夏秋冬。其中《白露》是秋天的代表曲目 —— 「在冬天之前,鼓起勇氣,砥礪前行。」與其他幾位主演不同,陳清晏所學專業是化學與計算機,參與這次影片的拍攝是出於興趣,想要嘗試一下影視表演。雖然陳清晏和喬雨這個角色在真實年齡、性格,專業方面都有出入,但她非常認可喬雨於追求理想把握機會的態度。「在喬雨和懷遠街邊鬧矛盾的那場戲中,『你以為機會會永遠等你準備好嗎』 這句詞是我根據對劇本的理解自己加的。身邊許多年輕人,包括我自己,總會或多或少有迷茫的時候,苦惱沒有合適的機遇。但原地迷茫只能是暫時的休息,機會終歸只留給奮力前進的人。只有時刻準備好,才能在機會降臨時坦然迎上。」出生於鋼琴世家的施安妮,從小接受藝術薰陶。曾在北京、德國法蘭克福、加拿大多倫多留學,目前就讀於伯克利音樂學院。常年留學在外,安妮表示,留學期間更多的是要學會和自己相處,而音樂是她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出口。她也時常在社交媒體上以vlog的形式分享自己的留學生活,還原一名伯克利音樂學院本科生上課和課下做作業的日常。不知從何時開始,留學生被貼上了「富二代」「混文憑」「花錢鍍金」等標籤。輿論的導向、學業的重壓,都為這群在異鄉拼搏的學子帶來不少壓力和心酸。對於不被理解或被誤解,安妮認為拿出好的作品才是最好的證明方式,讓大家知道這代留學生、這代年輕人是在認真做事:「《白露》就是給大家傳遞一種信念、一種力量。即使覺得沒有人懂,也總有一首歌能唱出你的內心,讓我們對生活毫不畏懼。」3月底,安妮將在伯克利舉辦個人音樂會;她的新專輯繼第一首《藍海》發布後,第二首歌曲也即將與大家見面。——
學生團體拍攝微電影並非一件易事。
首先解決資金和劇本。為了呈現出最好的畫面及音樂效果,劇組最大的開銷花費在器材上面,演員的車馬食宿便降到了最低。
王孟宸表示:「整部電影下來確實不小,加之第一次做,比較拮据,特別要感謝參與影片創作和出演的小夥伴們。大家想在大學期間和優秀的朋友們共同創作出一部好的作品,從夢想到落地,所有人都盡了非常大的努力。」為了表達出年輕人的態度和價值觀,劇本經過反覆推敲,「大稿修改過12版小稿無數,希望能夠成為和大家溝通的渠道。」
再來就是時間場地的局限。
導演李子洋直言,對於一部低成本的短片來說,四天拍攝出一個二十多分鐘的短片其實是一個瘋狂的目標,特別是在有場地和人員的局限上。拍攝時正值秋季學期收尾階段,大家工作日都有繁忙的課程和活動。
「 洗衣房的戲份全部為兩個連續的通宵拍攝,當時非常擔心劇組人員和演員的精神狀況,但是有了我們劇組成員的堅持和當時製片組的飲食及時提供,在洗衣房大家的工作和演員的戲份都有了不錯的保證。」
儘管在影片籌備過程中困難重重,無論是劇本拍攝或經費宣發,團隊的夥伴們都彼此信任、溝通交流,總結經驗,最終化解問題。正如同聯合製片李恩童所言:「也是因為問題的存在,方才使得大家更有信心去實現。」
可能和更多專業影片相比,《白露》並非一部完美的作品。但它正如同追夢路上的年輕人,傳遞自己的態度和價值觀:導演李子洋也希望通過影片給大家留下一個問題:你我可能同是追夢人,畢業之後,是選擇去闖一闖、還是選擇按部就班?「道路沒有對錯,只是我們之後的生活都會截然不同。想把這個問題放在這,問問自己,也問問你們。也許五年,十年之後再來看看吧。」諮詢微信1(豪叔):howardcheng1963
諮詢微信2:jupiteron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