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青春!|這部波士頓留學生拍攝的微電影,戳痛無數年輕人的心

2021-02-22 豪叔談留美

「來,說說你的夢想是什麼?」 

每每被問到這句話,第一時間腦海中總會冒出很多答案,但到最後卻變得啞口無言。

在這個快速且浮躁的年代,越來越多年輕人「失去」了夢想,或者說,沒有機會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 也許對未來沒有方向,也許拼搏中途退縮,更多的則是當終於有實現夢想的機會,卻早已喪失實現夢想的「能力」...

最近,一部由波士頓地區多所大學留學生共同策劃並拍攝的微電影《白露》刷爆朋友圈。

故事圍繞著音樂和夢想展開 ——

懷遠是一個夢想成為歌手的酒吧吉他手。他每天最快樂的時刻便是在深夜的24小時洗衣店裡創作屬於自己的音樂。

在洗衣店裡,他遇到了喬雨,一個以去紐約生活為目標的商科女生。兩個人相遇,相知,相互鼓勵著彼此實現自己的目標和理想。

然而一場平常的酒吧音樂活動打破了他們看似和平穩定的關係,夢想與現實捉弄著他們走向了命運十字路口…..

(《白露》微電影劇照)

電影刻畫了大部分學生在畢業時都會面臨的挑戰:選擇未來的工作生涯。

「不管是朋友還是戀人,不同的選擇決定著我們未來的不同道路,也決定了我們肯定會有分道揚鑣的時刻。城市那麼大,但追夢人時常是孤獨的。就好像在城市角落的洗衣房,距離很近的人們,也許永遠不會有交集。」目前,該微電影已在各大視頻平臺發布,觸動無數年輕人的內心:

或許,夢想與現實這兩個選擇從來不是對立,反而都是正確的答案,只是帶來的結果不盡相同 ——

選擇了現實,走的可能是一條捷徑,但無數個夜裡也會輾轉反側,猶豫後悔;

選擇了夢想,或許是一條艱難的道路,披荊斬棘,收穫沉甸甸的閱歷。

我們需要做的,是舍哪一個,得哪一個...

如同故事本身,《白露》的主創也是正在追夢路上的一群年輕人

宋宇寧2016年本科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2017年入讀伯克利音樂學院。在留學前,他曾參加《最美和聲》《中國好歌曲》等節目的錄製,師從劉歡。2016年,宋宇寧參加節目後擁有了不小的流量和關注,但他卻選擇繼續出國深造。一方面是為了精進專業水平、儲備新的知識,另一方面也是想更多地去感受世界:「不讓自己做原創音樂人的同時感到心虛。」他的老師劉歡,作為一代音樂宗師,多年來堅持推動中國原創音樂的蓬勃發展,宋宇寧也始終遵循老師的理念,堅持原創:「 翻唱經典作品當然也很好,但我們需要有源源不斷的新作品出來。不愧對觀眾,不辜負自己。」 說起來,最早的選秀節目為歌壇輸送了許多新鮮血液,讓整個圈子能夠不斷推陳出新;如今卻漸漸偏向流量及綜藝效果,為賺取更高收視率讓音樂成為「快消品」,偏離了初衷。

在宋宇寧眼中,好的音樂作品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心境,傳達力量。

《白露》微電影所講述的故事正是在他同名音樂單曲基礎上創作而成。

「想結合音樂,描繪當代年輕人的一些現狀和迷茫:不知道自己所熱愛的,一直在追求的夢想最後會不會有結果,是否應該堅持下去...」

特別是學音樂或藝術類的同學們

有很多人質疑這是一個不穩定、不靠譜,沒前途的行業,也不是所有人都會選擇走到最後。但我想說既然勇敢追求,就儘自己所能,把能力範圍內的事情做好,不奢求、不後悔。」

2020年,宋宇寧將推出最新個人EP《四季》,用音符記錄來往反覆的春夏秋冬。其中《白露》是秋天的代表曲目 —— 「在冬天之前,鼓起勇氣,砥礪前行。」與其他幾位主演不同,陳清晏所學專業是化學與計算機,參與這次影片的拍攝是出於興趣,想要嘗試一下影視表演。雖然陳清晏和喬雨這個角色在真實年齡、性格,專業方面都有出入,但她非常認可喬雨於追求理想把握機會的態度。「在喬雨和懷遠街邊鬧矛盾的那場戲中,『你以為機會會永遠等你準備好嗎』 這句詞是我根據對劇本的理解自己加的。身邊許多年輕人,包括我自己,總會或多或少有迷茫的時候,苦惱沒有合適的機遇。但原地迷茫只能是暫時的休息,機會終歸只留給奮力前進的人。只有時刻準備好,才能在機會降臨時坦然迎上。」出生於鋼琴世家的施安妮,從小接受藝術薰陶。曾在北京、德國法蘭克福、加拿大多倫多留學,目前就讀於伯克利音樂學院。常年留學在外,安妮表示,留學期間更多的是要學會和自己相處,而音樂是她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出口。她也時常在社交媒體上以vlog的形式分享自己的留學生活,還原一名伯克利音樂學院本科生上課和課下做作業的日常。不知從何時開始,留學生被貼上了「富二代」「混文憑」「花錢鍍金」等標籤。輿論的導向、學業的重壓,都為這群在異鄉拼搏的學子帶來不少壓力和心酸。對於不被理解或被誤解,安妮認為拿出好的作品才是最好的證明方式,讓大家知道這代留學生、這代年輕人是在認真做事:「《白露》就是給大家傳遞一種信念、一種力量。即使覺得沒有人懂,也有一首歌能唱出你的內心,讓我們對生活毫不畏懼

3月底,安妮將在伯克利舉辦個人音樂會;她的新專輯繼第一首《藍海》發布後,第二首歌曲也即將與大家見面。

——


很多人知道鹿希派(本名吳睿軒),可能是因為他的爸爸吳宗憲。事實上,鹿希派從小學習古典鋼琴、小提琴及古典作曲,跟歐陽娜娜是一起練琴的「青梅竹馬」。2016年入讀伯克利音樂學院。對於外界給予的種種「標籤」,鹿希派坦言:「以前會覺得困擾,也想像過如果自己是一個素人,全部都從零開始會是怎樣,但那就相當於想像自己不再是自己,沒有意義。現在學會把一切都視作是blessing。」 雖然年僅21歲,鹿希派已經發表過數10首單曲,也品嘗過「失敗」。18年暑假,鹿西派帶著自己的第一張專輯出道,滿懷期待卻遭受一片痛罵。但這次失敗也讓他看清了「現實」,在心境上產生變化:「在第一張專輯的製作過程中是有些急於功利,光想怎麼寫歌曲才會大賣、怎麼寫詞大家才會跟著唱,失去了自我。做音樂其實是要把自己當作藝術家,忠於創作而不是討好別人。」2020年,剛剛從伯克利畢業的鹿希派將推出第二張個人專輯《BLESSED》,把自己的心得體會和音樂融合在一起。《白露》是鹿希派第一次參與演戲,飾演一位比自己年長的人物並不容易,「在揣摩角色時會去想像年老的lucypie是什麼樣。」鹿希派說,希望大家能夠多支持學生群體的藝術創作:敞開心胸,抱著欣賞的角度去聆聽、去吸收,感受現在年輕人所做的嘗試談及拍攝這部微電影的初衷,他表示其一是為留學生群體正名。如今有很多反映留學生生活的影視作品,但刻畫出的形象大多為負面,也偏離現實。另一方面,他也希望通過影片引發大家對於夢想和價值更多的思考「和朋友聊天過程中,發現很多人畢業後從事的行業和自己所學或愛好並不相同,特別是留學生群體,我們就想有沒有辦法能和更多的人聊聊這個話題。於是想到微電影的方式。」

學生團體拍攝微電影並非一件易事。

首先解決資金和劇本。為了呈現出最好的畫面及音樂效果,劇組最大的開銷花費在器材上面,演員的車馬食宿便降到了最低。

王孟宸表示:「整部電影下來確實不小,加之第一次做,比較拮据,特別要感謝參與影片創作和出演的小夥伴們。大家想在大學期間和優秀的朋友們共同創作出一部好的作品,從夢想到落地,所有人都盡了非常大的努力。」

為了表達出年輕人的態度和價值觀,劇本經過反覆推敲,「大稿修改過12版小稿無數,希望能夠成為和大家溝通的渠道。」


再來就是時間場地的局限。

導演李子洋直言,對於一部低成本的短片來說,四天拍攝出一個二十多分鐘的短片其實是一個瘋狂的目標,特別是在有場地和人員的局限上。拍攝時正值秋季學期收尾階段,大家工作日都有繁忙的課程和活動。

「 洗衣房的戲份全部為兩個連續的通宵拍攝,當時非常擔心劇組人員和演員的精神狀況,但是有了我們劇組成員的堅持和當時製片組的飲食及時提供,在洗衣房大家的工作和演員的戲份都有了不錯的保證。」

儘管在影片籌備過程中困難重重,無論是劇本拍攝或經費宣發,團隊的夥伴們都彼此信任、溝通交流,總結經驗,最終化解問題。正如同聯合製片李恩童所言:「也是因為問題的存在,方才使得大家更有信心去實現。」

可能和更多專業影片相比,《白露》並非一部完美的作品。但它正如同追夢路上的年輕人,傳遞自己的態度和價值觀:導演李子洋也希望通過影片給大家留下一個問題:你我可能同是追夢人,畢業之後,是選擇去闖一闖、還是選擇按部就班?「道路沒有對錯,只是我們之後的生活都會截然不同。想把這個問題放在這,問問自己,也問問你們。也許五年,十年之後再來看看吧。」 

諮詢微信1(豪叔):howardcheng1963

諮詢微信2:jupiteronly

相關焦點

  • 這部波士頓留學生拍攝的微電影,戳痛無數年輕人的心
    最近,一部由波士頓地區多所大學留學生共同策劃並拍攝的微電影《白露》刷爆朋友圈。目前,該微電影已在各大視頻平臺發布,觸動無數年輕人的內心:或許,夢想與現實這兩個選擇從來不是對立,反而都是正確的答案,只是帶來的結果不盡相同 ——選擇了現實,走的可能是一條捷徑,但無數個夜裡也會輾轉反側,猶豫後悔;選擇了夢想,或許是一條艱難的道路,披荊斬棘,收穫沉甸甸的閱歷。
  • 這部波士頓留學生微電影,戳痛無數年輕人的心
    最近,一部由波士頓地區多所大學留學生共同策劃並拍攝的微電影《白露》刷爆朋友圈。目前,該微電影已在各大視頻平臺發布,觸動無數年輕人的內心:或許,夢想與現實這兩個選擇從來不是對立,反而都是正確的答案,只是帶來的結果不盡相同 ——選擇了現實,走的可能是一條捷徑,但無數個夜裡也會輾轉反側,猶豫後悔;選擇了夢想,或許是一條艱難的道路,披荊斬棘,收穫沉甸甸的閱歷。
  • 菏澤小夥自費拍攝微電影「致敬」青春與籃球
    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科比·布萊恩特正式退役後,引發無數人的青春籃球夢,今年30歲的餘輝就是其中之一。但他沒有像大多數人一樣,在微信朋友圈發布一段或感概或傷感的文字,而是自編自導自演了一個關於籃球的微電影,向科比、喬丹和青春致敬。  「從2003年起,我心中就有一個電影夢,但由於種種原因一直沒有圓夢。
  • 高中教師拍攝微電影《青春 不說再見》
    主創人員合影 「老師們製作的這部微電影,每一處細節都處理得那麼用心,每一個情節仿佛都在我們身上發生過。」「老師們用最貼近學生生活的表演,對孩子進行了一場潤物細無聲的教育。」……11月1日,由內蒙古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高中教師自編、自導、自演的勵志微電影《青春 不說再見》在該校首映時,引起了觀影的高三學生和家長們的共鳴。觀看時,不少同學被劇情深深地吸引和打動,隨著劇情的發展或開懷大笑或暗自落淚。
  • 讓青春綻放無限可能!阜陽紅旗中學學子拍攝微電影獲好評
    該片副導演、紅旗中學高三(8)的黃局告訴記者,剛開始,他們拍的並不是《門前背後》,而是《迷途》,內容是一個年輕人從小縣城來到大城市後,到處碰壁,無法融入現代都市生活的故事。但拍攝時才發現,需要變換的場景有五六個,每變換一次,車、人、道具,都要來回折騰,資金也嚴重不足,「拍了兩個場景後,我們發現實在是進行不下去,劇組的人都崩潰了,導演李屹哲絕望到哭。」
  • 為恢復慶元橫坑村五彩花生種植 這群年輕人拍攝了一部微電影
    拍攝微電影的年輕人微電影劇情概述酒店高管小喬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20年前,奶奶得了癌症,時日不多。臨終前有個遺願:因為她這輩子最喜歡的就是山裡純淨的彩虹,聽說有一種花生,像彩虹那般多彩,她很想嘗一嘗。可惜一直到奶奶過世,爺爺都沒能找到。
  • 微電影《一個桶》:手機拍攝微電影,是噱頭還是手機拍攝的引領
    同期上映的,還有《啥是佩奇》等微電影,雖然也獲得了相當大的流量,但《一個桶》仍是堪稱挑起當年賀歲短片大旗的影片。嚴格地講,《一個桶》屬於一種軟性廣告,影片中雖然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廣告植入,但這部由蘋果提供資金和設備拍攝的微電影,最終目的一定是要宣傳蘋果公司的產品。
  • 「live for real」,OPPO最新微電影,打動了多少年輕人的心
    被預熱了好多天,OPPO與迪麗熱巴合作的這部微電影《熱舞吧! 青春》終於來了!   由王一博飾演的熱舞boy林進,迪麗熱巴飾演的暖心手機人小紫,首次合作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看完正片小編可以先劇透一下,這是一部圍繞熱舞來講述青春態度的暖心故事。
  • 黃磊袒露心聲:後悔生孩子晚了,原因雖然好笑,卻戳痛無數人的心
    黃磊袒露心聲:後悔生孩子晚了,原因雖然好笑,卻戳痛無數人的心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家的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了,平時工作空閒時間或者周末的時候喜歡看一些綜藝節目來放鬆自己,而《嚮往的生活》就是一檔讓人非常放鬆愉悅的綜藝節目,
  • 共青團中央出品微電影 講述《頭條裡的青春中國》
    張峰瑞今年剛入職團中央,工作之餘,他還成為此次微電影地震場景中袁隆平的替身。「參與其中,就知道了每一秒鏡頭的背後,可能有幾十分鐘的拍攝、幾百分鐘的劇本打磨。」他說,能夠參與此次拍攝,也是自己青春裡的一抹獨特色彩。頭條裡的人物,是不同時代奮鬥青年的縮影。屏幕後,一代代青年用自己的方式書寫著新時代奮鬥的青春模樣。微電影從籌備到殺青,不到10天,姚偉就掉了7斤。
  • 24歲大學生拍攝微電影 演員均業餘多是學生(圖)
    24歲大學生拍攝微電影 演員均業餘多是學生(圖) 攝製中的微電影  這是即將上映的葫蘆島首部微電影的故事情節。為了拍攝這部微電影,一群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走到了一起,不計報酬義務演出。  年輕:劇組最大演員今年也才30歲  葫蘆島首部微電影《愛就要大聲喊出來》已拍攝完畢,目前正在緊張的製作過程中,預計情人節前後在當地一家影城上映。
  • 校園微電影弘揚青春正能量
    本報訊 記者侯悅林報導 最近,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生在朋友圈紛紛轉發一部在本校拍攝、學生本色出演的微電影,影片中濃濃的師生情、同學誼感動了無數學子。1個月來,該片熱度在朋友圈持續,成為弘揚青春正能量的良好載體。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致力於將思政元素融入其他課程中。
  • [東營]戀愛十年終成眷屬 為婚禮拍攝微電影感動全場
    為了記錄十年愛情故事,鞠靖和侯瑞雪決定拍攝一部微電影。為了記錄十年愛情故事,鞠靖和侯瑞雪決定拍攝一部微電影,找來專業微電影攝影公司和導演,進行分鏡頭腳本創作,自己當主角的微電影就此開拍。微電影拍攝從今年七月份開始,在學校、機場、東八路、府前大街等地取景,拍攝歷時兩個多月,11月21日,兩人的婚禮在黃河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八分鐘微電影現場播放,感動全場。11月23日晚,微電影在東營職業學院大禮堂舉行首映禮,數百名學生一同觀賞、見證兩人的愛情。
  • 《頭條裡的青春中國》微電影上線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27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杜沂蒙)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由共青團中央出品、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承制的文化產品《頭條裡的青春中國》微電影於9月27日正式上線。
  • 微電影演繹青春記錄成長
    以記錄奮鬥的青春為主題的微電影《城市,有我奮鬥的青春》於12月3日在安徽合肥職教城進行了開機儀式。這標誌國內教育行業首次投拍的微電影正式開拍。微電影演繹青春記錄青春「微電影」以其短小精悍、題材多樣、製作靈活、播放平臺廣等優勢風靡網絡。一部《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讓廣大觀眾看到了《微電影》的魅力。微電影內容幽默搞怪、時尚潮流、公益教育、商業定製等主題於一體,受到了廣大受眾的歡迎。
  • 煙大學生拍攝紅色微電影《守望》
    近日,煙臺大學人文學院社會實踐團隊針對「紅色微電影創作與拍攝」課題以重走革命線路、創作紅色革命題材劇本,自導自演微電影進行了膠東實踐調研活動,並以一部名為《守望》的微電影作為實踐成果。   7月29日,由煙臺大學人文學院拍攝的名為《守望》的微電影正式殺青。電影講述了膠東地區青梅竹馬的張遠和小惠的故事,張遠響應革命號召到崑嵛山參加抗日鬥爭,小惠為了找張遠,也投身革命,還用張遠送給她的鋼筆一直給他寫信,兩人一直未見。抗日戰爭結束後,小惠得知張遠犧牲的消息,非常悲痛。最終,小惠堅守著對張遠的愛堅強活著,手裡經常拿著一堆寄不出的信。   目前,這部微電影進入後期製作階段。
  • 李丹陽:用音樂微電影獻禮強軍新徵程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1周年之際,火箭軍政治工作部文工團歌唱家李丹陽推出音樂微電影《我是你的女兒也是你的兵》(蘇虎作詞,楊一博作曲,李丹陽演唱),讓人耳目一新。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全軍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大力開展實戰化練兵開局之年。
  • 117歲的南大圖書館,拍了部青春洋溢的微電影
    當天晚上,南京大學仙林校區杜廈圖書館的學術報告廳內,洋溢著青春的心動氣息。南京大學師生自編自導自演的南大圖書館官方微電影《那年秋天》正式首發。&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今天的南大圖書館跳動著青春的韻律:開館於2009年的仙林校區杜廈圖書館設備先進,環境整潔,是江蘇省藏書量最大的高校圖書館,也是中國唯一一座雙樞紐管理體系的智能化信息圖書館。
  • 青春》即將上映,且看OPPO R15漸變色為您舞動青春
    4月9日,OPPO官方微博公布,2018年OPPO年度首部微電影《熱舞吧!青春》的海報主KV。海報同時曝光由迪麗熱巴化身的手機人和人氣男團UNIQ成員王一博,整體畫面呈現漸變視覺,與OPPO最新推出的新產品OPPO R15的時尚外觀相契合。
  • 無數網友點讚的微電影《老師不是神仙》 由杭州老師創作
    五一假期,一部由桐廬縣城南小學的老師拍攝的微電影《老師不是神仙》迅速在各大社交網絡平臺走紅,感動了無數網友。微電影講述了這些老師自己的故事,努力揭開老師更真實的一面。 據了解,《老師不是神仙》的創作思路,源自今年三八節前夕在朋友圈走紅的《媽媽是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