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錯題挑出來好訂正
沒太看清楚這句話的意思。
這是一位網友提出來的問題,我也沒搞清楚他說的「訂正」是怎樣的一個訂正方式。
老師讓家長批改作業這事兒容易理解,但是把錯題挑出來是怎麼意思?
家長挑出來讓孩子重新做?
還是家長挑出來告訴老師老師給講解然後學生訂正?
又或者乾脆就是孩子自己把錯題整理出來?
就我個人而言我是不太建議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的,但是我的反對理由跟很多人不太一樣——我並不是從「家長負擔」或者「老師沒師德」、「不盡職」的角度考慮的。
而是在我看來,如果老師總是要求家長去批改作業,那麼必然會對那些父母時間、精力和能力不夠的孩子是不利的。
通常,老師布置的作業很少會有沒用的作業,一般來說「家庭作業」會涉及到「基礎」、「鞏固」、「提高」以及「拓展」和「積累」等方面。我們可以想像得出,對於低年級的學生父母如果能夠及時參與到孩子的學習過程中來是非常有利於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的——父母當天晚上是否會批改對於很多孩子來說會直接影響他們的作業效率。
但是我們同時必須要承認一個事實——有一些家長是沒有條件、沒有能力做到的。
所以,這麼要求就會導致不用了太長時間班上的孩子在學習上就會出現分化的問題——我們有理由相信那些父母能夠積極參與孩子學習的學生會在學習上提高很多,而那些父母沒有辦法參與的則會「被」落下。
太早的出現「兩極分化」對成績優秀的孩子而言問題不大, 但是對於成績比較靠後的學生而言問題就會比較嚴重了——要知道,他們的問題已經不僅僅是個人的問題了,而是他們的家庭教育在文化課學習這方面是沒有能力給孩子提供支持的。
還有一個問題是不要破壞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
其實很多父母很快就已經被沒有能力去輔導自己的孩子了——儘管他們給自己找的理由是沒時間或者這是老師的責任等等。
事實上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即便是孩子還是小學低年級的時候就已經不太能夠輔導得了孩子,一方面是太久沒有接觸過了,另一方面是可能已經不適應小學生的理解能力,還有就是真的不會。
所以,我是從這兩個角度不贊成家長批改作業的。
奇葩不?另類不?意外不?
其實關於家長批改作業的問題,我說實話吧:有很多家長你即便不去要求,他們也會主動地去做這些事情,同樣的,有很多家長你即便是再怎麼要求他們也一樣不會做的。
所以自己認為該怎麼辦,就怎麼辦吧。
我不知道大家遇到過這種情況沒——老師要求家長檢查背誦並籤字,然後孩子根本就沒背過就給籤了。老師要求家長聽寫,結果孩子全對且籤上了字,但是第二天的測試錯了一片……這種情況現在有,過去有,未來還是一定會有的。
同樣都是參與到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有的家長什麼都不做,有的家長極可能地做更多,而有的分擔不做還給孩子做了錯誤的表率……
最後我想說,老師要求不要求只是一個人方面,最關鍵的是你覺得你有沒有必要去監督或者幫助一下自己的孩子,如果你覺得有,那麼就不用去糾結這些事情了,如果你覺得不需要,那麼真的可以不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