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現象:常常聽到家長抱怨老師本該自己批改的作業丟給家長,引起家長議論紛紛,甚至是氣惱……
老師請你把該做的事做完,比如批改學生作業,別老想著其他事情;既然是教師,就應該對得起家長的信任,對得起工資,有不愉快的事找你領導說,自己分內事都做不好、不願意做了,還算什麼老師?父母那輩溫飽都成問題,父母是文盲的大有人在!別談教育孩子了?誰會陪孩子輔導功課、批改作業?那時候家長不批改作業,老師們就不管了?現在是不是家長把老師寵壞了?教師不改作業,扔給家長……你們老師也是這麼教你們的嗎?家長有些激動了!言辭夠激烈……
上周學校教導處進行教學檢查,有幾位老師批改作業次數少了;有的老師在檢查之前,突擊批改作業;還有一位老師讓學生家長批改作業,結果學校檢查出來了,要這位老師作出說明……教師說,家長給自己要作業,說是孩子近期不拿作業回家了,自己需要檢查孩子學習情況,就想看看孩子作業情況……這就尷尬了,家長樂意要,老師給還是不給?學生作業到底怎麼批改好?有必要對「批改作業」進行一下啟蒙、梳理……
何為批改作業?學生的作業類型:校內作業(在課上就要做,上交);家庭作業(學生放學後帶回家的作業,包括小學生手工、手抄報等),寄宿制學校就沒有家庭作業(假期才有)……教師批改作業的範疇:校內作業需要老師一個題逐一批改,有批語,另外理科還要一個題一個題打對錯號,學校不允許一頁劃個大對號!甚至學生做錯之後,還要復批!每兩周學校教導處對老師批改作業情況集中檢查……張榜公布!量化考核!
家庭作業,是學生放學後帶到家中做的練習。原來老師可以用微信布置在家長群裡,現在已經禁止使用微信布置家庭作業,而且很多地方要求老師一二年級不能布置家庭作業……教師對這個作業主要是布置的任務,沒有硬性要求批改,學校也不做檢查……恰恰是這個家庭作業,是家長跟老師爭議的焦點!
為何要批改作業?沒有監督就沒有良好習慣,沒有檢查就沒有進步,沒有指導就沒有開竅、學會……記住了,不批改作業的老師或者家長,那這孩子的學習成績定會較差……對孩子孩子沒有監督檢查了,這個孩子會是什麼情況?不言而喻……家庭作業主要是在家庭之中完成,老師參與度肯定不高!要由家長來負責……可是家長不是教師專業,非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能做好嗎?
家長批改作業要擺正位置!家長根據「教育的熟悉程度」來確定自己在「批改作業」活動中做什麼樣的工作。
對家庭作業構成:布置、做題、盯上、督查、批閱、改正等步驟……這幾個步驟,家長具體做哪些呢?
普通家長只做「盯上、督查」的工作。「做作業」是孩子的事情,家長不能代孩子做作業(有時候作業多,有的家長情急之下還真替孩子做)!至於「批閱、改正」還是暫時放一放好,「非專業人士」別把孩子給「指導」偏了,「沒有那金剛鑽不要攬那瓷器活」!這些家長常犯的錯誤就是經常著急上火,不時幹擾孩子完成作業的進度!一會兒嫌孩子做作業慢,一會兒嫌孩子玩手機,一會兒嫌孩子精力不集中……總是挑毛病……這樣家長與孩子之間易於形成矛盾,不時小有衝突……家長發洩到孩子身上的焦慮轉到到老師頭上……本來由老師做的事情,怎麼就給了我們家長?實質是家長自己越俎代庖,做了不該做的「批閱、改正」!
「懂教育」的內行家長可以在督促、檢查基礎上,更進一步「批閱、改正」作業,家長雖然不是教師,如果是一個好學不倦、有時間的人,可以嘗試「批閱、改正」。大家都知道,某地有一個家長為了輔導自己孩子家庭作業,竟然考出來一個教師資格證!「持證上崗」!夠勵志的!這位孩子現階段的家庭作業自然不用老師批改了……還要看學科、看年級、看難易度……不是只靠精神支撐、喊幾句豪言壯語所能解決的……
對「家庭作業」教師一般是不批改的,「家庭作業」姓「家庭」!家庭為主……反過來,難道這類作業寫了之後,就沒有反饋了?是有反饋的,教師會布置學習小組、家長、教師自己檢查翻看一下……不是課內作業一樣的「全批全改、詳批詳改」……
我們老師也說:部分學科、部分作業由家長檢查,如果把所有作業的檢查、批改都丟給家長,那這個老師肯定是不稱職的,他無法了解、掌握學情,無法對症下藥……家長有理由去教育主管部門投訴!
為何把家庭作業的任務給了家長?
教師時間緊,任務重,沒有辦法批改「家庭作業」:我是一位普通老師兼班主任,我的時間分配:一年四季,從年頭到年尾,早上6點半起床,7點半到位看早讀。上午2-4節課,下午經常參加會:班主任會、教研會、例會、黨會、應急任務會、不時由某個單位召開與學生有關的會議……晚上備課寫教案、整理會議記錄、撰寫課堂教學體會、學習強國答題……買菜做飯時間基本上就沒有了……
還有手抄報:語文、英語、數學手抄報都要做,每周小學生都要在這些神奇的手抄報上花費至少幾個小時,教師、家長、學生都參與……還要求痕跡管理:所有工作要留痕跡……會議記錄、體會、照片、音頻等資料齊全。所以,「家庭作業」的事情只能推給了家長……
家長為何反感讓他們給孩子批改作業?
家長認為:學校任務重,就可以把老師的「批改作業」的工作轉嫁給家長嗎?學校工作安排跟我們家長有什麼關係?自己任務重就找家長麻煩?這就是老師不作為!甚至是偷懶磨滑!現在哪個行業不忙?不累?這些人把分內的工作推給誰呢?就是要求老師要做好本職工作……「批改作業」是教師最基本的工作……
看看我們家長是怎麼輔導孩子的:許多家長,特別是小學生的家長,每天晚上為孩子檢查作業、籤名是一件相當痛苦的事情……上一天班夠辛苦了,晚上7、8點鐘回家,還要用1、2小時的時間陪孩子做作業,作業做完,又要花30分鐘時間檢查。如果問題多,題目難,要拉長1小時以上……這樣算下來,天天晚上要折騰到10點以後……做不完,老師還要在群裡抱怨家長……有的家長要瘋、有的家長得腦梗、有的考個教師資格證……奇葩很多!為了孩子真是拼了!
家長怎樣給孩子批改作業效果好?
優秀教師這樣說:學生的「家庭作業」,核心還是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好習慣僅靠老師在校期間的教育指導遠遠不夠,對於學生來說,家長的督促、引導及言傳身教、以身示範極其重要,做到家校互動、攜手教育才能促成學生良好習慣地養成……而家長所謂的「批改作業」就是一種「攜手教育」的重要方面。
很多老師說:家長檢查過的作業,大多數老師還是會認真再看、再批改,藉以了解學生在家庭的學習情況。家長不檢查的作業,老師心裡就有點反感,家長對自己孩子作業都不檢查?再說,老師要求家長在家「批改作業」、籤字、陪孩子做手工,就是為了讓家長不做教育的孩子的「參與者」,不做「旁觀者」……參與孩子的學習過程,掌握孩子的學習狀況,還能增進「親子感情」,讓家長也體驗到「與孩子一起成長」的樂趣……這都是有科學依據的!
家長結合自身實際,根據自己時間、能力來安排批改,家長批改改作業重在督促檢查,非專業人士還是不做具體工作,「敲敲邊鼓」就行了,督促孩子形成好習慣即可。要想勝任批改作業的任務……還需抓緊學習、提高自己學科素養及教育水平……
前一段時間,各地教育主管部門下發了「作業管理」的通知:其中就明確了家長的「職責」,教師不得要求家長「批改作業」或糾正學生的作業錯誤,不得布置要求家長完成或需要家長代勞的作業……既要不讓家長「越位」,還要防止老師「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