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以前的學生歲月,基本上作業都是老師檢查,老師幫忙批改作業,而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社會的不斷發展,卻慢慢的發生了轉變。
隨著我國對於教育的越發看重,學生們學習的壓力也是越來越重,很多家長從學生還小的時候,便開始做好了所有規劃。
在什麼時間應該學什麼,未來能夠達到什麼樣的成績,考入什麼類型的高校,都有著一個大概的規劃,對於學生的成績也是非常的看重。
過去,學生們的家庭作業都是由老師幫忙批改,而反觀現在,基本上都是老師為家長布置作業,並為學生們批改作業。
前段時間的「家長退出家長群」引發了無數網友的熱議,本身家長群只是為了讓老師和家長更好的溝通,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慢慢的變成了老師為家長布置作業。
教育部做出新回應
許多家長在下班之後,回家就要幫孩子批改作業,有的甚至工作到後半夜去,讓眾多家長苦不堪言,不僅要面對工作的壓力,還要面對作業的壓力。
針對老師讓家長代批改作業的行為,教育部也做出了最新的回應,明確表示:嚴懲教師違規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教育部俞偉躍表示:將從提升作業質量、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以及加強日常監管等三個方面,不斷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
而若是違反相關規定的教師,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代改或完成作業等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目前遼寧、長沙、山西等地都相繼發布了相關規定,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家長迎來好消息
這則消息的發布,讓眾多學生家長聽了拍手稱快,紛紛表示支持,並表示:希望能早日落實!對於家長而言,再也不用每天守著家長群,生怕錯過老師發的作業了,家長紛紛拍手叫好。
許多家長對於學生的作業,都是厭煩的態度,畢竟自己早已脫離學校多年,僅剩的一點知識也跟不上時代的進步,現在教育日新月異,很多家長所學的知識都發生了改變。
就說同事教育她家孩子,每每都要和我抱怨,她在上學的時候某個字的讀音並不是這樣的,怎麼現在學生的知識我一點都看不懂了呢?
家長不僅要面對著工作的壓力,還要承擔輔導學生的重任,若是不批改學生的作業,有的教師還會點名批評,讓眾多家長都是苦不堪言。
而現在好了,能夠減少很多壓力,要知道,強制家長批改作業和家長自願輔導學生,這是兩碼事,家長輔導學生作業與否,全憑著家長的教育習慣,而不是要教師來強制性規定。
但是要知道,不給家長布置作業,也不代表家長就能夠撒手不管了,將學生送到學校就萬事大吉了,家長要和教師共同努力,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這則消息對於部分老師而言,尤其是一些喜歡偷懶的老師,可就是一個壞消息了,以後不能讓家長代為批改作業,增加了很多工作量。
但是這類教師也只佔了一小部分,還是有很多教師的出發點是好的,希望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不斷的提高成績。
學生寫作業的意義是什麼?
1. 檢查學習成果
通過課堂學習,學生在做作業的時候,就能夠檢查出自身的學習成果,每天的作業和課堂內容都是息息相關的,而知識點掌握的深淺,都能夠通過作業反應出來。
學生們有沒有記住課堂知識,能否運用知識,都能在家庭作業裡面反應出來,若是當天所學內容全部記住,自然作業也會完成的非常好。
2. 加深知識理解
學生們做作業,能夠更好的加深課堂知識的理解,而不是空洞的死記硬背,能夠將課堂知識掌握的更準確充實,讓知識點牢牢印在腦海裡。
很多學生都將作業當成了一項任務,能夠糊弄過去就快速的糊弄過去,但是對於自身的學習成績卻並沒有什麼幫助;但通過作業不斷回想課堂所學的學生,成績提高也是早晚的事情。
3. 複習課上所學
每個人的記憶都是分時間的,學生們在課堂上所學的內容都是短時間記憶,想要真正掌握的話需要不斷的加深記憶,而做作業也能夠更好的複習課上所學,回想起老師所講的知識點。
在寫作業的過程中,不斷的回憶知識點內容,對於學生來說,也相當於重複學習了兩遍,能夠更好的將知識點記牢。
學生的成長需要多方面的灌溉,只有家長和教師雙方面的共同努力,學生才能夠茁壯的健康成長,並不斷的提高學習成績。
對於學生來說,擁有一位負責任的教師,一位言傳身教的父母,實乃是一件幸事,學生們也會不斷的成長為更優秀的自己!
今日話題:你對學生的作業有什麼看法?
喜歡這篇文章的寶寶們記得收藏和分享哦!關注我,我們下期再見啦~
(圖片均源於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