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高考"即將舉行 4名衝段棋童分享艱辛故事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再過不到一個月,一年一度的「圍棋高考」——職業棋手定段賽又將舉行,從千軍萬馬中殺出來的400餘名棋手將爭奪25個(男20、女5)定段名額。大考前,記者採訪了一批衝段「北漂」家庭,談到十餘年的付出,家長們說,無論勝負結果如何,打完衝段賽,就想抱頭痛哭一場!」

  衝段少年的四個北漂故事

  衝段少年的大本營,最著名的當屬聶衛平葛玉宏道場(今年合併),聶葛道場坐落在左安門中學頂層。緊鄰中學的四方景園小區裡,租住著幾十名衝段少男少女和陪讀父母,這個小區的小戶型也因此格外受歡迎。

  多年前,衝段少年基本上都住在中國棋院附近,當時最強大的道場是聶衛平道場,四塊玉的幾棟筒子樓,冬天沒有暖氣,靠燒蜂窩煤取暖,條件很簡陋。其中一棟就是著名的狀元樓,樸文堯、古靈益、彭立堯、曹恆挺、張策、王晨星、王祥雲等知名棋手曾在裡面住過,數名全國少年冠軍從這個筒子樓裡走出。

  如今的陪讀家庭,可謂鳥槍換炮,搬進了正規樓房,不再忍受冬冷夏熱之苦,有了各自的獨立空間。現在的家長都很務實,如果經濟條件實在跟不上,也就不來北京受這罪了。

  ●聶葛道場:

  琪琪(化名),湖北女孩,14歲,今年第5次衝段

  記者走進一位湖北棋童家庭,這是一套58平方米的小一居,租金每月3400元,屋裡乾淨整潔,孩子媽媽還在老家上班,奶奶和爸爸在北京陪讀,家裡的開銷主要靠爸爸炒股票和奶奶的退休金補貼。

  孩子爸爸說:「我女兒今年14歲,5歲開始學棋,今年也是她第五次參加定段賽。別的家長說,頭幾次參加都是試試水,但我們每次都是全力以赴。第一年,孩子9歲半,在浙江紹興,第40餘名;第二次在石家莊,第20餘名;第三次在合肥,進入前10名;第四次,也就是去年,在寧波,成績開始震蕩,退到了第10多名。前年成績無限接近了,去年我信心滿滿,可能給孩子壓力太大,實力還是不夠,成績反而倒退了。今年在揚州,說實話,我還沒去年有信心。」

  「家長不著急都是假的,我以前不滿意的時候,最多吼上兩聲,現在修煉得差不多了,每天我連成績都不會主動問。我們這些家長的行話,如果孩子把你磨得一點脾氣都沒有的時候,那孩子就快出來了。『北漂』了三年半,見過成功人士,也見過太多哭成一片、打道回府的。剛開始我的心態並不是這樣的,也急得不得了,現在趨於平靜了。我覺得這些年我也在跟著孩子一起成長。如果孩子說留在北京,不管是定段還是深造,我們都會義無返顧地一直陪著她,只要她快樂開心就行。」

  苦中作樂的棋童家長們還總結了一些經驗,比如,「孩子不陪出不來,連世界冠軍周睿羊都是陪出來的。」「一邊上學一邊下棋的出不來。」「男家長陪讀的成功率比女家長高,勝負世界太殘酷,女家長自己都無法承受,如何去疏導孩子?」「談戀愛的沒戲,一旦談上戀愛,陪了多少年,全部泡湯!」……

  ●馬曉春道場:

  黃嘉怡,女孩,安徽人,11歲,8歲半獲得業餘5段

  黃嘉怡的媽媽很漂亮,臉上總是洋溢著笑容,她說:「之所以能樂得起來,是因為涉水還不夠深,如果再往裡踏一步,不知道自己會是什麼心情。」

  「我女兒畫畫很棒,學上棋後,發現她也非常棒。選擇圍棋是父女倆的意見。孩子爸爸說,別管對手的爸多高的官、多有錢,到了棋盤上,講的真功夫,下不過我女兒就是下不過,這就是公平。」

  「孩子的爸爸是業餘圍棋教練,但女兒的棋不是他教的,我帶著女兒斷斷續續來北京三年多,我在道場找到了一份工作,孩子爸爸也到北京教棋,舉家北遷,就是為了陪女兒。」

  「這三年,我經歷了從無知無畏、勇往直前,到迷茫質疑、煎熬忍耐的過程。時間呆得越久,信心就越動搖。孩子贏了棋,我會說『你還行啊,咱們再堅持呆一段吧』,孩子輸多了,我又會忍不住說『要不別再扛了?』我每天都會關心成績,所以我覺得自己的心理狀態還處於初級階段,作為陪讀家長的功夫還沒磨鍊出來。」

  「用我們棋童家長的話來說,我這樣的,屬於已經被拖下水了,水剛淹到腳脖子,想撤還來得及,再熬兩年,就沒有回頭路,只能往前走了。不管前方道路如何,有一點是肯定的,我們一定要讓孩子把小學文化課學完,光會下棋,沒有文化,真的是不行。以前的每個寒暑假,都要回去請老師給她補文化課,這個暑假也是一樣。除了英語,以後我還想讓孩子學習些韓語之類的,有了這些技能,在圍棋這個領域可能路會更寬一些。」

  ●聶葛道場:

  沙星宇,18歲,全國業餘亞軍,今年到了一個坎兒

  一邊讀書一邊下棋的沙星宇算是衝段少年中的另類。每天晚上,陪讀媽媽要求他必須按時睡覺,從不讓他熬夜,每天的體育鍛鍊也要堅持,學校的課本有時間還得讀,也許正是因為項目過多,在棋上投入的時間比不上別的孩子,以至於定段多年,還沒有成功。

  沙星宇的媽媽在經歷了一年年的折磨後,今年又迎來了新的痛苦,她說:「孩子今年滿18周歲,定段沒打上去,我們想讓他回去上大學。今年初,沙星宇參加了上海財經大學和南開的圍棋特長生比賽,上財打了第一,南開也進了前三,兩所大學都可以上,但他還想多一些選擇。在詢問中,我們發現,有的大學明確不要職業棋手,有的則傾向不要職業棋手,他們更需要業餘棋手來參加各種大學生比賽。」

  「有一年沙星宇打完定段賽我就住院了,煎熬了這麼多年,今年眼看就差一個月要打段位賽了,如果沙星宇真的定段成功,可能會影響明年他上大學,如果不參加這個奮鬥多年的比賽,在他心裡又將是一個巨大的心結。我們商量,讓沙星宇放棄今年的比賽,明年上大學。現在中國棋院將定段賽的年齡放寬到25歲,以後如果大學允許,沙星宇一定會回來定段的,這是他的一個心願。」雖然已經決定回山西老家,但沙星宇的媽媽還是潸然淚下,放棄眼看來臨的定段賽對於一個衝段多年的孩子來說,是多麼痛苦而艱難的決定。

  ●葛道場:

  徐進,22歲,上海外國語大學韓語專業三年級學生

  徐進的媽媽很豪放,陪兒子學棋16年的艱辛,在她的談話中如過眼雲煙,雖然定段至今未成功,她還是哈哈大笑著說:「從來沒後悔過,只要學了,就是長本事,我兒子自會有他的好前途,我們一起努力。」

  「徐進6歲開始學棋,沒學多久,成績就很突出,進了上海很好的重點小學,中國棋院老院長陳祖德回到上海,經常都要與徐進下棋。2001年,徐進9歲的時候,陳老建議我們到條件和環境更好的北京學棋。這一來就是整整9年,正好我也下崗了,全職陪著兒子,徐進的爸爸在上海掙錢給我們娘倆花。」

  「從10歲開始,徐進連續打了8次定段賽都沒有成功,我覺得他實力還是有的,學棋也很努力、很用功,就是心理素質差一點,每到大賽,吃不好睡不著,不吃飯胃就反酸,發揮總是不太理想。這些年,我們也輾轉了很多地方學棋,最早的杏澤圍棋學校,馬道、聶道,最後是從葛道離開回上海的。」

  「2010年,徐進已經18歲了,當時規定定段的年齡上限是18歲,他必須回來上學了,在上海外國語大學圍棋特長生選拔中,徐進獲得了第一名。代表學校參加應氏杯大學生比賽,第一年第五,第二年就拿了第一,代表中國大學生到日本比賽,還是拿了第一。我發現他徹底離開職業圍棋後,心情放鬆了,反而進步了。」

  「去年,徐進作為交流學生,到韓國學習一年,現在人還在韓國,明年畢業,還想讓他到韓國繼續學習兩年,取得碩士學位。之所以22歲了還回來打段位賽,是想圓孩子一個夢,還有就是就業問題。徐進上大學之前,書只念到小學三四年級,上大學的第一年功課只能考到50多分,經過他的努力,現在門門功課都可以考到七八十分。將來畢業以後,可能還是要回到教棋的路上來,如果有職業身份,會比業餘身份好一些。」

  本版文並攝/本報記者 郭婷婷

  選擇衝段的10大理由

  1.衝段少年都想成為職業棋手

  2.熱愛圍棋,想當世界冠軍

  3.少部分人為了上學能加分

  4.少數人認為這條路比其他道路容易成材

  5.30%是家長偏愛,自己沒有實現的夢想,希望在下一輩實現

  6.為了穩定的收入和工作

  7.為了給自己學棋多年一個交代

  8.少部分人想在衝段「舞林大會」上會會高手,純粹為了提高棋藝

  9.少部分人想多一些人生體驗

  10.極少部分人為了每年到不同的城市比賽,一邊下棋,一邊旅遊

  解讀衝段棋童的10個數據

  1.2012年平均定段年齡是多少?

  定段成功的孩子平均年齡大致在14至15歲之間,參加比賽的孩子基本上從12至20歲不等。

  2.孩子從學棋開始,到成功定段大概需要多少年?

  現在的孩子大多四五歲開始學棋,平均到十四五歲定段成功,大概需要10年。

  3.平均打多少次才能定段成功?

  有的人打一輩子都成為不了職業棋手,能成功定段的孩子一般都要打3至4次以上才能成功,一次就成功的人屬於罕見。

  4.2013年共有多少人在衝段,去年有多少?

  今年估計會有不少於350人參加定段賽,去年近400人。

  5.今年錄取名額是多少?年齡上限是多少?

  男子20名,女子5人,男女均不超過25歲。20:1的錄取比例,遠遠低於高考。

  6.從學棋開始,到成功定段大概需要花費多少錢?

  到北京學棋的費用很容易計算,以聶衛平葛玉宏道場為例,住宿生管吃管住管學習,每月3900元,一年按10個月學習時間算,費用39000元;外出比賽3次,費用約1萬元,以上兩項費用大概5萬元。

  如家長陪同,則需租房,一套小一居,方莊一帶每月不低於3000元,走讀生道場月培訓費是2500元,家長和孩子自理飯費月均3000元,家長陪同的孩子一年大概10萬元左右。

  此外,衝段的孩子到了第二三年,基本上都「開小灶」。小課費用浮動非常大,低段職業棋手,每兩小時一次課,費用大多在四五百元左右;高水平棋手上課,一次課大概800至1000元左右,頂尖棋手一次課,費用可達2000元。衝段少年一周一次「小灶」課,年約5萬元。小課費用一般都超過在道場訓練和生活的費用。

  綜上,不需家長陪的孩子,一年費用大概10萬元,如需家長陪同,則需15萬元。

  如果孩子在北京衝段5年,不需陪同,一個家庭至少要準備50萬元打底,加上在地方上學棋的5年,10年共需要大概六七十萬元。如果孩子是家長全陪,10年學棋,含在京衝段5年,大約需要100萬元。

  以大多數家庭的忍耐力,如果學了10年,還沒定段成功,會有一部分放棄,還有一部分繼續學習,如果真的要學到25歲——定段年齡的最上限,學棋年限將延長至20年。用20年來衝段,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基本上要廢掉一代人來做這件事,不是現金200萬可以計算的,機會成本已經無法核算。

  7.2012年定段成功的23個棋童(含男女)在各道場如何分布?

  葛玉宏道場8個(80餘人出戰),聶衛平道場5個,野狐4個, 其餘6個來源不詳。

  8.衝段棋童每天花在棋上的時間有多少?要持續多長時間?

  每天至少8個小時圍棋訓練,至少持續一年,如第一年衝段失敗,第二年依然每天8小時以上,如此周而復始,直到「革命」勝利。

  9.一名普通職業棋手收入如何?

  不要以一次比賽拿40萬美元的範廷鈺為例,大部分職業棋手的成績和收入都是中下遊的,大多以教棋為生。外地職業棋手教師月薪8000元左右,加上獎金,月收入應該在2萬元以下。北京的收入比外地要高,但房價和物價比外地也高。

  10.衝段棋童有多少還能堅持上學?

  如果是鐵了心要當職業棋手,幾乎100%都不去上學,至少有幾年時間完全脫離學校,其餘幾年也是斷斷續續地上學,甚至還有像周睿羊這樣,一天也沒去上過學的孩子。

  定段成功後的

  10種出路

  1.努力成為頂尖職業棋手,如古力、常昊、範廷鈺等。

  2.進入中國前60名,成為中堅棋手,可參加圍甲比賽,可打大型國內國際比賽。

  3.一直在下遊徘徊,始終在堅持,不肯放棄,慢慢混入圍乙、圍丙行列,國內大比賽預選賽基本一輪遊,棋輸多了,自己覺得沒勁了,心氣兒也沒了,漸漸退出一線,正式加入圍棋教師行列,這部分人佔大多數。

  4.做一名圍棋工作者,目前位置比較高的有圍棋國家隊領隊華學明、總教練俞斌、國家隊副領隊邵煒剛,在中國棋院任職的職業棋手還有王磊、劉菁、黃奕中等。其他各省市圍棋隊裡有職務的有劉世振等人。

  5.進入圍棋市場,經營道場或圍棋俱樂部,如聶馬曹劉(聶衛平、馬曉春、曹大元和劉小光),老牌「四大金剛」,目前均在江湖行走。從美國回歸的江鑄久九段,也開始在上海拓展自己的圍棋事業。年輕一輩的職業棋手,各立門戶搞經營,例如張學斌、汪慧等。

  6.不僅從事圍棋行業經營,還兼做文化交流活動,例如嶽亮,老丈人是韓國圍棋道場教父權甲龍,嶽亮和夫人權孝珍做了不少中韓兩國圍棋文化交流的活動。豐雲、郭鵑等,因各種原因移民國外,依然離不開棋,做的事情均與圍棋有關。

  7.純粹打工,到俱樂部或道場教棋,技術活兒,經濟風險降到最低,不用操心生源,只是在人家屋簷下,少了些當老闆的志氣。

  8.讀書,另謀行業。如原圍甲棋手薛磊四段,北大經濟類碩士畢業後,準備到大型企業就職。武漢蔣辰中定段賽整整打了八年,考上大學同時定段成功,金靖定上段後考入北大。這類人都是棋手中的人精,學習和下棋兩不誤。

  9.常振明堪稱業界轉行老大,從職業棋手殺出,上大學,再到美國留學,海歸後步步奮鬥,今天已經做到了中信集團掌門人位置。

  10.完全廢掉,在低段位徘徊,成績打不上去,學習也荒廢,小時候學棋太苦了,以至於長大了,什麼都不想幹了,只想休息,這類是極少數人。

  記者手記

  衝段家庭 落子需謹慎

  為了一個職業棋手的身份,為什麼這麼多家庭不計成本、不計代價、赴湯蹈火地要去做這件事?

  一部分確實因為孩子圍棋天賦了得,不想浪費,也有人早已後悔,只是已沒有退路。學業荒廢加上定段失敗,雞飛蛋打,無法面對,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走。

  再看看定上段以後又能如何?大部分人會去做圍棋教師,雖然這也是非常光榮的職業,但這個身份的取得,整個家庭付出的成本實在是太大,不僅時間、金錢、心力、機會揮霍而盡,甚至因為陪讀,夫妻鬧得離婚收場的也不是個別現象。

  一名普通的圍棋教師,年收入可以達到二三十萬元,確實還不錯,但橫向一比較,立刻就會覺得虧得慌。這些孩子,都是人中尖子,從千軍萬馬中殺出來,其他行業的全國前20名,現在又何止是20萬元的收入?

  社會如此多元化,退一步海闊天空,條條道路亦通羅馬,在確定要踏入衝段大軍之前,勸家長們一定不要和自己較勁,好好計算一下成本與回報,結合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看準了再走出這步棋。

相關焦點

  • 堪比全國高考錄取率!徐州三棋手圍棋衝段成功創造歷史
    全國圍棋定段賽迄今已經舉辦30多年。隨著圍棋運動在全國普及開展、職業棋手在國際賽場屢創佳績,越來越多的人夢想成為職業棋手,而定段賽就是進入職業行列的關鍵途徑,因此被稱為「圍棋高考」。多年前有媒體統計過,圍棋定段的概率在4.4%左右,即便在兩年前增加了「成人組」,定段概率也遠遠低於全國高考一些著名高校的錄取率。根據賽事規定,此次全國共有35位棋手晉級職業初段。
  • 中國圍棋五家品牌網訓機構推薦
    1、愛棋道愛棋道春季班入學測試第二場開始報名愛棋道 | 特戰隊選拔賽即將開始!一隊二隊集體招募優秀棋童!2、葛道網訓培養了100多名職業棋手的葛玉宏圍棋道場,針對業餘3段以上的小朋友有職業衝段常訓班,寒假冬令營(暑假夏令營)以及業餘3段以上的網訓,三位一體,全方位幫助中國圍棋小朋友快速提高水平。
  • 中日韓圍棋高手昨攜210名福州小棋手致敬吳清源
    4歲的譚莎鄰娜在比賽中。  福州晚報記者 劉琳 陳堅/文 通訊員 凌波/攝  昨天上午,陰了多日的福州城再次鋪陳開藍天白雲,助興在三山人文紀念園舉行的「致敬棋聖,弈揚名城」系列圍棋文化活動。中日韓三國圍棋高手攜210名福州小棋手,共同舉行敬師禮,以閩江水、青紅酒和鮮花致敬福州籍圍棋大師吳清源。隨後,210名小棋手下了105盤棋,為吳清源誕辰105周年賀壽。
  • 19個月從1段到5段,圍棋少年成長感悟:我不相信運氣
    只是絕大多數家長是不會下棋的,再者圍棋不像音樂、舞蹈等項目那樣具有表現性,家長只能看到一些級段位的數字變化,無法直觀看到孩子的成長。其實,他們的內心成長早已超出你的想像。最近,我們就收到了一個圍棋少年家長的「偷拍」,他看到兒子寫的一系列作文後,深感欣慰,希望分享給同樣家有棋童的你。今天為大家帶來一篇《我不相信運氣》,成文於去年小學五年級的語文課課堂。
  • 韓國金成龍九段反思圍棋的「陰盛陽衰」時代
    2017年4月,第7屆黃龍士精鍛杯三國女子圍棋擂臺賽的一幕,三國女棋手共同研究編譯按:人工智慧的衝擊下,男子圍棋不再承擔「競技頂尖」的任務,「人類最高水準」已不等於「圍棋的最高水準」。在韓國圍棋界,男性想成為職業棋手遠比女性艱辛。即使成為職業棋手,等待他們的是更加殘酷的競爭。男棋手們被剝奪學業的餘地,就是囿於以上的原因。如果稍具棋才,圍棋學校、道場及前被棋手會異口同聲告誡「如果上學不可能成為第一」。終於定段了,先適應一兩年,接著好不容易出點成績,服役問題開始壓眉頭。
  • 背下這兩篇口訣,圍棋你就不是外行了
    這是一套專門為孩子們編寫的圍棋歌訣,和傳統的《三字經》、《弟子規》一樣,這套《棋童三字經》和《棋童弟子規》,把最基本的知識和道理融匯成章,其特點在於:1、 易於理解,和於音韻。用的最簡單的語言講說圍棋的的知識及道理,承襲了中國音韻的心法,讀之上口,便於小朋友誦讀和記憶。2、 針對啟蒙,次序分明。對於啟蒙的孩子,對於很多術語的了解是之後的事情,首先應當是讓他們對圍棋有興趣,基本概念容易記住、容易分辨。所以,不湊字數,循序漸進把圍棋的起步概念澆灌給孩子,是這套作品的關鍵。
  • 6000人線上考圍棋
    2021年四川省春季圍棋段級位智能考試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今年這項考試成都報名人數突破了5000人,整個四川省預計有
  • AlphaGo對圍棋研究謝幕 留下輔助學棋的軟體
    這也標誌著AlphaGo對圍棋研究的謝幕。不過12月11日晚間,DeepMind公司在官網上線了AlphaGo教學工具。當今世界圍棋第一人柯潔隨後轉發此條微博,並評論道:「重新學圍棋。」AlphaGo抽身離去,圍棋卻已離不開它了。  留下無人超越的高度AlphaGo雖然離去,職業棋手卻沒有鬆口氣的感覺。
  • 共江圍棋考級多少錢_閎聖書院
    共江圍棋考級多少錢,閎聖書院,閎聖書院是一家致力於傳統文化教育和傳播的機構,開設有書法、國畫、圍棋、古箏等課程。共江圍棋考級多少錢, 圍棋考級實小 年級 陳天宇暑假裡我經歷了許多事。很多人都搞不明白什麼一回事。上海圍棋協會升段規則 圍棋應從空棋盤開始對局。執白棋的一方隨後下子。基本上在除崇明之外的區輪流舉辦。
  • 運城今年高考文科狀元王怡雯,原來是全省女子圍棋冠軍,五段高手(鮑東升文/圖)
    ,請您先點擊右上方字體「關注」,即可繼續免費閱覽和收到最新文章和圖片,每天都有原創,您關注的,就是編輯關注的王怡雯業餘五段在運城天元圍棋院下棋(運城實時資訊)本期主人公王怡雯,女,17歲,2020年運城高考文科狀元,以639的高分被北大錄取。
  • 圍棋大咖再赴金湯虎臺!2019廬陽版「三國演弈」即將拉開帷幕!
    4月24日上午,第七屆中國·合肥「廬陽志邦杯」中日韓三國圍棋名人混雙賽新聞發布會在合肥市政府會議中心舉行。中日韓棋手將如何「群雄爭霸」、刷新歷史……本屆參賽選手即將上演精彩絕倫的「圍棋大戰」令人期待。4月30日,安徽省業餘圍棋冠軍爭霸賽將在廬陽區舉行,安徽省16個地市各選拔1名棋手參賽,共同為中日韓三國圍棋名人混雙賽奏響序曲。5月2日下午,在明星棋手進行比賽的同時,合肥市青少年圍棋混雙賽將在金湯虎臺同步舉行。
  • 反思疫情下的圍棋培訓:教出業5是最值得誇耀的?
    即將到來的九月對所有培訓行業來說都是個新的開始,絕大多數地方的圍棋學校也將正式重啟。回首半年多來疫情帶給圍棋行業帶來的衝擊,恍如隔世,一言難盡。一百個家長送孩子來學棋,恐怕也不見得有一個就下定決心讓孩子奔著業餘5段甚至職業棋手去的,大部分人甚至連圍棋業餘段位體系都搞不太清楚。  不久前的圍棋產業論壇上,對圍棋教育研究很深的著名棋手趙守洵分享道:「很多的家長想法沒那麼複雜,就是覺得圍棋能夠提升智力,鍛鍊思維。
  • 聲音最好聽的圍棋老師
    王曉明老師是全上海聲音最好聽的圍棋老師。不接受反駁。去年11月底,8歲的兒子劉倬,第一次在王老師的「天涯道場」上圍棋課,那天晚上6點半,準時登陸道場的QQ語音群。一個悅耳動聽、充滿笑意的聲音從網路的另一端傳來:「同學們都到齊了嗎?」
  • 弈客圍棋採訪林建超主席 圍棋戰疫取得階段性勝利
    2月11日舉行國家圍棋隊頂尖棋手網絡對抗賽和全國業餘圍棋網絡高端擂臺賽,是圍棋發展史上首次進行的大規模、高層次的網絡棋賽。而後接連舉行了全國性職業和業餘網絡圍棋大賽15個,地方性、行業性網絡賽事120多個,參與人數2.2億人次。
  • 定段人數再創新高「圍棋高考」杭州佔近九成名額
    2020年杭州智力運動學校定段棋手合影在剛剛落幕的「圍棋高考」全國圍棋定段賽中,中國棋院杭州分院下屬的杭州智力運動學校再度大獲全勝,獲得30個職業定段名額的26席,突破自身24席的紀錄,突破八成隨著圍棋運動在全國如火如荼的普及開展、職業棋手在國際賽場屢創佳績,越來越多的人夢想成為職業棋手,定段賽是「從業餘向職業跨越、實現人生夢想的關鍵途徑」,因此被稱為「圍棋高考」。多年前有媒體統計過,圍棋定段的概率在4.4%左右,定段概率也遠遠低於全國高考錄取率。杭州智力運動學校一直被譽為棋界的黃浦軍校、冠軍搖籃。
  • 圍棋助力上名校?高考狀元小時候都在學
    高考狀元談圍棋:精英教育的重要起點為什麼這麼多家長願意讓孩子學圍棋呢?  有家長說「如果只給孩子選擇一個興趣班,我一定會選擇圍棋」。從學霸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窺探一二:在近年高考高分學霸中,會下圍棋的比例相當之高,他們說,圍棋帶給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提升和幫助也是非常大的。在其他年級,學圍棋的孩子中,學霸和高分生的數量佔了相當大的比例。
  • 第十屆安順百靈杯全國少兒圍棋公開賽即將開幕
    新華社貴陽7月24日電(黃勇、蔣成)第十屆安順百靈杯全國少兒圍棋公開賽將於25日在貴州省安順市奧體中心開幕,已有1023名小棋手報名參賽。本次賽事報名人數較上一屆1010人有所增加。選手中最小的4歲,最大的15歲。
  • 第二屆弈客少兒圍棋聯賽報名正式啟動
    來自全國的100多位5段精英少年馳騁沙場,弈客圍棋app同步直播了所有賽事,平均關注度上萬,高峰時期,甚至不輸職業大賽,並且我們為所有對局提供了賽後分析的利器-鷹眼報告。前程似錦,第一屆聯賽塵埃落定,第二屆弈客少兒聯賽即將拉開戰幕。
  • 韓國明知大學圍棋系接受中國圍棋青少年預約報名
    原標題:韓國明知大學圍棋系接受中國圍棋青少年預約報名 明治大學預約報名  隨著近十年來中國圍棋普及市場的繁榮,棋手越來越年輕化,在中小學和職業衝段方面湧現了許多具有相當棋力和文化素質高的青少年,定段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越來越殘酷
  • 7歲娃已是圍棋業餘5段 想再學但家境貧害
    「我不想離開爸爸,我也要當世界圍棋冠軍。」在本報辦公室內,7歲的小玉璽顧不上記者採訪,攤開棋譜在地板上憑藉記憶復盤,口中念念有詞。聽見父親說為了讓他繼續學習圍棋,寧願將他送給有錢人家撫養時,他停下了手中的棋子。  連續4次獲得國家級、省級幼兒圍棋大賽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