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瀛/供圖
華瀛/供圖
●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落實鼓勵引導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 措施,為各類所有制企業營造公平、透明、法治的發展環境,營造有利於企業家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幫助民營企業實現創新發展,在市場競爭中打造一支有開拓精神、前瞻眼光、國際視野的企業家隊伍。
●要做好革命老區、中央蘇區脫貧奔小康工作。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要飲水思源,決不能忘了老區蘇區人民。要梳理排查、抓緊工作,確保老區蘇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一個都不掉隊。加快老區蘇區發展,要有長遠眼光,多做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相協調相促進的文章,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突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
●要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保護生態環境和發展經濟從根本上講是有機統一、相輔相成的。要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郭丁源
在國家能源戰略、環境保護、經濟發展形勢等多重因素影響下,近年來,LNG(液化天然氣)作為清潔、高效的優質能源,在優化我國能源消費結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改善大氣環境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LNG產業也得到蓬勃發展。陝西燃氣設計院院長郭宗華表示,目前國內的LNG接收站已投產20座,正在籌建20座,有意向投資建設28座。隨著國家層面在基建領域對民營資本逐漸放開限制,LNG接收站也迎來了民資項目,意義重大。
潮州華瀛LNG接收站項目即將正式啟動。據了解,潮州華瀛LNG接收站是我國被認可的廣東地區的首家民資LNG項目,該項目集液化天然氣接卸、儲運、輸配為一體的大型能源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主要包括LNG接收站工程、配套碼頭工程和天然氣外輸高壓管道工程。
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所經濟中心副主任肖新建表示:「該項目助力國家天然氣能源安全,且輻射南方地區LNG保供,不僅是能源工程更是民生工程,值得點讚!」
五年砥礪修成正果
LNG接收站即專門接受海上進口LNG並向所在地輸入LNG或氣態天然氣的終端設備。海外進口LNG通常由專用的LNG運輸船由採出地工廠經海洋運輸輸送到目的地接收終端,經加壓再氣化後通過高壓管網輸送至多種不同類型用戶,是整個LNG產業鏈上重要的一環,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項目籌建5年,經過國家多個部委專項調研審核並得到批覆,預計將於今年中期正式啟動建設。」潮州華瀛LNG接收站主要負責人介紹,年周轉能力600萬噸,其中460萬噸氣化外輸、100萬噸由槽車外運、40萬噸由LNG船外運。項目遠期規劃年周轉能力1200萬噸。據悉,該項目將配套建設一座LNG碼頭,建設一個3萬~21.7萬立方米LNG船接卸泊位,兼LNG裝船出運泊位,建設一個工作船泊位,遠期規劃一個21.7萬立方米LNG船接卸泊位。配套建設天然氣外輸管道工程,管徑914毫米,壓力9.2兆帕,年輸氣量70億立方米。外輸管道由接收站經饒平分輸站到鐵鋪與廣東省天然氣管網和潮州市天然氣管網連接。
潮州華瀛LNG接收站主要負責人介紹,項目一期投資80.7億元人民幣,二期投資40億元人民幣,LNG運輸船建造投資23億元人民幣,總投資143.7億元人民幣。本項目是國家及廣東省天然氣發展「十三五」規劃重點項目。在《廣東省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中,被重點列入天然氣接收及儲備項目,計劃2019年開工建設,2022年投產運營。
在《天然氣發展「十三五」規劃實施情況中期評估報告》中,潮州華瀛LNG接收站被列為「儘快開工建設性質」,在時間上也有國家層面綜合考慮到「十三五」天然氣發展規劃的完整實現。此外,潮州華瀛LNG接收站在實際建設中將涉及填海工程,其所在岸線為規劃的金獅灣港區大埕灣作業區大埕灣東片區LNG泊位岸線,項目性質、功能符合《潮州港總體規劃》,項目所在位置涉及的海域使用也符合海洋功能區劃的相關要求。接收站需要海船運輸LNG進口,海船需要LNG碼頭進行接卸;作為接收站的重要配套項目,LNG碼頭建設經相關部門批覆後也將同時建設。
為LNG市場提供多元化選擇
隨著我國大氣汙染治理力度的加強,「煤改氣」政策的執行,國內天然氣需求量明顯增加,供應缺口迅速放大。最新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裡,中國已取代日本而成為世界最大天然氣進口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天然氣表觀消費量2803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8.1%。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進口天然氣9038.5萬噸,同比大幅增長31.9%,增速較上年增加5個百分點,創歷史新高。
據有關預測,今年如果供需完全平衡,並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LNG接收站的利用率需達到97%和100%,而去年12月份和今年1月份LNG接收站的利用率分別達到105%和109%。據此判斷,今年冬季天然氣供需可能依然比較緊張,接收站利用率將接近極限,但處於可承受的範圍內。預計LNG價格上漲幅度小於去年同期。綜合看來,LNG接收站資源的稀缺成為了天然氣供需偏緊的重要因素。
事實上,從2017年開始,我國LNG進口量重新超過管道氣進口量,因此國內市場需要更多的LNG接收站來保證國家能源穩定和安全。展望2019年,中國油氣對外依存度還將繼續上升,構建全面開放條件下的油氣安全保障體系,提升國際油氣市場話語權成為當務之急。「國內天然氣消費未來10年都會較快增長,在內需資源增長有限情況下,進口更多LNG是趨勢,民資進入LNG接收站能幫助國內天然氣市場更加健康穩定發展。」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周大地表示,天然氣市場需要充分競爭,民企對市場的經濟性、時機性把握更加敏銳,會幫助市場形成一種健康的競爭機制,有利於國家能源安全。資料顯示,自2006年9月中海油廣東大鵬LNG接收站投產以來,截至目前,我國已建成20座LNG接收站。沿海LNG接收站是LNG進口的重要基礎設施,為天然氣行業快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潮州華瀛LNG接收站的即將啟動,正逢其時。
隨著國家向民資開放基建領域,LNG接收站項目投資主體以傳統「三大油企」領軍,民營企業大步擴張,多元化格局正在形成。具體來看,隨著LNG進口接收站的建立和運營向第三方的放開,國內接收站的投建模式有了很大革新。除了傳統碼頭、設備、儲罐等一起全面投資外,近年利用現有碼頭進行擴容改造、內陸小型LNG接收站和租用碼頭建設儲罐等模式紛紛湧現,提升進口能力的同時,因地制宜的靈活投建方式更有利於短期內調峰儲氣能力的加強。
而從運營形式來看,LNG接收站具有調峰保供、貿易和第三方開放使用。肖新建表示,保供的主要模式包括LNG氣化後管輸以及LNG點供;貿易模式主要通過將海外低價進口氣賣給液化廠等下遊用戶賺取價差;第三方使用則是開放接收站的使用權給其他企業,接收站運營者根據接收氣量收取加工費。其中貿易模式受益於國內LNG價格中樞的上行和旺季的提價來實現。「因此,潮州華瀛LNG接收站可以同時完成好社會帳和經濟帳,成為國內LNG接收站的一個標杆。」
肖新建分析,隨著管網的互聯互通以及供應規模的多元化及快速發展,更多的市場主體具備了長期穩定參與上遊資源獲取能力與綜合抗風險能力;同時,國內天然氣市場的快速擴容,「三桶油」歷史上形成的高價照付不議資源具備了分攤機制解決的可能性。
天然氣領域擁抱民資力量成趨勢
《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天然氣「十三五」規劃》首次明確「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到2020年天然氣綜合保供能力應達到3600億立方米以上,天然氣消費佔一次能源消費比例達到10%。從近年來的情況看,正是因為天然氣儲氣庫、接收站數量不足造成我國天然氣供應體系缺乏彈性,調節能力不足。
從國家政策看,時間追溯至2014年,國家即出臺基礎設計剩餘能力公平開放的政策,近兩年隨著國內大氣汙染防治行動的持續推進,天然氣供需關係出現緊張的局面,國家密集出臺關於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平開放等有利於提高天然氣供應保障的相關政策。特別是近年來,價格改革步伐大大加快,一大批商品和服務價格陸續放開。有關部委按照「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總體思路,加快放開天然氣氣源和銷售價格,按「準許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則,合理制定天然氣管網輸配價格。加快油氣管網實現互聯互通,管網、LNG接收站等基礎設施實現第三方市場主體公平接入。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在2019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加快天然氣主幹管網和沿海LNG接收站建設,做好煤改氣配套項目建設,推進粵東運維組裝基地建設。
去年10月24日,我國LNG接收站向第三方公平開放的一條「破冰之船」——滿載6.15萬噸LNG的「Gaslog Singapore」號LNG船順利抵達中國海油粵東LNG接收站。首船LNG的接卸意味著我國進口LNG窗口一站通首期試點產品進入了船貨交割階段,標誌著我國LNG接收站向第三方公平開放的首次實現。
民營企業紛紛看好LNG貿易市場,積極籌劃建設自己的LNG接收站。迄今為止,潮州華瀛LNG接收站是目前廣東第一個即將正式建設的項目,眾多民營LNG接收站的投資申請和建設進程則長時間停留在審核環節。據了解,LNG接收站審批程序複雜,除了要經過市級、省級以及國務院有關部委三級審批,陸上LNG接收站碼頭還要通過交通部門審核,浮式LNG接收站則歸海洋部門管。因此,潮州華瀛LNG接收站能最終獲批並成為國內首家民企代表,著實不易。潮州華瀛LNG接收站負責人也呼籲,應加快LNG接收站審核流程,更大力度支持民企進入基建領域。
此外,周大地還提出,應進一步改善國內定價方式,加大對於LNG產業的環保政策補貼。由於LNG在液化過程中已經基本去除了硫化物、氮氧化物以及其他固體顆粒雜質,甲烷含量一般在90%以上,其燃燒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與常規天然氣相比環保效果更加突出。其實,大力發展LNG產業對改善霧霾天氣更能發揮立竿見影的作用。「因此,國家和地方政府應該根據對環境保護作出的貢獻,出臺面向LNG提供商的合理補貼政策。」
項目簡介
潮州華瀛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項目位於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所城鎮大埕灣水龜地,是集液化天然氣接卸、儲運、輸配為一體的大型能源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主要是接收國外進口LNG氣源,通過高壓天然氣外輸管道與潮州市天然氣高壓管網及國家幹、支線管網連通,將天然氣輸配到潮州、粵東、廣東及周邊地區。
項目年周轉能力600萬噸,其中460萬噸氣化外輸、100萬噸由槽車外運、40萬噸由LNG船外運。項目遠期規劃年周轉能力1200萬噸。
項目建設方概況
華瀛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華瀛集團」)2007年12月成立,註冊資本20.5億元。目前擁有管理團隊和高素質的員工隊伍850餘人。
華瀛集團是一家以能源為核心的實業投資和資產管理公司,成立後投資進入煤炭、石油化工、天然氣等領域,主要從事煤炭重組兼併工作。先後在山西成立了華瀛山西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山西華瀛新汶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投資惠州大亞灣華瀛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潮州華瀛潤裕天然氣有限公司、潮州華瀛潤裕置業有限公司。
華瀛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於2017年12月14日由潮州華瀛潤裕天然氣有限公司更名而成。潮州華瀛潤裕天然氣有限公司為華瀛集團的控股子公司。成立於2013年6月,註冊資本金15億元,現有員工450多人,負責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項目及相關產業的開發建設及經營工作。主要經營範圍包括天然氣(LNG)的貿易(含儲運、採購、批發和零售);貨物及技術進出口;天然氣運輸(配送)服務;天然氣利用開發技術服務與諮詢;燃氣輸配管網的投資、建設和經營;LNG碼頭的投資、建設和經營等。
項目所在地概況
潮州市位於廣東省最東端,地處珠三角與海峽西岸經濟區的交匯處,瀕臨南海,與臺灣隔海相望,是廣東「東大門」。全市總面積3679平方公裡,總人口274萬人,轄潮安區、湘橋區、楓溪區和饒平縣。潮州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營經濟發達,產業特色明顯,港口資源優越,城市印記突出。潮州也是「潮文化」的發祥地,千百年來淬鍊出「創業、精緻、感恩、包容」等優秀文化特質,成就「海絲文化重鎮、潮人精神家園」的美譽。全市現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5項,文物景點1345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瓷都」「中國食品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著名僑鄉」「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婚紗禮服名城」「中國潮州菜之鄉」「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市」。
饒平縣位於廣東省沿海經濟帶最東端,是連接海峽西岸經濟區和珠江三角洲的交匯點。縣域總面積2227平方公裡,其中海域面積533平方公裡,海島岸線長136公裡。全縣轄21個鎮,總人口107萬人。2010年6月3日被原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確認為原中央蘇區縣,是繼大埔縣、南雄市之後廣東省第三個「中央蘇區縣」,也是潮汕地區唯一的原中央蘇區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