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昌市高新區名校更名風波四起,起因是南師附小高新校區等三所名校在最新幼升小招生公告發生更名,而這一更名便立刻觸動了家長們的敏感神經,難道名校頭銜要沒了嗎?
南昌高新區官方發布2020幼升小報名公告(截圖)
眾所周知,所謂名校,不僅僅是孩子教育的保障,也是房產升值的重要利器,二者一直綁定在一起。即便多年來社會一直提倡教育公平,給學區降溫,但「學區熱」卻是始終存在的,名校信仰也都一直深深烙印在家長們的心中。
南昌高新區名校更名 最新回應來了
針對名校更名風波,高新區教育事業管理中心連發兩道公告聲明,具體回應如下:
高新區教育事業管理中心學區公告聲明
高新區教育事業管理中心最新公告聲明
具體意思是,在幼升小招生公告中,南師附小高新校區、南昌二十八中高新實驗學校、南昌二中高新校區等三所學校因辦理事業單位法人登記需要,校名發生變更,實際上,三所學校還是與高新區合作辦學的學校,辦學性質未發生任何改變,並且在學籍系統中的名字會沿用之前的名字,這就說明名校頭銜依舊是在的。
南昌教育集團化 「名校」遍地開花 高新區意欲何為?
其實,早在2016年,南昌市為解決義務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成立了六大教育集團,分別為南昌一中教育集團、南昌二中教育集團、南昌三中教育集團、南昌外國語學校教育集團、南昌二十七中教育集團、南昌二十八中教育集團,而後又增加了南昌十中教育集團和南昌十九中教育集團,形成了如今的八大教育集團。
南昌八大教育集團
教育集團的三種工作模式:
按照高新區教育事業管理中心的解釋是,因辦理事業單位法人登記需要,校名才發生變更,也就是說這三所學校在開展工作模式發生細微的變化,實際對教學工作等方面似乎沒造成什麼影響。
教育集團化目的是希望讓義務教育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區域之間、校際之間義務教育發展差距縮小,打造更多精品學校。合作辦學,自然就會得到相應的資源分配,但在家長心裡,學校名字似乎更重要!
家長不滿更名此舉 名校頭銜到底有多重要?
合作辦學,學校有兩個名字其實很正常,此次高新區本想著嘗試脫去「名校」的外衣,但剛出頭就被按死,連發兩道公告聲明!這也側面突出學校名字的重要性,擁有了「名校」的名字,也就擁有了高房價的底氣。但具體教學質量其實還得按實際來看!
南師附小高新校區
目前,南昌很多區域都忙著引入教育集團,與名校合作辦學,這不僅是提升區域價值的重要因素,也成為南昌各大樓盤的大賣點,同時有「名校」加持,房產增值也不少,房產與名校學區的捆綁毫不鬆懈。
學區房觀念深入人心,南昌合作辦學本意是遏制「擇校熱」,但即便「名校」遍地開花,大家依舊樂此不疲。要讓學區房「降溫」,還是該從家長、學校、教育部門的自身上破除「優越感」,南昌「學區房」未來怎麼走?多校劃片什麼時候在南昌執行,依舊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