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3月22日訊 近年來,隨著旅遊業迅猛發展並成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旅遊有效供給不足、市場秩序不規範、體制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卻日益凸顯。據此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導各地促進全域旅遊發展。
《意見》在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下,以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加快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推動旅遊業從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變,從粗放低效方式向精細高效方式轉變,從封閉的旅遊自循環向開放的「旅遊+」轉變,從企業單打獨享向社會共建共享轉變,從景區內部管理向全面依法治理轉變,從部門行為向政府統籌推進轉變,從單一景點景區建設向綜合目的地服務轉變。
《意見》表明發展全域旅遊要堅持以下原則:統籌協調、融合發展;因地制宜、綠色發展;改革創新、示範引導。開展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推進「旅遊+」模式,在全域旅遊共建共享新格局基礎上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互促進、共同提升。
《意見》發布八個方面重點任務,具體如下:
一、推進融合發展,創新產品供給。做好「旅遊+」,推動旅遊與城鎮化、工業化以及商貿業、農業、林業、水利、交通、環保、國土、海洋、氣象、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融合發展。同時,提升旅遊產品品質,引導旅遊業向專業、精品、特色、創新方向發展。
二、加強旅遊服務,提升滿意指數。以標準化提升服務品質,以品牌化提升滿意度,推進服務智能化,推行旅遊志願服務,提升導遊服務質量,努力推出優質旅遊服務。
三、加強基礎配套,提升公共服務。紮實推進「廁所革命」,構建暢達便捷交通網絡,完善集散諮詢服務體系,規範完善旅遊引導標識系統。
四、加強環境保護,推進共建共享。保護資源環境,推進全域環境整治,大力推進旅遊扶貧和旅遊富民,強化旅遊安全保障,營造良好社會環境。
五、實施系統營銷,塑造品牌形象。在營銷內容、方式、機制上下功夫,把營銷工作納入全域旅遊發展大局,形成上下結合、橫向聯動、多方參與的全域旅遊營銷格局。堅持以需求為導向,實施品牌戰略,提升影響力。
六、加強規劃工作,實施科學發展。將旅遊發展作為重要內容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相關規劃中,成層次分明、相互銜接、規範有效的規劃體系。
七、創新體制機制,完善治理體系。推進旅遊管理體制改革,加強旅遊綜合執法,提高其專業化和人性化水平,創新旅遊協調參與機制,加強旅遊投訴舉報處理,推進文明旅遊,完善旅遊監管服務。
八、強化政策支持,認真組織實施。進一步加強旅遊業的財政金融、用海用地、人才保障和專業支持,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營造全社會支持旅遊業發展的環境氛圍,優化全域旅遊發展政策環境,加快旅遊業現代化發展。
《意見》指出各地區、各部門應充分認識發展全域旅遊的重大意義,國務院旅遊行政部門應會同有關部門對全域旅遊發展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跟蹤評估,確保全域旅遊工作取得實效,完成《意見》部署的主要目標任務:旅遊發展全域化、旅遊供給品質化、旅遊治理規範化、旅遊效益最大化,以不斷提升旅遊業現代化、集約化、品質化、國際化水平,更好滿足旅遊消費需求。
(伍策 姽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