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又被「扒掉一層皮」!浙江省結構生物學研究重點實驗室成功...

2020-12-15 紹興市政府網

近日,以西湖大學為依託單位的浙江省結構生物學研究重點實驗室利用冷凍電鏡技術成功解析此次新冠病毒的受體——ACE2的全長結構。這是世界上首次解析出ACE2的全長結構。相關研究內容於北京時間2月19日凌晨3點左右在預印版平臺bioRxiv上線。這也是西湖大學承擔的浙江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應急科研攻關任務的重要成果。

|新冠病毒ACE2-B0AT1複合物的冷凍電鏡密度圖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發的肺炎疫情爆發後,武漢病毒研究所的科學家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和2003年的SARS病毒一樣,也是通過識別ACE2蛋白進入人體細胞的,ACE2是「新冠病毒」侵入人體的關鍵。研究發現,在SARS病毒和「新冠病毒」侵入人體的過程中,ACE2就像是「門把手」,病毒抓住它,從而打開了進入細胞的大門。

實驗室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攻堅。第一步,他們要獲取ACE2蛋白全長蛋白,但作為膜蛋白的ACE2本身很難在體外穩定獲得。他們通過共表達的方法獲得了ACE2與B0AT1優質穩定的複合物,並利用西湖大學的冷凍電鏡平臺成功解析了其三維結構,解析度達到2.9埃,對於病毒識別至關重要的胞外結構域解析度為2.7埃。通過分析ACE2的全長蛋白結構,實驗室發現ACE2以二聚體形式存在,同時具有開放和關閉兩種構象變化,但兩種構象均含有與冠狀病毒的相互識別界面。

這一研究發現為進一步解析全長ACE2和新冠病毒的S蛋白複合物的三維結構奠定了基礎。而這個工作本身為理解新冠病毒侵染細胞提供了很多有趣的線索。

浙江省結構生物學研究重點實驗室於2019年獲批建設,主要圍繞重要的生物學問題和技術需求,以冷凍電子顯微學為核心,以X-射線晶體學、化學生物學、蛋白質設計、分子動力模擬等相關學科為助力,開發出若干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革新技術與軟體算法,取得一系列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結構生物學原創成果。實驗室主任為國際著名結構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教授。



相關焦點

  • 西湖大學成功解析新冠病毒細胞受體的空間結構
    科技日報記者 劉園園 通訊員 馮怡記者20日從西湖大學獲悉,西湖大學周強實驗室利用冷凍電鏡技術成功解析2019新冠病毒的受體——ACE2的全長結構,研究報告在預印版平臺bioRxiv上線。這是西湖大學承擔的浙江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應急科研攻關任務的重要成果。ACE2-B0AT1複合物的冷凍電鏡密度圖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有研究發現,2019新冠病毒和SARS病毒一樣,也通過識別位於人體肺部上皮細胞表面的ACE2蛋白進入人體細胞。
  • 新冠研究中國登上Science封面首次揭示新冠病毒人體蛋白受體結構
    【新智元導讀】日前,西湖大學周強實驗室的一項關於新冠病毒的研究登上了最新一期Science封面,該研究利用冷凍電鏡技術成功解析了此次新冠病毒的受體——ACE2的全長結構,屬全球首次。該成果最終將對研發精準的新冠肺炎診斷、治療手段起到關鍵作用。「新智元急聘主筆、高級主任編輯,添加HR微信(Dr-wly)或掃描文末二維碼了解詳情。」
  • 西湖大學新冠研究登上Science封面,全球首次解析ACE2全長結構
    論文主要是研究新冠病毒和人體的連接ACE2, 它ACE2本身是人體細胞的正常結構,但被新冠病毒「利用」後,成為了入侵人體細胞的中間環節。ACE2:被新冠病毒「綁架」的細胞門把手這次的研究,主要是利用冷凍電鏡技術,解析新冠病毒受體ACE2的全長結構。這也是全球第一次成功解析ACE2的全長結構,對抗疫特效藥研發大有幫助。
  • 西湖大學冷凍電鏡解析新冠病毒細胞受體結構:「開關」雙構象
    當地時間2月18日,生命科學預印本平臺bioRxiv發表了西湖大學周強實驗室的研究成果「Structure of dimeric full-length human ACE2in complex with B0AT1」,該團隊利用冷凍電鏡技術成功解析此次新冠病毒的受體——ACE2(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的全長結構。據悉,這是世界上首次解析出ACE2的全長結構。
  • 清華大學結構生物學高精尖中心:不做可有可無的研究
    責編 ∣吉 佳基礎研究是疫苗研發的重要支撐。依據對新冠病毒的深入研究,清華大學結構生物學高精尖中心(以下簡稱「高精尖中心」)王新泉團隊與張林琦團隊著手研發的疫苗,被國內外同行寄予厚望,相關工作正順利推進。
  • 西湖大學:新冠病毒表面S蛋白「劫持」人體ACE2蛋白入侵
    北京時間2月21日凌晨,西湖大學周強研究團隊在論文預印本網站BioRxiv再次發文,報導新冠病毒表面S蛋白受體結合結構域與細胞表面受體ACE2全長蛋白的複合物冷凍電鏡結構,揭開了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神秘面紗。
  • 美科學家駁斥「新冠病毒源於實驗室」
    美科學家駁斥「新冠病毒源於實驗室」據美國福克斯電視臺報導,美國政府正在開展有關新冠病毒起源的調查。福克斯引述消息人士稱,美國官員和情報機構日益傾向「新冠病毒」是源自武漢一實驗室的可能,並稱研製目的並非是生化武器,而是為了彰顯中國在應對病毒的能力已不遜色於美國。
  • 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瞬間發生了什麼?西湖大學破解真相
    通訊員 馮怡 科技日報記者 劉園園北京時間2月21日凌晨,西湖大學周強研究團隊在論文預印本平臺BioRxiv發文,報導新冠病毒表面S蛋白受體結合結構域與細胞表面受體ACE2全長蛋白的複合物冷凍電鏡結構,揭開了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神秘面紗。
  • Science 封面最新論文:揭露新冠病毒如何入侵細胞...
    具體來說,該論文成功解析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細胞表面受體 ACE2 的全長三維結構,以及新型冠狀病毒表面 S 蛋白受體結合結構域與細胞表面受體 ACE2 全長蛋白複合物的三維結構。值得一提的是,這篇論文是自本次疫情全球爆發以來《Science》雜誌所刊載的第一篇專門研究新冠病毒的封面論文。
  • 俄羅斯:首次獲得可中和新冠病毒抗體
    科技日報莫斯科7月15日電 (記者董映璧)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成功地從新冠肺炎患者血液中獲得了一種可以中和新冠病毒的抗體。據俄塔社報導,這是俄科研人員首次獲得能夠中和新冠病毒的抗體。此前,已有其他國家的科研人員發現了可以中和新冠病毒的抗體。
  • 百鍊「槍桿」戰病毒 | 重點實驗室巡禮
    有別於此前獲批進入臨床試驗的腺病毒載體疫苗和滅活疫苗,這是一種新技術路線研製的新冠病毒疫苗,其特點是將一個病原體最有效的抗原成分基因拿出進行體外重組,然後製成疫苗。最近,微生物所第二款疫苗——重組黑猩猩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也已與企業達成協議共同開發,目前處於臨床前準備階段。至此,微生物所的兩組人源性抗體、兩款疫苗,正向前邁進。
  • 結構生物學的下一個突破:cryo-ET
    例如新冠病毒原位全病毒結構[5],每套cryo-ET數據都包含了10多顆完整的新冠病毒,平均每顆新冠病毒的表面分布著30個刺突蛋白。自左至右:新冠病毒、裂谷熱病毒、漢坦病毒、拉沙病毒、流感病毒、鹽生多形型病毒(來源:李賽實驗室及李賽項目圖片)2000年,Fuller辭去海德堡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EMBL Heidelberg)主任一職,搬到有多年結構病毒學傳統的牛津大學結構生物學部,並在那裡與學部主任David Stuart(饒子和院士的博士後導師)聯手建立了牛津粒子成像中心,並任第一屆主任。
  • 清華醫學院饒子和院士團隊合作破譯抗新冠病毒關鍵藥靶三維結構
    近日,清華大學醫學院饒子和院士領導的一支由清華大學婁智勇教授和閆利明博士、上海科技大學楊海濤教授和王權教授等人組成的「清華大學-上海科技大學新冠病毒聯合攻關團隊」,在新冠病毒抗病毒藥物核心靶點主蛋白酶(Mpro)和RNA依賴的RNA聚合酶(RdRp)三維結構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 新冠病毒源於中國實驗室?美國專家:荒謬!
    中國實驗室洩露導致疫情?概率極小專門研究大流行病起源的非政府組織——位於紐約的「生態健康聯盟」主席彼得達薩克(Peter Daszak)表示,雖然陰謀論的問題就在於永遠「無法證偽」,但新冠病毒源於中國實驗室的理論仍然「可笑且荒謬」。
  • 雪梨大學研究人員成功分離新冠病毒毒株
    雪梨大學和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衛生部的醫學專家團隊在日以繼夜的努力後,成功分離新冠病毒毒株,有助於精確診斷並控制新冠病毒傳播。 雪梨大學研究人員成功分離新冠病毒毒株 近期,研究人員取得新的突破,他們利用目前
  • 結構生物學家之痛:愛滋、新冠等囊膜病毒,為何長相如此不同?
    圖源:李賽團隊 引 言 近期,清華大學李賽團隊利用冷凍電鏡解析了新冠病毒結構,為人們理解新冠病毒提供了直觀的認識。在下面的這篇文章中,李賽不僅介紹了新冠病毒的結構研究,還解讀了新冠病毒所屬的囊膜病毒的結構研究。
  • 率先向全世界公布新冠病毒真實完整結構!這個年輕團隊只用了百餘天
    為此,結合此前五年在P3實驗室工作的經歷,李賽制定出詳細的實驗計劃和安全守則,對於如何開展病毒運輸、保存、樣品提純、冷凍制樣等均做了周密部署,並安排實驗室負責生物安全的管理員張佳星改造了P2實驗室。當時,全世界對新冠病毒的研究都不多,他翻閱了兩本厚厚的《病毒學》,並查閱了此前SARS等冠狀病毒的資料,從中尋找可以借鑑的思路。
  • 新冠病毒從實驗室洩漏?怎麼可能!看美國病毒專家的四大理由
    美國病毒研究專家集體發聲近日,美國國家廣播電臺(NPR)在其網站發布文章稱,美國病毒研究人員對新冠病毒來源於中國實驗室事故的說法深表懷疑。報導中稱,根據美國多名進行相關實驗室研究的病毒研究人員做出的分析報告指出,目前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幾乎不可能是因為來自中國或者任何地方的實驗室事故導致。
  • 清華大學的實驗室裡 有群人誓要揭開病毒「真面目」
    記者初次採訪時,正是春節期間,實驗室裡的設備和試劑略有短缺,讓正在研究新冠病毒疫苗的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張林琦十分著急。即便如此,張林琦與另一名專家、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王新泉還是帶著團隊堅持研究。解析結構、總結數據、尋找可能有效的小分子藥物……從早上7點到晚上12點,實驗室從沒閒著。
  • 結構生物學家之痛:愛滋、新冠等囊膜病毒「罪犯」,為何長相如此不同?
    圖源:李賽團隊 引 言 近期,清華大學李賽團隊利用冷凍電鏡解析了新冠病毒結構,為人們理解新冠病毒提供了直觀的認識。在下面的這篇文章中,李賽不僅介紹了新冠病毒的結構研究,還解讀了新冠病毒所屬的囊膜病毒的結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