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養娃那些事 2020-08-27 22:00
■【關注】成都養娃那些事各平臺號,收穫雞娃攻略,助您孩子早日成為牛娃!
■ 本文1852個文字,閱讀全文約5分鐘
深圳網紅學校深圳灣學校最近有點熱,因為20萬一平的房價,和與房價不匹配的中考成績被罵出名了。
我們這些吃瓜群眾,不是驚詫房價的嚇人,而是奇怪這豪宅區的家長還要在乎中考成績嗎?就跟成都住麓湖國際社區湖邊的那些家庭哪個會讀周邊學校一樣。
剛好有個老同學定居深圳,聽說最近換房去了深圳灣,我好奇的打電話問了下她這個話題。她一句:「我們這些買兩千萬房的剛需家庭還是要拼應試的」,讓我這個盆地剛需簡直不曉得說啥了。
好吧,至少我曉得深圳灣在深圳群眾的心目中大概較之成都就是高新區的某片區的感覺,不少家長自認為自己只是中產階層,拼教育也看成績的。
1
先來看深圳灣學校:
「深圳灣學校(原望海學校)於2017年9月1日正式開學,深圳灣學校位於深圳市南山區招商東路與科苑南路交匯處,緊鄰深圳灣公園,佔地面積為57000㎡,建築面積為79460.56㎡,設計辦學規模為120個教學班,其中初中60個班,小學60個班。
17年一期招生規模300人,小一及初一各6個班。
深圳灣學校以中英雙語教學、STEM教學、體育及藝術為主要辦學特色;
學生管理模式則採用探索個性化的教學組織形式、導師制及書院式;
並旨在構建未來的學校學習生態系統,讓學生和教師獲得成長、讓體育和藝術回歸教育、讓教育與世界相融合。」
師資團隊:
教師團隊主要來自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世界名校以及國內著名高校,外教體育團隊則具備網球和排球等高水準資質和教育能力。
學校以體育為抓手,打造&34;的育人模式。在教學方面,學校以學生為核心,建立了以學習目標為抓手,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為核心的混合式教與學模式。
說到底這是一所走創新,素質路線的公立學校,承載了深圳灣家長的美好願望:素質和應試可以完美的結合,畢竟這個區域的家長都是房價篩選後的家庭,是這個城市定義的高素質人才家庭。這樣家庭的娃再加上這樣的學習氛圍,應付中考大概是妥妥的了吧?
這樣的房價,這樣的學校配置,總是讓我不由自主的想起成都的蒙彼利埃和霍森斯學區,還有高五那一片兒。
2
深圳灣的家長想必對於自己學校的定位和狀況還是清楚的,新學校,生源和成績沒有什麼積累,而且走的是素質教育路線,可是偏偏學校卻要誇海口:
&34;
不過,三年過去了,考生們的成績讓家長們無比失望。
網絡上仍有多份2020年深圳市中考成績學校排名表。排名表顯示,深圳灣學校今年參加中考人數87人,成績在430分(滿分460分)以上的考生佔比2.3%,420分以上的考生佔比10.3%,該校成績在參與排名的全市80多所學校中排名第68位。在另外一些排名表中,深圳灣學校排在第57位或第71位等不同名次。
不是不可以偏素質教育,但明明素質教育卻要去拼中考率,使得家長對學校有了中考率的期待,然後又沒有考出該有的成績。聽說學校平時期末考試不參加深圳市的統考,而是學校自己出卷子自己考,也就是平時都在閉門造車,關鍵時候掉鏈子也是可以預見的。
不是不可以高房價,深圳灣這個地價,怕是沒有學區房也得20萬,儘管深圳的平均房價可能是6萬,只要對得起居住的品質。
其實在我看來,深圳灣學區房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學區房,首先學校很新,這才出了第一屆中考出口的數據,而且數據不被校方承認,現在各個地區官方都是不提倡喜報和數據公開的,所以深圳還有房地產中介出喜報的特點(為了房價,中介真是操不完的心,甚至是未婚未育的幫家長操心)。
深圳灣學校大部分業主也並不是衝著學區去買的,不過是買房送學校的配套罷了,買得起深圳灣房子的家長唯一可能看走眼的就是,當初就讀時學校誇下的海口,而且大部分家長都是有能力有資源為孩子謀個好前程。
真正的學區房投資是同樣花一、兩千萬,只買了個老破小,只為掛戶入讀資格的。而往往這樣的學校是經過多年沉澱,經過了生源沉澱,應試考驗,學校考黃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學區房的風險在劃片風險,政策風險,搞不好就沒得讀。
其實深圳灣學校的啟示放在成都,就是被帶節奏的高新區和天府新區的網紅學校在未來的兩到三年一樣有可能會出現同類的情況,尤其是網紅高五區會陸陸續續的有出口成績出來,雖然和深圳灣動輒20萬一平的房價不能比,但是高新區,天府新區已經是高於老城區1-2倍的房價。
如果達到預期,自然房價會漲,不及預期,兩倍或三倍於青二錦二的價格會不會讓高新家長更加的意難平。
另外高新區不少網紅校走的高大上,素質教育風格,家長在買房的時候是否意識到了,素質和應試雙優其實很難實現的,深圳灣的例子就在這裡擺著的,南京一中的教訓還歷歷在目。
也許我只是想多了,現在高新的雞血家長很多,他們把素質交給學校,把應試都留在家裡了。
作者丨成都菲媽
■【關注】成都養娃那些事各平臺號,收穫雞娃攻略,助您孩子早日成為牛娃!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不妨點讚、轉發、收藏一下哦
孩子的旅程,漸行漸遠
讓我們結伴陪你走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