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卓越的領導者,都有這6大共性

2020-10-24 管理智慧

面對未來科技,實現卓越,是不被算法取代的最好策略。而對於卓越,本文給出了另一種不一樣的闡述,卓越是接下來的五分鐘。在領導者的卓越範疇裡,沒有所謂的明天卓越,只有當時當下的卓越。

作者:泰普洛領導力

來源:泰普洛領導力(ID: Taplowleadership)


1


從白領到專業人士

未來,你的職業很可能會被AI取代


不知你是否發現,我們身邊越來越多的服務開始被機器和軟體取代,全家便利店開始自助買單,酒店客房服務被靈活的機器人取代,大部分餐廳實行掃碼下單,上海的滴滴無人駕駛已開始小範圍試行……

可以預見,在未來的5~20年,我們看到的大部分職業都將面臨來自科技的威脅。

做著重複工作的白領,將很快被軟體取代。

矽谷著名的風險投資人馬克·安德森,曾說:「軟體正在吞噬這個世界。」

工業革命旨在用機器取代體力勞動,促使產能增強;而數字革命則旨在用機器取代腦力勞動,並促使產能進一步增強。

自動化發展的第一個30年,帶來了機器人技術和工人下崗潮;而日復一日做著同樣工作的白領職員,也將很快被軟體取代。

牛津大學就曾發布過一份令人震驚的分析報告,報告稱:在未來20年裡,光是在美國,就有近50%的白領,工作面臨著被自動化或AI淘汰的危險。

所謂的「專業人士」,同樣受到威脅。

威脅不僅僅針對白領,在《玻璃籠子:計算機如何改變了我們》一書中,尼古拉斯.卡爾講到「即便是那些受過良好培訓的專業人士和汽車司機一樣,都面臨著自動化對其工作飯碗的威脅。」

沒錯,隨著AI不斷入侵和科技迭代,專業人士的工作不再是固若金湯,同樣面臨著被取代的風險。當然,並不是說,所有的律師、醫生和工程師都會被取而代之,而是在可預見的不遠未來,整個就業市場會陷入一片混沌狀態。

很多高知分子和專業人員,覺得這不過是玩笑而已。我們來看看《算法帝國》一書的形象描述:

由算法寫出的交響樂曲,已經能夠達到和貝多芬的作品,同樣感人的程度;

它還能如資深律師合伙人一樣,對法律條款倒背如流,對深奧難懂的法律術語信手拈來;

它做出的診斷比醫生還要準確;

它能用資深記者一般的口吻撰寫報導;它還能輔助車輛在城市擁擠的道路上,平穩行駛,而且駕駛技術遠遠超過人類。

這是一場針對各行各業的全球危機。


和以往不同的是,現在,機器自動化所取代的不再是重複性很高的工作。相反,更加智能化的機器可以「在做中學」,進行「深度學習」,可以在浩如煙海的數據中尋找規律,並且得出人類無法發現的結論。

隨著軟體和AI,逐漸取代人類勞動,全球各行各業都會面臨著挑戰與危機。技術業已成形,取代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我們不禁要捫心自問:

  • 還有多長時間,技術就會顛覆整個人才市場?5年?10年?15年?

  • 還有哪件事是人類能做,而機器不能做,或不能做得更好的?

  • 在就業危機來臨前,我們還有還擊的能力嗎?我們到底能做哪些準備?


在《追求卓越的本質》作者湯姆.彼得斯看來:在這場可以預見的危機面前,儘管我們不能改變潮水的方向,但我仍然會選擇樂觀。


2


在可預見的未來

「卓越」是不能被算法取代的


在湯姆看來,在技術的大潮面前,一定存在著一種掌控技術、讓技術為我所用的心法。這個心法,就是「卓越」。

在可預見的未來,卓越是不能被算法取代的。因為這是一項「以人為根本」的事業,聚焦於人類自身的特質,是一種心境,而不是電腦生成的練習。

倘若我們可以對這種人類自身的特質,加以有效利用,其所帶來的效益遠非AI所能比擬。舉例而言:

這種特質可以是全身心投入並熱愛工作的員工。他們提供給顧客的個性化服務,會讓你如沐春風,帶來美妙有溫度的體驗。

這種特質也可以是賈伯斯為其蘋果產品打造的卓越設計。蘋果的設計,之所以能讓全球果粉瘋狂,與其說是得益於程序和設計,不如說是因為賈伯斯在日式園林裡接連數月的禪修和冥想。

什麼是卓越?

卓越就是接下來的五分鐘,是一種特質,它無處不在。

我們很多人會把「卓越」視為一種宏大的目標和追求,認為是它是一座很難企及的高山,是10年之計甚至是50年的。

所以,我們常常會用「追求卓越」!

而在湯姆看來:
卓越完全可以是你的下一次會議,下一通電話,甚至是下一封只有數10行的郵件,或者下一條只有區區兩行的簡訊。

卓越是每時每刻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態度,要麼一以貫之地卓越,要麼就持續平庸。沒有所謂的明天卓越,只有當時當下的卓越。


不僅企業的文化和價值觀需要「卓越」,個人在職場和生活中的行事方式,同樣需要。

它體現在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為中,這些行為會深深印刻在每一個和我們打過交道的人的印象中,無論是我們的團隊、客戶,還是供應商……

何為「卓越紅利」?

首先,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方方面面均能秉持卓越精神的企業,才能在競爭中獲勝,並取得持續成功。

具體來看:員工在這樣的企業工作,能全身心投入,更好地成長,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對客戶來說,這樣的企業才能讓人真正感到滿意,促使他們在口耳相傳中,讓更多人了解到企業的卓越之處;即便是面對AI這樣的不確定性,企業仍能創造持久的工作崗位,同時還能創造更多的崗位。

其次,對我們每個人而言,擁有卓越特質的職場人,「職業生涯」一詞,對他們已發生巨大轉變。它所涉及的不再是單一or幾位僱主,他會投身於「終身學習」的狀態中,確保持續的個人迭代和成長。

他會明白,幾乎一切事情,都需要自己努力爭取。要麼出類拔萃,要麼泯然眾人;要麼日益精進,要麼慘遭淘汰。

而趁早開始「卓越之旅」的企業和個人,會最先享受到「卓越紅利」,與科技帶來的不確定性友好共存。


3


領導者通往卓越的6個實用建議


對企業而言,領導者是否有卓越特質,直接塑造著企業文化,最終影響著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成功。

比如:

每天早上一進門,領導者不經意間對前臺說的三言兩語,就可能影響企業文化;坐在辦公桌前,在前15分鐘回復的幾封郵件,語氣、措辭和細心程度,都在很大程度上展示著企業文化;同樣,在每日晨會上,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塑造著企業文化。

卓越領導者,會幫助每一位團隊成員取得成功。

一位卓越的領導者,應該追求的中長期成功,就是幫助自己的員工成為卓爾不凡的個人,成長為充滿活力,能夠不斷自我更新,致力於追求卓越的企業貢獻者。

因為正是他們,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與位於終端的客戶群體在打交道。只有你的團隊成員都取得成功,領導者才有可能取得成功,企業才能可持續發展。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結果是如何發生效用的:

領導者關心員工——員工用心服務——服務滿足客戶——客戶帶來利潤——利潤保證再投資——再投資帶來不斷創新——不斷創新保證永續經營。而衡量每個步驟的唯一標準,便是卓越!


《追求卓越的本質》一書中,湯姆一共給出了26個具體又行之有效的策略建議。我們選擇了最核心又極易被忽視的6個實用建議:



1. 走動式管理

何謂走動式管理,就是你不能坐在自己的辦公室,用指手畫腳的方式,來管理你的公司;你必須深入一線,或去到那些直接接觸客戶和供應商的場所,在那裡發揮你的領導力。

尤其在當前的劇變時代,走動式管理意味著直接投入戰場,而不僅僅是看數據和聽工作匯報。這是一種保證行之有效地提升領導效率的核心策略。

好處不僅限於此,到一線員工那裡走上一趟,對他們表示認可和關懷,這讓員工備受鼓舞。而這樣一支充滿幹勁的團隊,正是公司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星巴克CEO霍華德. 舒爾茨,曾向《財富》雜誌透露他的管理要訣:

我每周至少走訪25家星巴克門店。除此之外,我也會走訪許多其他地方,比如全食超市、家得寶家居……我試著讓自己像海綿一樣儘可能多地吸收經驗。



2. 熱切又積極地傾聽

我們都認同傾聽的重要性,大部分人都認為自己擅長傾聽,但絕大部分情況下,這一認知只是我們的錯覺。
全球頂尖領導力教練馬歇爾·古德史密斯,在談及熱切傾聽時,曾描述他的一位律師回憶與知名律師大衛·博伊斯第一次見面的場景:

我並非折服於他的才華……真正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每當他提問後,他都會等著我回答。他不僅僅是認真傾聽……他還讓我感覺整個房間裡只有我一個人。

人們通常認為傾聽是一種被動的行為,湯姆卻強調我們的傾聽應當「熱切」與「積極」,這兩個詞至關重要,且都帶有主動色彩。

事實上,傾聽是情感最強烈的人類活動,需要百分百的全身心投入。

善於傾聽之人從不會隨意接聽電話,會習慣性地記大量筆記,更不會誇誇其談,會在與人交談過後幾個小時主動給對方打電話,感謝對方抽出時間與自己交談。



3. 發自內心的熱情以及傳遞熱情的技巧

領導者的熱情,以及傳遞熱情的技巧,是讓你脫穎而出的重要領導力要素。

一項關於教育的研究顯示,不管是純講座式教學,還是小組討論等教學方法,都沒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課後學習效果和參與度。真正能改變這一切的,正是授課老師是否充滿熱情。

正如《》一文中,德魯克所說:

從蘇格拉底的時代至今,兩千年來,我們一直在辯論「教」與「學」,到底是屬於「認知的」還是「行為的」範疇。這真是一場無謂的戰爭。其實,兩者皆是,也是另一種東西,那就是熱情。

作為領導者,你不妨問問自己:你是否熱愛並享受自己作為領導者的角色?你是否在工作中充滿熱情?



4. 掌握道歉的藝術和原則

馬歇爾認為:道歉是人類所有活動中,最神奇、最具治癒力、最具修復力的行為,是他在工作中與高管們打交道時的核心內容。

道歉有幾條「原則」:

原則一:馬上道歉,不要拖延。

原則二:當面道歉。

如果條件允許,請面對面地道歉。打電話是其次,效果最差的是郵件or簡訊。道歉是一種親近的行為,你的表情、態度和肢體語言,會比你的話語,道出更多的內容。

原則三:保持安靜!有效道歉的關鍵在於傾聽。

當你在道歉時所要做的,主要就是用「對不起」這句話,來承認事情出了差錯,而錯誤在你,然後請讓對方開口,直到對方說到精疲力盡為止。

這條原則看上去有些自相矛盾。你要做的是道歉,同時卻要保持安靜,但實際上,你的出現就已經是一種誠摯的道歉,其所表現出來的就是你對錯誤的一種承認。言語倒在其次,所以,學會保持安靜。



5. 培養領導者洞察力的50%法則

大多數管理者都會花大把時間,計劃自己該做什麼,但鮮少考慮自己不該做什麼。其結果就是,他們往往被各種急需處理的事務絆住手腳,而沒能真正注意到整個組織面臨的長期威脅和潛在風險。

卓越領導力要求培養的首要軟性因素就是洞察力:避免忙碌,騰出時間,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情。
每位領導者每天都應該留出一大塊時間,不預先做任何安排。這部分時間的佔比,建議達到50%…
只有當你留出足夠多的「空閒時間」,才有空反思自己在做什麼,才有空汲取經驗,從不可避免的錯誤中恢復過來。
很多人會這樣回應這套50%空閒時間的建議:「這個方法確實不錯,但我還有很多不得不處理的工作啊!」事實上,忙碌本身就說明你領導效能的問題,為真正重要的事情留出時間,才是領導者真正需要付出努力達成的目標。­

《領導力教不會,但學得會》作者羅伯特·霍華德,將50%法則視為卓越領導力所包含的首要軟性因素。對領導者而言,軟性因素是擺在第一位的,對領導效能的貢獻佔到了95%。



6. 有能力建立充滿信任且持久的人際關係網

在《》中,比爾.喬治講到:

領導者的標誌,是有能力培養親密而持久的關係。遺憾的是,大部分公司的領導者,認為自己的工作就是制訂宏觀戰略、確定組織架構和優化工作流程。
在這些任務完成後,他們只需把要完成的工作分配下去即可,而從始至終都與做這些工作的人保持距離。

要完成那些真正關鍵的任務,你需要的是可以完全信任的同事甚至是朋友,他們可以在你需要時,為你犧牲掉自己的利益。要組建這樣的人際網絡,需要的是時間,是一項極為耗時的投資。
了不起的人際網=大量的時間投入=沒有捷徑。

作為領導者,如果你竭盡全力地幫助每一位團隊成員,獲得成長並取得成功,那麼他們必將以10倍的努力,來回報你,助你和企業取得成功。而實現卓越,是最好的策略。(本文完)

相關焦點

  • 卓有成效的領導者,都有這兩大特質
    因為有個這樣一個戰略目標,程維將公司的一切資源、努力都投入到了「讓用戶5分鐘之內打到計程車」這個目標之上。滴滴目前國內月活用戶突破4億。關於戰略,《哈佛商業評論》曾發表的一篇文章裡有這樣一個說法——戰略的相反面也必須是一個戰略。很是精彩。作為企業的領導者,必須要做好那個考慮戰略的人。
  • 《領導力密碼:卓越領導者必備的5大核心要素》導讀!
    ◆【內容簡介】《領導力密碼:卓越領導者必備的5大核心要素》超越了理論,將不同的理念納入一個簡單的框架。它引用了很多現實世界中的例子,新穎生動,引人深思;它為當今領導者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指導。《領導力密碼:卓越領導者必備的5大核心要素》內容精練、層次清晰、易於理解。
  • 掌握這6大核心能力,成為高績效教練型領導者!
    激發團隊潛能和創造力 |本期分享:張韻如 15年團隊管理與諮詢服務經驗 近幾年,我們經常能聽到「VUCA時代」這個概念,VUCA意為易變的(volatility)、不確定的(uncertainty)、複雜的(complexity)、模糊的(ambiguity),這是現下商業大環境的特點
  • 領導者具備了這5大能力,必定財權兼得
    領導者對企業的生存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領導者能力的高與低決定著企業的成與敗,那麼一個人是否能夠成為優秀的領導者,最關鍵是要具備這4大能力。【1】提高威信的能力在團隊中領導者是否具有威信,要靠自身的修養和日常行為來獲得,而且領導者本身也要以身作則,言而有信,只有那些嚴格要求自己的人,才能夠在員工面前樹立威信。
  • 陳春花:怎樣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領導者?附PPT
    如果你想成為一個領導者,你就可以成為。因為一個人真正要領導的,其實是自己。如果能把自己真正領導好,你可以去做任何事情。以下內容來自5月6日陳春花教授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MBA招生宣講會上的演講,由「華章管理」整理,有刪節。
  • 職場上,什麼樣的領導者才算真正的領導者?
    Photo by Holly Stratton on Unsplash「什麼樣的領導者才算真正的領導者?」這是一位好友向老王問的一個問題。另一位朋友透露,他的直接領導,整天玩心機、給下屬挖坑,還因此與公司一位員工在辦公期間發生打鬧,最後,兩個人都被警察叔叔帶走了,並開除了。這也是老王第一次聽說領導和員工在公司幹架的事。老王認為,真正的領導者都是非常謙虛和低調,而不是高傲和強勢。
  • 從公司領導者到卓越商業領袖:沃頓商學院CHAMP2020級招生簡章
    沃頓中國高階管理項目(CHAMP),以培養從公司領導者到卓越商業領袖為願景,是為中國商界精英定製的沃頓最高級的享有全球校友資格的高管教育項目。從公司領導者到卓越商業領袖歡迎加入沃頓中國高階管理項目(CHAMP)6個必修模塊,5大主題,中美3地教學課程圍繞高級領導力與管理、戰略和治理、組織變革與創新、公司增長與商業決策、前沿科技和商業運用5大主題,進行6個必修模塊的學習與修煉。
  • 陳春花價值型企業的八大共性
    之所以沒有稱之為冠軍企業,是因為我覺得真正的冠軍企業需要有優秀的企業特質。正如這些嘉賓所談論的話題一樣,我們常常會為「是多元化還是專業化?是空降經理還是內部培養?是人才重要還是技術重要?是資金重要還是政策重要?」等這些問題糾纏和搖擺,也許每個企業都有具體的情況,每個階段都有機會和挑戰,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特性,所以答案應該也是多解的,這樣的結果對於成長中的中國企業而言沒有任何意義。
  • 牛逼的領導者,必備這6種特質
    文中詳細列舉了6種特徵,我們可以從中學習這些指導原則,並加以利用。良好的管理也是一門技術,是可以教、可以學的技術,其基礎是知識和經驗。一個領導如果沒有真正的技術基礎就無法工作,任何一個組織的正常運行都不能脫離這樣的技術基礎。 真正的領導並不就此滿足,他們還要走出幾小步,而且是重要的步子。
  • 精確剖析:卓越領導者的特質!
    我們的個性和心理對我們與同事的溝通影響巨大,不管我們是會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組織,還是會尋求達成一個富有成效的共識,將整個企業與我們的目標聯繫起來。一種想要成就某事的渴望激發著領導者個人或公司努力發揮其潛能。領導者需要有適度的雄心抱負來推動自己和他人前進。
  • 成功做領導者的12大技能
    凡領導者皆有能力,只不過能力有大小之分、高低不同。對於低能的領導,誰也不敢恭維他的領導藝術,對於領導能力超強者,人們可能會說他很有領導才能,也有人會說他的領導藝術不錯。如同唱歌,宋祖英唱得好,人們會讚美她表演藝術超群絕倫,普通人唱得好,人們最多會說這人有些表演才能。能力和藝術屬於不同的層次,能力是基礎,藝術是能力不斷提高,不斷積累,由量變到質變的結晶。
  • 阿米巴是否真正能夠協調個性、共性與人心?
    我們企業也打算做阿米巴的落地,但我們這幾天一直有個疑惑,就是阿米巴落地企業,是否真正能做到協調個性與共性、人心性?因為人心是最不值得信任的,恰恰也是最值得信任的。好,謝謝。稻盛和夫已經給出了清晰的答案,事實也證明這一套思想體系是成功的。也就是說,阿米巴的經營一定可以達成關於員工的共性和個性之間矛盾的協調。共性和個性是企業經營過程當中最大的矛盾,那麼這裡,我們首先要知道,人性的共性在哪?第一,人都是自私的。第二,人又都有一顆慈祥的心。
  • 成功的領導者都遵循這21條法則
    工作十多年,近幾年都有帶3-5人的小團隊,可總感覺哪裡有所不足,不喜歡交際的我,總習慣沉寂於事務的工作中去。所以開始看些領導力的書箱,比如這本約翰麥克斯維爾著作的《領導力21法則》,他將成功的領導者應該遵循的原則進行了歸納總結,總結成為21條可供執行的法則,也是提升領導力的攻略。每個法則一個章節,用一些成功的故事去詮釋該項法則的重要性,相對比較通俗易懂,但卻未必容易掌握。
  • 卓越管理者需要具備的5大領導才能
    恰恰相反,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能看到:無論是在商業、政治、運動或者是其他大大小小的領域,都不容易找到擁有持久成功紀錄的高效領導者。在我個人職業生涯以及我擁有出色管理者的團隊中,我都試圖讓領導力的法則變得更加簡單。是的,我知道有很多關於領導力的商業書籍,也有無數MBA課程和研討會以領導力為主題。那很好,我相信它們都能提供一些價值。
  • 金輪針布做「全球梳理器材元件卓越領導者」的...
    金輪針布做「全球梳理器材元件卓越領導者」的信心更強了 2019-08-29 10:48:28 來源:中國紡織報 8月28日,金輪針布(江蘇)有限公司在全面質量管理推進暨中國質量協會成立
  • 只有真正明智的領導者才能善用賢才
    一個人想建立一些殊勝卓越的事業,做一些不同尋常的事情,但是,這是世俗之人不能夠理解、也不能接受的。因此如果領導者使那些明智的人,去幫他謀劃事情,但是又讓那些平庸之輩來議論他,那麼賢人的這些見解和主張,一定不能夠被這些平庸之人所理解,這是第二種難處。
  • 領導者就是導航者
    (太 15:14)       耶穌曾指責那些固守律法的法利賽人,他們身為宗教領袖,卻將百姓帶入錯誤的信仰中,這就如同瞎眼者領路,兩個人都要掉在坑裡了。這是對每一位帶領者的提醒,我們的方向正確嗎?我們要將團隊帶向何方?這些問題至關重要,領導者們需要常常警醒,確保團隊始終走在正確的方向上。
  • 新時代領導者「五力」模型
    企業領導人和組織都面臨著巨大的轉型壓力,領導人的壓力更大,因為他不僅本人要深刻理解變革,主動地迎接變革,還要找到一條路,讓組織一起轉型成功。這意味著他不僅要能找到正確的方向,還必須讓員工都認同這個方向,並為之一起改革和努力。組織的靈活性和效率都必須跟上,而這與員工通常的舒適區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有些人甚至都可能不再適用,必須調整。
  • 專訪麻省理工校董:MIT人都有這兩點共性
    那麼他們又有怎樣的共性呢?外灘君與麻省理工學院校董John Chisholm聊了聊,MIT對人才需求和培養目標上的傳統和變革。他給中國學生提了什麼建議?他的求學史又能看到什麼?一起來看看吧。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作為Top名校,歷來是外灘君重點關注對象。我們採訪過MIT的教授、校友及各路MIT牛爸牛媽。今天的採訪對象有點特別,是MIT校董,意思就是參與學校建設投資的人。
  • 你是乘法領導者還是除法領導者?
    美/莉茲懷斯曼乘法領導者創造了一個強大的環境,在這個環境中,卓越的思想和工作可以蓬勃發展。專制者創造了一種緊張的環境,壓制了人們的思想和能力。一位要求嚴格的領導詹娜·希利是一家大型電信公司的現場運營副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