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國發院管理學教授楊壯老師2019年11月2日在《哈佛商業評論》中國年會上的演講。
複雜、多元、不確定的世界環境挑戰領導力
當前世界趨勢極為複雜、多元、不確定,極為動蕩不安。這一點對今天在座各位領軍人物來講是十分艱巨卻無法迴避的一個現實。在過去幾年的教學中,我看到更多的人對未來充滿恐懼或糾結,因為看不清未來該怎麼做,給企業和個人制定長遠的發展規劃都很難。
競爭、挑戰正變得越來越多元,除了整個局勢變化帶來的複雜性,還有經濟的真實下滑,這一點可能更重要。因為在經濟上行周期裡,問題可能只是機會的大小,而在下行周期裡,就變成了機會的有無,面臨了淘汰的風險。
這兩年又新增了國際格局的不確定性,尤其是中美兩個大國的爭端,使很多企業面對的國內和國際挑戰更大,營收下滑很明顯,對未來也更擔心。
另一個壓力來自於技術,新技術層出不窮,跨界競爭越來越普遍,被莫名顛覆的行業和企業數量不斷增加。
企業領導人和組織都面臨著巨大的轉型壓力,領導人的壓力更大,因為他不僅本人要深刻理解變革,主動地迎接變革,還要找到一條路,讓組織一起轉型成功。這意味著他不僅要能找到正確的方向,還必須讓員工都認同這個方向,並為之一起改革和努力。組織的靈活性和效率都必須跟上,而這與員工通常的舒適區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有些人甚至都可能不再適用,必須調整。
新時代領導者「五力」模型
新的生態就需要新的領導力。
今天的領導者需要什麼樣的領導力?這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我今天提出領軍人物,特別是創新型的領導者,其特質要比傳統時代有所變化。我總結為「五力」模型,包括驅動力、洞察力、創造力、專注力和自控力。
第一、驅動力
驅動力的核心是要有自己的夢想。我們首先要知道自己想幹什麼,要有很強的驅動力和很清晰的價值觀,這種驅動力能夠讓中國社會、中國經濟持續往前走。
日本最近面臨的一大挑戰是無欲望社會。在網際網路條件下,大約百分之三四十的年輕人沒有欲望,沒有驅動力,很多人變成宅男,哪兒都不去,無欲無求,對未來沒有激情。這跟當下的中國產生了鮮明對比。
最需要承擔中國今天所面臨挑戰的一個群體就是三十到五十歲的中堅力量,因為他們很多是領導者。面對挑戰時,如果他們的驅動力下降,激情不再,對未來不再充滿信心,那才是中國真正的挑戰。
所以,充滿挑戰的時代,領軍人物首先要保持驅動力,這是第一要素。
其次,驅動力必須基於正向的價值觀。我對價值觀的定義有兩點:其一是行為的動機,你究竟想做的是什麼,最終想成就什麼;其二是選擇的排序,你做這件事情將採用什麼樣的方式和方法,面對眾多選擇的時候,你的排序是什麼。比如對於財富的追求可能是你的驅動力,但在價值觀上必須堅守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幾年前我帶著一組企業家學員到以色列,時年92歲的以色列前總統佩雷斯跟學員談了一個小時,其中80%的時間在講一件事情——夢想。他認為,一個人一定要有夢想,而且,一個人的夢想有多大,這個世界就有多大。
管理學家德魯克的三個經典問題值得我們認真思考:我們的事業是什麼?我們的事業將是什麼?我們的事業究竟是什麼?在這些問題上我個人覺得一定要有驅動力。如果驅動力不強,環境一變化,我們的思想就會動搖,這在變革的時代會使我們走得很不堅定。
賈伯斯的驅動力就很強,他說:我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這就是賈伯斯的驅動力或夢想。馬丁·路德金寫過《我有一個夢想》,1964年的美國種族歧視還很嚴重,而他的夢想很大。他希望有一天幾個孩子一起手拉手去上學,無論種族,大家評價你不是基於膚色,而是基於你的品格和價值。
稻盛和夫有一個人生成功方程式:成功=思維方式×熱情×能力,熱情和能力值的範圍是1~100,思維模式值的範圍是-100~100,這是不得了的公式。如果你個人能力很強,但思維模式不正確,也就是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是負面的,你越強大,對社會和周邊人的負作用越大。這就是稻盛和夫對價值觀的重視。
巴菲特評價投資人,不僅看能力,也很重視人品,如果你缺乏了正直,其他的一切都沒有用。巴菲特和稻盛和夫作為東西方的企業家代表,兩個人的核心觀點異曲同工。
第二、洞察力
洞察力是什麼?其一是戰略的定位,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其二是深思熟慮,做出正確的判斷。
二戰期間,史達林、羅斯福,包括英國的張伯倫都對希特勒的本質面目看不清,邱吉爾不同,他1940年在英國發表講話,讓全體英國人跟希特勒對抗到底,絕不投降。因而英國成為少有的沒有被德國佔領的歐洲國家。沒有邱吉爾這個偉大的領軍人物,當時的英國可能會寸步難行。
拿破崙的成就也不僅在於他的勇敢,還有他制定的法典。拿破崙對社會治理的認知極為清晰,洞察力非凡。他認為社會一定要有一個完善的法律體系,那是解鎖未來社會問題的鑰匙,所以拿破崙法典至今是法蘭西國家民法中很重要的基礎。
第三、創造力
什麼是創造力?創造力在某種意義上與創新力不一樣,創造力實際上是對人類一切知識、物品、思想的一種原創能力,而創新力是以原來一個點為基礎進行改善。創造力是從0到1,創新力是從1到N。
中國人的從0到1比較差,這與我們的教育方式和歷史背景有很大關聯。因此,要有創造力就必須要有原創能力,必須敢想、敢說、敢問、敢討論、敢思辨、敢越一步,這對每位企業家和創新者非常重要。
德魯克曾講,企業目的是什麼?是創造客戶,這一點很重要,這是對人,對客戶的創造力。熊彼特強調企業家精神,企業家精神實際上是「創造性的破壞」,是對傳統組織文化行為的反抗和反叛,以此創造出自己新的思想和思維。
我們曾參觀以色列海法大學。海法大學總結出以色列三條創造基因——第一是勇於想像,第二是勇於行動,第三是勇於做大。這三個「勇於」與以色列文化教育制度和水準有著極大的關聯,但對於中國企業家而言實踐起來十分艱難。
第四、專注力
做得好的中國企業沒有一家不是專注的。蘇格拉底說,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的人,最容易得到其他人的服從。蘇格拉底講這句話實際上是說專注力是選擇的問題,是一個哲學問題。只有懂得放棄才會專注,只有懂得聚焦才能把一件事情做好,否則很難取得超越常人的成就。
專注力最核心的是工匠主義精神。中國一直說學習日本,日本的百年老店達到三千多家,還有一家企業擁有一千四百年的歷史,這值得中國企業認真思考。沒有專注精神我們很難讓中國企業從第一代傳到第二代,而中國目前擁有百年歷史的企業很少。
德魯克在他「卓越有成效的領導者」五大要素中專門講到專注,包括:時間上專注、事情上專注、選擇上專注。只有真正的專注,管理好自己之後才能真正地管好企業,才能讓企業基業常青。
巴菲特對工作極為專注,他有一句名言——每天早上去辦公室我感覺我是要去教堂畫壁畫。他對待工作像畫壁畫一樣專注。
在今天的環境中,我看到畢業生專注力極其缺乏,兩三年、甚至兩三個月就換一個工作,對任何工作沒有很強的興趣和熱愛,如果不喜歡你的工作,就會很難專注。
第五、自控力
自控力和自律很像,自控力是指控制自己情緒,控制、把握、駕馭自己的命運,這是一種可以鍛鍊的特殊能力。
今天已經進入網際網路時代,一個中西方完全隨時溝通的時代,我們面對巨大的挑戰,也面對更多的誘惑。我們能不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和想法,能不能駕馭自己和團隊,變得更加重要。
堅毅是領導者最重要的特質
史丹福大學教授吉姆柯林斯曾講,第五級領導者都有兩大特質,即謙遜的品格和堅定的意志。這與中國的兩句成語很像,一個是「外圓內方」,另一個是「內聖外王」。中國很多東西和西方是相通的,因為人性是相通的。
在領導者的特質中,我認為最關鍵的一條是堅毅。
美國教授安傑拉·達克沃思寫過一本書,名字就叫《堅毅》(GRIT)。她研究了很多成功人士,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成功因素,即堅毅。在她的研究中,這個因素幾乎無可替代。一個人的天賦X努力+技能,一個人的技能X努力+成就。如果沒有堅毅,你的努力就要大打折扣,你的天賦、技能、社會資本等等,都難以發揮到極致。
中國要面對當下的挑戰,要在世界上真正有影響力,離不開一批有影響力的組織,而領導者直接影響著組織的方向和靈魂。因此,卓越的領導力對於個人、組織,乃至未來的中國和世界都格外重要。希望大家都能按照「五力」模型培養自己的領導力,並塑造自己堅毅的品格,最終成為一個領導力非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