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廣播協會27日報導,鑑於變異新冠病毒已經在包括日本在內的全球多個國家出現,日本政府決定從28日至明年1月底「暫停批准外國人入境」。而此前,日本政府還宣布自28日至明年1月11日期間暫停「Go To Travel」系列旅遊補助計劃,以防止疫情蔓延。
△據NHK26日報導,日本政府出臺新的入境限制政策,從28日至明年1月底「暫停批准外國人入境」。(圖片來源:NHK)
新的限制入境政策的出臺以及「Go To Travel」計劃的告一段落,讓原本依賴旅遊業的日本面臨國際遊客銳減與國內旅遊受挫的雙重困境。面對愈發嚴峻的疫情,剛從安倍手中接盤的菅義偉能否挺過這個寒冬?
日本入境旅遊市場——舉足輕重也首當其衝
由於人口減少、消費增長乏力,日本政府於2003年提出「觀光立國」戰略,試圖通過入境旅遊來拉動經濟增長。
多年來,日本政府通過立法保障,增加財政支出、減免稅收等政策大力扶持旅遊業,效果顯著,日本入境遊客從2003年的521.2萬人次,迅速增長到2019年的3200萬人次。
數據顯示,2019年日本旅遊業創收400多億美元,規模超過了半導體部件出口,使旅遊業成為僅次於汽車產業的第二大經濟支柱。就在日本的「觀光立國」國策穩步提振日本經濟的同時,日本的旅遊市場對境外遊客的依賴程度也在日益增加。這也為2020年日本旅遊業遭受的巨大衝擊埋下伏筆。
△2020年訪日外國遊客人數統計表,數據截至11月18日(圖片來源:日本觀光廳)
2020年3月,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各國出於防疫考量限制出境,訪日遊客急劇減少。根據日本觀光廳11月披露的數據,今年僅在3月世衛組織宣布「新冠肺炎大流行」時,該月訪日遊客人數同比減少93%,4月時,同比降幅更是達到99%。綜合計算,2020年前10個月訪日外國遊客人數同比下滑85.1%,累計減少了近2300萬人次。訪日旅客人數遭遇長達近一年的斷崖式下跌,作為日本第二大支柱產業的旅遊業自然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
東京奧運會——新冠疫情下的另一個未盡事項
在新冠肺炎疫情狠狠打擊日本入境遊市場的同時,一個籌劃已久、投入頗多且寄希望甚高的國際性活動——2020東京奧運會——也隨著新冠疫情的大流行而被迫宣告推遲。
△當地時間3月23日,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日本國會參議院預算委員會的集中審議會上表示,「假如存在困難的話,從運動員第一的想法出發,將不得不做出延期的判斷」。但安倍同時表示,不存在取消選項。(圖片來源:《產經新聞》)
從3月3日的「推遲,但一定年內舉辦」到3月23日的「如果不能以完整的形式舉辦東京奧運會,將不得不考慮延期」,再到3月25日的「延期至2021年夏季」,日本政府對舉辦奧運會的執念最終隨著愈來愈嚴重的疫情而逐漸消散。
△2月14日至12月27日,日本新冠肺炎單日新增確診數統計圖。根據上圖顯示,日本自2月起經歷了三撥疫情,而這三撥疫情的劇烈程度逐漸加深。(圖片來源: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
根據東京奧組委22日公布的最新數據,東京奧運會延期一年將需要多花費2940億日元(185億元人民幣),75%的費用由日本政府買單,總預算將達1.64萬億日元(158億美元),使其成為「史上最貴奧運會」。當時間來到8月,面對註定要延期的東京奧運會,前期的巨額投入已然無法收回,又正逢第二撥疫情再次洶湧來襲,日本公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經濟數據顯示,受新冠疫情影響,二季度日本的GDP環比下降7.8%,按年率計算下降27.8%,刷新了降幅紀錄。
△8月17日,剛剛結束檢查治療的安倍乘車離開醫院應慶大學醫院。
與日本經濟一同惡化的,還有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身體狀況。8月28日,安倍正式宣布因健康狀況不佳辭職,原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出任新首相。首相菅義偉上任後的第一項工作,便是繼續推進「Go To Travel」計劃。
△9月16日,日本舉行臨時國會,先後在眾、參兩院全體會議上進行首相指名選舉。眾議員共投出462張有效投票,新任自民黨總裁菅義偉獲得314票,超過有效投票半數的232票,在眾議院全體會議中當選為日本首相。
「Go To Travel」計劃——背道而馳的孤注一擲
早在7月22日,日本政府出於刺激經濟、提振國內消費的考量,推出了「Go To Travel」計劃。該計劃於8月正式推行,由政府補貼民眾在國內出遊時的餐飲、住宿和購物等費用,以刺激個人消費、振興停滯的旅遊業並帶動地方經濟。
然而當時日本疫情已有所反彈,地方政府和民眾對該計劃的質疑聲不斷。儘管如此,補貼計劃還是被如期推出,實際上也確實促使日本出遊人流增加。據日本觀光9月30日公布的住宿旅行統計數據顯示,8月日本各類住宿設施接待日本遊客2605萬人次,比7月增加470萬人次;酒店客房入住率與7月相比上升2.5個百分點,達到32.1%。
儘管「Go To Travel」計劃確實對拉動國內消費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由於「Go To Travel」計劃中多項經濟刺激舉措與防疫要求相違背,在面臨第三撥更加猛烈的疫情時,日本民眾紛紛指責是該計劃導致了疫情的蔓延。
據路透社15日報導,由於多數日本民眾的強烈反對,以及日本第三撥疫情形勢愈發嚴峻,「Go To Travel」計劃將從28日起至次年1月11日暫停。雖然已經宣布暫停計劃,但是《朝日新聞》21日發布最新民調顯示,菅義偉及其政府的支持率驟降至39%(上月為56%),而不支持率增至35%(上月為20%)。
智能化、數位化改革——遠水難解近渴
面對驟然而起的第三撥疫情,菅義偉驟然而降的民意調查數據展現出他現在所處境地的尷尬。據日本廣播協會(NHK)報導,日本26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881例,連續4天創新高,累計確診達218434例。
△日本第三撥疫情相較前兩撥影響更加嚴重,自12月20日至12月26日這一周,平均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達到21652例(數據來源: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
疫情反彈給日本經濟從下滑中復甦的前景再次蒙上陰影。日經新聞17日報導,日本政府將當前財年(截至2021年3月)GDP預期下調至萎縮5.2%,這將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年度下滑幅度,此前的預估為萎縮4.5%。
△當地時間8日,菅義偉表示為了促進日本從新冠疫情導致的經濟衰退中儘快復甦,日本政府將制定新的經濟刺激方案,總規模為7080億美元。
為應對疫情帶來的衝擊也為了挽回民意,菅義偉政府12月8日推出7080億美元的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10天後,日本政府宣布將2021財年經濟增長預期從3.4%上調至4%,這似乎表明日本政府指望708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能夠加快經濟復甦。但分析人士指出,這一預測過於樂觀。
由於刺激計劃中約七成的支出將用於推進日本經濟結構轉型,如發展數位化技術和綠色經濟,SMBC日興證券的經濟學家宮前耕表示,這些措施的短期效果並不顯著,即使樂觀地看,對2021財年日本GDP的積極影響也不會超過1%。
「魚與熊掌」都想要,菅義偉深陷信任危機?
菅義偉上臺後曾反覆強調,防控疫情、經濟復甦是其政府的首要任務。但現實表明,菅義偉「魚與熊掌」都沒得到。
為了刺激消費,日本政府推出「Go To Travel」旅遊補貼計劃,但成效有限,一度被詬病加速疫情惡化。面對疫情反覆,輿論不滿,政府又宣布暫停該補貼計劃。原本在政策鼓勵下提前收到許多訂單的旅遊從業者已經開始大量鋪貨,突然喊停不僅令他們蒙受大量損失,餐飲、酒店等服務業也受到連帶影響。
飲鴆止渴的旅行補貼、政策執行的進退失據,應對疫情的疏忽大意最終體現在民調上。
朝日新聞21日發布最新民調顯示,56%的受訪者對於日本政府的疫情防控工作表示不滿,79%的人認為暫停「Go To Travel」計劃宣布的「太遲」。
日本廣播協會(NHK)14日曝光,菅義偉前腳呼籲民眾將聚餐人數控制在5人以內,後腳就與7名政府高官和知名人士在高級牛排店聚餐。消息引發日本民眾譴責,「菅義偉下臺」的詞條登上熱搜榜單,本就岌岌可危的信任再度「雪上加霜」。
另一方面,持續發酵的「賞櫻會」醜聞,也給菅義偉惹來一身麻煩。24日,菅義偉就「有違事實的答辯內容」向國民道歉,日媒報導稱,不排除在野黨會追究其政治責任,如果醜聞進一步發酵,明年的眾議院選舉也將受到影響。
12月25日是菅義偉作為首相執政的第100天,然而民調的數字似乎表明他的「百日躬耕」勞而少功。疫情為「觀光立國」的政策敲響了警鐘,單純刺激消費杯水車薪......面對第三撥疫情席捲多國的這個冬天,菅義偉和日本需要面對的難題還有很多。
監製丨唐怡 陸毅
製片人丨趙新宇
主編丨崔翀
編輯丨王瑤 金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