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暴力強拆魚塘事件」調查

2020-12-19 海峽消費報

「疫情期間,國家正大力提倡復工復產、六穩六保,但泉州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臺商投資區分局卻聯合洛陽鎮政府,在臺商投資區管委會的帶領下,派出挖掘機和大量人員,對養殖戶的魚塘和生產設備進行野蠻破壞。魚塘被挖,增氧機、發電機、水泵等生產設備被毀,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0多萬元,間接經濟損失高達上百萬元,強拆讓我們雪上加霜……」近日,泉州臺商投資區洛陽鎮白沙村五一墾區的周春強、黃冬金、尤仁鑑等水產養殖戶向福建法治報記者投訴。

暴力強拆,魚塘現場一片狼藉

6月4日,記者來到位於泉州臺商投資區洛陽鎮白沙村五一墾區被毀魚塘現場,進行實地調查採訪。

「我們的土地承包期是30年,為什麼一紙退養通告就撕毀我們的承包協議?」 「如果是徵地,也不能搞強拆!」「毀塘的目的,就是臺商投資區要佔用耕地搞商業開發!」白沙村村民紛紛表達著他們的憤懣之情。

在養殖戶和村民帶領下,記者來到被毀魚塘現場,雖然4月10日的毀塘事件已經過去近2個月了,但現場因暴力留下的痕跡依然令人驚心。

記者在現場看到,每口魚塘的壩體都被挖出幾米寬的大洞,養殖棚被毀,電線被剪,發電機、水泵、增氧機被砸,上千米供水管被砸出數不清的大洞,養殖戶的生活用品被拋灑一地。

強拆造成多方土地承包合同無法繼續履行

周春強、黃冬金、尤仁鑑等十多位水產養殖戶告訴記者,2016年他們響應國家發展農業的號召,靠借貸到泉州臺商投資區,與泉州臺商投資區「五一綜合開發農場」籤訂了《魚塘租賃協議》,承包洛陽鎮白沙村「五一墾區」200多畝魚塘搞水產養殖,並依約一次性向五一綜合開發農場交付了200多畝魚塘承包費229600元,租期到2020年12月30日。可是,到了今年4月10日,在未協商、未補償、未安置的情況下,泉州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臺商投資區分局突然派出挖掘機和大批人員,挖毀了他們承包的200多畝魚塘,推倒了十多座養殖棚,造成大量養殖設備損毀。

「從村民小組流轉過來的耕地,承包期限要到2022年5月15日才到期。」 泉州臺商投資區五一綜合開發農場的委託代理人鄭明添說,沒有得到任何補償的村民和農場同樣是暴力毀塘的受害者,強拆造成村民和農場之間、農場和養殖戶之間的合同全部無法繼續履行。

白沙村村民鄭逸祥、鄭強新告訴記者,白沙村五一墾區(海埭埔)有900多畝耕地,是大約1000戶、4000位村民的承包地,大部分村民手中都有政府頒發的《福建省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和《耕地承包合同書》,承包期為30年。這些年白沙村村民就是靠土地使用權流轉生活的,現在魚塘被毀,土地流轉合同被迫中止,村民沒了生活來源。

據了解,1997年之前,「五一墾區」是機磚廠取土場所,取土後導致這片農地不適合種植農作物,因此村民1997年承包後,這裡慢慢變成水產養殖的魚塘。

強拆是為了保護生態環境,還是用耕地蓋大樓?

強拆是否有法律依據?強拆後的地塊作何用途?帶著疑問,6月4日下午,記者來到泉州臺商投資區管委會採訪。臺商投資區環境與國土資源局的環境與土地監察大隊塗書錄大隊長,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不是說有土地承包證,就什麼都能幹的,我們強拆魚塘不是要徵收土地,系出於環境保護的目的。」塗書錄對記者說,白沙村鄭某等人水產養殖的區域,屬于禁養區,按照規定是不能開展養殖的,且鄭某等養殖戶並未取得水產養殖許可證,屬於非法養殖。此外,鄭某等人所屬的這片區域因為存在多年的水產養殖,導致水質已經成為「五類」水了,這是非常危險的。因此,這片區域是受保護的,不能搞養殖和搞建設。為了保護這裡的水環境,2019年4月9日,泉州臺商投資區管委會就發布了《關於環百崎湖水產養殖退出的通告》,要求從2019年4月10日到2019年7月10日在環百崎湖水產養殖退出範圍內從事攔網養殖、灘涂養殖的單位及個人,自行退出水產養殖。

「強拆的目的真的只是為了保護這裡的生態環境?」採訪中,記者拿出一張泉州臺商投資區規劃局於去年5月發布的《泉州臺商投資區白沙片區單元控制性詳細規劃》圖給塗書錄看,剛才還信誓旦旦宣稱強拆是為了治理水汙染、保護生態環境的塗書錄一時無語。從規劃圖中記者發現,大紅色區域被規劃成商住、娛樂用地,而黃色的R2地塊則規劃為二類居住用地,一部分被規劃成商住用地的位置正是白沙村被毀塘的位置。

「為了保護當地的水環境,只是泉州臺商投資區管委會準備在農民耕地蓋商住大樓的一個幌子。」鄭逸祥、鄭強新等村民說。

律師:如此強拆,涉嫌違法

「如果是合法徵用耕地,那就應該依法向村民公示徵地批覆和土地變更批覆,並對失地農民進行補償和安排農民轉產轉業。只有履行了這些手續後,才能挖塘、拆棚、徵地。」上海錦天城(福州)律師事務所錢亮律師說,《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國家保護集體土地所有者的合法權益,保護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定,政府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徵收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但必須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後,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並組織實施,並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障被徵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錢亮律師告訴記者,政府徵收土地是要花錢的,土地徵收費是要用來補償給村集體(土地承包戶)的,而土地上的生產資料補償是要補給使用權人或者實際使用人的,如果魚塘中沒有了魚蝦、沒有了養殖設施,徵地時就不用補償使用權人了。

外,錢亮律師說,就是泉州臺商投資區管委會有《徵收土地啟動公告》,那也只是徵地的一個步驟,這之後還要聽取被徵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村民委員會和其他利害關係人的意見。如果多數被徵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認為徵地補償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召開聽證會,並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只有徵地補償登記完成後,才能叫停集體土地的所有權人或使用權人停止耕地上的耕種或養殖。因此泉州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臺商投資區分局為了當地商業地產開發的需要,為了達到低成本徵收的目的,未通過人民法院判決,採用斷電、挖路、毀塘、砸設備等手段,擅自對承包地上的構築物、生產設施、生活用品等進行故意損毀,涉嫌違法。如果未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而將農用地用於非農業用途,則屬非法佔地行為,嚴重者將構成非法佔用農用地罪。

「不管農民有沒有水產養殖證,這樣的強拆都無法律依據。」福建凱峰律師事務所的廖生營律師則認為,在這起強拆中,泉州臺商投資區管委會是以水產養殖戶無水產養殖證和水汙染的名義進行,那麼這些無證水產養殖和汙染為何十多年來都沒有見哪個部門來管?一旦到要徵地的時候,泉州臺商投資區管委會就出來說無證經營和汙染,進行強制拆除,這顯然是找藉口。由於泉州臺商投資區管委會怠於行使法定職責,造成當地十多年來水產養殖均在無證的情況下進行,這樣的歷史遺留問題單獨讓水產養殖的農民來承擔損失,這顯然不合理。(本報記者 王曉明 葉華南)

相關焦點

  • 《武漢洪山區強拆事件》後續報導
    2016年5月,多家媒體報導了《武漢洪山區強拆事件》這一重大輿情案件,隨即引發網民的廣泛熱議。據某輿情監測平臺不完全統計:百度展現與此事件相關的搜索結果高達126000條,相關的論壇帖超過300條,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的關注量超過一百萬人次,搜尋引擎的搜索指數高達23萬,百度百科也第一時間將該事件收錄。
  • 法律明文禁止暴力強拆,暴力拆遷不僅會被免職還可能面臨刑事責任
    拆遷期間,因拆遷補償的問題,拆遷方跟被拆遷方通常會產生一些摩擦,比如,被拆遷人覺得拆遷補償低或是質疑徵收程序存不合法而拒絕籤訂補償協議時,拆遷方常常不是斷水、斷電、阻斷交通,就是暴力強拆,有時雙方還會因糾紛大打出手,發生肢體衝突。比如近日山東棗莊拆遷事件。6月21日,山東棗莊市山亭區,拆遷工作組和城管與善崮村村民因為拆遷補償問題,發生口角,並繼而發生肢體衝突。村民和城管均受傷。
  • 法院判例: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社會閒散人員」暴力強拆終被判刑
    在徵地拆遷期間,拆遷部門經常和拆遷戶會有各種各樣的矛盾,而矛盾的根源就是拆遷補償問題,如果拆遷戶不肯妥協,那麼就可能遭遇暴力強拆。暴力強拆中經常會出現「社會閒散人員」強拆,這些「社會閒散人員」身後往往會有拆遷部門的影子,這些「社會閒散人員」經常會以為背後有人撐腰就胡作非為,但在法律面前,暴力強拆分子最終都要為自己的違法行為付出代價。
  • 總結實踐經驗,談談遭遇暴力強拆究竟該怎麼維權
    如果說違法拆遷,尤其是暴力強拆行為是無法避免的,損害已經造成了,那麼被徵收人一定要學會「強拆之下如何維權」。而對於強拆類案件,京鵬徵地拆遷律師給大家總結分享以下三點辦案心得,希望每個被徵收人都能守護好自身的合法權益。
  • 刑事律師解讀暴力強拆之正當防衛
    耿某華的妻子聽到聲音以後來到院中,然後被強拆人員按住架離開了院子,耿某華聽到聲音以後也來到院中,被強拆人員圍毆。耿某華用隨身攜帶的分苗刀亂捅亂揮,將參與強拆的王某某、谷某明以及俱某某捅傷了。耿某華也被其他參與強拆的人員按倒在地,帶離了院子。接著康某某組織其他人員用挖掘機對耿某華的房屋進行了強拆。
  • 惠州一祠堂被強拆,事件已立案調查
    如今,時代在變化,各個城市都在日新月異的蛻變中,其中,最能推動城市發展的一定是房地產行業,其對城市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持續發展當中,難免會出現良莠不齊的現象,部分無良開發商在追求利益當中,公然違反法律,在拆遷徵收中不按照規矩辦事,對部分建築進行強拆強建,令人憤怒。
  • 房屋可能被強拆?你該採取有效行動了
    文/李晶寧 導讀:強拆這種事,已經消停好幾年了。鑑於過去各地發生多起強拆引發的群體性和新聞熱點事件,近年來各地都相繼出臺了比較合理的拆遷補償政策。由於補償較優厚,也能及時到位,一些地方已經從過去的百姓抵制強拆轉變了百姓盼拆。然而,正如需求第二定律所刻畫的人性,人們只有在足夠長的時間裡,才願意並能夠尋找到更好地解決問題的替代方案。暴力作為人類發展史上永久保留的手段,在為了加快徵地拆遷項目的進程中,還是很容易被啟用。強拆,對於任何人來說都猶如一場災難。暴力強拆則把一家人的安身立命之所,頃刻間化為殘磚碎瓦。
  • 「局長強拆校門」事件當事校方:他拒測體溫,強拆校門是臨時起意
    強拆是蘇某臨時起意、挾私報復並暴力執法。」視頻:130秒看懂「城管局局長拆校門」事件:疑為取車當場強拆 當地調查組介入,時長約2分13秒日前,一篇題為《這個蘇局長很強勢,開私車闖校園,讓測體溫就拆校門》的文章刷屏了。
  • 違法強拆為何屢禁不止?
    在《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以下稱《徵補條例》)出臺之前,暴力徵地和強拆的種種「事件」在全國各地一再上演。「唐福珍自焚事件」、「雲南巧家爆炸案」、「江西撫州爆炸案」等血與火的教訓讓我們至今還記憶猶新,而最近的「安順公交車墜亡事件」又一次將徵遷的矛盾推到了公眾的面前。
  • 你敢暴力強拆?!呵!我們可以正當防衛!
    其中,河北省辛集市耿某華正當防衛不批捕案格外引人關注,因為這是一起對非法入侵住宅暴力強拆的防衛案件。 在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因暴力拆遷引發的矛盾和衝突時有發生,其中很多案件往往伴隨著強拆人員入侵公民住宅的情節。最高檢表示,之所以公布這個典型案例,就是為了全社會能形成共識:公民住宅權不可侵犯。
  • 真誠歉意是強拆後心靈「創可貼」?
    張宏偉說,發生了這種事件我們感到非常痛心,說明我們的工作沒有做好,真誠地向你和家人表示歉意,請相信調查組一定會依法迅速查明事件真相,對涉及到的違紀違法人員嚴肅處理,還你們一個公道。(9月18日法制晚報)  或許你聽說過這樣一句話「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發」。
  • 虞城拆遷打人幹部被停職,關於強拆有這些法律規定
    據村民稱,其已經就涉案補償決定向商丘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案件尚在審理中房屋即被強拆。10月11日,虞城縣發布「情況通報」,給予城郊鄉幹部劉長徵停職檢查,並由縣公安局對此案立案調查。故此,刁姓村民的上述遭遇顯然系對《土地管理法》和《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的粗暴違反,可謂赤裸裸的暴力野蠻強拆。
  • 北京房產律師徐憲傑:「泉州酒店坍塌事件」如何規避?
    泉州一酒店突發坍塌事故日前,福建省應急管理廳官網公布《福建省貫徹落實〈福建省泉州市欣佳酒店「37」坍塌事故調查報告〉整改方案》的相關信息,《整改方案》將追責問責、事故防範和整改、事故警示教育列為整改目標,共提出六大項隱患與問題整改措施。
  • 為什麼一再禁止強拆?強拆必然是違法的嗎?如何在暴力面前維權?
    城市規劃是一件好事,但暴力拆遷現象普遍存在,有多少人因暴力拆除而無家可歸,有多少人因暴力拆除而毀了多年的心血。暴力拆除是社會上最大的腫瘤之一,為什麼要一再禁止?強制拆除必然是非法的嗎?面對暴力拆除,手無寸鐵的普通公民如何準備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維護自己的權利?
  • 暴力強拆房屋情節嚴重者,會受到何種處罰呢?應該如何維權?
    由此可見,以這種斷人後路的「逼拆」行為是屬於違法行為的,因此,在被徵收人遇到任何方式的暴力強拆,都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利。暴力強拆者情節嚴重者,會受到何種處罰呢?京鵬律師提醒您:遭遇暴力強拆時不要慌張,一定要做好取證工作,及時報警,為依法維權做準備。不可以暴制暴,切忌用生命抵抗暴力。
  • 遇到暴力違法強拆不要怕,告訴你如何正確保障自身合法權益
    然而現實生活中,卻依舊有部分地方的拆遷,在補償沒到位之前就違反法律侵入公民住宅,對房屋進行暴力強拆,這無疑是濫用公權力向人民強買強賣,老百姓們對此類行為也是懼之又怕。在徵地拆遷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違法強拆的行為,很多被拆遷人在遇到違法強拆時經常是不知道該怎麼辦只能接受現實,吃啞巴虧。事實上,遇到強拆學會這幾種方法還是能保護自己的權益的。下面就讓京鵬拆遷律師為大家普及幾個維權小妙招。
  • 最高檢:面對非法暴力強拆,防衛未明顯超必要限度的不負刑責
    最高檢指出,面對非法暴力強拆,防衛行為沒有明顯超過必要限度的,應當認定為正當防衛,依法不負刑事責任。「淶源反殺案、趙宇見義勇為案、邢臺董民剛案等均涉及非法入侵公民住宅的情節。」 最高檢表示,住宅權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隨著公民對住宅權的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對非法侵入住宅行為的容忍度也在不斷降低。
  • 暴力拆遷的「柔性變身」:搞株連 打突擊 拆違建
    搞株連 打突擊 拆違建——揭示暴力拆遷的N個「柔性變身」  暴力拆遷徵地是近年來社會經濟發展中一個老問題,國務院新拆遷條例已於兩年前廢止行政強拆。然而,強拆行為在一些地方仍沒有得到根除,反而隨著用地趨緊的形勢,手段更加隱蔽,由此也引起了一些群體性事件。
  • 鹹寧一中學校園暴力事件調查結果及處理情況
    原標題:嘉魚南嘉中學校園暴力事件調查結果及處理情況近日,網上流傳嘉魚縣南嘉中學學生毆打同學視頻。經查實,視頻中打人者和被打者均為南嘉中學七年級女生。事件具體情況為:該校七年級學生XX因同學之間糾葛,為報複本班女生XXX,於1月10日下午放學後,邀約本年級其他幾名女生,將XXX帶到女生公寓架空層進行毆打。現場有學生拍攝了視頻,並在網上進行了傳播。
  • 河南強拆打斷7根肋骨案發酵,一鄉鎮幹部回應:自己被「P」圖的
    據《新京報》消息,河南虞城一村民遭遇強拆,被打斷7根肋骨事件持續發酵,此案不僅讓當地的村民憤怒不已,更是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隨著案件的進展,更多現場的畫面被曝光出來。 回顧此次暴力強拆事件,當事人回憶,9月24日上午6時,41歲的刁建立正在家幹活,突然門外傳來喇叭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