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藍」中國文化的瑰寶,收藏界的寵兒

2020-12-19 騰訊網

中國文化的瑰寶

收藏界的寵兒

景泰藍正名「銅胎掐絲琺瑯」,是一種在銅質的胎型上,用柔軟的扁銅絲,掐成各種花紋焊上,然後把琺瑯質的色釉填充在花紋內燒制而成的銅器器物。

因在明朝景泰年間(公元1450-1456年)盛行,製作技藝比較成熟,使用的琺瑯釉多以寶石藍、孔雀藍色為主,故而得名「景泰藍」。

景泰藍·歷史

景泰藍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工藝在我國出現始於元朝,忽必烈(元朝建立者)西徵時(1252年),俘虜了一批西亞的能工巧匠。阿拉伯地區的金屬胎琺瑯製品便這樣傳入中土,首先在雲南一代流行,以後受到京城人的喜愛,得以傳入中原。我國古代的工匠們很快地掌握了這門製作技藝,並結合我國本土的傳統工藝技法,幾經改良,製作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嶄新的金屬胎掐絲琺瑯器——景泰藍。

景泰藍

景泰藍作為宮廷藝術,從一出生就被打上了「御用」的烙印,在幾百年來一直被譽為重器,以此顯示皇威、帝尊。

景泰藍·歷史

明清兩代的帝王在宮內均設有專門機構,明代是「御用監」,清代為「造辦處」。明景泰帝朱祁鈺:大愛景泰藍工藝並推向極致。

景泰為宣德皇帝的兒子,因為宣德很重視銅器的鑄造,宣德皇帝朱瞻基酷愛藝術,非常迷戀冶銅藝術,宣德三年鑄造了三千隻異常精美的香爐,被後人稱為「宣德爐」。景泰在幼年時,便耳濡目染,但是,在鑄造方面,宣德年間的工藝已經達到了極端,已經無力再發展下去,只好在顏色方面另闢蹊徑,終於找到了新的藍色釉料。於是,就有了景泰藍的創製。因為事先對顏色的選擇及籌謀上極費苦心,所以在成功之後,也對它極端鍾愛,所有御用陳飾全部都由景泰藍製作,種類之多不可勝數。到清朝乾隆時期,景泰藍的製作迎來了它的最高峰。這時期的景泰藍嚴格規定只有皇家可以使用,只有少量用於封賞二品以上大員及頒賜給大德高僧、寺廟作供奉之用

景泰藍

據史書記載,小到手上的扳指,大到室內的桌椅、花瓶、燻爐、床榻都用的是景泰藍。

景泰藍·發展

上世紀80年代以來,景泰藍的設計和技術人員不斷地開拓創新,從造型、題材等方面源源不斷地為景泰藍注入新鮮的元素。在顏色方面,元、明兩代只有7種用色,清代出現了20多種,而現在已經有70多種;2006年5月20日被國家列為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位列「四大名旦」、「燕京八絕」之首。

而十八大以來,在國家領導人外事交往中,屢屢擔當國禮重任,泱泱大國,禮儀之邦,一帶一路,與國運同脈!當今中國與世界交往日益密切,景泰藍不負歷史使命,勇立潮頭,歷數近年來中國贈送的國禮,景泰藍可謂受到偏愛(喜鳳瓶、一帆風順、四海昇平、和平歡歌、直頸瓶、花觚、鼎式爐、雀之翎)

一件如此華貴,

幾近完美的物品,

一件不能用機器代替手工生產的藝術品,

一件「包含人溫度的東西」是可以傳世的!

景泰藍

在中國的古代工藝品中,絕大部分是官民共享的,但景泰藍是個例外,景泰藍只在宮廷內製作,因為它是一門繁複的綜合工藝,不僅運用了青銅和瓷器的工藝,而且把繪畫和雕刻技術也融入其中,是美術、工藝、雕刻、鑲嵌、冶金、玻璃熔煉等技術的結晶。

圖片:博雅堂

文字:博雅堂

編輯:奔尼

審稿:思貝

今 日 互 動

如果你喜歡藝術,

同時對我們的線上展覽十分感興趣

趕緊掃碼入群吧~

ArtTree雅趣藝術館,是一個結合文化藝術與生活的複合空間,除不定期提供藝術展覽,課程,工藝品,藝術沙龍,亦介紹國外的藝術家及作品,並把中國的藝術家帶向世界。雅趣傳遞美的概念,以不同的方式在公眾平臺呈現,致力於藝術生活化,為大家帶來美的享受。

雅趣承辦了商會協會高端會所的各類活動和聚會,完成了一次次藝術與心靈的對話和交流。

相關焦點

  • 景泰藍有什麼收藏前景
    景泰藍工藝品已經佔據了收藏界的市場,成為眾多收藏玩家的寵兒,景泰藍為什麼會成為收藏界的寵兒?景泰藍是在一種銅製的胎形上進行掐絲、粘絲、點藍等等10幾道繁複的工序,然後把琺瑯質的色釉填充在花紋內燒制而成的器物,單是生產一個景泰藍工藝品需要將近半個月的時間。
  • 收藏界瞄準景泰藍、琺瑯
    錢美華 , 1927 年6 月8 日生於浙江寧海,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 北京市特級工藝美術大師 , 高級工藝美術師 , 曾任特藝進出口公司研究員 , 北京市琺瑯廠第一任總工藝師 , 科技研究中心主持人。 2007 年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2008 年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終身成就獎, 2009 年被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和中國名家收藏專業委員會評為影響中國收藏界十大人物。
  • 景泰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民族的瑰寶!
    景泰藍在中國有著幾百年文化歷史,它歷史悠久,它與雕漆、牙雕、玉雕並稱北京四大特種工藝品,從元末由大食傳入中國,所以最初的元代景泰藍存世已經相當稀少了,又從明朝開始景泰藍正式走上輝煌的舞臺,明朝景泰藍無論是造型還是工藝或是琺瑯原料上有了相當大的發展,並被列為宮廷御用品,是皇家重要的組成部分
  • 發揚中國傳統文化 展現景泰藍氣質
    原標題為大師力作驚豔亮相:國禮景泰藍 「長城英雄尊」  當你走進故宮太和殿,景泰藍製作的御前陳設一覽無餘,種類繁多,不勝枚舉。  「一件景泰藍,十箱官窯器」不但說明了景泰藍價值高貴的同時,也說明了在收藏界,景泰藍的地位高於官窯器。
  • 景泰藍銅胎掐絲琺瑯彩收藏界的潛力股
    景泰藍銅胎掐絲琺瑯彩收藏界的潛力股景泰藍又稱「銅胎掐絲琺瑯」,使用的琺瑯多以藍色為主,故而得名「景泰藍」,「歷史上對於中國掐絲琺瑯工藝的源起時間並無明確記載,但是多數中外學者、美術史家都主張掐絲琺瑯工藝是在元代從阿拉伯地區傳入中國的 ,在銅製的胎上捏出各種圖案花紋,再將五彩琺瑯點填在花紋內
  • 景泰藍與鈞瓷的差別
    如今,景泰藍工藝品與鈞瓷工藝品憑藉獨特的藝術魅力受到眾多收藏界玩家的追捧與喜愛,鈞多次作為國禮贈送給各國元首政要,讓世界見證了中國的工藝魅力,傳播了華夏人民獨特的民族文化。景泰藍和鈞瓷作為收藏界的新寵兒,它們有什麼差別?
  • 誰來拯救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一一景泰藍
    國家是什麼時間把景泰藍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呢? 丁偉華:景泰藍被殊稱「紫禁城皇家寶庫神秘的珍品」,收藏界有「收藏若為景泰藍,藏盡天下也枉然」之贊說。明清時代,景泰藍一度為皇室貴族所擁有,成為顯富和尊貴的象徵。而今,已成為現代裝飾時尚和傳遞友情的紐帶。新中國成立以後,景泰藍製作大師日益稀少,國務院2006年將景泰藍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以重點保護。
  • 景泰六福話吉祥:中國景泰藍與中國福文化的完美融合
    中國文化中的「福、祿、壽、喜、財、吉」以「福」為首,其內涵既可淺顯而人盡皆知,又可高深至莫名其狀。比起後五字而言,它並不具體,卻統領其他,故有「天下第一為福」之說。形而上的「福」字若要具象呈現,最佳者非葫蘆莫屬。葫蘆,諧音福祿,具有福祿雙全、吉祥平安、健康長壽、子孫萬代等美好寓意,凝結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中國福文化的第一象徵。
  • 探尋「御用重器」景泰藍,51Talk學員用英語揭秘600年文化傳承
    51Talk作為中華少年說的承辦方和內容、技術支持方,秉承「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的理念,不僅在賽場內推進英語與非遺的全方位融合,培養新一代青少年向世界講述中華非遺文化的表達能力,還在場外深入探尋、感受並記錄非遺文化傳承中的文化瑰寶,增長選手們見識的同時更大大增強了中國青少年的民族文化自信和自豪感。
  • 三大知名「假」珠寶:景泰藍、琉璃、施華洛世奇水晶,值不值錢?
    都說珠寶純天然的好,那常常被人們提及的「假珠寶」:景泰藍、琉璃、施華洛世奇到底值不值錢呢?是否有收藏價值呢?1景泰藍景泰藍的學名叫銅胎掐絲琺瑯,也叫「琺藍」、「嵌琺瑯」,是中國的傳統手工藝品。關於景泰藍的起源,考古界至今沒有統一的答案。一種觀點認為景泰藍誕生於唐代;另一種說法是元代忽必烈西徵時,從西亞、阿拉伯一帶傳進中國,先在雲南一帶流行,後得到京城人士喜愛,才傳入中原。但有一點是學術界公認:明朝宣德年間中國的景泰藍製作工藝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達到輝煌階段。
  • 雲遊通州:手工藝人108道工序重振「東方奇葩」——景泰藍
    景泰之藍,攬進萬千之術,覽遍萬年之史,更攬得萬人之心——這就是收藏界最受歡迎之一的手工藝品「燕京八絕」之首景泰藍,曾是明清兩朝帝王專享的御用工藝,被譽為「東方奇葩」。 通州八景、古塔凌雲、福壽三多葫蘆尊……如今,通州手工藝人經過108道全部手工工序,再現這一質沉、色豔、藝絕的宮廷藝術。
  • 景泰藍名家作品亮相深圳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孟迷 文/圖)由深圳立梵創意策劃有限公司承辦「崛起新絲路,構建新橋梁」一帶一路主題系列文化交流藝術活動日前在深圳開幕。著名畫家湯餘銘、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鍾連盛等出席了「承前人璀璨」世界文化遺產傳承人論壇。
  • 米振雄大師景泰藍琺瑯畫《荷風盛世》傳襲絕世畫作
    秉承皇家技藝,傳襲絕世畫作,中國非物質文化景泰藍《荷風盛世》珍藏版,由故宮學院中國畫研究院院長崔如琢和中國非物質遺產景泰藍傳承人、景泰藍泰鬥米振雄首次跨界巔峰合作打造 藏品截取崔如琢大師為人民大會堂創作的《荷風盛世》局部,融合宮廷繪畫藝術與掐絲琺瑯工藝進行再創作,崔如琢權威授權,中國文化信息協會權威出品 景泰藍《荷風盛世》(珍藏版
  • 廣東省中博藝術品鑑定有限公司:景泰藍瓷器 神乎其神的「妙瓷」
    景泰藍正名「銅胎掐絲琺瑯」,俗名「琺藍」,又稱「嵌琺瑯。在瓷器收藏界中有一句話:「收藏若無景泰藍,藏盡天下也枉然」,一語道破了這一原本專屬於皇家的瓷器品類的珍貴與獨特之處。那麼這原本僅出現於鐘鳴鼎食之家的瓷器,為何在數百年間都沒有走出過宮廷呢?
  • 景泰藍「和平尊」的價值和意義
    由北京國禮藝術品有限公司出品的景泰藍「和平尊」,將面向社會公開限量發行,具有極高的紀念意義和收藏價值。由國家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國家博物館授權組建的北京國博文物鑑定中心進行鑑定,並出具可在其官方網站可查詢的鑑定證書。     景泰藍,可稱為是國家的工藝品瑰寶。
  • 國禮重器|比國畫更美,比瓷器更貴,國寶景泰藍
    景泰藍,另一個高大上的名字叫「銅胎掐絲琺瑯」,這一工藝自元朝晚期由阿拉伯地區傳入中國,很快便進駐宮廷,深受皇室喜愛,到了明景泰年間,這一工藝更加成熟,加之當時的製品底色多為寶石藍或孔雀藍,故此得名「景泰藍」。由於歷代皇帝的推崇,在明朝的「御用監」、清朝的「造辦處」都設有製作御用琺瑯的琺瑯作坊。
  • 張同祿《牛轉乾坤》景泰藍28日起將上調價格
    為迎接建國盛世,中國"景泰藍第一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同祿力作《牛轉乾坤》一經面世立即引發全國各地爭相搶購,作為國寶大師首次公開發行的建國及生肖大作,引發收藏熱潮已成為必然,因作品用料奢華工藝繁複,且配額稀缺件件奇緊,升值調價已成定局,近日,官方定於2009年7月28號起,將以45000元/套的升值價發行,     收藏預訂只能快人一步(詳情查詢:www.niu2009.com),後市價值還有望持續攀升
  • 2020大廠景泰藍實用產品設計大賽舉辦
    河北日報訊(記者解麗達)9月24日,作為國內唯一的景泰藍行業國家級賽事,2020中國·大廠景泰藍實用產品設計大賽在大廠回族自治縣舉行。本屆大賽以創新為宗旨,作品在主題、立意、應用領域上均有很大突破。通過作品初評、入圍作品網上投票、專家現場評審,最終評出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
  • 108道工序再現「燕京八絕」之首:景泰藍
    數古歷今,中國足以承載禮之高度的國寶重器,也唯有玉、瓷、錦、劍和景泰藍這幾種,而其中又以質沉、色豔、藝絕的國寶景泰藍為尊。,並於70年代將景泰藍手藝帶回通州,為通州景泰藍製作工藝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 【香河非遺】景泰藍雜識
    關於景泰藍的歷史由來及起源,專家學者持有不同觀點,有唐代說,元代說,明代說,甚至還有商代說,但在各種說法中,學者們都認可景泰藍工藝是一種綜合性工藝,是在中國本土傳統工藝如青銅、瓷器、金銀器、掐絲鑲嵌、手工繪畫和雕刻技藝等長期發展的基礎上,吸收融匯了西亞地區的文化和工藝而形成的,這種工藝在明代進入繁榮時期,特別是皇帝朱祁鈺的景泰年間已經十分成熟,使用的琺瑯釉多以藍色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