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吳階平泌尿外科中心
一直以來,探泌君都號召家長們要多關注男娃的小私密地帶,尤其是娃娃的「蛋蛋」。今天,探泌君就帶來實操性特別強的「蛋蛋」檢查大法:
本文醫學內容審核: 肖榮 吳階平泌尿外科南京江北中心主治醫師
一摸:男娃在新生兒時期,家長需要經常摸一摸,一是確定雙側睪丸是否都在陰囊內;二是確認睪丸的狀態,正常的睪丸質感均勻,輕捏之下有一定的張力和彈性,過軟或過硬都不正常。但注意手法一定要輕柔哦!!!
二看:要時常查看娃娃陰囊的發育情況,大小是否適中;再查看兩邊睪丸大小是否正常、對稱。2歲-3歲的男孩睪丸正常情況下是鵪鶉蛋大小,右側通常稍大,兩側體積相差10%左右是正常的。
對,就這麼大↑↑↑
三照:家長可以拿一張紙捲成紙筒架在男娃睪丸上方,手電筒放在男睪丸下照向睪丸方向,通過紙筒看向陰囊方向,若有透光則預示著睪丸內存有積液,需要前往醫院就醫,醫院主要檢查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也可以用衛生捲紙芯↑↑↑
鞘膜積液的診斷
體格檢查:通過觸診檢查陰囊內腫物,表面光滑,無壓痛,且透光實驗陽性。
超聲檢查:B超檢查呈液性暗區,無回聲區的大小主要取決於液體量。
穿刺檢查:由於會引起出血、感染、腫瘤擴散,所以較少應用。
根據病史和體檢,結合超聲檢查,鞘膜積液診斷並不困難,但是需要與腹股溝疝、睪丸腫瘤、睪丸鞘膜積血等相鑑別:
腹股溝疝:包塊內容物為腸管,透光試驗陰性;
睪丸腫瘤:包塊有沉重感,質地硬,有些包塊表面不光滑,透光試驗陰性;
睪丸鞘膜積血:有外傷或局部穿刺、手術史,陰囊腫脹疼痛,皮膚會出現瘀斑,穿刺可抽出不凝固的血,透光試驗陰性。
小於1歲的娃娃,無論何種類型的鞘膜積液都有自行吸收的可能性,暫不需要治療。
大於1歲的娃娃,自行吸收的可能性小。對於病程緩慢,積液量少、張力小而長期不增長,且無明顯症狀者,需定期隨訪觀察;
但如果積液量較多,張力較高,或鞘膜積液持續存在或進行性增加,會壓迫和影響娃娃睪丸的血液供應,甚至引起睪丸萎縮,這樣的情況下需儘早手術,手術不受年齡的限制。
因全身疾病引起的鞘膜積液,當全身疾病治癒後,積液可被逐漸吸收。
因急性炎症引起的反應性積液以及外傷性積液,在對症處理後,積液可自行消退。
不過具體情況和治療方法還需由專業醫生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