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背唐詩三百首,家長認為:無需拼音和識字學習,入學一樣很優秀

2020-08-09 小島語文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離開學還有不到一個月,就是有這樣非常自信的家長說:沒去幼小銜接,也沒學拼音和識字,通過背唐詩三百首,我們孩子的古詩詞記憶力非常好。想問問小島老師,這樣的孩子,是有語文學習天賦嗎?家長對孩子學習天賦的非常自信。當然學齡前兒童不提倡過早學習一年級的新課,但是不識字光靠背誦唐詩三百首,是不能體現孩子的語文學習天賦的。只能說,孩子的記憶力非常好,同時語感也不錯,能夠記住這麼多押韻的古詩詞,作為學齡前的孩子,實屬不易。

家長們對孩子的語文學習往往分為兩類,一類是不上心,反正開學後老師都會教的,家長也不是老師,提前給孩子學習輔導,也徒增孩子的學習壓力,開開心心過好童年。一類是非常認真,把孩子的學習當成是自己的學習,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沒上學就已經學了一年級的課程,更不要說家長花在接送孩子、輔導孩子學習上的時間和精力。兩類家長的結果,其實都差不多,孩子在小學階段的表現也相差不大,差距在三年級以後出現。小島老師想從語文學習中切入,為家長分析一下,盲目自信到底是怎麼影響一個孩子的學習能力的。

1、小學語文老師最喜歡什麼樣的學生

能夠背誦唐詩三百首,國學,三字經等一系列經典的學生,會受語文老師的喜愛嗎?記憶力好老師也喜歡,但是對於語文老師來說,只關注學生的記憶力是不夠的,不管是哪一學科的老師,應該最關注學習習慣好的學生。他們專注度比較好,聽得懂老師的指令,能和同學和諧相處,尤其是書寫的能力。課堂作業完成得又快又好,說明孩子有明確的學習方式。願意配合老師的要求,主動完成作業。而那些在課堂上,拼命翻書包、找本子,一堂課都過去了,書和本子都還沒找出來的孩子,即使會背唐詩三百首,老師還是會來找家長溝通。

給孩子做早期的語文啟蒙,背太多古詩詞和國學,並不能提高孩子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他們的機械背誦只是為了完成家長交代的學習任務。佛系的家長可以不安排孩子上幼小銜接班,但是在入學前要有基本的語文啟蒙教育。識字和書寫是必練的語文學習環節,不一定讓孩子寫得有多好,而是了解什麼是上學,什麼是寫字。作為小學生,你應該在語文學科中的學習,不只是會背詩,還應該明白書寫和認字也很重要,這是需要我們家長傳達給孩子的學習理念。

2、考試不考唐詩三百首考什麼

對於小學階段的語文考試,會有基礎知識的填空。學過的古詩詞,包括詩人介紹等相關的文學常識,是需要書寫填空的。也就是光會背是不夠的,還需要的是默寫練習。背誦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和記憶力,如果沒有書寫練習,考試還是考不好。這就是語文學習,家長們經常把語文學習的順序搞混了,有的家長說,我孩子在入學前,已經認識了500多個字了,這是一個非常高的標準了。但是認識字,不代表你會寫,更不代表能夠準確拼讀,或者看拼音準確默寫。

語文考試如何考你認識的字?都是通過書寫的方式,來考察和體現的。儘管認識500多個字,但是沒有良好的書寫習慣和規範,在考試中也是非常吃虧的。家長們應該注意的是:語文學習的規律是通過拼音認讀識字,而不是通過識字來學拼音,拼音是識字的工具,是為了認識更多的字,而不是認識了更多的字後,再來學拼音,學習的順序搞反了,語文學起來就很困難了3

3、提前學不是拔苗助長,是增加孩子的學習自信

素質教育的普及,我們很多家長認為提前學就是把孩子的學習興趣磨沒了,提前學是拔苗助長,沒有必要,反正小學一年級還是要學識字和拼音,交給老師去教這些內容,不是更好嗎?我想通過我的語文教學經驗給家長朋友們說一說,老師確實比家長自己教更專業,但是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沒有抗挫力培養,基本也是很難培養學習興趣。

別的同學都會寫字,對拼音的學習和理解非常快,能夠經常得到老師的鼓勵和表揚。你沒有在一年級前進行過啟蒙教育,所以書寫、識字、拼音學起來都比較慢,常得不到老師的表揚和鼓勵,家長也會質疑你,為什麼別人都能考100分,你考85分?其實對於小學一年級的同學來說,85-90分的成績也屬於比較優異,但是對於孩子的學習自信是毀滅性的打擊。

他會認為不管我怎麼努力,這個拼音還是會錯,考試還是不會寫,學習自信沒有了,語文學習就不再提得起興趣。所以沒上幼小銜接,沒有拼音和識字的學習,家長別盲目自信,對於上學後,孩子的語文學習,才應該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輔導。關於一年級的語文學習,你有什麼困惑和疑問?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能背唐詩三百首,家長認為:無需拼音和識字學習,入學一樣很優秀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離開學還有不到一個月,就是有這樣非常自信的家長說:沒去幼小銜接,也沒學拼音和識字,通過背唐詩三百首,我們孩子的古詩詞記憶力非常好。想問問小島老師,這樣的孩子,是有語文學習天賦嗎?
  • 那些背誦過唐詩三百首的孩子,作為語文啟蒙學習,後來都怎麼樣了
    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隨著對語文學習要求的不斷提高,家長們對學生們的語文啟蒙學習更加重視。除了在入學前就讓孩子超前學習,把拼音、生字先都學完,甚至還要學習國學,背誦唐詩宋詞三百首。然而作為語文啟蒙,只用背古詩和學習國學就能激發孩子們對學習語文的興趣嗎?
  • 會背唐詩三百首,英語無障礙交流,小學入學條件難倒家長:做不到
    他說,這所小學,要求入學的孩子會背唐詩三百首,要能用英語與外國人進行無障礙的對話,要會一百以內的加減法。他覺得,這些標準對一個剛要上小學的孩子來說,實在太高,他想知道到底是什麼樣的神童能有幸被這所學校錄取,也想知道為什麼學校會對孩子提出如此高不可攀的要求。有些網友坦言,這些條件確實有點過分。
  • 會背唐詩三百首,英語無障礙交流,小學入學條件難倒家長:做不到
    案例:小學入學難度苛刻,家長心裡有疑問來自蘇州姑蘇區的一位網友爆料說,他們那裡的一所私立小學,入學要求太高,讓自己感到十分不解。他說,這所小學,要求入學的孩子會背唐詩三百首,要能用英語與外國人進行無障礙的對話,要會一百以內的加減法。
  • 沒有背100首唐詩,小學生的語文素養一樣高,因為他們做對了3件事
    每次看到家長們痴迷於給孩子背《唐詩三百首》等所謂國學啟蒙的教育時,作為語文老師,心裡也是很焦急的,希望家長能夠明白一個簡單的道理:背唐詩不是為了提高語文成績和學習能力,讓學齡前的孩子背誦唐詩,是為了培養孩子們的韻律,對語言的語感,而提高語文學習能力的方法有很多,背唐詩只是其中的一個方法,適合背唐詩的孩子更多是三年級以上,開始系統學習唐詩結構、文言文的課文內容後
  • 沒有背100首唐詩,小學生的語文素養一樣高,因為他們做對了3件事
    唐詩三百首》等所謂國學啟蒙的教育時,作為語文老師,心裡也是很焦急的,希望家長能夠明白一個簡單的道理:背唐詩不是為了提高語文成績和學習能力,讓學齡前的孩子背誦唐詩,是為了培養孩子們的韻律,對語言的語感,而提高語文學習能力的方法有很多,背唐詩只是其中的一個方法,適合背唐詩的孩子更多是三年級以上
  • 唐詩三百首,是每一代中國孩子的噩夢
    為什麼中國家長這麼痴迷於讓孩子背誦唐詩?為什麼是唐詩三百首,而不是其他的背誦材料?背唐詩的教育方法,真的能讓孩子增強語感,加強記憶力嗎?為什麼是唐詩三百首在回答「背唐詩有沒有用」之前,我們首先要回答,為什麼家長要跟風讓孩子背唐詩呢?明明可背的東西這麼多,為啥唐詩會勝出呢?唐詩(尤其是唐詩三百首)之所以能打敗眾多誦讀經典,並不是因為它是中國文學的巔峰,而是因為另外一些不為人知的原因。
  • 孩子過早識字有害?家長別再誤解了,這才是教育的最大騙局
    因為工作的性質,比較清閒,在每次送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都聽見中班的老師都開始給孩子們教一些簡單的字,甚至還有很多的爺爺奶奶們都會私自的灌輸早識字、早背古詩對孩子好的思想給孩子跟孩子的父母,還有部分的爺爺奶奶在炫耀他們的孫子能認識很多字了。
  • 亞森和他的維文版《唐詩三百首》
    唐詩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其中《唐詩三百首》作為中國優秀文化遺產之一,曾被翻譯成英、法、俄、德等多種語言,國內也曾翻譯成蒙古、朝鮮等少數民族語言。近日,由維吾爾族翻譯家亞森·阿瓦孜編譯的《唐詩三百首》維文版正式面世,填補了維文版唐詩集選的空白。
  • 閱讀、背詩、識字和練字,你不知道的先後重要順序
    近期,在頭條上看到網友發布了一問答,讓大家評價一年級孩子能背誦三四百首詩的現象。多數網友以親身經歷為例,對此事持反對態度。我個人也不支持這種做法,認為孩子在有限的學習時間裡,應該有比背詩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比如閱讀、識字和練字等等,因此決定行此文,想從閱讀、識字、背詩和練字4個方面來談一下,到底哪個重要?哪個更能終身受益?
  • 三歲萌娃記憶力驚人,百首唐詩脫口而出
    視界網消息,開學不久,一名在潼南區北城龍珠幼兒園就讀的3歲幼兒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原來這名萌娃的記憶力驚人,不僅能背百首唐詩,還沒入學就已經識記了1000個漢字和1000多個英語單詞。記者在和他交流的時候,他能流暢的說出Uncle(叔叔)這個英語單詞,當問及他會不會背誦唐詩時,他一口氣背出了王維的《山中》、王之渙的《涼州詞》 等6、7首唐詩。曹瑜軒的媽媽張玲告訴記者,孩子在一歲零兩個月的時候就能清晰吐字了,一個月後她便發現他已經把常讀給他聽的三字經背了下來,在兩個月後依然能流利的背出來,當時她也很吃驚。
  • 唐詩三百首幼兒早教
    唐詩三百首幼兒早教 休閒益智 大小: 1.49M
  • 能背百首唐詩,愛讀大河報
    耳聰目明的呂印蕊老人    94歲的新鄉老太太呂印蕊,眼明耳聰,思維敏捷,不但能背誦百首唐詩,每天打三個小時的麻將「我不接受採訪,就會背幾首詩,有啥好採訪的?」    經不住記者的軟磨硬泡,李慶彬進屋把鶴髮童顏的老母親請了出來。坐在椅子上,老太太還有些不悅地嘮叨:「會背幾首詩,有啥好採訪的!」李慶彬介紹,母親從一兩年前開始背詩,看的書是重孫子買的《唐詩一百首》。「她有時候晚上睡不著覺,就背詩,我也不知道她能背多少首。」    說起重孫子,老太太很驕傲。「他今年考上四川大學啦!」
  • 五歲識字3000多,會背古詩580多首,被央視力捧的神童有多強?
    五歲識字3000多,會背古詩580多首,這位被「人民日報」點名表揚,被董卿、撒貝寧等多名央視主持人力捧的孩子有多強?爸爸媽媽你不願意孩子吃苦,還妄想贏在起跑線?一個5歲的孩子會幹什麼?能幹什麼?會背兩首唐詩?會做家務?不,他今年5歲,名叫王恆屹。認識3000多個字,會背580多首詩。不是僅僅背出,而是你任意說一首詩他可以一字不落背出來,還能用自己的理解說出詩詞背後的含義,被稱為「中華小詩詞庫」。你以為他是被逼去學習的?不是。
  • 《唐詩三百首》中的這首詩,只有短短20字,卻被譽為「一字難改」
    說起《唐詩三百首》我真的是太熟悉,因為小時候就開始接觸,我相信肯定有大多數的小朋友都和我一樣吧。這是我從小就開始接觸的一本書,據我媽媽說在小時候我曾經把整本《唐詩三百首》裡的詩歌都給背過。其實我現在想一下都有些佩服當年幼小的我,《唐詩三百首》裡面可是選了77位詩人共311首的作品,我都舉得我小小的腦容量是怎麼記住的。
  • 《聲律啟蒙》正確打開方式:別再背了,它是學習拼音和文學常識的
    既然是「聲律」啟蒙,那一定是和漢字、聲音、韻律有關的,而不是先來學習它的意思。就像我們練習順口溜一樣,你的練習目的是發音和節奏,而不是把順口溜的意思都要解釋一遍。所以《聲律啟蒙》的正確打開方式是學習拼音和文學常識的工具書。
  • 《唐詩三百首》:最經典的童蒙讀物
    我們常能在影視劇中看到上私塾的兒童搖頭晃腦地朗讀詩歌,他們需要經典作品作為課本,而《唐詩三百首》就是運用廣泛的"家塾課本"。對應當下的教育體系,《唐詩三百首》就相當於幼兒園或小學的教材,為什麼這部供兒童學習的教材能成為經典並廣受推崇呢?這要從《唐詩三百首》的編者說起。
  • 精讀《唐詩三百首》:《唐詩三百首》題辭解讀和內容概述
    文 | 謝小樓01《唐詩三百首》書前有一個蘅塘退士的題辭,在精讀唐詩三百首之前,有必要先讀一下這個題辭。同時,也有必要對《唐詩三百首》的內容作一個概述,好讓我們從整體上把握《唐詩三百首》。先讀題辭:世俗兒童就學,即授《千家詩》,取其易於成誦,故流傳不廢。但其詩隨手掇拾,工拙莫辨。
  • 《聲律啟蒙》正確打開方式:別再背了,它是學習拼音和文學常識的
    就像我們練習順口溜一樣,你的練習目的是發音和節奏,而不是把順口溜的意思都要解釋一遍。所以《,大部分家長對於啟蒙學習都會買有拼音的版本,其實沒有必要,一年級以前的銜接班孩子,剛開始學習拼音,《聲律啟蒙》是同步學習材料,還達不到一個拼注的練習效果。
  • 他被認為是古今律詩第一,卻有絕句入選了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由清代孫洙也就是蘅塘退士所編輯,完成於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唐詩三百首首》務實編制,篇幅適中,通俗易懂,所以成為了至今唐詩最流行的版本,是清代之後孩童學詩最成功的啟蒙教材,人們常說的「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講的就是《唐詩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