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個人前二十幾年在學校讀書是社會化的過程,從自然人轉變為社會能夠容納的人。
你要學習的不止書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將社會的規則、習俗潛移默化的融入血液(這過程不是你選擇的,而是你不知覺得狀態下習得的),這樣才能在社會上生存、通行。
你也像雛鷹、幼狼一樣,在這二十幾年學習生存技能,養活自己,不要啃老。
2. 父母為什麼熱切的希望子女考好大學、找好工作?怎麼說,希望你們過好的生活,換句話說,你們不要拖累我們,別讓我們六七十歲還要為你「賣命」。
3. 考上好大學就能有好工作?有好工作日子就能過得滋潤嗎?沒有呀,現在已經不像建國初期那些人才畢業就成大官、大科學家,現在不是那個樣子。
很多名校學生在校期間渾噩度日,找的工作也就一般般。那些家境貧寒憑自己殺出血路的天之驕子像當初英國的紡織工人996,最後在帝都能買下一套房子也很困難呀。
最後父母你們說:「在小地方挺好的,家裡也不缺你那點錢」,轉了一圈又回到原點,子子孫孫在那裡畫圓圈。
4. 大學的時候要利用好時間,有自己的目標堅定走下去。
可以逃課,但別用此時間睡覺娛樂,把英語、計算機練得牛一點超級有用。
5. 一切技能的習得都需要大量有效時間砸下去,你勢必要捨棄談戀愛、娛樂的時間,這樣才能精進。
6. 學會理財,要有自己的小金庫。可以看看基金、股票,近十年會趕上人生的「康波」,風口上豬也能飄起來,但忌投機,你的決策都是你自己學習的,不要聽哪個江湖郎中的建議。
7. 身體很重要,早睡、遊泳、跑步……緩解心情良藥。
8. 「絕知此事要躬行」,學到了知識、讀過了書就寫出來、說出來,真正變成自己的。
9. 大學時期,與室友關係搞好些,買點零食請客,嘴甜點,人際關係很影響人的心情,別讓這點小事影響心情,不值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