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不喜歡一個人直覺很重要,最初的直覺,往往是正確的

2020-12-12 騰訊網

人生感悟

直覺

1、直覺優先

看見一個人,你是不是喜歡,遇見一件事,你是不是贊成,一開始你是會有一個直覺的,你要相信這個最初的直覺,它往往是正確的。

對於每個人來說,直覺是自己的,是自己的天性和全部經驗在瞬間發出的聲音,而觀念多半是外來的,是接受社會成見和他人意見的結果。

但是,觀念具有強大的力量,人們很容易在觀念的支配下想問題,久而久之便成習慣,使得自己的直覺遲鈍了,甚至喪失了。

所以,你要記住,看人處事理應直覺優先,儘量排除固有觀念的幹擾。

2、單純未必會上當

你這個人太單純了,會上當的!——是嗎?我的看法正相反。心靈單純的人,未受利益和成見的扭曲,直覺比較準確,對於人性的善惡有一種本能的覺知,某個人可交不可交,往往未經思索就做出了取捨。當然也會有判斷錯的時候,但是,與心靈複雜的人相比,出錯肯定少得多。

3、潔癖

我是一個有精神潔癖的人,和人接觸,立即就能嗅到對方散發的是清氣還是濁氣。遇見那種靈魂汙濁的人,我會本能地遠避,遠到這個人對於我壓根兒不存在。所謂遠,不是物理意義上的,而是心理意義上的。

處世待人

1、不卑不亢

平等待人,既表現在對下不亢,尊重比你弱勢的人,也表現在對上不卑,這是以人性的方式尊重比你強勢的人,表明你是把他作為人而不是身份來對待。不卑和不亢是同一品性的兩面,不可分割,心靈高貴者必不卑亦不亢。同樣,媚上者必欺下,對上奴顏婢膝和對下頤指氣使也是同一姿勢的兩種場景。

2、

人生需要阿Q精神

遇見一個不義之人,他對你做了不義之事,你義憤填膺,此時你該怎麼做?

世上有不義之人,你無法改變這個客觀事實。你憑一己之力恐怕也無能把這個具體的不義之人改造成一個義人。你當然可以和他鬥,但我們且假定,正義常常是遲到甚至缺席的,你暫時難以獲勝。當然,如果你是一個有尊嚴的人,你又斷然不肯也用不義的方式和他鬥,因為這意味著你把自己降低到了和他相同的水準上。

那麼,你怎麼做才能平息心中的憤怒呢?我的辦法是:寫一篇日記,描繪此人的嘴臉,分析此人的行為。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是站在他上面俯視他,把他當作了一個解剖人性、認識社會的標本,從而把一個負面的遭遇轉化成了一筆正面的財富。

也許有人會說:這不是阿Q嗎?對,人生有時是需要阿Q精神的。如果人類只相信強權勝利法和物質勝利法,不相信精神勝利法,人類就徹底墮落了。

興趣和素質

1、能力的兩個層次

人的能力有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智力的一般品質,即是否養成了智力活動的興趣和習慣,是否愛動腦子和善動腦子。第二個層次是個體的特殊稟賦,由基因或者說先天的生理心理特性所決定,因之而具備在某個特定領域發展的潛在優勢。一般來說,前者好,後者才會顯示出來。一個智力活躍的人有較多機會發現自己的特殊稟賦之所在,而在一個智力遲鈍的人身上,其特殊稟賦很可能就永遠被埋沒了。

所以,應該把力氣施在讓自己的一般智力品質發育得好。倘若這樣,第一,即使你現在從事的並非最適合你的秉賦的職業,你在職場上仍會是一個優秀者,因為任何職業都或多或少包含對智力的挑戰,而你是喜歡並且樂於應對此種挑戰的。第二,你會比較容易找到最適合你的稟賦的領域,使自己的最好能力得到最好的運用和發展,而這便是你的真正的事業。

2、認真是一種素質

對於必須做的事,無論大事小事,不管是否喜歡,既然決定做和正在做,都應該認真,講究質量,把它做好。這裡面有一種對自己負責、對上帝負責的心情。

即使是洗碗這樣的小事,如果洗得不乾淨,心裡就會難受。沒有這種對質量的認真,是大事小事都做不好的。

據我觀察,做成大事的人,往往做小事也認真,而做小事不認真的人,多半也做不成大事。所謂天才不拘小節,是指不受習俗約束,而不是指做事馬虎。由此我得出一個認識:認真是一種素質,一個人要有所作為,就必須具備這種素質。

當然,認真的人不一定能做成大事,做成大事還必須有別的品質。

3、毅力的訓練

我強調做事要憑真興趣,但是,人生中不可避免一種情形,就是由於客觀的境遇,不得不去做自己沒有興趣的事情。在這種情形下,牴觸、埋怨都無用,反而徒增了做事過程中的痛苦。所以,我要補充指出:精神飽滿地去完成必須做而未必有興趣的事情,這是人生中必要的訓練,毅力也是素質優秀者必備的品質。

今日互動話題

想知道周國平老師完整回答,

相關焦點

  • 「別被直覺騙了」 那些真正重要的決策,往往是反直覺的丨21讀書
    普通營銷人往往擅長直覺思考,而頂級營銷人恰恰相反更擅長反直覺思考,思維上的一字之差,卻是橫跨在不同段位營銷人中間的超級鴻溝。直覺思維注重個人感受,擅長主觀性表達,俗稱「拍腦袋決策」,不管文案有沒有解決消費者的實質性問題,文案要朗朗上口,看起來高大上是他們表現文案的終極目標。
  • 「直覺」多是無意識本能 不經思考往往靠不住
    直覺告訴我們,答案分別是:0.1元、100分鐘和24天。美國研究人員把這3道題混雜在問卷中讓10所大學的3000多名本科生解答,發現大部分人都憑直覺回答。但是直覺是錯的。正確的答案分別是:0.05元、5分鐘和47天。按答對1題得1分計算,這些學生的平均得分只有1.24分。  直覺其實是一種無意識的本能反應,不經思考快速地自發產生,不受人的心理狀態的影響。
  • 如何正確的理解我們的直覺?
    生活中我們經常說「直覺告訴我,怎麼怎麼」,但是什麼是直覺呢?我們該如何正確的理解和對待直覺呢?1,直覺是一種信念或相信的傾向。分析哲學認為,直覺可以作為事物的證據,論證我們感覺、經驗的清晰性和嚴密性。而反對者認為,直覺的本質是一種信念或一種相信所產生的心理傾向。哲學家劉易斯、威廉姆森和索薩認為,人的直覺就是信念或相信的傾向,比如一個人有直覺,就會選擇相信直覺所告訴他的判斷。它表現為一種意見,這種意見使當事人相信某個觀點或信念是對的或錯的,以便做出相應的行為。
  • 直覺,往往是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感受,是不用去懷疑的
    直覺,對於一個人來說,一直都是一件很準的事情,你在感情中能夠感覺到的所有的不被喜歡,所有的怠慢,以及那些不被關心和不被關愛的現象,比你更不是因為你內心敏感,而是一些真真實實的存在,儘管有些時候聽起來,直覺是一種很不靠譜的行為,但是在面對愛情時,直覺往往是最真實的一種表達方式。
  • 為什麼有些人的直覺特別準?這樣的直覺思維靠譜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這部《薩利機長》電影,男主角薩利機長在駕駛飛機時遭遇意外,他憑藉瞬間直覺做了「迫降哈德遜河」的決定,而這個決定也拯救了飛機上155人的性命,這是由一個真實故事改編的。這種行為就像在考試時看到了題目,直接寫出了正確答案一樣。注意!這道題不是選擇,而是數學應用題。
  • 機器直覺
    但在複雜時變的真實應用環境中, 採集到的數據往往包含大量 噪聲與不確定性, 且僅包含環境的局部信息, 導致了基於深度學習的人工智慧應用的局限性. 而在同 樣環境下, 人類卻往往可以依靠直覺做出較為迅速且適宜的判斷, 這為我們發展新的人工智慧理論解 決上述問題提供了靈感. 本文系統地對人類直覺的概念、機理、類別等內容進行論述, 分析了不同學 科已有相關研究進展及存在的不足.
  • 天生靈氣的星座,喜歡用感覺去判斷,頭腦雖好,卻也相信直覺
    他們的直覺靈敏,潛意識的能量往往比較大,很多時候憑藉著感覺來判斷事物,還十分準確,因為他們能夠對很多細節體察入微,對他人人心的把握也是很厲害的,往往通過寥寥幾句話,就可以猜到別人的心裡去,也善於勸慰和扭轉別人的想法。可以說,雙魚們雖然頭腦很好,可是也依然想靠直覺來思考,他們確實天生靈氣十足。
  • 關於直覺的8個真相
    他說,直覺,「是一種無意識的智慧,它和有意識的智慧同樣重要」。儘管直覺無處不在,我們還是常常對於直覺有著錯誤的直覺。在這裡我們會從八個方面分析無意識的信息處理,從它擅長的、不擅長的、它的使用者,再到它何時可信、如何被改善,以及它在創造力、道德觀、社交活動上的應用。
  • 高中數學的直覺思維
    創造性:伊恩·斯圖加特說:「直覺是真正的數學家賴以生存的東西」,許多重大的發現都是基於直覺。歐幾裡得幾何學的五個公設都是基於直覺,從而建立起歐幾裡得幾何學這棟輝煌的大廈;哈密頓在散步的路上進發了構造四元素的火花;阿基米德在浴室裡找到了辨別王冠真假的方法;凱庫勒發現苯分子環狀結構更是一個直覺思維的成功典範。
  • 信任你的直覺力 | 如何培養直覺力呢?
    當你在每時每刻都由第六感指引時,它會時常建議你放下已定計劃,不帶有任何懷疑和抗拒地重新調轉你的行動方向。靈性直覺指出為了能夠更高頻振動的生活,就不要制定過於僵化的計劃,開放地允許你的直覺帶領你前行。接下來,本文將會闡述為什麼以及如何培養直覺力。
  • 國外心理學研究:直覺比知識更重要?學者告訴你原因
    機器人 B 僅專注女性機器人最重要的功能,並在收集信息成本大於收益時,停止收集並考慮利弊,結果在第 3 個月時他也被拔掉了電線。 機器人 C 被設定要找個對他足夠好的女機器人,如果多次遇到不夠好的,他對女機器人的要求會降低。前六個他都不喜歡,隨著期待降低選擇了第 7 個,結婚並生了兩個孩子。
  • 直覺從哪裡來,女性直覺真的更準嗎?
    我們為什麼會有直覺?為什麼這些直覺有時候正確,有時候卻錯得離譜?為什么女人的直覺比男人更敏銳更準確?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卻隱藏著我們意識中最大的秘密。  撰文丨戴維·G·邁爾斯(David G。
  • 何時可以信任你的直覺:8個簡單的原則
    原則一是,如果有時間的話,對你的直覺衝動至少稍做一點有意識的反思。我們很快會看到,有意識和無意識的思考有不同的優勢和不同的弱點,如果你能運用兩者是最好的方法。如果可能的話,檢查你的工作!原則二是,當你沒有時間思考時,不要僅跟隨你的直覺,為了小利而冒巨大的風險。總體而言,決策研究者不喜歡直覺,並傾向於將有意識的反思描述成一個拯救我們容易出錯的直覺的白衣騎士。
  • 《直覺定律》:如何正確利用邏輯之外不可忽視的力量?
    由於沒有任何方法歸納、解釋這些「怪怪」的感受,便認為它們不可靠,沒想到事後卻證實,直覺一直都是對的。美國著名認知心理學家的克萊因博士,歷經三十多年的研究發現,九成的判斷與決定都是以直覺為基礎,並且訪問了企業高階主管和消防隊員、急診醫護人員、土兵以及其他經常面臨生死關頭的對象,並以此為基礎,說明直覺非但重要,而且就像未經鍜煉的肌肉一樣,可以經過練習而加強。
  • 控制錯覺定律:相信直覺,但別迷信直覺
    所謂「控制錯覺」,是指人類高估自己的非邏輯和非統計直覺,僅僅是在直覺的引導下做出一些非理性的判斷
  • 我們可以相信自己的直覺嗎?
    當我們面對問題的時候,有很多可以利用的資源,例如理性的分析、正確的推理,但是很多時候,我們會依靠自己的直覺行事
  • 相信直覺的力量,這是頂尖人物的思維秘密
    一個缺乏直覺修養的人,生命必定不會載有光芒與希望。人的直覺往往是正確的!有時候,直覺比理性直接,更能解決問題。這一生,愛護自己的直覺,發展它,強大它,這才是一個人對自己生命的最好尊重。天人相應,感而遂通。直覺,是一種人類與生俱來的超級能力。
  • 作為家長最重要的是要保護好孩子的直覺的靈敏
    直覺是我們生活中能夠做出正確選擇的天賦能力,比如很多夫妻拼命的掩飾夫妻不和的局面想要給孩子安定的生活環境,其實孩子都能感受得到,孩子會喜歡生病,喜歡哭鬧,或者有些孩子變的很乖很乖,因為他們擔心他們的父母不要他,不愛他,他通過他自己的方式去維繫這個家庭。
  • 張學義/隋婷婷:專家直覺與大眾直覺之辨
    描述主義語言學認為在這一情境中,「哥德爾」實際指「施密特」,而克裡普克則認為,專名的指稱主要取決於與使用該專名有關的社會歷史的傳遞鏈條,因而儘管摹狀詞「數學不完備定理的證明者」實指施密特,但遵從「歷史-因果」鏈條的「哥德爾」仍然指哥德爾本人。這一著名的「衝突」引發了人們的廣泛興趣。實驗哲學檢驗了普通大眾對這一指稱問題的直覺判斷,發現語義學直覺遠非普遍一致。
  • 女人的直覺有多準?
    直覺不準,你認為他不會幫你,結果,他幫了你!不要靠直覺否定一個人!男人的直覺並不比女人差,因為,男人是理性動物,女人是感性動物!理性做事,而所謂的直覺,是僅供參的信息而己!在人生道路上,我們多一點理性,少一點感性,那我們做的每件事情都不會後悔,更不會遺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