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覺」多是無意識本能 不經思考往往靠不住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在中國農村推行計劃生育的一大阻力是重男輕女的觀念,生了女孩的家庭總想要再生男孩,有許多地方為此作了讓步,在農村實行「一胎半」政策——第一胎是男孩的不能再生,是女孩的可以再生一個。有位「中國問題專家」曾撰文抨擊說,這樣下去,豈不是女孩越來越多,男孩越來越少,會造成性別比例嚴重失衡?

  其實,由於生男生女的概率相同,只要不用人工流產或溺嬰的方式人為地選擇胎兒的性別,那麼不管採用什麼生育策略,都不會改變男女比例。即使生男孩只能生一個,生女孩可以一直生到生下男孩為止,也不會使女孩多於男孩。

  這個結論違反了人的直覺,會有許多人無法接受。不相信的人可以具體算一算進行驗證:1000對夫婦生育,500對生了500個男孩,停止生育;500對生了500個女孩,繼續生育;後者又得250個男孩,250個女孩;後者再得125個男孩,125個女孩……加起來男女孩總數相同。現在中國男女比例的確嚴重失衡了,不過是女孩少於男孩,這是由於女孩被流產或溺殺引起的。

  許多貌似簡單的數學題,其答案往往與人們的直覺不符。請看這3道數學題——

  一、球拍和球的總價是1.1元,球拍比球貴1元,那麼球的價格是多少?

  二、如果5臺機器用了5分鐘生產5個零件,那麼100臺機器生產100個零件需要多少分鐘?

  三、在一個湖裡有一片睡蓮,睡蓮的面積每天擴大一倍。如果睡蓮覆蓋整個湖需要48天,那麼它覆蓋半個湖需要多少天?

  直覺告訴我們,答案分別是:0.1元、100分鐘和24天。美國研究人員把這3道題混雜在問卷中讓10所大學的3000多名本科生解答,發現大部分人都憑直覺回答。但是直覺是錯的。正確的答案分別是:0.05元、5分鐘和47天。按答對1題得1分計算,這些學生的平均得分只有1.24分。

  直覺其實是一種無意識的本能反應,不經思考快速地自發產生,不受人的心理狀態的影響。理性思維則需要作有意識的思考,反應要慢得多。直覺對我們的生存至關重要。我們看到一張臉,不可能要經過思考才辨認出是熟人;看到一塊石頭迎面砸來,不可能等到想起會被砸傷才躲開。這些都要靠直覺作出快速的自發反應。但是在面臨更複雜的問題時,就需要用到理性思維。

  生活中我們交替使用這兩套思維系統。例如,我們講母語時,用的是直覺思維,而講外語時用的是理性思維,所以不可能像講母語那麼流利。通過反覆的訓練,有可能讓理性思維轉化成直覺。例如,人們在學開車時,要靠理性思維進行判斷,反應比較慢,開車時間長了,在某種程度上就成了一種本能,具有迅速的應變能力。

  但是有時對同一個問題,直覺和理性思維會給出相互衝突的答案,而直覺往往能戰勝理性,從而讓人產生煩惱。雖然統計表明飛機是最安全的旅行方式,但是許多人仍然害怕乘飛機,直覺地認為飛機不安全。這些人乘車時並不擔心會出事,雖然出車禍的概率要比飛機失事高得多。

  有時統計數據反而激發人們本能的恐懼,出現嚴重的後果。1995年10月,英國醫藥安全委員會警告說,第三代避孕藥與第二代避孕藥相比會讓靜脈血栓症的風險增加100%。這聽上去很嚇人,許多人因此不敢再用避孕藥避孕,導致第二年英國人工流產增加了9%。其實血栓的風險本來就低,風險增加100%,不過意味著每7000多人中會多1例而已。英國醫藥安全委員會現在的說法是,第三代避孕藥只是略微增加了血栓的風險,除非你有患血栓的危險,否則無須停用第三代避孕藥。

  人們在進入陌生的領域時,會本能地感到恐懼,作出過分謹慎的直覺反應。許多人對轉基因食品、疫苗接種的疑慮和反對,就是一種由於缺乏科學知識,未經理性思考作出的本能反應。本能反應一旦作出,就很難通過出示科學證據來說服,因為說理訴諸的是理性思維系統,不容易影響人們的直覺。

  讓理性戰勝直覺,並非不可能。畢竟,對那3道數學題,還是有人給出了違反直覺的正確答案。在回答它們時,名校學生與一般學校的學生表現出較大的差距。在10所學校中,得分最高的是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平均2.18分;最低的是託萊多大學的學生,平均只有0.57分。

  當然,善於解答數學難題不等於善於應用理性思維。習慣於理性思維特別是科學思維的人,在人群中只是極少數。要讓人們了解科學知識還比較容易,但是科學知識往往與人們的直覺不符,要讓人們利用科學知識、應用科學思維作出正確的判斷,則困難得多,因為那是在抗拒人們的本能。

  也許科學思維也要「從娃娃抓起」。人們如果從小學習外語,就能讓講外語成為一種直覺;從小訓練下圍棋,就能對局勢有很好的直覺。如果從小進行科學思維訓練,是否也能讓科學思維戰勝直覺反應?(方舟子)

相關焦點

  • 直覺是人類的「本能」嗎?
    直覺是人類的「本能」嗎?在這個崇尚科學的社會裡,卻依然有很多用科學解釋不了的事情存在。比如災害來臨前,動物的反應,我們就一直搞不懂,是什麼讓他們對於災害有了一種特殊的反應。我們稱之為野獸的直覺。我們經常說,動物的本能是非常恐怖的,那是在弱肉強食的世界中磨礪出來的一種本事,現在的人類在經歷幾千年的文明洗禮後,漸漸失去了這一本能,可是有時我們卻會有一種直覺,這種直覺說不清道不明,就是突然出現,好像是上天給你的警示一樣。你一定聽說過,女人的第六感非常可怕,那為什麼第六感會那麼準呢?
  • 頂級的思考,來自於反本能
    慢系統和快系統:我們的大腦中是有兩套運作系統的,快系統就是自己的「直覺系統」,是我們無意識的快速思考模式,也不需要消耗什麼能量,屬於本能。大多數情況下,大腦都會自動選擇「快系統」去處理事務,往往我們還沒有意識到的時候,快系統已經把問題解決了,比如領導讓做個PPT,很多人不用思考的就套一個模板出來。只有在「快系統」解決不了問題的時候,「慢系統」才會啟動,也就是反本能就會被激活,會思考「為什麼」。
  • 心理學家:直覺是科學的智慧
    這是因為,在高度不確定、複雜的環境中,直覺符合了信息 「少即是多」 的原則。[2]簡單來說,在信息與選項極多時,使用邏輯權衡利弊,容易陷入選擇的矛盾,難以對比出最好的選擇。而直覺能忽略繁瑣的信息,將選擇交由無意識中積累的經驗與情感,來進行判斷,更容易做出正確選擇。
  • 從榮格的集體無意識到高科技時代的本能觀想
    當下全民對科技的狂熱追逐趨勢有增無減,越來越多的人們加入到這一陣營,除了年輕人,還有不少中年創業者。似乎出於某種約定俗成的路徑設定:能否趕上風口決定著一切!觀察者、參與者、投資者、輿論圈……高度一致,沒有人去思考:假如「不」呢?
  • 孩子的直覺思維是人的本能,父母要學會接納並引導
    孩子說這是蒙的,我一開始很不理解孩子為什麼要蒙題呢?會就是會不會就不會,這是學習態度的問題。後來我冷靜下來仔細思考了一下,這其實是孩子的直覺思維,我沒必要上綱上線到孩子的學習態度問題,人對於未知的解決本能就是蒙,我們會根據自己的經驗和判斷去猜測未知數,心理學家把這種現象稱之為「直覺思維」。一,什麼是直覺思維?
  • 國外心理學研究:直覺比知識更重要?學者告訴你原因
    、複雜的環境中,直覺符合了信息 「少即是多」 的原則。 在專業領域和人生重大選擇中,直覺格外有效。 我們不僅在有意識地思考,也在非自願無意識地學習,即內隱學習。 內隱學習的內容往往無法用語言表達和形容,但存儲在長期記憶中,在需要時發揮作用。[2] 例如騎自行車,我們早就忘了騎行技巧,僅靠本能就能騎。
  • 喜不喜歡一個人直覺很重要,最初的直覺,往往是正確的
    ,你要相信這個最初的直覺,它往往是正確的。 對於每個人來說,直覺是自己的,是自己的天性和全部經驗在瞬間發出的聲音,而觀念多半是外來的,是接受社會成見和他人意見的結果。 但是,觀念具有強大的力量,人們很容易在觀念的支配下想問題,久而久之便成習慣,使得自己的直覺遲鈍了,甚至喪失了。
  • 大師心得:本能和直覺是一種投資工具
    如果有人走近我告訴我一件事,而我的反應是拒絕,這樣的態度就是不正確的。我對生活的體驗和我的經歷磨鍊了我的本能。最有經驗的基金經理能理解這點,這不是從投資管理中學到的。」很多投資人知道的基本面信息都是一樣的,但是我在多年經歷中養成的良好本能性直覺能讓我做的與其他人不一樣,我學習到了在潛意識中去理解基本面信息,這樣我就能在諸多的可能性中找到最可能的。我依靠的正是這種本能,我們所學的知識當然很有必要但這還不夠用。」
  • 無意識:超越大腦思考的力量
    事實證明,我們的大腦中有超越思考的東西,那在哪兒?正如鈴木大拙曾經說過的,「人類是會思考的生物,但是人類的偉大成就都是在沒有計算與思考的情況下產生的。」我們必須承認,人類思維的力量是強大的,現代科學的發展給了我們最好的證明。同時,我們不能否認,光靠思考不能調動我們所有的力量,只有發揮直覺和本能的無意識力量,我們才能走向更大的創造力。
  • 何時可以信任你的直覺:8個簡單的原則
    更重要的是,又有多少是不受潛意識控制的?我們能從根本上認識自己嗎?《隱藏的意識》一書作者約翰·巴奇博士是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世界無意識研究領域的佼佼者。本書是他首部心理學普及讀物。在書中,他揭示了無意識中的哪些因素在對我們的思想與行為施加影響,以及這些影響是如何發生的,並介紹了如何運用無意識機制幫助我們達成有意識的目標。本文摘編自該書第二章,由澎湃新聞經中信出版集團授權發布。
  • 領導力提升:《領導力21法則》讀書筆記(八)——直覺法則,領導者善用領導直覺評估每件事情
    每個人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富有直覺,而領導者會具有領導直覺。這種直覺依靠的不僅僅「就是事實」。直覺依靠的是事實加上本能再加上其他無形因素,比如說員工的士氣、組織的發展勢頭以及人際關係。正是領導直覺將卓越的領導者與一般優秀的領導者區別開來。在領導決策方面,卓越的領導者本能地,幾乎是無意識地就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你是一個怎樣的人,決定了你用怎樣的眼光來看待周圍的世界。這一點上,不謙虛地說,我具有這種天賦。
  • 盤點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錯誤直覺,避免慣性思維,科學決策
    人們有時候採取一些應對措施,經常憑藉直覺。但是直覺到底是什麼,卻很少人能說清楚。《思考,快與慢》是諾獎的得主丹尼爾·卡尼曼的著作,他在書裡面把人腦思維分為快系統和慢系統,快系統指的就是直覺,指那些能夠自動運作,迅速判斷的思考系統。
  • 一書一法一工具|直覺:越是重大決定越要相信直覺
    很多時候,女人會憑直覺判斷一個男人是否出軌,這種感覺往往還正確率頗高!那是否有一本書告訴大家直覺是什麼?如何運用直覺呢?據數據統計顯示,人生真正值得深思的事不超過5%,而大多數人總是抱定凡事「三思而後行」的宗旨。
  • 家長該怎樣培養孩子的直覺思維
    什麼是直覺思維呢?直覺和靈感可以看作是一對「兄弟」,是生命的一種共鳴,是人類必不可少的「氧氣」,對每一個人都有很重要的意義,而直覺思維是可以通過後期培養來增強的,從小就對寶寶的直覺思維進行培養更能起到成效,而培養寶寶直覺思維可以通過多種方式。
  • 《思考,快與慢》:思考的使命:慢思想,快行動!
    丈夫回家,鞋子也沒脫,就躺在沙發上刷手機,儘管,妻子知道他工作很累,想要放鬆一下,但是,直覺卻讓她認為他在撩女網友,於是,很不客氣地開始嘮叨起來。父親感冒了,天剛變暖,他就穿上背心短褲衩在家裡到處走,儘管他是因為年紀大,抵抗力下降導致的,作為子女,應該關心才是,但還是沒忍住叨念起他來,主觀認為他是不聽話造成的結果。明明知道早睡早起身體好,但很多時候,我們還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睡前刷手機,早上起不來。
  • 關於直覺的8個真相
    他說,直覺,「是一種無意識的智慧,它和有意識的智慧同樣重要」。儘管直覺無處不在,我們還是常常對於直覺有著錯誤的直覺。在這裡我們會從八個方面分析無意識的信息處理,從它擅長的、不擅長的、它的使用者,再到它何時可信、如何被改善,以及它在創造力、道德觀、社交活動上的應用。
  • (李說當然1007期)你的直覺很靠譜
    一生中,經常需要做決定,但當你礙於資訊不足、情況複雜而難以理性或左右不定難以確定的時候,我給你一個最有效的應急方法,就在這為難的檔口,迅速的靜下心來,那怕只有幾分鐘,仔細聆聽你內在的「直覺」。古今中外無數實例表明,以自己的直覺來做決定,準確率高達90%!
  • 機器直覺
    但在複雜時變的真實應用環境中, 採集到的數據往往包含大量 噪聲與不確定性, 且僅包含環境的局部信息, 導致了基於深度學習的人工智慧應用的局限性. 而在同 樣環境下, 人類卻往往可以依靠直覺做出較為迅速且適宜的判斷, 這為我們發展新的人工智慧理論解 決上述問題提供了靈感. 本文系統地對人類直覺的概念、機理、類別等內容進行論述, 分析了不同學 科已有相關研究進展及存在的不足.
  • 「別被直覺騙了」 那些真正重要的決策,往往是反直覺的丨21讀書
    在我們的直覺中,這樣的創業選擇還是很靠譜的。通過每天不懈的努力,深耕細作,保本小賺應該不成問題。但是馬雲並沒有因此而停下他不斷思考和繼續選擇的腳步。1995年去美國,他看到了網際網路這個新生事物。他迅速做出判斷,義無反顧的做出了選擇並投身到網際網路創業的大潮中。
  • 我們為什麼喜歡用直覺判斷世界?-虎嗅網
    人的大腦有兩種運轉模式:直覺思維和推理思維。直覺思維是本能的,非常快速,而且很輕鬆,是大腦自動完成的。比如看到下面這些圖,雖然千差萬別,但你立刻就知道是菠蘿,你甚至連自己是怎麼得出這個結論的都不知道。顯然,用直覺思維認出菠蘿,比用推理思維計算吃菠蘿的費用要輕鬆很多。所有動物都有直覺思維能力,這是先天存在的本能,是進化中自帶的。推理思維則幾乎是人類特有的一種思考方式,這也是人類能成為地球主宰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