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至少讀一點——《身邊的金錢心理學》

2020-11-08 看羊毛雲的高高


好書至少讀一點。今天分享周欣悅的《身邊的金錢心理學》。金錢心理學的研究發現:每一次你跟別人談起錢時,你們的關係就發生了變化。

在大城市大家似乎約定俗成,平時聊天會避開金錢、工資的話題,這如同宗教、政治一樣是禁語。僅在特別的好友私下聊天才會吐槽金錢。在一般城市大部分人會比較熱衷聊金錢的話題。比如過節過年,大家難得聚在一起了,有時親戚開口第一句話就是問對方工資多少,掙了多少錢。相親時重視物質的人直接詢問對方有沒有房子、車子。我們並沒注意到,對方的表情的僵硬,彼此的關係從親情、友情關係正在轉變為金錢評價關係。不論對方說的金錢高低,我們會衡量對方的金錢價值,不再是單純的情感。舉個非常現實的例子,朋友結婚我們參加婚宴給了禮金600元。第二年自己結婚時,朋友給多少禮金最讓人討厭?不是低於600元,而是610.5元,是600元放入銀行一年定期存款的金額。為什麼我們說借錢不要找朋友借,作家劉同說了他的方法是不借給對方錢,而是借給對方同等的錢在銀行的一年貸款利息。實際上,談錢讓人變得理性,因此會傷害感情。借出金錢或利息讓人理性看待數字,對方還多少都是不滿意的,特別是加上利息。所以我們最好不要找朋友借錢。平時交往時涉及錢也最好包裝一下。比如結婚時禮金放進紅色信封裡。春節時給小孩紅包,而不是直接給錢,也不要讓小孩當面打開紅包。給情侶買禮物,是送上精美包裝的物品,而不是拿給對方一摞錢讓對方自己去買。

好書至少讀一點。我是看羊毛雲的高高,歡迎大家留言點讚分享。

相關焦點

  • 好書至少讀一點——《牛奶可樂經濟學》
    好書至少讀一點。今天分享羅伯特•弗蘭克的《牛奶可樂經濟學》。 好書至少讀一點。我是看羊毛雲的高高,歡迎大家留言點讚分享。
  • 身邊的金錢心理學:3個方法管理金錢,讓你做自己與金錢的主人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身邊的金錢心理學》。作者周欣悅,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教授,營銷系主任。不管是支付寶裡的錢還是白花花的現金,你的生活離不開金錢。你可能會覺得,金錢只是一種交換工具。事實上,金錢本身也有七情六慾,還會影響你的愛情、親情、友誼、家人、甚至你的道德水平。
  • 讀《身邊的金錢心理學》有感
    、消費行為、孩子的成長等其實我們每個人的行為都隱約受到自己當前財富擁有狀況的影響只是你也許沒感覺或意識到而已…不過沒關係周老師在這本書裡替你系統做了歸納相信看過此書後無論是你自己的行為還是你觀察或者體會到他人的行為你會從更深層次意識到這些行為背後隱藏的那份有關金錢的密碼
  • 好讀書 讀好書 書讀好
    好讀書,還要讀好書。讀一本好書,就像遇到一位良師。讀到一本壞書,就像碰到一窩病菌。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知識爆炸的衝擊波,人們在五光十色的圖書市場有了更多的選擇空間。要想科學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圖書,首先就要分辨什麼圖書讓人開卷有益,什麼圖書讓人開卷有害。喜歡讀書,是很風雅的事情。但讀書不僅是一種個人愛好,更是一種心靈的沐浴。
  • 花費寶貴時間卻讀不到好書,怎麼辦?看看樊登老師的選書之道
    有些人可能會不假思索地按照我的書單去讀,有些人則會選擇性地去讀我分享的書目。但無論哪一種,它們都不是閱讀到好書的最佳途徑。想起鄭板橋先生的一句話:「讀書破萬卷,胸中無適主,便如暴富兒,頗為用錢苦。」意思是,若讀書,一讀的不是適合自己的書,二讀不出自己的見解,即便你讀了萬卷書,即便你多麼刻苦地研讀,你終究只是書本的奴隸,難以獲取閱讀的精華。試想一下,如果我們花費很多寶貴的時間去閱讀,甚至達到「一年50本+」的閱讀目標,但其中的書籍質量不盡人意,那豈不是特別虧?
  • 如果你喜歡心理學,這5本著名的心理學書籍,建議讀一讀
    每一個喜歡讀書的人,看到一本好書就會愛不釋手,而心理學方面的書籍是很多人都喜歡的,它能幫助我們更清晰地認識自己,認識社會,認識他人,然後能夠更好地與自己相處,與他人相處,更好地在這個社會上生存。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對人的啟發和作用是很大的,一本好書,能夠讓你重新認識自己,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然後逐漸讓自己變得更好。也能讓你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知,看到自己的潛意識,學會尊重自己,活出真實的自己。
  • 普通人為什麼都要學一點心理學?
    每當和人談起我喜歡的學科是心理學,總會被問到各種奇怪的問題。比如,「你學了心理學是不是看一眼別人的眼睛就知道別人在想什麼?」「你是不是會算命?」「聽說你們都會催眠啊,來你把我催眠一下,來」「你能猜出我現在想什麼嗎?」甚至每次和別人聊起心理學,聊著聊著就變成了星座和面相。
  • 每天讀一點行為心理學:把握黃金定律 高質量生活
    今天在新華書店翻閱了張伊寧著的《每天懂一點行為心理學》這本書。這本書一共有200多頁。我運用了前幾天學到的快速閱讀法,利用一個小時的時間把這本書閱讀完,並記了兩頁筆記。我在這本書中讀到的第一條心理學定律是蔡加尼克效應,是指當心理任務被中斷時,人們就會對未完成的任務念念不忘,從而產生較高的渴求度。這條定律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對未完成的工作、未完成的事件或者是未完成的戀愛總是印象深刻,難以忘懷。第二條是霍桑效應,也就是說當我們被關注時可以更加出色。
  • 董卿:人生最大的捷徑,就是讀一流的好書
    ▲孫思遠(左一)主持2015 巴菲特股東大會中國投資人酒會 正如新東方聯合創始人王強所說: 人生最大的捷徑,就是讀一流的好書。
  • 【好書大家讀】讀《人間值得》有感
    【好書大家讀】讀《人間值得》有感 2020-06-14 04: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每天聽本書《身邊的金錢心理學》重新認識金錢,做金錢的主人
    解讀金錢背後的人性 識破金錢面前的套路 通往金錢自由的套路 為什麼人們買東西會上癮
  • 見賢思齊 「北京榜樣」倡導市民讀好書
    12月2日上午,由北京市委宣傳部首都精神文明辦主辦的「贊榜樣、做好人、讀好書」活動在更讀書社(東城隆福店)舉辦。  今年以來,北京市持續深入開展「北京榜樣」主題活動,宣傳樹立了一批群眾認可、社會呼喚的榜樣人物,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文明風尚。
  • 心理學好書—學會接受和面對:《精神焦慮症的自救》
    心理學好書—學會接受和面對:《精神焦慮症的自救》智賢說書 2020-02-18 13:05第8本精神焦慮症的自救若能將自己的情緒把控在一個良好的範圍內
  • 「讀好書·悅心理」,豐盛基金會攜手讀客文化雲守護鄉村孩子心理健康
    為了持續深耕和發展「悅讀換糖果」項目,幫助更多鄉村孩子培養閱讀興趣、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北京豐盛公益基金會攜手讀客文化有限公司共同舉辦「讀好書·悅心理」公益活動,通過「線上講座+愛心贈書」的方式,給鄉村中小學校教師帶來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也為孩子們打開了心理關愛的窗口。8月18日,主題為「用自信開啟充滿學習力的人生」的線上心理講座正式與大家見面。
  • 身邊好物|世界讀書日三本值得讀多遍的好書推薦給你,一起進步吧
    今天原本想給大家繼續分享身邊好物「產品類」,但是看了下新聞今天是「世界讀書日」,所以想想跟大家聊一聊我與讀書的故事,給大家分享下身邊好物之精神糧食篇,以及順便給大家推薦幾本值得反覆閱讀好書。剛開始的時候也跟大家一樣看起書來真的是非常艱難,因為要一本一本地啃,一個字一個字的去讀,後來慢慢的我讀的書多了,漸漸的養成了一種習慣,讀書也自然的變成了一件很輕鬆的事情,今天這裡不討論如何養成讀書的習慣,網上有很多種方法,找到適合自己的最重要。《奧美經典文案》裡面有這麼一句話,「我很害怕閱讀的人,因為他們的一小時就可能是我一生」。
  • 好書推薦《這才是心理學:看穿偽科學的批判性思維》
    我是2009年在豆瓣標記「想讀」的,當時這本書還叫《與「眾」不同的心理學》,但一直沒讀,直到今年發現這本書已經是第11版了,一本書能到第11版,這已經是一個不用懷疑,看了不會後悔的標誌。當我們用上面這3條標準來衡量市場上那些廣泛流傳的心理學內容,就會發現其實很多所謂的心理現象、心理學方法都是偽科學。
  • 金錢心理學:世界上有百分之八十的悲劇都跟金錢有關|薦書
    金錢,幾乎是每個人都很難繞過的人生課題。雖然世界上有80%的喜劇都跟金錢無關,但是有80%的悲劇都跟金錢有關。它有時讓人捉襟見肘,有時讓人意亂情迷,有時讓人行為失當。不弄清金錢背後的人性,就有可能成為金錢的奴隸。
  • 好讀書 讀好書 讀書好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以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來教育學生,要求他們從小養成愛讀書的良好習慣,通過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奠定人生的基礎,走向成功的人生。好讀書,喜好讀書,做一個愛讀書的人,手不釋卷,愛不釋手;讀好書,讀適合自己的書,讀有益的書,開卷有益,獲益匪淺;讀書好,嘗到讀書的甜頭,讀書可以豐富知識,充實人生。在書這一良師益友的教導下,沿著書籍的階梯,攀登人生和事業的高峰。
  • 為什麼要多讀好書?這篇文章告訴你
    那麼為什麼我們要讀好書呢?什麼算是好書?好書的定義,因人而異。大多數人認為好的書可以被稱作好書,但是如果你讀完了卻沒有什麼思考和收穫,那麼對你來說也不算是一本好書。好書可以是一本名著,也可以是一本小說,也可以是一本工具書。它取決於你所處的時間段,心態和想法。為什麼我們要讀好書?很多人也會問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讀好書?為什麼我看完一本書就什麼都不記得了而你卻可以寫出上千字的書評?
  • 金錢心理學
    金錢心理學安簡·查特吉選自《審美與腦》患者忘記了大部分詞語,但某些詞語沒有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