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潤滑油公司:布局國際化發展 服務「走出去」企業

2020-12-13 中國青年網

  新華網新加坡3月7日電(吳婷婷)中國石化(簡稱中石化)潤滑油公司是中石化旗下產銷研服務一體化的專業公司,近年來,海外市場已成為其重點拓展領域之一。近日,該公司副總經理寇建朝在新加坡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潤滑油行業市場化程度高、競爭激烈。同時,潤滑油也是中石化最具品牌效應的產品,肩負著樹立中石化全球品牌的重任。」

  圖為中國石化潤滑油公司副總經理寇建朝接受新華網專訪。新華網發(王應耀攝)

  「三步走」戰略

  作為全球大宗商品中心、航運中心,新加坡在船用油領域匯聚了全球專業產品與服務。寇建朝分享了這樣一組數據:新加坡的商業遠洋運輸船舶超過4300艘,每年過路新加坡港補給燃潤油料的商船約38000艘次。

  寇建朝表示,正是看中新加坡市場在全球貿易中的重要地位,近年來,中石化將新加坡作為國際化戰略布局的重要支點。2013年7月,中國石化潤滑油新加坡工廠正式建成投產,成為中石化潤滑油麵向亞太市場的生產中心、服務中心和物流中心,標誌著「三步走」國際化發展戰略已完成第二步。

  中石化一直高度重視潤滑油業務的國際化發展,制定了「三步走」的發展計劃。第一步是重點開拓亞太市場,第二步是實現海外建廠,第三步是逐步建立起全球營銷服務網絡。

  中國石化新加坡潤滑油工廠是中石化煉化板塊第一個直接投資的海外項目,也是中國在新加坡建設的第一個生產型企業。統計顯示,2015年中石化新加坡潤滑油工廠生產的產品已佔到潤滑油總公司海外銷量的69%。目前,新加坡工廠的產能為10萬噸,在東南亞地區位居前列,其中船用油佔到很大比重。

相關焦點

  • 布局潤滑油添加劑領域 利安隆邁出打造精細化工平臺型公司的第一步
    ,其主營業務為潤滑油添加劑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並為客戶提供便捷的添加劑一體化應用解決方案。強大的全球營銷網絡、72小時到貨服務倉儲系統以及國際客戶本土化服務助力各生產線產能的充分消化。目前,利安隆已發展成為國內高分子材料抗老化行業的龍頭企業,與競爭對手的差距不斷擴大,伴隨著新增產能的逐步投產,未來增長的確定性也進一步加強。
  • 中國潤滑油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2020年版)
    品牌格局  我國潤滑油市場已經逐步形成進口品牌與國產品牌共存又彼此競爭的兩大陣營。進口品牌以最早進入我國市場的殼牌、美孚和嘉實多為代表,國產品牌則主要有我國石化旗下的長城和我國石油旗下的崑崙。隨著我國潤滑油市場的持續快速發展,全球越來越多的石油企業和獨立潤滑油商布局我國市場。
  • 中國企業「走出去」困難與解決建議
    (3)其他組織機構:獵頭深耕細分市場、規範人才尋訪經營  我國人才中介機構以及獵頭公司在發揮中國「本土化」優勢的前提下,應積極跟隨中國企業「走出去」,在海外為「走出去」企業提供人才尋聘等服務。獵頭公司應深耕細分市場,形成獨到的業務模式和核心能力,以贏得客戶的信任;成立以獵頭企業為主體的人力資源聯盟,加強人才尋訪經營規範化,規範產業環境和執業環境。
  • 潤滑油公司,20歲!
    潤滑油公司,20歲!崑崙潤滑見證並親歷了中國潤滑油行業的發展是人們日常生活、工業建設和國防軍工發展不可或缺的潤滑力量今年以來面對疫情防控和企業發展重要時刻崑崙潤滑公司上下齊心,同舟共濟以實際行動踐行崑崙潤滑的責任與擔當
  • 2020年潤滑油市場行情分析預測 - 中國潤滑油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
    市場格局  我國潤滑油市場已經逐步形成進口品牌與國產品牌共存又彼此競爭的兩大陣營。進口品牌以最早進入我國市場的殼牌、美孚和嘉實多為代表,國產品牌則主要有我國石化旗下的長城和我國石油旗下的崑崙。隨著我國潤滑油市場的持續快速發展,全球越來越多的石油企業和獨立潤滑油商布局我國市場。
  • 龍蟠科技正式成為中石化旗下易派客平臺合作夥伴
    近日,江蘇龍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中石化易派客工業品電商平臺達成合作,為中石化二三級下屬企業提供龍蟠全系工業油產品供應。成功合作後,龍蟠成為了中石化易派客平臺合作夥伴裡唯一一家民營潤滑油企業,也是唯一一家中石化體系外的上市公司。
  • 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向國際化邁進
    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十年來,公司由弱變強、茁壯成長,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不斷提升,品牌價值與社會影響與日俱增。 公司始終堅持能力建設為中心,加速融合,加快發展,企業綜合實力、行業地位不斷提高。
  • 北美華富山工業園區吳廣雲:產品「走出去」要邁向企業「走出去」
    其中,東南亞、北非和美墨加三個板塊是可以承接中國大規模產業「走出去」或者重新布局的地方。他強調,企業要積極地轉變思路,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最終還是要從產品「走出去」階段邁向企業「走出去」階段。那麼,企業如何「走出去」?
  • 「源根潤滑油」號高鐵列車今日在上海虹橋站首發
    目前,源根石化現已建成一流的、國際化的生產工廠,擁有先進的自動生產流水線和管理體系,並先後獲得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創新示範企業、全國產品和服務質量誠信示範企業、全國潤滑油行業質量領軍企業等榮譽稱號,2017年9月,公司入選中國石油和化工企業500強。
  • 「潤滑持久,暢行天下」山東省潤滑油公司優秀企業推薦
    潤滑油是用於減少機械摩擦的潤滑產品。潤滑油行業是石油化工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服務於國民經濟尤其是工業經濟的各領域,與國家宏觀經濟景氣程度息息相關。中國潤滑油市場自上世紀90年代全面開放以來,總體保持增長態勢,尤其是2001年到2010年的十年,是快速增長的十年,是國外資源和資金迅速流入的十年,也是我國潤滑油產品結構迅速調整、產品質量持續提高的十年。
  • 中石化上海石油分公司與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探討油品業務深度...
    中石化上海石油分公司與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探討油品業務深度合作 2020-06-26 09: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易點天下申請創業板IPO 大數據+AI助力企業「走出去」
    (原標題:易點天下申請創業板IPO 大數據+AI助力企業「走出去」)
  • 格林盈璐:中國滅蚊器企業走上國際化道路
    「不只是非洲國家,只要走出去,你就會發現,我們的企業可以獲得的市場份額是很可觀的。」格林盈璐負責人表示,「這也是我們這幾年以來之所以能夠走出一條國際化道路的背景。」 格林盈璐是以專注滅蚊燈為主要業務的知名小家電企業。已經陸續布局亞洲和歐、美多國市場。迄今累計為美國、義大利、日本、馬來西亞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千萬餘用戶提供了完備的解決方案。
  • 上海紡織加快推進「全國布局、海外發展」戰略
    把推進國際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與IAC合作,只是上海紡織「全國布局、海外發展」戰略的一個縮影。作為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排名第一的企業,上海紡織近年來不斷提升國際化經營能力。去年,上海紡織集團新組建的「6+6」區域公司初見雛形,覆蓋國內外各個地區。
  • 汽車十大品牌潤滑油,您都用過哪些?
    第四名長城潤滑油,既然是在咱們中國市場銷售,怎麼可能沒有名族的自主品牌呢,長城潤滑油2002年創立的品牌,僅僅是17年時間,長城已經後來居上。成為國產品牌的領頭羊。第五名崑崙潤滑油,也是咱們的自主品牌,隸屬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的品牌咱就不用說了吧。上榜無壓力啊。
  • 江蘇建海外法律服務中心 解決企業「走出去」難題
    在「走出去」的路上,我省企業遭遇了不少「水土不服」的問題。「能不能把律所開到柬埔寨?」「如果在異國他鄉能有『娘家人』提供貼身法律服務就好了!」紅豆集團負責人曾發出感慨。在由紅豆集團聯合相關企業投資建設的柬埔寨西港經濟特區,170多家以中資為主體的多國企業已入駐,經營中經常遇到勞工、稅務等方面涉法難題。
  • 萬裡石董事長胡精沛:民企「走出去」要跟隨央企,服務全球
    最終原告歐盟石材工業聯盟撤訴,歐盟裁定以無稅結案,中方全面勝訴,避免高達57%的反傾銷稅,萬裡石獲得了歐盟認定的「市場經濟」地位……「一帶一路」倡議以來,萬裡石則再次跟隨著國家的戰略步伐,實現了深耕全球市場、全面全球化的戰略布局。「萬裡石,作為先行走出去的一批民營企業之一,是『一帶一路』的實踐者和受益者。」胡精沛感慨。
  • 雙匯成功走出去,成為全球領先的肉類企業
    立足河南,面向全國,六大區域布局謀發展雙匯進入新世紀後,作為中國最大的肉類加工企業,全國布局,對外擴張,由漯河走向全國。雙匯以發展現代肉類工業為目標,引進工業園區的概念,同時規劃屠宰和肉製品項目,在加快肉製品擴張的同時,以冷鮮肉變革為突破口,由熱鮮肉向冷鮮肉轉變,由粗加工向精加工轉變,由傳統產業向現代工業轉變,鞏固和發展雙匯在肉類行業的領先地位。
  • 中國企業走出去,律師也應該走出去 ——國際工程專家崔軍專訪
    中國企業走出去,律師也應該走出去 ——國際工程專家崔軍專訪 發表時間:2017-06-21 11:12:32 作者:馬麗 來源:
  • 為了負責任 統一潤滑油總經理李嘉訪談
    在國內3000多家獨立潤滑油公司裡,這家民營企業非常成功,而且仍處於快速上升期,卻做出了與殼牌合資的決定。這對潤滑油產業將產生什麼影響?本刊第一時間獨家採訪了統一潤滑油的總經理李嘉先生之後,這些疑問都迎刃而解    汽車之友(以下簡稱「汽」):殼牌與統一合資,對潤滑油市場的格局影響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