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走出國門戰略 中國對外漢語教材「牆外香」

2020-12-25 央視網

推行走出國門戰略 中國對外漢語教材「牆外香」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28日 12:06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報

  中國新聞出版報消息: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對外漢語教學在全球掀起新一輪熱潮。法國前總統席哈克表示:學習漢語可以為法國青年人帶來更好的未來。據中國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布的數字,目前全球主要有30多個國家、3000多萬人學習漢語,2500所大學和上萬所中小學也開設了漢語課程,而到2010年將達到1億人。漢語熱的到來,使對外漢語教材成為出版領域的「香餑餑」。記者日前走訪了對外漢語教材出版四大社: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華語教學出版社和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他們均認為出版社面對漢語熱,要冷靜謹慎,不可盲目跟進。

  據了解,目前國內大約有90多家社出版對外漢語教材。但是,這塊蛋糕並不易吃。

  外研社為了進入漢語教材出版領域,在2005年初,提出了「對外漢語出版工程」宏偉藍圖。此工程涵蓋圖書產品共分為15大系列,累計近2000個品種。計劃每年投資1000萬,10年陸續投資1個億,用於漢語的國際推廣和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

  外研社漢語出版分社社長彭冬林告訴記者:「每年投入1000萬是個不小的數字,目前在對外漢語方面,尤其是重大項目、基礎研究、長期項目開發上,我們還處於投入階段。

  北語社作為對外漢語教材出版的老牌社,在開拓海外市場上也並不輕鬆。社長戚德祥分析認為,對外漢語教材市場雖然很大,但實際銷售市場很分散,上述所統計的3000萬漢語學習者分布在世界各地。學漢語最多的是華裔子女群體,東南亞市場如馬來西亞、印尼也都有自己的漢語中心,然而我國出版物打入歐美華裔市場難度還比較大。

  北語社從2004年起開始拓展海外市場,2006年派出了51人、10個團去海外開發。該社現在在30多個國家有198個代理經銷點,還可以在線銷售。雖然成績不錯,但戚德祥感嘆,投入巨大,市場難做。

  北京大學出版社漢語及語言學編輯部主任沈浦娜也表示贊同,她認為應該用理性的眼光看待對外漢語教材市場。市場定位要準,對發展模式也要合理規劃。因為實際上這個市場還沒有成熟,如果盲目地一頭扎進去,可能沒那麼多利潤。北大社做漢語教材20年,前期也虧本,這個蛋糕吃起來不是那麼容易的。

  開拓對外漢語教材市場有諸多風險且困難重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各國學習情況、課時安排各異,所以要把握市場目標群體、找準切入口,是下口咬這塊蛋糕要面臨的首要難題。

  憑藉外文局眾多海外駐地的優勢,華語教學出版社在英、美、德、埃及、墨西哥等國設立了11個海外點。除了這些海外點,該社還有和國外書店自主聯繫的38個點,今年準備擴展到150個。該社社長王君校介紹說,「我們在編書時,可以徵求海外機構的意見,由他們提供一些選題或者當地習慣,儘量做到圖書本土化。另外這些機構還承擔了我們圖書的發行工作。」

  華語教學社的優勢多數出版社並不具備。所以,北語社開拓市場時並未採取「一刀切」的方式,難進去的市場採取版權輸出,能進去的市場則用本版書直接銷售。目前,歐美是北語社本版書銷售的重點,而越南、日本、韓國等國主要以版權輸出為主。

  戚德祥的觀點是,「我們不能讓外國公司輕易買走我們的版權從而壟斷中國的漢語教材市場。我們要靠實力競爭,把我們的教材真正賣到國外去。」據戚德祥介紹,北語社現在的思路是,維護和延伸北語社的漢語國際推廣品牌,對品牌教材進行修訂,實現多語種、立體化。爭取在5年內,拿出15個大型項目,50條產品線,總共1000種漢語教材。

  作為大學出版社,北大社不可能像北語社把漢語教材做得面面俱到,只能把特色教材儘量做到立體開發。少兒漢語和商務漢語是北大社最有特色的對外漢語教材。「背靠北大師資,再加上準確的市場定位,北大社已經形成了非常穩固的『前店後廠』模式。」沈浦娜如是說。

  由於實力還不足以進入國外主流渠道,外研社採用了「借船出海」的操作模式,自己做出版,把推廣工作交付國外知名出版集團。「我們過去的國際合作,以引進為主,現在我們的目標則是輸出跟引進要達到平衡。所以我們首先是要研究市場、組織好合作編寫,再通過合作出版擴寬渠道。語言和中國文化是我們今後的兩個方向,雖然現在中國文化的對外出版,還沒有形成規模和產品線,但我們要努力實現語言和文化一個都不能少。」彭冬林強調。接下來,外研社計劃建立「大中華文化網」,通過現代化的網際網路整合現有的各項資源,探索全球漢語教學與文化傳播新的可能性。

  對外漢語教材出版市場還在成長階段,目前,為了搶市場,一些出版社爭奪漢語教學老師作者資源,出現了如哄抬物價、版稅的事件,無形中增加了很多成本;此外,有些出版社對外漢語教材編寫的過程也不夠嚴謹。對外漢語教材發展之路如何才能走得更好更穩?

  彭冬林表示,「過去外研社在教學上強調系統學習,但是現在面對不同國家的學習者,應該更加重視實際應用,重視口語,利用現有的技術條件更好地服務於學習者。」

  華語教學社以小語種為切入口,在以英文為主的前提下,探索阿拉伯文、西班牙文、俄文等小語種漢語教材的出版。針對今年俄羅斯舉辦的「中國年」,華語社出版了一系列俄語版漢語教材,包括《漢俄情景對話》、《漢俄基礎教材》等。王君校的看法是:「出版社一定要分析大市場,從中細分出自己所針對的一些群體來出版。」

  「雖然現在都在提倡多媒體出版,但不能濫用,一定要以精品教材為前提。」戚德祥認為,本土化教材是制約漢語教學蓬勃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不同國家學漢語在發音、語法、書寫上有雲泥之別,任何一套教材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準,「市場太窄、差異性太大」。所以在研發上要注意針對性,針對不同需求,細分產品。比如有的配mp3,有的配CD-ROM等多樣形式。

  鑑於對外教材讀者對象的特殊性,王君校提醒道,「對中國文化的介紹,有時會涉及敏感的政治內容。後進入的一些出版社缺乏經驗,教材裡面稍不留意的話很容易引起糾紛,所以沒有涉外經驗的出版社應該慎重。」

  當然,對外漢語教材走出去離不開國家大力支持,但「不能全靠國家拿錢,要靠市場立足。現在正趕上好機遇,所以出版社要把握好市場。」戚德祥如是說。

  在彭冬林看來,事實上國外知名出版集團已經在覬覦對外漢語教材市場了。所以他認為這個競爭不是國內同行的競爭,而是來自國際市場的競爭。因此,對外漢語教材市場要靠國內同業共同培育。(王瑩)

責編:趙旋璇

相關焦點

  • 參加蕪湖對外漢語培訓 漢文化走出國門新出路
    參加蕪湖對外漢語培訓 漢文化走出國門新出路 如今,我國經濟得到了世界各國的矚目,這讓漢文化得到廣泛關注。因此,國內對外漢語培訓事業也日益興旺,現在學習漢語的老外越來越多,由此而導致對外漢語老師的需求量大增。
  • 漢語培訓助力中國文化走出國門 突尼西亞學生學漢語說中文
    漢語培訓助力中國文化走出國門 突尼西亞學生學漢語說中文漢語培訓助力中國文化走出國門 突尼西亞學生學漢語說中文漢語是我們日常交際中的工具,同時也是傳遞信息的一個媒介。而我們國家的語言「漢語」作為聯合國六大工作語言之一。它不僅僅是代表中國的語言,更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同時也是我們祖國的文化傳承。如今漢語在國際上的地位日益挺高,但是相比於英語成為全世界通用語言來說,還需要我們的不斷努力!那麼外國人在參加漢語培訓的時候有哪些學習步驟呢?
  • 中國特殊教育教材走出國門
    ,此次合作主要涉及人教版特殊教育教材在馬來西亞出版發行等議題。 據悉,此次雙方的合作以人教社最新版的特教教材為基礎,包括盲、聾、培智三類。據悉,人教社截至目前共編寫出版了盲校16門學科163冊、聾校12門學科119冊、培智學校10門學科90冊,總計372冊特教教材。
  • 教學有誤區教材成瓶頸 對外漢語教育之困
    每年都有40餘萬件、200噸左右的漢語教材通過郵政系統由中國發往世界各地,但與《英語900句》《新概念英語》《走遍美國》相比,中國的對外漢語教材開發仍明顯滯後   打破教材瓶頸   制約漢語文化海外傳播的另一主要瓶頸,是缺乏適用的教材和教學法。
  • 從「對外漢語教學」到「漢語國際教育」
    在王力、呂叔湘等老一輩語言學家的共同推動下,1983年「中國教育學會對外漢語教學研究會」宣告成立,標誌著對外漢語教學作為一個專門的學科正式創立。到20世紀80年代末,對外漢語教學的學科體系可以說基本構建完成,並取得了四個方面的重要進展。    一是教學理念的創新與學科建設的發展。
  • 學習對外漢語,需要什麼樣的教材?
    由於全球日漸劇增的漢語學習者,很多人陸續加入對外漢語教師這個新興的行業。有的對外漢語初學者因為時間等原因,希望能夠更自由地學習對外漢語,所以在網上收集了一些對外漢語教材來學習,這些教材資料魚龍混雜,又不屬於一個教學系統,很容易讓人越學越迷茫。
  • 中國對外漢語教學簡介
    發展對外漢語教學事業,對於向世界推廣漢語,傳播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增進中國和世界各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誼,培養更多的對華友好人士,擴大中國與世界各國的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提高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中國的對外漢語教學事業啟始於1950年。當年,清華大學籌建東歐交換生中國語文專修班,接待了新中國第一批外國留學生。
  • 對外漢語老師如何選擇教材?
    不少老師糾結上課到底用什麼教材,今天小V就給大家好好說道說道教材的事兒。選教材得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包括但不限於學生的學習目的、目標、年齡、國籍、漢語水平、學習周期等。
  • 活動預告|2019國際對外漢語教材趨勢發布會
    為進一步給世界各地的漢語學習者提供更加規範、更加權威的漢語教材,滿足國內外漢語教學不斷變化的新需求,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將於2019年8月21日舉行國際對外漢語教材趨勢發布會。此次會議將邀請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澳大利亞等多國東亞圖書館館長、海外中文學校代表以及漢學家,與國內多家對外漢語教材權威出版社進行面對面溝通,圍繞對外漢語教材的出版現狀與最新趨勢,國別化漢語教材的需求與編寫原則等議題進行深度交流和探討。
  • 實用對外漢語教材能讓教學成果事半功倍
    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有些人認為對外漢語教材並不重要,關鍵還是看老師的水平。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老師水平越高,對教材的要求越高。對外漢語教材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模式,都密不可分。目前大部分傳統的對外漢語教材與「真實語言環境」、「工作環境下的語言內容」相去甚遠,缺乏實用性,以至於讓學生覺得學習漢語枯燥乏味,而對外漢語的教學又最重視實用性。對於漢語教師來說,他們進行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老外會說一口流利的漢語,太過脫離實際生活的教材是刻板的,會對教學效果起反作用。
  • 怎樣的對外文化教材才是好教材
    1、70年來我國對外文化教材共出版241種,文化專題教材數量最多對外文化教材是外國人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化的工具。根據超星發現和全球漢語教材資料庫數據,新中國成立至今,我國對外文化教材共出版241種(其中系列教材32套)。
  • 怎樣的對外文化教材才是好教材?
    1、70年來我國對外文化教材共出版241種,文化專題教材數量最多   對外文化教材是外國人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化的工具。根據超星發現和全球漢語教材資料庫數據,新中國成立至今,我國對外文化教材共出版241種(其中系列教材32套)。
  • 安徽企業積極對接央企項目 加快走出國門腳步
    原標題:安徽企業積極對接央企項目加快走出國門腳步11月26日,由安徽省商務廳主辦的安徽企業與中央企業合作對接會,助力安徽企業走出國門。現場8家央企與110家安徽企業進行了洽談。會上,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勞務公司、中國葛洲壩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水電建設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中國機械設備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建設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水利電力對外公司的企業代表分別介紹了本企業在境外的業務情況和合作需求。
  • 梧州對外漢語教師培訓 讓漢文化教學走向專業
    梧州對外漢語教師培訓讓漢文化教學走向專業關於「漢語熱」的新聞不斷,這讓我深深覺的如今教外國人學習中文是個非常有前景且有意義的工作,因此我選擇參加對外漢語教師培訓來學習教學技能。在學習期間,我得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穫,如漢語基礎知識,傳統文化歷史還有實踐教學方法,結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拓展了朋友圈。那麼是什麼理由讓我參加這裡的對外漢語教師培訓呢?
  • 中國情景劇多媒體漢語教材將「登陸」美國
    中國情景劇互動式多媒體漢語學習出版物——《行知中國》即將「登陸」美國。該教材主要面對將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用戶,其在美國的銷售和推廣將填補美國「漢語熱」背景下多媒體漢語教材的空白。《行知中國》由北京語言大學漢語教學專家編寫,以一個來自加拿大的留學生借住在一個中國家庭為背景,全景的展示了一個中國家庭的日常生活和外國人在中國生活的所見所聞。全劇採用高清技術拍攝,共三十集九十幕。《行知中國》將情景電視劇與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相結合,以學習者為主體,通過使用角色替換、語言焦點提示、互動練習、中文書寫演示、拼音拼讀示範等多項功能,以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 南充國際對外漢語教師證 文化傳播之路的必備行囊
    南充國際對外漢語教師證 文化傳播之路的必備行囊 學習中文已成為外籍友人日常所需,因此國際對外漢語教師證趨之若鶩。此行業需要培養有較深漢言語文明功底、熟練掌握外語,日後能在國內外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的老師,或從事對外文明溝通工作的實用型專門人才。那麼我們該如何學習呢?需要學什麼呢?
  • 對外漢語教學能力考試大綱解讀:對外漢語教學概論部分
    (對外漢語教學概論部分)  中國語言資源開發應用中心與國際漢語教育學會共同舉行的「國際漢語教師執業能力考試」於2008年通過教育部評審,是目前唯一權威的對外漢語教學能力考試。從學習角度來說,三冊教材內容太多,依據大綱,按圖索驥就容易很多。  考試大綱說明裡明確說明了各科在考試中所佔的比重,基礎理論考試中對外漢語教學概論/二語習得/中國文化/跨文化交際所佔比例分別是35%/25%25%和15%,這在開始複習請需要清楚,比如中國文化,浩如煙海,單獨學習也需要三年兩年才能初步清楚,但在這個考試中所佔比例只有25分,因而學生只要按照大綱,掌握其大概,就足夠了。
  • 對外漢語教師資格證培訓有哪些教材呢?
    對於很多致力於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的老師來說,他們事先都會進行關於自己的對外漢語教師資格證培訓,這樣自己才會更輕鬆、權威教老外學中文。而對此要想實現自己的這一目的,一本好的教材也是很重要的,所以他們很想了解的是有哪些是針對自己的?
  • 衡陽國際對外漢語教師 非專業出身如何傳遞中華文化
    衡陽國際對外漢語教師 非專業出身如何傳遞中華文化 我國國際地位的提高讓越來越多的國家將中文列入升學求職的必備條件,也有越來越多的同學勵志從事國際漢語教學事業,爭做中國語言文化傳播交流的使者,其中不少非對外漢語專業人士,懷有夢想,
  • 李宇明:語言學習需求與對外漢語教學
    ④二十多年來,來華留學生人數、對外漢語教學的教材建設和師資隊伍培養、與海外漢語教學界的合作等等,都有了長足進展,以至於" 對外漢語教學"這一概念已經涵蓋不了它所開拓的這番事業。⑤如何發展對外漢語教學事業,學界已是高見疊呈,比如,提出應把對外漢語教學作為漢語國際傳播和 國家和平發展的重要措施;注意世界華人社會的語言溝通,合理解決漢字教學中的簡繁體問題,形成漢語國際傳播的合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