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公正廉明無疑,但他一年的俸祿有多少?比一個州的稅收還高!

2020-12-22 大咖說史

就現在而言,公務員是一份很好的工作,既穩定而且福利還好,所以很多人對這份工作夢寐以求。不過,在古代的時候,「公務員」卻沒現在好做,風險太大,稍微惹得帝王不滿,便會慘重撤職,甚至是人頭落地。

那麼古代王朝中,哪一朝代的「公務員」福利最好?而哪一朝的「公務員」待遇又墊底呢?

圖片:王朝的「公務員」劇照

提到福利好的王朝,就不得不說宋朝。在宋朝之時,統治者給了大臣許多福利。官員們隨著品階的不同,所受的有待也有差別。官員們不僅能夠領到俸祿,還有各種各樣的福利。

「九品十八級」,也就是在各朝代所實行的「官員等級制度」,宋朝同樣也採取這一制度。

處在最高級別的官員,每月的俸祿有四百貫錢,比起漢朝的官員俸祿足足多了十倍,與清朝官員的俸祿相比也是多出兩倍到六倍左右。

另外,高級官員們還會收到「白面、精米」這樣的禮物,算是對其工作的肯定。這麼好的待遇,也就只有大宋王朝了。

圖片:宋朝的官員們劇照

另外,大唐王朝對待官員也是比較好的。例如唐朝時期的白居易,他每月的俸祿也不少,折合成現在的人民幣大約在一萬五左右。

起初,白居易在擔任校書侍郎之時,每月俸祿並不高,折算為人民幣僅在六千元左右。但是在晉升為左拾遺之後,俸祿也大大提升,折合人民幣一萬五,可見,唐王朝的俸祿提升空間非常大。

五十四歲時,白居易遷升為蘇州刺史,俸祿比起最初為官時多了十倍有餘。當白居易成為太子賓客時,俸祿更是再一步升高,達到了頂峰。

而且白居易在告老還鄉之後,朝廷還發放了一大筆錢財,以表彰其功績。另外,當白居易超過七十五歲時,朝廷還會另外贈一筆錢財,視作獎勵安撫。

圖片:退休後獲得的一筆錢財劇照

可見,唐宋之時,朝廷對待百官都是很不錯的。而且到了宋朝時期,皇帝對官員的容忍程度也更高一些。例如北宋宰相王安石,他乃是北宋變法第一人。

王安石希望通過改革之舉,讓天下百姓都能安居樂業,進一步縮小貧富差距。這理想雖然崇高,但卻不大現實。王安石一生中兩次任職宰相,遺憾的是第二次與宋神宗產生了更大的衝突,丟了官帽。

由此可見,在宋朝,只要大方向與皇帝保持一致,並且沒犯下太大的過錯,一般都會被皇帝容忍的,另外俸祿也非常豐厚。

我們還是以王安石為例,在他擔任宰相之時,每月的俸祿折合為現今人民幣大概在九萬元左右。這還不算額外的一些補貼,例如餐補、日用品等。

圖片來源於網絡:王安石變法

同時,朝廷不僅專門發給王安石買衣服的錢,還會贈送許多綾羅綢緞。到了冬季,則會分發絹布、棉花讓他禦寒。其中還有一些食用鹽,鹽巴在如今雖然再尋常不過,而在古代,食鹽可是比較稀缺的。

可見,朝廷想得十分周到,方方面面都為官員考慮到了。那麼王安石辭官之後,還有沒有退休金呢?

其實按照現在的規矩,辭了官職自然退休金也就沒了。不過,王安石卻有養老金,而且數額不小。與明朝時期宰相的退休金相比,王安石的養老金足足多出了五倍。

可見大宋王朝出手實在是闊綽,或許正是因為這些耗費,也導致北宋漸漸出現「積貧」的局面。

圖片:出手闊綽的大宋王朝劇照

下面我們再來看一個人的俸祿,此人是眾人皆知的大宋清官:包拯。身為清廉之官,包拯的俸祿有多少呢?其實比很多人想像的都還要高,包拯一個月的俸祿相當於一個州的稅收,著實是一大筆收入。

俸祿這麼高,主要是包拯的官職很高,僅次於宰相之下。而且一人居多個官位,包拯就曾身兼三職。所以俸祿高也是因包拯有這個能力。另外,朝廷不但發放高額俸祿,還會給予布匹等獎勵。

據傳,在宋徽宗統治時期,包拯管轄了二十個州。當時一年下來這二十個州上交稅收是三十萬貫,平均下來每州交稅一萬五貫錢。而包拯一年的俸祿在兩萬左右,也就是說包拯的年俸祿比起州府的稅收還要高。

這大大出乎了我們的意料,在很多影視劇中,包拯大人都是過著清貧的生活。原來,我們一直都被這些影視劇欺騙了。

圖片:包拯一年的俸祿劇照

上面這些王朝對待「公務員」都是高薪高福利的,下面我們再來看一些「公務員」待遇較差的王朝。提到這裡,北魏王朝絕對值得一說。

這個王朝的「公務員」的待遇是最差的,沒什麼福利,連基本的俸祿都沒有。而且這還是朝廷的明文規定:官員一律沒有俸祿。這一規定在我們看來難以置信,但卻是真實存在的。

因為北魏是由鮮卑人創建的,一個馬背上的民族,他們喜歡在戰爭中掠奪財富。當然,在戰爭頻繁之時倒也能掠奪些物資,那麼在和平年代呢?自然就無法在戰場上掠奪了。

官員們只好進行貪汙,或者搶掠百姓之財。就這樣,北魏貪汙風氣盛行。雖然王朝多次進行反腐,但是成效不大,沒有從根源上去解決問題。

圖片:北魏連基本的俸祿都沒有劇照

公元495年時,孝文帝進行一番改革,官員們這才有了俸祿。這時,孝文帝認為王朝已經實現了俸祿制,貪汙現象應該會好一些。

但是令他意外的是,這些官員們貪汙風氣深重,雖然現在有了俸祿,貪汙習慣卻難以改正過來了。因此,孝文帝決定出重拳,將秦、益兩州的刺史押送到京城,當眾處死。

隨後,孝文帝再次強調,但凡發現官員貪汙之事,嚴肅處理,死罪一條。但是官員們很無奈,雖然實行了「俸祿制」,但俸祿太低,根本養活不了家人。因此很多大臣聯名上書,希望能改回原先的無俸祿制。

不過,這一請求最終被駁回了。可見,北魏之時的「公務員」待遇實在太差了。

還有在明朝之時,大臣的俸祿也不高。不過,明朝百官俸祿雖低,但好在還有一些其他的補貼。

另外,明朝的官員還有一些特權,例如「免稅」等。其實各朝各代的「俸祿」不同,主要原因是王朝的經濟實力不同。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相關焦點

  • 包拯一個月的俸祿是1500貫,放現在能兌換多少錢?一算嚇一跳
    再具體說的話,宋朝時被公認為清官的包拯包青天,他一生清廉,但從未窮困潦倒,因為光是他俸祿就十分之高了。包拯生於公元999年,在28歲的時候考中了進士,從此進入了仕途。但因為父母年邁十分思念他,因此當官沒多久的他乾脆辭了官,在家中陪父母,就靠著種地養活一家人。
  • 公正廉明,力可鑠金
    原標題:公正廉明,力可鑠金   據《呂氏春秋·去私》記載,晉平公做國君的時候,南陽空缺出一個官位。晉平公問大臣祁黃羊:你看誰可以當這個縣官?祁黃羊說:解狐這個人不錯,他是合適人選。平公很吃驚,問祁黃羊: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你為什麼要推薦他?祁黃羊笑答:您問的是誰能當縣官,不是問誰是我的仇人呀。平公認為祁黃羊說得很對,就派解狐去南陽作縣官。解狐上任後,為當地辦了不少好事,受到南陽百姓稱讚。
  • 北宋清官包拯為什麼會受人尊稱「包青天」,甚至被當成神明祭拜?
    他的官級步步高升,其中也不乏很多給他送禮想走後門的,或者朝廷權貴辦了見不得人的事,想賄賂他免去查辦的,包拯從來不待見他們,因為他知道不能因為一點小利益而壞了規矩。雖說當官的有俸祿會比平民百姓過得顯貴,可包拯卻像百姓一樣,過著樸素的生活。
  • 歷史上包拯官多大?相當於現代什麼級別,是人都可以攔轎鳴冤?
    歷史上包拯官多大?相當於現代什麼級別,是人都可以攔轎鳴冤?文/十月相信大家都看過《少年包青天》這部電視劇,這部電視劇能有好幾個版本。在這部劇中小編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包拯包大人,包拯是一個清正廉明,一身正氣,鐵面無私的好官。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包拯這個人吧。包拯,字希仁,按照現如今中國地區的劃分來說,包拯是安徽合肥人。著名的包公廟也是建立在合肥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看過,因為小編今年暑假在合肥呆,所以有幸去看過。
  • 李鴻章一年的俸祿,折合成人民幣是多少?
    1823年,李鴻章出生於安徽合肥的一個官宦人家。他的父親李文安曾經做過四川主事、雲南員外郎。受父親的影響,李鴻章很早就拜徐子苓為師,學習四書五經。學成以後,李鴻章參加了科舉考試。也許是因為他天資聰穎,李鴻章的科舉之路走的異乎尋常的順利。24歲時,李鴻章就考中進士,步入仕途。步入仕途以後,李鴻章先後做過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編修。然而,就在他做翰林院編修的時候,太平天國運動爆發了。
  • 秉公執法不徇私情的包拯
    包拯做官期間,每到一個地方都為當地人民做了不少好事。由於他認真處理政事,執法如山,鐵面無私,所以很受人民愛戴。 當初考取進士後,擔任大理評事,實職為建昌知縣。但包拯考慮到父母年紀大了,不忍心離開,就推辭沒有去就職,後來調任和州管收稅的官,父母不願離開家鄉,包拯就辭掉官職,日夜侍奉雙親,這樣過了十年,父母相繼去世後,包拯還在父母的墳旁建造了一個茅屋守孝。
  • 包拯作為正義的化身,形象一直是黑臉月牙,事實上他是個白面小生
    眾多網友在小時候看電視劇時,除了慨嘆包拯執法公正之外,對他的那張黑臉更是記憶尤深,長期以來讓很多人對包拯是黑臉,一直深信不疑;然而故宮中藏有一副包拯的畫像,人們發現他的膚色不僅不黑,而且還很紅潤,端的算是一個「白面小生」;再查閱其他資料,更發現包拯額頭上也沒有月牙;其實包拯一直以來都是「黑臉月牙」的形象,這是有原因的。
  • 公正廉明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公正廉明,公平正直,廉潔嚴明。出自:清·許奉恩《裡乘》第六卷:「公正廉明,愛才如命。」近義詞有:清正廉明,反義詞有:貪贓枉法,公正廉明是褒義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用於統治者。公正廉明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公正廉明(gōng zhèng lián míng)成語釋義:公平正直,廉潔嚴明。成語出處:清·許奉恩《裡乘》第六卷:「公正廉明,愛才如命。」
  • 北宋時期剛正不阿的名臣包拯,怎樣演變成鐵面無私的包青天?
    看過電視劇《包青天》系列的觀眾,一定都對電視劇裡的中的包青天印象深刻,電視裡的包大人面目黑如鍋底,額上一個月牙形傷疤,自小父母雙亡,由哥嫂養大。為官後坐鎮開封府,清廉如水,鐵面無私,斷案如神,身邊有展昭、公孫策輔佐,還有為人正直,位高權重的八賢王撐腰。開封府三口鍘刀,令作奸犯科之人,無論是皇親國戚還是貪官汙吏都紛紛膽寒。
  • 武松一年的俸祿,折合成人民幣到底是多少?說出來你可能都不信
    他不僅在酒後自己赤手空拳打死一隻老虎,並且還愛憎分明,不卑不亢,因此很多觀眾對這個人物,都是發自內心的欣賞。 當然,還有一些人則沒有錢,比如宋江,他雖然是一名押司,但這一職位本身是沒有任何工資可言的。 而武松雖然是個都頭,看上去好像是宋朝時期,一個警官級別的人物,但卻也是沒有編制的小吏而已。他的主要「工資」,就是來自於陽穀縣令對他每個月進行的補貼。 蒼蠅再小也是肉,無論多少,武松都還算是有「工資」可以拿的。
  • 包拯官職僅從三品,令三公九卿畏懼,百官忌憚,一般人沒資格做!
    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以來清官中應該就屬包拯的名氣最大,因為不管是他的形象還是破案技術,都深得老百姓的喜歡,他在老百姓的心目中聲望很高,以至於包拯能夠名留青史,被後世人稱讚千八百年,而他之所以能獲在百姓的愛戴和尊重,一方面來源於他自身的品德,另一方面從官職來看的話,他究竟是什麼官職就連皇帝都要尊敬他
  • 包拯的官有多大?為什麼他敢硬剛皇帝和權貴?明白這幾點你就懂了
    後來包拯入職知諫院的時候,開始廣泛彈劾朝中官員。譬如販賣私鹽的淮南轉運按察使張可久、讓士兵給自己打工的汾州知州任弁、監守自盜的太監閻士良以及轉運使王逵。這個王逵當時和宰相陳執中走的很近,而且也得到宋仁宗的器重。但是這個王逵在擔任轉運使的時候貪贓枉法,草菅人命,害了很多人。這種人肯定容易被御史盯上。
  • 武松一年俸祿有多少?放在如今能買多少斤大米?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讀過水滸的朋友,相信對武松的印象會非常深刻,他武功高強且嫉惡如仇,頗有大俠風範!不過,今天我們要探討的並不是武松的個人性格,也不是講述他的英勇事跡,而是來探討一下他當上都頭時的俸祿。提到錢大家都是比較感興趣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 曾國藩一年的俸祿是多少?折合成人民幣是多少?看完就知道了
    說起曾國藩,想必我們對他都不陌生了。他是晚清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和理學家,同時還是晚清「四大名臣」之首等等。用現在時髦一點的話來說,曾國藩就是一個「狠人」! 而對於這樣一個如此優秀的人,其身上必然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來談一下他每年的俸祿是多少?折合成人民幣又是多少?
  • 老農的牛被人割掉舌頭,包拯說:你把牛殺了,兇手定會主動來自首
    包拯,一個在中國家喻戶曉的人物,中國民間對於包拯的評價就是鐵面無私,斷案如神,是中國歷史上公正廉明的代表性人物。在中國《三俠五義》等古代小說中,包拯頭頂月牙,面如黑炭,又有能人俠士輔佐,引發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經典故事,這也是我們對包拯印象的一個重要來源。
  • 包拯為什麼要選一個丫鬟繼承香火?他的後代怎麼樣了?
    但是包拯其實是還是非常有個性的,那個地方太遠,所以咱寧願不做官在家奉老,也不去了。別人是父母在不遠遊,包拯是離家遠不做官。從這點來講,包拯的家境絕非是為稻粱謀的家庭。 包拯是做官不開心,不能站在公正立場上,我就回家,總之不稀罕那點工資。 但是也就是在他呆在家裡的那幾年裡,父母相繼過世了。直到又給父母守孝三年之後,朝廷讓他到安徽的天長去做縣令,由於離家近,所以包拯終于于景佑4年(1037年)正式出仕為官。他後來的很大的名聲,以及小說演義的內容,大都源自於他在天長當縣令時期的處理各種蹊蹺案子的藍本。
  • 歷史上,包拯包青天的「官職」,相當於如今什麼級別?常人想不到
    眾所周知,北宋年間有一位清官,名叫包拯。他斷案如神,明辨是非,深得老百姓愛戴,被大家稱之為「包青天」。如今,他的形象在很多影視劇裡都得到了很好的詮釋。 在唐朝也有一位斷案如神的偉大人物,名叫狄仁傑,尤其是《神探狄仁傑》三部曲,將狄仁傑的形象推到巔峰也深入人心。
  • 嫂娘非要包拯接下侄子的案子,還他清白?龐太師不服!
    包勉回說不能見她,可為啥不敢見,是不是犯下大錯了包拯質問,侄子否認是自己不忍見他如此高齡卻要遭受如此大的打擊,這人的話說的好像自己真的犯錯了一樣,所以包拯才訓斥他,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包勉否認一再強調自己是被冤枉的,而且官鹽被盜賣,雖說自己失職但並沒有監守自盜,即使彭立認定自己涉嫌重大,也提不出足夠的證據,你說一個死人能提供嗎?
  • 29歲才中進士的包拯,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推後十年才去做官?
    眾所周知,包拯是一個明察秋毫的大法官,被後人稱為包青天。在民間故事中,他為人們洗刷冤屈,伸張正義,並且不懼怕權貴,深得百姓的愛戴。真實歷史中的包拯有怎樣的為官之道呢?包拯 圖片來自網絡包拯的家風便是忠與孝,他的父親就是一個有名的大孝子。但自古忠孝難兩全,包拯對忠與孝的抉擇讓我們感嘆,更讓我們敬佩。
  • 開封府的尹包拯和王丞相他倆到底差了多少個級別?
    包拯準確的來說應該是權知開封知府,要知道中國古代凡是帶「尹」字的官職,那都是首都或者陪都的最高級別的官員,例如西漢的京兆尹、東漢的河南尹、唐朝的京兆尹、河南尹、太原尹以及宋朝的開封府尹。宋代的官制分為官、職、差遣,包拯的權知開封府是個差遣,本身沒有工資。此時他的官是正六品的尚書省右司朗中,他按這個級別領工資。此時他的職是龍圖閱直學士,不是傳說中的龍圖閱大學士,這兩者之間還差了好幾級。職的作用有點類似於皇帝給了他一個大V的標籤,認可他是「文學高選之士」了,以後選拔任用的時候優先會考慮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