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收穫!現代工學院李濤研究組在超透鏡成像獲得重要進展:密集...

2020-12-16 澎湃新聞

昨日小南推文

探索·收穫!南大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最新成果揭示日珥奧秘

近日,現代工學院李濤教授研究組報導了他們在超透鏡(Superlens)研究方面的重要進展。他們通過級聯的直波導和彎曲波導陣列來模擬正折射率和負折射率材料,實現了亞波長的自成像功能。

成果以"Subwavelength self-imaging in cascaded waveguide arrays"為題發表在《先進光子學》(Advanced Photonics 2, 036001 (2020))。南京大學現代工學院16級直博生宋萬鴿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李濤教授為論文的通訊作者。

在亞波長尺度上實現光場的精準調控對於成像技術以及光子集成都有重要的意義。為了實現超分辨成像,人們利用負折射率的超構材料,提出了超透鏡的設計。

然而,實現這種負的介電常數和磁導率往往需要複雜的結構設計以及精準的加工技術。為了避免這些問題,人們通過設計加工多層膜結構以及納米線陣列的結構, 得到呈雙曲型的色散曲線。雖然這種雙曲色散材料相比於負折射率的超構材料加工難度有所降低,但是由於這些材料的各向異性,它們與空氣背景的界面處存在阻抗失配,因此往往會導致巨大的損耗。

另一方面,光波導陣列目前已被廣泛地應用到光場的靈活調控上來。如果從有效介質的觀點來看,波導陣列體系和超構材料體系都具有亞波長的晶格單元。

例如,多層膜結構或納米柱陣列結構的超構材料其實可以看作是一維的平板波導陣列或二維的圓柱波導陣列,因此它們在效應上應該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值得注意的是,雙曲材料其特殊的色散曲線很大程度上來源於緊密排列的多層膜或納米柱之間的耦合效應。

因此,可以用通過精準調控耦合的波導陣列來模擬雙曲材料等效的負折射係數。這樣結構會得到大大的簡化,但是一些不平庸的效應和功能卻仍然可以保留下來,比如說,打破衍射極限的成像。

本工作提出了一種基於直波導和彎曲波導級聯型陣列,並在一維矽波導中成功演示了亞波長的自成像功能。他們借鑑了超透鏡的設計原理,用直波導陣列扮演正折射率介質,而彎曲波導陣列具有相反的色散關係,因此可以模擬負折射率介質。

有趣的是,直波導和彎曲波導這兩部分可以在結構上完美地銜接起來,同時由於它們的傳播常數非常接近,在連接處的阻抗匹配條件可以得到滿足。因此,界面處的散射損耗可以被很好的抑制掉。在實驗上,研究人員設計了具有多個輸入輸出埠(光柵)的級聯波導陣列。他們用近紅外的雷射打在不同的輸入埠上,用CCD來觀察光的耦入耦出情況。研究人員發現,即便是在亞波長的尺度下,級聯型波導陣列依然可以完美地將輸入信號匯聚到特定的波導上輸出,輸出波導的位置和輸入波導的位置保持一致,這就實現了亞波長的自成像功能。

相比於前人通過表面等離激元和超構材料的設計來實現的亞波長成像,比如等離激元透鏡和雙曲透鏡,這種設計在低損耗,加工難度,以及阻抗匹配方面都具有優勢,為在亞波長的尺度上調控光場提供了強大的手段。

同時這種對輸入信號的完美傳輸與復現也為片上光路由和高密度低串擾的光子集成提供了一種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這種方案也可以拓展到二維波導陣列體系,基於此可以實現真正的打破衍射極限的成像透鏡的功能。該工作被SPIE News和PhysOrg News以"Waveguide array transports light without distortion"為題進行亮點報導。

該項研究得到了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南京大學登峰人才計劃等項目的支持以及固體微結構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微加工中心的技術支持。

.

論文連結:http://www.clp.ac.cn/EN/Article/OJ20a6c440c33b1a69

SPIE News:https://spie.org/news/waveguide-array-transports-light-without-distortion?SSO=1

PhysOrg News:https://phys.org/news/2020-05-waveguide-array-distortion.html

圖文速覽:

圖一、級聯型波導陣列實現亞波長成像的示意圖。

圖二、級聯波導陣列中的亞波長自成像:(a) 正負耦合結合的波導陣列可以超透鏡的功能。 (b) 級聯波導陣列示意圖。 (c) 模擬的光場傳播情況。(d) 模擬的 "0"/"1" 編碼的信號在級聯波導陣列中的傳輸情況。輸出信號完美地復現了輸入信號。(e) 實驗加工的級聯波導樣品的SEM 圖。(f,g) CCD記錄的光場在直波導(f)與級聯波導(g)樣品中的傳播情況。下方的柱狀圖展示了輸出埠光場強度分布情況,紅色箭頭標註了光場輸入的位置。

原標題:《探索·收穫!現代工學院李濤研究組在超透鏡成像獲得重要進展:密集波導陣列實現亞波長自成像》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探索· 收穫!《中國科學報》:南京大學團隊在鈉金屬薄膜和等離激元...
    探索 · 收穫!·收穫!現代工學院李濤研究組在超透鏡成像獲得重要進展:密集波導陣列實現亞波長自成像5月27日,南京大學研究團隊與北京大學、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等單位合作,在鈉金屬薄膜和等離激元光子器件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他們利用金屬鈉所具有的低熔點特點,發展了獨特的液態金屬旋塗工藝,製成金屬鈉薄膜,首次揭示金屬鈉膜的優異光波段等離激元特性。研究成果發表於《自然》。
  • 光學基礎:透鏡成像
    通過光心O的任意直線叫作透鏡的光軸。通過透鏡兩個球面的球心C1和C2的光軸,叫作主光軸,簡稱主軸。透鏡的厚度通常比它的球面半徑小得多,這種透鏡叫作薄透鏡,這裡只研究薄透鏡。透鏡二、透鏡成像規律1.凸透鏡成像規律(1)物距u>2f,像縮小,倒立,成實像,與物異側,像距為
  • 眼鏡片薄如紙,手機鏡頭凸變平…… 平面透鏡「瘦身」後,這都不是事
    南京工業大學王雨淋老師介紹,「比紙薄的平面透鏡」如果應用於手機鏡頭,鏡頭將會更加輕便。應用到相機鏡頭中,鏡頭也會更小,更薄,「啞鈴健身」一般的負重效果將大大減輕。  「瘦身」後的平面透鏡,如果能夠應用於手機,拍照效果是否也會更上一層樓?南京大學教授、微納光學領域專家李濤表示,按目前的水平,平面透鏡拍照還不會更加清晰。傳統透鏡主要分為凸透鏡和凹透鏡,可以用於光學成像或者視力矯正等。
  •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說課稿
    為幫助大家更好的備戰教師招聘面試,中公講師整理了《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教材分析《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是人教課標版八年級物理第三章第三節的內容,它是第三章的重點內容,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 凸透鏡成像規律總結
    凸透鏡成像規律是八上物理學的一個難點和重點。它包括以下內容:透鏡的分類和三光線、凸透鏡成像規律、透鏡在生活中的應用。1.透鏡的分類。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叫凸透鏡。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透鏡組成透鏡的中心叫光心,用字母O表示;通過光心的直線叫主光軸;平行光線折射後會聚的點叫做焦點(F),每個透鏡都有兩個焦點;光心到焦點的距離叫做焦距(f)。
  • 《透鏡成像及應用》中考解讀
    中考物理「凸透鏡成像」解讀與展望「凸透鏡成像」屬於物理學中光學部分的內容,中考中光學內容佔3~4分。這部分內容的主要知識點為:焦點、焦距、主光軸、光心、凸透鏡和凹透鏡折射光的光路圖、凸透鏡成像規律及應用、實像和虛像的特點、眼睛的構造及矯正、顯微鏡和望遠鏡的構造和工作原理等。
  • 這樣理解凸透鏡成像
    凸透鏡成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如果所成像是實像,則是從物體來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後,折射光線匯聚得到的,因為是實際光線相交,所以是實像,可以用光屏來承接,若將透鏡擋上一部分,光屏上仍成完整的像,因為折射光線變少,所以變暗,作圖時要用實線畫像;如果所成像是虛像,則是從物體來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後,折射光線反向延長得到的,因為是虛線相交,不是實際光線相交,所以是虛像,虛像只能看到
  • 凸透鏡成像原理圖及規律
    【例1】 在研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時,當蠟燭位於凸透鏡某位置時,在透鏡的另一側呈現一個倒立、放大的實像,若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把蠟燭與光屏的位置相互交換,則在光屏上將出現一個(   )A.倒立、放大的實像
  • 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實驗解析
    凸透鏡成像規律是光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下面我們來研究總結下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及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題注意事項。
  • 凸透鏡成像規律分析
    凸透鏡成像規律是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總結了同學們需要注意的幾個方面:一、記住成像規律:如下圖凸透鏡成像規律5、當成實像時,物和像分別位於透鏡兩側;當成虛像時,物和像位於透鏡同一側;6、當成實像時,透鏡不動,物和光屏位置互換,光屏上仍然可得清晰的實像。(光路的可逆性原理,u>2f與f<v<2f對調)7、實像能夠成像在光屏上,而虛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只能通過透鏡觀察。
  • 光的折射和透鏡考點分類解析第8課時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考點說明:1· 探究並知道凸透鏡成像的規律·2· 了解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知識建構:1· 如何測出凸透鏡的焦距?答:蠟燭的焰心,透鏡的光心,光屏的中心要在同一高度;光屏的作用是用來確定實像的位置或判斷像的虛實·3· 寫出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成像情況4· 實驗中發現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光屏上都接收不到像,可能是什麼原因?
  •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學習指導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及其應用:1.實驗要求:使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同一直線上。(即等高、共線)目的是使燭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2.若在實驗時,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在光屏上都得不到像,可能原因為:  ①蠟燭在焦點以內;  ②燭焰在焦點上;   ③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不等高、共線;  ④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稍大於焦距,成像在很遠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無法移到該位置。3.實驗結論(凸透鏡成像規律):
  • 「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解讀
    凸透鏡成像規律是光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下面我們從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入手來進一步理解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解題技巧
    ,由於凸透鏡成像規律應用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它成為衡陽市中考物理命題組中最青睞的考點之一,可以這麼說年年都考,考的題目主要是以選擇題、實驗題為主。所以,本文意在於教會學生如何解決《凸透鏡成像的規律》這節內容的習題,包教包會。
  • 凸透鏡成像特點規律複習總結
    凸透鏡成像規律總結一、凸透鏡成像特點五副原理圖
  • 探索·收穫!現代工學院周豪慎團隊研發出500 Wh·kg-1鋰電池...
    長距離續航電動汽車的發展受制於高比能量二次電池的開發。掃碼訪問南京大學新聞網,開啟更多精彩~來源:科技處、南京大學新聞網原標題:《探索·收穫!現代工學院周豪慎團隊研發出500 Wh·kg-1鋰電池 ——電動汽車續航800公裡成為可能》閱讀原文
  • 中考物理知識點: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中考物理知識點: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1、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1)用到的實驗器材有:光具座、蠟燭、凸透鏡、光屏、火柴。   (2)實驗過程:①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使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②把凸透鏡放在光具座中央,把蠟燭放在距凸透鏡較遠的地方,調整光屏到透鏡的距離(即像距),使燭焰在光屏上成一個清晰的像,觀察像的大小、正倒情況,測出物距和像距;   ③調節蠟燭的位置,重複以上操作。
  • 凸透鏡成像中考題
    (2015)用焦距為10 cm的凸透鏡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如圖30所示。請根據實驗序號4的成像規律,寫出在生活中的一個應用③________。(4)曉紅在早上9:00利用太陽光進行觀察凸透鏡焦點的活動。她將凸透鏡與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調節凸透鏡到地面的距離,直至地面上出現一個最小的亮點。她認為此點就是凸透鏡的焦點。你認為她這種活動過程存在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中考物理突破—凸透鏡成像規律及應用
    【學習目標】1.識別凸透鏡和凹透鏡,知道凸透鏡對光線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對光線的發散作用;2.知道凸透鏡的光心、主光軸、焦點和焦距;3.理解凸透鏡成像規律;4.知道照相機、幻燈機、放大鏡的成像原理;5.知道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因和矯正。
  • 2019廣東凸透鏡成像中考題
    (2019)小明在用蠟燭作為光源完成「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後,發現蠟燭火焰飄忽不定,像與物對比難判定等問題。小明和老師、同學一起對實驗裝置進行了一系列的創新。創新點如圖31所示:光具座上凸透鏡所在位置為零刻度,數值向左、向右依次增大;在標有均勻格子的面板上製作字母「A」狀LED燈替代蠟燭;光屏上標有同樣的均勻格子。(1)請分析創新後實驗裝置的優點:①可以直接讀出物距以及________;②光屏上成像更清晰、__________;③從光屏上可以準確得出像與物的________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