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長安變西安

2020-10-18 地緣谷
編輯

NO.264凱風自南/文

雖然「長安」不再是都國之稱,卻一直保留在縣一級的政治區劃中,「長安」之名並未廢除,並且一直保存至近代 

編輯

校/一條人文主義狗 畫/捕風者 圖/地緣谷

8月8日,西安市中心的明代秦王府城牆部分牆體發生了坍塌事故,造成了部分群眾受傷與財產受損。據有關部門調查,這部分王府牆體的坍塌是近日以來的強降水所致。坍塌的西安城牆或許只是一堆無言的土石,但落在我們心中的確是來自亙古的迴響。那個我們為之魂牽夢繞的年代就埋在這片土地之下,那裡有秦磚漢瓦,那裡有大唐光耀,那裡也叫做長安。

編輯

司馬遷在《史記·六國年表》中曾言:「夫作事者必於東南,收功實者常於西北。」這句話幾乎貫穿了中國歷史的大部分時段。從西北統一中國——這一歷史慣性通過周秦漢唐的興盛與長安城十三朝帝都的繁華淋漓盡致地展現在了世人面前。

編輯

那麼,我們曾經魂牽夢繞的長安城,這個統一中國的起點西北聖地,為何會逐漸走出歷史舞臺的中心,變成我們熟悉而陌生的西安呢?

關中形勝

西安位於關中平原中部,是八百裡秦川的核心。關中平原一般為秦嶺以北,西起寶雞,東至潼關的渭河衝積平原地帶,東西約360公裡。在成都平原被稱為所謂「天府之國」以前,關中才是真正的「金城千裡,天府之國」。

編輯

航拍土地肥沃渭河平原

編輯

「天府」便是指關中平原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為天子府庫之意。關中平原堆積著由渭河衝擊而成深厚沃土,再加之涇河、渭河等河流的灌溉之源,在中國傳統的農本社會中極盡地利之勢。直至明清時期,關中平原都流行著「姑娘不外嫁」的習俗。

「金城」便是指關中地區的地形險要,固若金湯。關中平原的地形被地貌學家稱為「地塹」,即兩側被高角度斷層圍限,中間下降的槽形斷塊結構。關中平原南有秦嶺,北部則為黃土丘陵山地,中間低、四周高的地形不僅使包圍在山地中的八百裡秦川成為「四塞之國」,而平原與山地結合之處的山間谷地便自然成為了冷兵器時代的險要關隘,並憑藉如此地形構成「形勝之區」。尤其是東方控扼黃河和崤山之間的函谷關,為關中平原塑造了「被山帶河」的絕佳戰略位置。在中國古代的地緣戰略語境中,案關中之地,便可以「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立於進退自如的不敗之地。

編輯


如今的函谷關經過歲月侵蝕和人力幹擾,

不復當年的險峻,還原的函谷關模型可還原出

當年「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真實境況

編輯

長安的興起與繁榮,是以整個關中平原為背書,也是中國古代歷史早期東西方向地緣力量角逐的產物。

夢回古長安

人民廣場中央古周天子的六駕馬車


豐鎬遺址車馬坑出土的六駕馬車


秦孝公十三年(前349),一心變法圖強的秦國統治集團自徙都鹹陽(今鹹陽市渭城區窯店鎮,隔渭河與南岸西安市相望)。此後的秦王朝便以此為起點,統御八百裡秦川,奮六世餘烈東出崤函之固而統一六合。

秦末戰亂中,鹹陽城屢遭兵焚,漢朝便在秦都鹹陽以東長安鄉一帶的故秦興樂宮的基礎上修建新城,改興樂宮為長樂宮,在長樂宮以西建未央宮。該區域位在渭水南岸,阿房宮北側,這裡便是後世長安城的起點。漢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二月,劉邦正式遷都於此,因地處長安鄉,故名長安城,取意「長治久安」。

依山近水,地形肥沃險峻,確實是一塊不可多得的寶地

編輯


秦漢時期,以關中為核心的西北地區具有絕佳的政治地位、經濟實力與軍事優勢。立足西北的政權可以據崤函之固,以河為塞,立於「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不敗之地,也可以利用當時尚未被破壞的黃土高原上茂密的樹木資源與肥沃的關中平原土壤作為經濟後盾,同時有來自隴西與涼州的優質戰馬與自古出產良將的「六郡」為軍事依託。綜上所述,西北著實具有了以一隅之地抗擊天下的實力,而長安作為西北的中心,則是當仁不讓的權力核心。

編輯

地緣谷(用於複製)

公元6-8世紀,隋唐長安城的遷址重建(漢長安城東南新建大興城)與關中經濟的恢復,一定程度上讓關中與長安重拾了曾經的輝煌,唐代長安城(玄宗時期的京兆府)一度成為國際性大都市,在中世紀的歐亞大陸上光彩奪目,一時無二

長安十二時辰劇集中的長安城,離現實的大小仍有一定差距

編輯

然而,在光鮮的外表下,日益削減的植被與頻發的旱災已經抽空了關中的家底。本就脆弱的生態環境已經無法承載大唐榮耀下關中不斷增殖的人口,連關中地區的糧食也極大程度上依賴於江淮地區通過京杭大運河的補給。

公元904年,朱溫一把火燒盡了長安城,唐昭宗在脅迫之下,遷都到了百廢待興的洛陽,「長安自此遂成丘墟矣」。就這樣,本身以帝王大業長治久安為名的帝都終究喪失了自己的賴以為名的根基,終於讓關中在經濟與環境上的衰落演變為了政治地位的沒落

從長安到西安

唐朝滅亡之後,後梁的節度使韓建放棄了長安的破敗不堪的外廓城與宮城,將原來的皇城作為新城。長安城開始僅僅以軍鎮建制規模繼續存在。終宋金元三朝,儘管長安依舊保有京兆府的尊榮,但實際上僅僅是州府規模

最後「廢黜」長安之名的是朱元璋所建立的大明王朝。明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曾率軍直搗元大都的徐達佔領當時作為元朝陝西行省奉元路首府的長安。

此時的中國已經完成了經濟重心的南移,東南一隅已經成為了國家財稅的主要來源。而反觀當時明朝的西北邊疆較漢唐時期已經大幅度萎縮,河西之地回漢雜居,嘉峪關外幾無漢家人煙,關中長城以北更是直面北元的軍事壓力。曾經的西部核心關中平原不僅喪失了舊時優越的自然資源,更喪失了西北兩面的地理屏障,成為了直面戎狄的邊疆之地,毫無戰略緩衝地帶可言。

江淮等地運河水利造就的富庶對比北方的

戰亂喧囂,整體帶來經濟重心的南移

編輯

此時的西北已經完全從政治經濟中心變為了單純的邊塞防禦區(明朝九邊防禦體系中,就有延綏鎮、寧夏鎮、固原鎮、甘肅鎮四鎮位於關中附近)。為了便於軍事防守,在攻佔西安不久後,明廷便改奉元路為西安府,這便是西安得名的開始,取義簡單明確,即是永葆大明西疆安定之地。這一命名不僅體現了明代對就時長安城市功能的定位轉化,更體現出明朝在戰略大局上對西部邊陲的戰略目標:緩開拓,保安定。即全力用兵北方蒙古高原,維繫事關王朝生死的北方邊境,而在西方則相對保守趨穩。

編輯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封次子朱樉為秦王,西安府城變成為了這位紈絝王爺的王城。這一封王決定是朱元璋的長遠考慮,他在秦王就藩時曾言:「西至於涼州,北至於寧夏,南至於河州,民未休息,予甚憫焉。」也正是因為對西北方面穩定的重視,他才會將皇太子之外的二皇子分封於此。

朱樉雖然對於平定蕃軍有功,但他卻不是一個合格的管理者,

他在位期間西安管制混亂,甚至強搶尼姑納為侍妾


為了穩定西北邊疆並提升城市等次,西安府城在韓建所修新城的基礎上繼續增築,於東、北面略有擴展,逐漸形成了現今的西安城牆。隨後,明政府又在東北隅開始營建秦王府,作為嵌套於西安府城之中的城中之城。

西安鼓樓(明代)夜景


清代,西安城內設置依舊,卻是在城東北修建了一座八旗武裝的駐防城,同時在城東南修建了漢軍駐防城,以及增加了鐘樓西南的總督布院署。

無論是在明朝「九邊」體制下的西北軍鎮要塞,還是在大清與準噶爾百年戰爭下的後方戰略樞紐,西安府城的地位都與當年繁榮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安再無關聯。褪去漢唐繁華的長安,僅僅剩下了西北邊疆的軍武底色

榆林古城,做為明朝九邊重鎮延綏鎮駐的

軍鎮要塞,建城歷史已有五百多年


其實,長安之名在明清之際並未消失。儘管明清兩代都習慣稱原來的長安為西安府。

但是實際上,西安府附郭縣為長安鹹寧二縣。長安在唐代是京兆府長安縣,歷來文獻皆以第一附郭縣代指城名,後世也一直沿襲。作為西安府城的「長安城」,依舊保持著「長安」之名,並一直歸屬於西安府下的長安縣管轄。由此可知,雖然「長安」不再是都國之稱,卻一直保留在縣一級的政治區劃中,「長安」之名並未廢除,並且一直保存至近代。

直至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建立之後,當時的陝西省政府議決將省府所在的「長安城」從「長安縣」行政管轄中剝離出來,並獨立設置「西安市」作為省政府駐地。民國36年(1947年)8月1日,西安市升格為國民政府行政院直轄市,為全國12個院轄市之一。至此,以「長安」之名延續數千年的古都才真正完成了名號的更迭

1928年的西安集市

編輯
編輯

長安的呼聲

建國之後,西安市調整行政區劃,於1954年劃定城市九轄區:新城區、碑林區、蓮湖區、長樂區、雁塔區、阿房區、未央區、草灘區、灞橋區。當時的「長安」之名僅僅為當時市區西南方向的長安縣所有,其轄境與長安古城已名不符實。四年之後(1958)年,包括長安、藍田、臨潼、鄠縣在內的原郊縣方才劃歸西安市(2002年撤銷長安縣、設立長安區)。可以說,古長安的名號雖然保留在今日西安的行政區域之中,但是已與舊時的長安古都地域完全不同

西安轄下的長安

編輯

西安鐘樓,西安調整行政區劃後,1954年首印的郵票

編輯

所謂「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從風雅內涵、文學美感亦或者是歷史底蘊上來說,「西安」都是比不上「長安」的,所以民間將「西安」改回為「長安」的呼聲也越來越高。每當網絡論壇之上提及「改名最失敗」的城市,西安必定是榜首,是遺憾之中的遺憾。

然而,從現階段來看,從西安改名長安的可能性與必要性著實微乎其微。首先,因為我國當前的地名變更,必須遵循上下級異名的原則,縣級以上(市轄區除外)行政區劃名稱要避免重名、同音(甚至諧音)。如果將西安改名長安,則必然會與已經存在的長安區產生衝突,造成行政區劃建制上的紊亂。

更為重要的是,像西安這種國內外知名的重要城市改名的舉措,還需要省市及以上各級行政機關的認可,以及社會各界的認同與權力推動。但是從現實層面上看,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對於西安改名長安並沒有進行實際意義上的呼籲和推動。

另外,變更行政區劃勢必帶來巨大的行政成本與難以估量的各種配套更名工作,從各級政府印章文件到身份信息的變更都將非常繁冗。以如此規模的行政工作量來迎合部分人的歷史憂思與惆悵懷古之感,顯然缺乏必要性。


從長安到西安的轉變,不單單是名號的更迭,更隱藏了中國歷史的重要分水嶺。從周秦到漢唐,是長安的崛起與繁華,以關中平原為核心的西北中國主導了中國近兩千年的歷史發展,從西北統一中國的歷史主線更是緊扣在長安的脈搏之上。從宋元到明清,是西安的黯淡與平靜,曾經榮耀的關中平原因為經濟文化與自然資源的衰落而成為了邊隅之地,從站在舞臺中央的主角轉變為持幹戈以衛邊疆的戰士。

編輯

當我們重遊這古老的土地,重溫這繁華過後的蒼涼歷史,總會想起鄭鈞在《長安長安》中的吶喊:

生命沒有了靈魂他還在,靈魂漸遠去我歌聲依然。

一路西行一路唱,唱盡了心中的悲涼。

我生來憂傷,但你讓我堅強。

長安,長安,

遙望著殘缺昨日的城樓

吼一句秦腔你熱淚縱橫

相關焦點

  • 陝西省會為什麼是西安,而不是長安?它有可能變回長安嗎?
    所以,問題就很明白了,西安和長安是從明朝開始就並存的兩個地名,它倆的關係不是誰取代了誰,而是上下級的關係,西安府是上級,長安縣是下級,府衙與縣衙同城,府尹縣令同城辦公。若是類比現在的話:西安府是地級市,長安縣是西安府的市區。到了民國時期,廢府道,留省縣。本來西安府被裁撤,西安這個名稱就該沒有了。
  • 郭沫若日本留學歸來,寫下一篇文章,從此長安變西安,蘭陵成棗莊
    日本的進步讓清末民國的大批知識分子警醒,很多人紛紛轉過頭來,到日本去留學,如孫中山、魯迅、秋瑾、郭沫若等等。郭沫若在日本接觸泰戈爾、歌德、莎士比亞等人的作品,開始寫詩、創作歷史劇、翻譯外國著作等等文學活動,也正是在這段時間,他發現了日本人以及越南人都在試圖進行文字的「拉丁化」。
  • 「長安」為何改名叫西安?「長治久安」寓意不好?誰取名西安的?
    ------王維《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01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現如今的西安,曾經是叫「長安」的,對比一下這兩個名字,筆者還是覺得長安要好一些可能很多人都比較困惑,為何長安這個名字很好,後來人們改成西安了呢?誰改的?如果現如今西安還叫長安,筆者覺得遊客會更多,特別是外國遊客。古代人在取名字的時候,一般都是政治考量多一些,不會和現代人一樣考慮「旅遊問題」。
  • 建功中學張玥瀅佳作:西安,長安
    西安,長安建功中學初三張玥瀅西安,曾名長安,曾是十三朝古都,也曾有歌詠「我在閣樓望,牡丹憑欄又開放,傾城換不回繁榮的盛唐」。從小,我就聽著身邊去過西安的小夥伴們說著西安的各種好,心中渴望去西安的種子悄然滋長。
  • 長安大學留學生央視唱響《西安人的歌》
    長安大學留學生央視唱響《西安人的歌》記者 姜泓 通訊員 王翀「有一座城市,它讓人難以割捨……西安人的城牆下是西安人的火車,西安人不管到哪都不能不吃泡饃,西安大廈高樓是連的一座一座4月24日晚,來自長安大學剛果(布)的留學生英勇,登上了央視三套《越戰越勇》節目,一曲陝西方言演唱的《西安人的歌》,唱出了在陝留學學子的心聲,留學生們對西安的摯愛之情在現場久久飄蕩。
  • 趣歷史|從秦朝到現代,西安的行政區劃是這樣的
    行政督察區:民國24年(1935)開始,根據國民政府規定,陝西省逐步設立行政督察區。民國27年(1938)10月,設立第九、第十行政督察區,今西安市境內的長安、臨潼、藍田、鄠縣、高陵五縣隸於第十行政督察區(駐鹹陽),盩厔縣隸於第九行政督察區(駐寶雞)。
  • 2020西安城牆新春燈會綻放 長安之光閃耀中國年
    「盛世閶闔中國年·琉光古今耀長安」,2020年1月17日,第33屆西安城牆新春燈會亮燈儀式在陝西省西安城牆永寧門舉行。今年西安城牆新春燈會聯袂上海豫園燈會和南京秦淮燈會,三城聯動光耀中國年。具有長安特色的城牆燈組,在上海豫園和南京秦淮綻放,將千年古城故事娓娓道來;飽含現代化韻味的上海豫園花燈在城牆上演,曼妙燈影描繪江南的詩情畫意;具有金陵文化的秦淮燈會登上西安城牆,炫美彩燈帶人們一睹南國柔情。三座城市用濃濃的年韻,共敘千年中國情,共譜中國年文化樂章,為三地市民及海內外遊客帶來一場跨越地域的節慶盛宴。
  • 西安W酒店呈現「閃耀長安」首映禮
    萬豪國際集團亞太區奢華品牌及營銷副總裁Bruce Ryde表示,「西安W酒店融合古今的震撼設計目營心匠,將這座城市數千年的演變及包容融入設計之中,以嶄新的視角帶領賓客近距離觸摸這座古城的脈搏,引領全球賓客點燃激情。」 醉吟長安,共饗盛世「金桃」之味 時空穿越回盛世大唐長安,繁華城邦開出絢爛禮儀之花,引領各族人群前來朝聖。
  • 西安鹹陽公交出行一卡通 長安通·鹹陽卡咋辦?
    「西安鹹陽公交實現一卡通用。」昨日(12月22日),這一消息引起了廣大讀者和市民的強烈反響,一致稱讚這是一個惠民便民的好舉措。記者就西鹹一卡通21日開始試運行的具體情況以及24日正式開放長安通·鹹陽卡的發行和使用等市民關注的一些熱點問題進行了採訪了解。
  • 助力十四運 長安航空開通西安=榆林航線
    12月1日,海航旗下長安航空正式開通西安=榆林航線。長安航空西安=榆林省內航線執飛機型為波音737-800,航班號為9H8329/8330,計劃每周二、四、六執飛。西安起飛時間為15:10,經1小時15分抵達榆林;榆林至西安的起飛時間為17:00,飛行時長1小時10分。
  • 大百科全書《西安歷史大詞典》收入「牛羊肉泡饃」等小吃
    新華網西安12月12日電(記者楊一苗)一部反映西安3000年歷史的大百科全書《西安歷史大詞典》正式首發,詳細記錄了西安有記載以來到新中國成立前的歷史進程和生活百態,如「牛羊肉泡饃」等極具陝西特色的小吃被收錄其中。
  • 大百科全書《西安歷史大詞典》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新華社西安電 (記者楊一苗)一部反映西安3000年歷史的大百科全書《西安歷史大詞典》12日正式首發,詳細記錄了西安有記載以來到新中國成立前的歷史進程和生活百態,如「牛羊肉泡饃」等極具陝西特色的小吃被收錄其中。  整套書內容涉及西安歷史進程中政治經濟、歷史人物、風土民情等方方面面。
  • 西安投資8.9億元在長安建設一個公園,景色美麗,適合遊玩
    西安投資8.9億元在長安建設一個公園,景色美麗,適合遊玩,請大家來新的一期,請奔跑在巴青春,今天我們共享的話題是西安投資8.9億元在長安建了一個公園,景色很美,適合遊玩。西安的發展真讓很多人感到吃驚,一天一個樣,到處建著公園,今年昆明池出現在大家的視野裡,很多人一提到西安就豎起大拇指,第二條線、第二條線、第二條線、第三條線也在不斷完善。
  • 西安十二時辰·亥時丨夜遊西安,遇見新時代「長安不夜圖」
    「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沒有比長安更偉大的城市了。」——《長安十二時辰》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有一個盛唐每一個盛唐都少不了一座長安城時光流轉當《長安十二時辰》映射到今天的西安夜闌人靜傳來二更鼓聲聲西安喧囂褪去 華燈登場吃罷晚飯不如到街上走一走去看看夜色中西安這個時辰的西安可能最像長安千年後的西安城,仍與大唐長安城有著千絲萬縷的傳承
  • 西安曉書館開館,高曉松、馬伯庸「攜手入長安」
    ▲西安曉書館開館視頻冬望長安,歲寒松柏不減其葉。曲江池館,地載神氣,雲漢含星。有待舊友新知,詩書快意,一觴一詠,共賦辭章……2020年12月2日,由著名音樂人、導演、作家高曉松發起並擔任館長的公益圖書館「西安曉書館」,在曲江創意谷正式開館。
  • 西安城牆2020年新春燈會今日綻放 長安之光閃耀中國年
    「盛世閶闔中國年·琉光古今耀長安」,2020年1月17日,第33屆西安城牆新春燈會亮燈儀式在西安城牆永寧門隆重舉行,今年西安城牆新春燈會聯袂上海豫園燈會和南京秦淮燈會,三城聯動光耀中國年。在點燈儀式上,俄籍代表Medianik Arkadii說道,在西安城牆感受到了中國的傳統文化,今年西安城牆也將花燈送到了莫斯科,祖國人民感受到了歡騰的中國年味,同時希望兩國人民友誼長存。隨後,中國楹聯學會傅海青、西安城牆黨工委書記周德嘉、中國銀行陝西省分行副行長劉煥竹3位領導為「千載聯盛世·年韻滿長安」2020庚子新春古城全球徵春聯繫列活動一等獎代表頒獎。
  • 長安大學留學生的「西遊記」 從西安出發重走絲綢之路
    艾樂在活動中感受中國之美 受訪者供圖艾樂,葉門籍留學生,2014年來到中國,現在是長安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專業大三學生。第一年在天津大學學習漢語,第二年來到西安在長安大學學習土木工程,在這裡我認識了很多中國同學和朋友。」艾樂告訴記者,他從一點漢語都不會講,到現在會說一口流利的漢語。艾樂說,除了課堂上學習漢語,也得益於他平時和熱情善良的中國朋友的交往。「最初我連『你好』都不會講,但是周圍的朋友沒有人笑話我。西安人特別友好、熱情。我覺得西安是一個很有氣度的城市。我在這裡生活和學習,覺得很快樂。」
  • 西安鹹陽實現一卡通用 長安通可在鹹陽刷卡坐公交了
    華商網今日從西安城市一卡通公司了解到,西安、鹹陽兩地一卡通落地,經過系統和機具的改造升級,已於12月21日起上線試運行。今後,持長安通卡可在鹹陽刷卡乘坐公交。同時,為便於鹹陽市民享受上述便利,西安城市一卡通公司與鹹陽城市一卡通公司聯合發行的「長安通·鹹陽」卡在鹹陽正式發售。  在華商網微博微信論壇等各個平臺,今天有很多網友留言詢問西安鹹陽一卡通用的具體情況。
  • 馬伯庸:遺憾不能把西安更多地方寫進《長安十二時辰》
    這個想法在2015年變得成熟,最終成就了《長安十二時辰》。△《唐長安城模型》(西安博物院藏)西安博物院的這座沙盤準確的名字叫《唐長安城模型》,當我們看到這個沙盤時很容易聯想到劇中靖安司的「長安城108坊沙盤」。
  • 長安通可在鹹陽用了 西安鹹陽公交實現一卡通用
    經過系統和機具的改造升級,西安、鹹陽兩地一卡通落地,12月21日起上線試運行。今後,持長安通卡可在鹹陽刷卡乘坐公交。同時,為便於鹹陽市民享受上述便利,西安城市一卡通公司與鹹陽城市一卡通公司聯合發行的「長安通·鹹陽」卡在鹹陽正式發售。  新聞回顧:長安通卡能刷鹹陽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