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我討厭這遊戲,一切都要從我的過去先說起...
在寫這篇文章前我沒看過這遊戲的任何文章,我也不知道陳先生的理念如何,只是我在這遊戲裡看到了"道"。而就是這個字讓我個人打內心深處討厭這遊戲,我甚至聽到音樂都會難受,那麼為什麼"道"對我來說會這麼反感?
這要從我臺灣的生活說起。我出生後在臺灣生活了14年。這段時間對於一個人的世界觀打下基礎至關重要,很可惜我這些年在臺灣沒有學到什麼積極向上的世界觀,我深深地陷入了"道"。
警告:本文章內容中二,語言愚蠢,組織混亂。你甚至會有種看"克蘇魯"中精神病人日記的感覺。如有不適,請立即停止閱讀!!PS:善用右邊的標題欄去跳躍文章。
▋臺灣
臺灣是個很有趣的中國人聚居點,懂IT的人對於臺灣的電子產業一定不陌生,新竹科技園區是以前我在臺灣天天都能聽到的地方,據說是臺灣科技的驕傲,然而,這樣重視科技的地方卻十分迷信。
那麼到底有多迷信?就拿臺北來說,臺北這樣一個省會級別的國際城市只要到了道教節日路上香火鼎盛,燒紙錢的滿街都是。聽起來很有趣?其實也確實很有趣。而且如果你們看日漫知道廟會,那麼在臺灣那裡的中國人會告訴你中國的廟會是什麼樣子的,燈火通明,店面沿街,還有跳大神的。不過那時我才8歲呢,沒有相機呢,一切都只剩下記憶。
我一直生活在臺北那時,我記得沒錯的話臺北每一公裡就有一間小廟,每個區就有一間大廟,整個臺北有兩個巨型寺廟,一個是指南宮一個是行天宮,還有一個雖然不算太大但是象徵統一的龍山寺。那時臺北還有個笑話,巴黎有聖母院,我們有指南宮(百度百科有寫,那時不會拍照,這張照片難以表現氣勢)。
在臺灣,寺廟很像歐洲的教堂,你可以在這裡拿到老子跟莊子的書就像在教堂可以拿到聖經一樣(我現在在澳門,這裡就是教會的地盤,你可以在教堂拿到聖經,說實話澳門跟臺灣比就像仿歐洲跟真亞洲的區別),總的來說就是道家經典,還有,臺灣絕大多數的寺廟是不商業化的,裡面的香跟紙錢跟經典可以隨意拿,而且不用門票,因為廟實在太多,你也不用擔心人擠人,但是身為中國人別一直去拿免費的香和書,那樣對自己的5000年的文明是一種汙辱!同時別在廟附近惹事...絕大多數的廟都有黑幫義務負責的!!不過說實話,道教作為過去中國人的文化我覺得不應該忘卻,廟堂乘載了5000年中華文化的記憶,不是其他三大宗教,而是我們的過去。
當然如果要我形容臺灣給我的感覺我會用場景很像千與千尋,而氣氛很像攻殼無罪2來形容,臺灣壅擠的街道,有點破舊的建築物和高科技大樓交叉,巷道內低矮的中式建築像古樹一樣的插在地上,而空軌站甚至是一間廟一樣的建築。在臺北的街頭就像走在一個夢境一樣,一下子你還處於寺廟與四合院還有焚香味道的過去場景裡但是走過一個街你就到了高樓大廈的商務區。鴨子說攻殼有到臺北香港取景,我是真的信了。
當然,廟會的時候沒有攻殼這種藝術效果,但是總的來說也確實是這樣,用我的感受來說就是繁華中帶有強烈的詭異感,特別是七月半的臺灣,簡直讓人覺得恐怖。而這該死的大頭娃娃給我留下了心理陰影。
其實你看攻殼會發現,鴨子比起用日本的宗教來描述這種生命上的探索其實更喜歡套用中國的道教去思考,鴨子的攻殼裡有大量中國道佛思想隱藏在裡面。而道教本身是一種春秋戰國時期的哲學經典,個人認為本質上不應該被神化的。
回到正題,既然容易拿到道家的書那麼自然的我小時候就拿到了莊子跟老子的書。一般來說是精選輯,現在書還躺在我書架上。那時還小,我根本不懂書裡寫了什麼,我只知道我問我小學的語文老師,他告訴我長大了就會看得懂。不過充滿好奇的我就這樣懵懵懂懂地看了一堆春秋戰國時代的文言文...說實話,我當時沒想太多,直到小學五年級的一篇課文。
而對於迷信比較鬆的臺灣自然課文也比較鬆,那時有篇課文主要是翻譯的莊子的文章,除去大家都知道的莊周夢蝶還有幾篇關於時間跟生命的,那幾篇文章...不知道為什麼那時我吃飽撐著開始細思,果然恐極!
五年級阿,我那時幾乎屁都不懂但是我居然思考之後整個人開始發抖想吐,我怕了...
也許這種細思後的得到的結論無疑與臺灣這道教氛圍有關,不然我從哪在這麼小的年紀去知道這些?但這都不重要,當時想開後的這種恐懼直到現在我都不能忘卻,這種恐懼會伴隨我死去。莊子的那幾篇文章我現在已經找不到課本了,我或許能在莊子選集裡面找出來,但是說了也沒什麼意義,就像禪,我禪到了什麼但是我沒辦法去形容。這是一種對於虛無的真正認識後的恐懼?還有對於"我"這個概念我產生了深深的懷疑?
怎麼說呢,我看到這篇文章我才明白,死人永遠消失了,這個存在已經從宇宙中不見了,永遠不見了,而有一天獨一無二的"我"也會消失,萬道歸虛...那麼什麼是"我"?"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我"是虛無的?"我"對"無"產生了恐懼。我從那時起到現在都在為了這個恐懼去努力,我為了看清世界我甚至學了沒有什麼經濟前途的理論物理學,更可笑的是我越學物理就越覺得像道家。
高高的廟堂上面坐落的神在我小時候除了給我恐懼跟威嚴什麼都給不了我,現在知道這些神也只是商周春秋戰國的凡人後我卻感到無限的虛無,在"生命不可承受的輕"面前我多希望有神,因為有了神那麼就有不朽的存在了不是嗎...
總的來說我恐懼著道家中最關鍵的哲學概念"無"。
如果我們信奉的神,還有我們追逐的希望只不過是科學的量化,那麼我們的愛是否也將科學化呢?法國.利爾亞當 {未來的夏娃}
我思,故我在。----法國.笛卡兒
生死去來棚頭傀儡, 一線斷時落落磊磊---日本.{花鏡}
▋那些引導者們
後來我來到的天朝,這裡讓我有一段時間感到安心不過並沒有持續太久,我的初二到高三在天朝度過,我成了徹底的死宅,我逃避我的思想,我儘可能在動漫的世界裡去轉移注意力,不說笑我甚至看到物理跟數學公式就會想起這些問題,一想起來就發抖想吐。看動漫那段時間是我最開心的日子,那時不會要求太多,畫風好我就看,但是我看到了一個理論上不是內涵的動漫後我又被迫地想起了這些事情,你猜猜是什麼動漫,灼眼的夏娜...
恩,沒錯,這個蘿莉控動漫讓我想起了該死的恐懼,因為第一季有句話我記得大概是"他消失了,永遠的消失了,作為"自我"已經不存在了。"我去!!放過我行不行!!我只是來看釘宮的你不用這樣折磨我,於是很好!!我決定去看某個好基友推薦我的黑客帝國。
我最後沒有先看黑客帝國,因為我在找黑客帝國的時候關聯的搜索中看到了一本書,一本書叫做"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這本書,這本書很重要,因為它開啟了一扇大門,這扇門裡有馬克思,有尼採,有笛卡兒,有叔本華還有物理學家跟現象學家,他們都是對於我所恐懼我所思考的東西有著深刻認識的人。
尼採跟叔本華的書大家可以一起看,因為這兩個在思辯上有交集,笛卡兒雖然是數學家,其實也是個偉大的哲學家。當然還有胡賽爾、海德格爾以及你們都懂的馬克斯等等。當然這些書不會揮去這種恐懼,從叔本華、尼採和弗洛依德的書中我得知,這種恐懼是生命本能的,大腦的恐懼也是為了讓你不再深入去了解所產生的機制,也就是說其實身體在機能上就拒絕去理解"自我"、"死亡"和"宇宙",換句話說,潛意識中就有設定在告訴表意識這些東西不是生命該去理解的事情。我覺得寫到這裡讀者一定覺得我有病,我也不否認我有病,你們能看下去我挺高興的。
總之恐懼變得更加系統化,我對這世界的理解也在這些偉人的肩膀上面越看越遠,後來讓我決定學物理的是一個物理學家的一本書,叫做"超越時空",是加來道雄寫的,我記得人教版的高中語文就有他的文章,有機會大家可以去看看這本書,比起在網上跟人爭論有時候去看看這些學者的觀點會更清楚。
加來道雄主持的一個物理節目
總之加來道雄的書有種哲學跟物理連接了的感覺,後來我得知大多學理論物理的都會去修哲學所以我才去學理科,可以說在這些偉人的帶領下恐懼成為了去理解自我與探索世界的動力。但是恐懼依舊是恐懼。
當然我不可能跟你們介紹這些書目,因為涉及的東西太多太多,有機會大家可以去看看,應該沒有什麼損失。
我藏書的一角
看了這些書後我發現一個問題,道並不宗教,實際上道家就是哲學家,為什麼會變成宗教?個人認為是因為能理解的人太少,弄得好像那些理解的人都成神了...道教本質上就是一種"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這問題的思考罷了,沒必要看得太玄呼,後面那些神明不過也是人們自己去侍奉了。當然,身為中國人我習慣用道去稱呼哲學。
隨著書本的閱讀,我也看了不少這類作品,比如EVA、攻殼和空之境界。EVA我不想去說什麼,總的來說我不知道該怎麼總結EVA。攻殼卻是我的最愛,鴨子跟士郎可以說完全為我的思考給了他們的解答,可以說看了攻殼那段時間我連恐懼都沒了。空之境界圍繞的兩儀出發,也許是日本的陰陽教?但是我看的時候太極更像道教的概念,當然我們可以常常這麼說,日本還不是學我們....現在看來我還真像空之境界裡面那個追求真理白痴。
電影方面我就提幾部。楚門的世界、黑客帝國、移魂都市、第十三階和大名鼎鼎的盜夢空間。其實要形容我恐懼什麼,大概就像黑客帝國裡面醒來時的嘔吐、第十三階看到世界邊緣的顫抖和那停不下來的陀螺。
說這麼多,我只是儘可能的去表達我恐懼的事情,當然我不指望能理解,因為我確實也去看過心理醫生,能理解我的心理醫生四個裡只有一個,所以我覺得你們可能會覺得很可笑,因為生死是人之常情,但是知道跟理解是兩回事,說真的我不知道該怎麼說。其實要對於我的恐懼打個比較好懂的比方應該就是克蘇魯神話裡面那群正常人突然變成瘋子的感覺,更直觀來說就是血源裡的靈視?狂人的知識?我知道這樣比喻很中二,只是我想不到更好的。
▋我討厭"旅"行!
Journey這遊戲,就直擊了我恐懼的地方,那個對於生命與世界獨特的哲學觀讓我深深地感到不適。大漠孤煙中該死的悽涼與宗教味道濃厚的建築還有讓我崩潰的道思維。
我是誰?這遊戲也不會告訴你,因為你就是你,那什麼是我,於是Journey就讓我去思考我這個概念(願不願意思考也取決於你)。我從哪裡來?這遊戲要是一周目那就非常的玄,因為一周目之後你才知道你是聖山來的,那最開始的你呢?應該也是聖山來的,就這麼認為吧。但是我要到哪裡去?恩...去聖山,為什麼要去聖山...思考吧!!!
我真不是在諷刺這遊戲,這就是這遊戲厲害的地方之一,說實話這遊戲的理念很棒很棒,我討厭只是我個人因素。所以我才要提及我個人因素。我討厭Journey就如我之前所說,Journey的道家思維很強烈,雖然還有佛教的思維。順便一提隨著中華文化的積澱,佛道有了一定共通點,只能說一定共通點,本質上是有不同的,不過討論時不至於那麼苛刻。
我莫名其妙地來到這世界,一個到處都是沙漠的世界,我甚至不知道我該去哪好,我是從哪來的,我是誰都沒人告訴我。於是我走著,我故意忽略那座山我走著,然而很悲哀的是我走不出這世界,這就是命運,我總會被風吹回來,我只能往山的方向走。這世界,從生到死都在這地方,我來到這裡朝著山,最後死去重生又回到這地方,要是我們的宇宙也是如此,那你或許就會明白我恐懼的一方面。
就好像我們人類想飛向天空於是被重力狠狠的拉下來,我們想去宇宙也會被重力限制,終於我們突破了重力,而宇宙卻用無盡的距離去打消我們的希望,當我們克服前面的一切達到真理時我們卻離死亡這麼的近。那麼是這世界就像Journey還是Journey像我們的世界?終於我們一遍遍的被風吹回這裡,也漸漸不再隨意的去嘗試而是走向一個既定的旅途。
我並沒有對塔那關截圖,細心的人都知道是塔頂發光後是八卦的圖案,第一次玩的時候看到那裡我明白了,這遊戲或許對我而言暗示性太強了,甚至強的有點難受。
當世界除我以外別無他人時我會在這旅途中打坐去思考,然後卻陷入了未知,或者對於我來說是陷入恐懼。這時那個沙漠去有什麼,這些"馬那"又是什麼,突然都不那麼重要了,因為我連我自己是誰都不知道,只是一遍遍重複著旅行直到遊戲機完蛋為止的旅人罷了,或許我們的人生也是,這樣的旅行也在持續,而直到宇宙完蛋為止。那時誰還記得地球有過這麼一段歷史?埋葬人類文明的不會是沙子,而是時間與空間。而埋葬渺小的你我的那就是無盡的虛無了。
人生的路上你會有很多朋友,有些人會伴隨你一生,有些人會成為過客,更多的都是陌生人。Journey中你也會遇到這些人,你跟他只能發出叮叮叮的聲音去交流,然而你卻如此的投入於感情。你會在某個地方等他過來有時候他會等你過去,你甚至走的快時會回頭看看他還在不在那裡。
這種相遇用佛教的話說就是緣分,用我的話說就是奇蹟,因為在這悲涼的地方我們在這空虛的宇宙中聚在一起。然而終究Journey會結束,你我還是會分開,而人生也是如此,你我終究會死去,如果真的有重生,你是否還會是我的朋友?所以我每次都會去加那些能在第一關陪我走到底的人,雖然真的肯加我的少之又少,但是我還是會去嘗試。有時候只是覺得茫茫70億人中我能遇到你,那就是奇蹟。
聖山是什麼?我不知道確切答案,每個玩家有自己的解答。對於我來說聖山就像帶入了佛教輪迴思想中的道,死去是事實,重生是事實,這就是輪迴,也就是說,旅行的意義就是為了回到起點?如果Journey是人生的一個精華縮影,那麼我們朝著聖山就如同生命朝著死亡?我不敢想,我怕了...所以我覺得走向聖山的目的或許只是想多走幾步去看看有沒有人跟我一起,然而每當我往前走時才發現自已已經回不了頭。
為了相遇,孤單的你我在這旅途的路上一次次的走向了不歸只為了找到一個可以陪你走下去的同伴,人生也是如此,一次次相遇都隨著時間在推移,當我們真的想回到過去卻只有回憶。一切的過去就像虛無,如果真的有輪迴,那我們到底在輪迴中尋找什麼?
我討厭Journey是因為這個荒涼虛無的世界禁錮著我。我討厭Journey是因為生命建立的過去榮光最後被沙掩埋回歸於虛無。我討厭Journey是因為每個擦身而過的人明明是那麼地接近卻又那麼遙不可讓這相遇在故事結束後顯得虛無。我討厭Journey是因為在這無限的輪迴中我重複著上述的事情讓虛無被放大。我痛恨虛無!!!
然而這些我所討厭的一切也是Journey這遊戲成功的重點。
到了這裡,我明白了,這遊戲幾乎把我一直思考跟恐懼的事物做成了遊戲,當然不只有旅,還有史丹利的寓言、生化奇兵和黑暗之魂都是如此,一種對生的思考,對世界的思考,惡劣的玩笑去嘲弄生命在宇宙中的渺小。
走過這門,就回不了頭了。
永恆輪迴之說從反面肯定了生命一旦消逝便不再回復,像影子一樣,了無分量,未滅先亡,即使它是殘酷,美麗或是絢爛的,這份殘酷、美麗和絢爛都沒有任何意義了。
.
如果我們生命的每一秒都無限重複,我們就會像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一樣被釘死在永恆之上。這一想法是殘酷的。在永恆的世界裡,一舉一動都承受著不能承受的責任重負。這就是尼採說永恆輪迴的想法是最為沉重的負擔(das schwerste Gewicht德語)的緣故吧。--米蘭·昆德拉.捷克斯洛伐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所以說,這種輪迴本身是一種"無",也是我所畏懼的核心所在。
你回到了起點
或許看到這裡你還是不明白我為什麼討厭旅和到底在恐懼什麼,不過這不要緊,你不理解說明你對生活非常有熱情跟信心,這是好事,狂人的知識不是誰都能承受的,有些時候不再太在意生命本身的脆弱跟渺小或許能活得更堅強而偉大,感謝你看我這篇又散又沒主題的文章。
更多內容請關注機核網
點擊【閱讀原文】給原作者點讚!
↓就這兒!戳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