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紅柿媽媽
前一段時間,有不少的家長反映,自從孩子看了《小豬佩奇》這部動畫片,整天就知道在床上蹦蹦跳跳,模仿裡面的動作臺詞。要知道這部粉色吹風機家族,可謂是家喻戶曉,紅遍中國少年兒童家庭。
但《小豬佩奇》真的值得看嗎?看完,你就會明白了
一、
角色代入感太深
不少家長認為,小豬佩奇一家可以被稱為「魔怔」家庭。除了豬媽媽精神正常點以外,其他的像主角佩奇就不是個誠實的孩子,喜歡說謊。豬爸爸愛說大話,總是誇大言論,還喜歡吹牛。豬弟弟喬治是一個愛哭鬼,不怎麼聽話。
很多孩子看了小豬佩奇,每次都能學到一點「精髓」,在家就模仿佩奇的動作。一天到晚在家就知道蹦蹦嗒嗒地,在家蹦也就算了,睡前還在床上蹦,不僅如此,還嚷嚷著去公園蹦躂。父母的不答應,孩子就開始學小豬喬治,賣慘哭了起來。
要是讓孩子有機會去到公園,還非得往泥坑裡邊跳,瘋狂踩水,這也行為常常令家長們頭疼不已。
二、
孩子喜歡模仿錯誤動作
不僅如此,孩子還拉著家裡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扮演起了角色,對號入座,扮得那是一個惟妙惟肖,常常讓人哭笑不得。如果家長不按照他的意思說話,不按照他的劇本設定情節走,孩子往往學動畫中耍賴撒嬌打滾,家長要想矇混過關,基本不可能。這樣一來二去,吵到了鄰居家裡不說,造成鄰裡關係緊張,對孩子的管教也沒有好處。
更有甚者,有家長反應每次去親戚家走訪,孩子還要學習豬豬得說話方式,
不僅「豬言豬語」,還要學豬叫
,這樣下去做父母的怎能不操心呢?
在很多的媽媽吐槽《小豬佩奇》太讓孩子著魔之後,有過相似經歷的媽媽們都表示贊同,覺得再這樣下去,孩子恐怕會迷失自我。有的家長,開始強烈抵制孩子觀看小豬佩奇的動畫片。
那麼家長又該怎樣引導孩子看動畫片呢?
一、
家長陪同觀看
家長會任由孩子選擇愛看的動畫片,孩子還小,尚未明白什麼動畫片是好動畫片,在這樣的情況下,父母應該學會為孩子做出選擇。在孩子看動畫片時,認真挑選,篩掉有少兒不宜場面的動畫,這就需要父母提前做好功課。
在孩子觀看的過程中,如果有時間,最好時陪同觀看,對其中的一些場景進行耐心解釋。陪伴了孩子,還能增加了孩子的理解能力,可以根據劇情延伸討論,開闊思路。
二、
觀看過程正確引導孩子的價值觀
在動畫片播放的過程中,如果孩子有問題,家長應該調整自己的語氣耐心解答,為孩子傳播正能量。當動畫片中出現了錯誤的示範,家長朋友們要及時指出來。孩子還小,也正是模仿時期,也容易記住動畫片裡的示範。
如果不提早指正,有可能就會養成不好的習慣,很難改掉。一定要跟孩子強調,不能模仿不好的行為。
三、
控制孩子看動畫片的時間
孩子如果長期觀看動畫片,不僅會對眼睛有害,長期久坐在電視機旁觀看的話,對孩子的身體發育也不好。如果孩子養成了長時間看動畫片的習慣,父母不加以管控,縱容孩子一直無節制地看,那麼他在心裡就會認為,自己什麼動畫片都可以。
當有天家長不給看時,孩子就會哭鬧,耍賴,直到父母妥協,孩子就完全處於優勝者的地位,父母被孩子牽著鼻子走,這是非常不可取的方法。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因為有小夥伴、有動畫片、有精彩的生活,才能夠茁壯成長,在動畫片的選擇上,父母可以參考以上幾點建議,不能完全否認《小豬佩奇》這部動畫片的存在,只是在觀看的過程中,家長朋友要給孩子正確的解釋和指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