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苦讀,今朝金榜題名。高興之餘,不少家長都會想到擺場」謝師宴」表達心意 。然而最近這些年,曾經熱鬧一時的謝師宴似乎正悄然發生著變化。
這兩天,在廣元外國語學校寂靜的校園裡,不時傳出陣陣歡歌笑語。不少高三的畢業生又回到校園,與老師圍坐一起嘮家常、聊未來。
畢業生趙桐今年高考考了653分,排名全省文科第7名,目前已被北京大學錄取。看著兒子取得了好成績,趙桐的媽媽也十分高興,她總想著要邀請老師們一起聚個餐,表達自己內心的謝意,可是對此趙桐卻有著不同的想法:「我更想在這個暑假好好地練習吉他,好好地學幾首歌,用我的歌聲來表達對老師的真情實意。」
學生的成長離不開老師的教誨,學生應該對老師心懷感激。可是,並不一定非要用花錢擺宴的方式來回報。趙桐的媽媽在得知孩子的想法後,也轉變了觀念:「反正一切遵從娃兒的意見嘛 但是對老師還是必須有感恩的心 以後要把像父母一樣對待他的老師記在心裡 以後放了假回來隨時去看望老師。」
中國是禮儀之邦,對老師心存感恩,表達「禮」的方式有很多。笑談間,廣元外國語學校的楊菲老師拿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禮物,這是一本學生們製作的紀念冊,每每翻開這本冊子,楊老師都感到十分感動。
其實,拳拳師恩,又豈能是一頓飯、一份禮、一張購物卡所能承載的?身為學生,只要感情真摯,一次探望、一個電話、一條簡訊,乃至一聲問候、一個微笑,都能讓老師感受濃濃的情誼。楊菲說:「謝師宴只是一種形式上的東西,學生們畢業後, 我們需要的是心靈上的溝通。一頓飯不如一封信、一頓飯不如一句話一個電話。」
廣元外國語學校裡發生的這些其實只是我市各學校畢業季的一個縮影。最近這些年,在教育主管部門的三令五申之下,曾經蔚然成風的「升學宴」「謝師宴」已經悄然向「文化宴」轉變。
在旺蒼中學,高考結束後,高2017級全體師生和家長歡聚一堂,用藝術來回顧三年的風雨兼程,用詩詞來訴說美好的畢業情懷,共享畢業季的「文化盛宴」。
同時,我市教育系統還通過出臺相關規定、與幹部職工籤訂承諾書,暢通信訪舉報途徑等形式,教育引導廣大教職員工不違規舉辦和參加「升學宴」「謝師宴」,嚴守紀律規矩,自覺抵制不正之風。
廣元市紀委監委駐市教育局紀檢監察組組長肖國元告訴記者,目前正是處於填報志願和錄取的關鍵時間節點,將進一步通過明察暗訪、隨機抽查等方式來加強監督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加大查處力度,目的就是要進一步營造風清氣正的育人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