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流傳著一個榜單,說我們閩東話(霞浦話自然是其中一支)是全國第六大難懂的方言。不過有語言專家指出,「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名從漢語方言學的角度來看存在著諸多問題。「最大的問題是選取的10種方言根本就不在同一個層面上,所以也不能代表漢語七大方言區的面貌。
以下是全文內容
▼
網傳中國十大難懂方言 閩東話排第六網上曾有一個段子:「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我倆面對面,卻不知你在說什麼」。 漢語博大精深,經常看到外國朋友吐槽中文難學。不過,要說難學,漢語方言顯然更勝一籌。閩語、粵語、吳語、客家話……
不同省市、甚至同一個地區、不同縣市之間彼此也存在交流障礙,一聽準懵圈。近日,網上就流傳一份「中國十大難懂方言」排行榜,溫州話、潮州話、閩南語、閩東語、蘇州話、四川話(西南官話)紛紛在列。有人認同,有人不以為然。
在這份網傳的榜單中,小編看到,排在第一位的是溫州話。「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溫州人講鬼話。」
據說,在抗日戰爭中,八路軍部隊相互之間聯繫由於保密需要,都是派兩個溫州人,進行電話或者步話機聯繫,而日本人的情報部門,總是也翻譯不出這發音極其複雜的溫州話,可以說當時的溫州人就像美國大片中的風語者一樣,為抗戰勝利起到了相當大作用。
而在美劇《盲點》中,溫州話因其難懂的特點,被稱為「惡魔之語」。除了溫州話,最難懂的方言依次為潮州話、粵語、客家話、閩南語、閩東語、蘇州話、上海話、陝西話、四川話。
「走錯星球的客家話」「湖南話不服」「壯語不服」「為什麼沒有海南話」……這份榜單下,出現了不少聲音,有網友表示贊同,有網友就認為,「估計沒有語言天賦的人,就是在福建待上一輩子可能都聽不懂閩南話和閩東話」。也有網友認為排行不嚴謹,沒有依據。
家鄉話到底是不是最難懂?這個榜單又是根據什麼排名而出的?小編發現,榜單一出,就備受爭議。有語言專家指出,「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名從漢語方言學的角度來看存在著諸多問題。「最大的問題是選取的10種方言根本就不在同一個層面上,所以也不能代表漢語七大方言區的面貌。
「陝西話、四川話、山東話、天津話、東北話屬於北方方言(也稱『官話方言』);溫州話、蘇州話、上海話屬於吳方言,在排行榜裡多次出現;而贛方言、客家方言卻一個也沒有入選。事實上,其他有爭議的方言區,比如徽方言、晉方言、平話方言等也都沒有入選。」
就難懂程度而言,也存在一定爭議。這份排行榜裡所謂「難懂」是相對於普通話而言的。南方的很多方言「五裡不同音,十裡不同調」,其難懂程度肯定要超過所列出的幾種北方方言。另外,將少數民族語言排除在外,也不夠嚴謹。
比如,上榜的閩東語中,閩東方言其實還分為南北兩個片區。北片方言的代表是福安話,北片包括:福安、寧德、霞浦、周寧、壽寧、柘榮、福鼎7個縣市;南片包括:以福州為中心的閩江下遊地區各縣市:福州、長樂、福清、閩清、平潭、永泰、屏南、古田、羅源、連江,南片方言的代表是福州話。
第一:溫州話
在中國最難懂十大方言中,溫州話排行第一。
第二:潮州話
潮州話(Tiê-chiu-uē),亦稱為潮汕話,分布於廣東省東部沿海的潮汕地區(潮州市、揭陽市、汕頭市、豐順縣)及海外以東南亞為主的潮人聚集地。現代漢語是四聲拼讀,但潮語仍保留著八音拼讀的語音系統,發音複雜。
第三:粵語
粵語根源於古代中原雅言,具有九聲六調,較完美地保留古漢語特徵,同時也是保留中古漢語最完整的語言。
第四:客家話
客家語言一般認為在南宋便初步定型,直到20世紀才開始定名為客家話。
第五:閩南語-雷州話
雷州話發音和泰語非常類似。
第六:閩東語
閩東語區共有18個市、縣,大致包括歷史上的福州府和福寧府兩府的屬地。
第七:吳語-蘇州話
蘇州話體現了濃濃的古意和一種書卷氣。蘇州人說「不」為「弗」,句子結尾語氣詞不用「了」而用「哉」,「你」用「乃」。
第八:吳語-上海話
上海話和同屬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的蘇州話、嘉興話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近代以來吳語太湖片的寧波話對上海話的影響是最大的。
第九:陝西話
陝西話(這是個不存在的偽概念,陝西方言包括陝北的晉語,關中的中原官話關中片以及陝南的西南官話)。
第十:四川話(西南官話)
四川話在西南地區有很大的影響,屬於漢語北方方言西南官話的一個分支,語音、詞彙、語法等和普通話有很大的一致性,也有自己不同的特點,而以語音方面的差異最大。四川話語音系統共有20個聲母、36個韻母、4個聲調,還有韻母兒化現象。
霞浦新聞網現向社會徵稿,歡迎廣大讀者投稿
投稿郵箱:7351622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