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話名列十大最難懂方言 專家:有名不是壞事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最近,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布「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名。溫州話、廣東話、、閩南話、上海話、陝西話、長沙方言、四川話、山東話、天津話排名前九,在東北劇熱播和趙本山等笑星的「代言」之下,全國人民都在學習的東北話也入榜單,名列第十位。

  認同的、鼓掌的,反對的、拍磚的。榜單一出爐,迅速引起全民熱議。作為東北人的長春人有啥想法沒?上榜是好事還是壞事?20日上午,記者針對這件事兒專門採訪了我市的民俗專家、大學教授、高中語文老師和普通市民。

  願意?不願意?

  反正10個地方上榜了

  就說你那兒的方言讓人聽不懂,管你願意還是不願意,反正說對說錯又不用負法律責任,我就給你這麼排了。最難懂溫州話排名第一,廣東話排名第二,閩南話排名第三……東北話排名第十。

  難懂?不難懂?

  民俗專家說有名就不是壞事

  東北話特別是東北方言真的那麼難懂嗎?上榜難道是件壞事嗎?昨日,記者電話採訪了吉林民俗學會理事長施立學。他的回答很乾脆:東北方言難懂不在發音而在解讀上。方言能上榜說明關注度高,有利於方言的傳播,這是件好事,東北人應該慶幸。施立學認為,如禿嚕反帳、吭吃癟肚等這樣的東北方言,難懂的不是發音,而是解讀上。東北方言因為她的詼諧、樸素和親切感,這些年在全國特別出名,各地人都在模仿,這是一種進步。說她解讀難,就難在很多詞語的來源讓人不解,這也非常正常。因為東北特殊的歷史背景,很多方言是漢語和滿語的結合體。如「不開面」,現在多形容這個人辦事講原則,不講情面,用得也非常通俗,但她的源頭卻是在說滿族姑娘出嫁時出門刮臉的習俗。

  施立學覺得,東北方言隨著東北電視劇在全國熱播和趙本山等東北笑星的精彩演繹,全國人民都有些迷戀東北話,如今已融入更多人的生活。

  顯得親近 效果更好

  語文老師跟同學交心說東北話

  「東北話排名第十,我覺得還算公允。作為地域方言,外地人理解有些困難也是必然的。」姜學鳳是長春市第十一高中辦公室副主任,常年教語文。他告訴記者,東北方言如今在全國各地應用十分廣泛,趙本山、潘長江等笑星都是東北方言最好的代言人。在平時教學中,因為要普及普通話,使用規範化的語言。在考教師資格證時要求普通話至少過甲等二級以上。

  姜學鳳表示,雖然在教學中使用標準普通話,可在平時與學生交心時用的更多的是東北話,這樣顯得更親近,交流效果更好。他認為,作為語文老師,需要有些幽默感,這樣才會讓學生與自己有更好的溝通和交流,如果穿插一些純樸、大氣、來自民間的方言,可能還會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忽悠」、「折騰」

  大學教授說應寫進標準詞典

  長春師範學院漢語言文學院教授鄒德文博士,曾在「國學大講堂」、「城市熱讀」等品牌講壇上多次講過東北方言,並建議將東北方言「忽悠」、「折騰」等常用詞寫入國家標準漢語詞典。

  鄒教授覺得,東北方言簡潔、生動、形象 ,富於節奏感。如形容一個男人是條漢子,不說有骨氣,而是說「尿性」;形容一個人意識不太清醒,不說迷迷糊糊,而說「五迷三道」;形容一個方位,不說那個地方,而要說「那疙瘩」……

  談到東北方言的發展,鄒德文認為,最近20年越來越多的人知道東北方言,喜愛東北方言,與活躍在央視螢屏上的東北方言小品和一度熱播的《鄉村愛情》、《馬大帥》這些電視劇有關。他說:「正因為有了趙本山這些能『折騰』的人,才使東北方言越來越受寵。東北方言能入榜單不是件壞事,可能有的地方還因為沒有地方語言特色而羨慕咱們呢!」

  聽著親 說著爽

  長春市民說東北話得勁兒

  「聽起來顯得親近,說起來倍爽,管什麼榜單,愛咋咋地,我就喜歡說咱東北方言。」市民姜先生覺得,連說話都要規範起來就沒意思了。東北一些常用的方言詞已經約定俗成,不管是哪兒的話,大家喜歡用才行。約定俗成就是大夥都在用,就像大夥現在都把騙人說成東北方言「忽悠」一樣。

  「東北方言形象生動,極易使人感知,很多東北方言詞彙裡面都暗含著比喻。」市民董先生認為,東北方言能調動語言使用者利用自己已有的經驗,參與到詞彙的理解和再創造中去,因為東北方言本身帶有誇張的成分。例如:「菜做得嗷嗷好吃。」誇張地表述了菜的味道。再例如「皮片兒的」一詞:「老王家那小子把家裡造得皮片兒的。」很誇張地描述了這種情形。

  糾結?糾結啥?

  應該糾結別再失傳了

  提到入選最難懂方言名單的糾結,施立學覺得大可不必,他覺得真正的糾結不該在入榜名單上,而應該糾結在東北一些很好的方言別失傳了。施立學認為,作為長春人不必過多地去關注這樣一個榜單,更不要關注榜單中的名次,能上榜並不是件壞事兒,說明東北方言傳播度很高,有利於東北方言的發展。 記者 徐微

  ——相關連結——

  快消失的東北方言

  打八刀:指離婚、分手

  如作:指舒服

  尿性:指有骨氣,真漢子

  張三兒:指狼

  二串子:指雜種

  扒瞎:指說謊

  哈喇子:指口水

  向著:指偏袒

  稀罕:指喜歡

  妥了:指行了、好了

  炸廟:指又吵又嚷地反對、不答應

  耍急歪:指發脾氣、翻臉

  尿嘰:指動不動就哭

  鬧饑荒:比喻經濟困難

  毛愣三光:指冒冒失失

  慮慮:指琢磨

  冷根子:指隱私,見不得人的事兒

  肋巴扇子:指胸部的側面

  老眉卡吃眼:指拖長眉垂眼皮的老態

  趕網:指白效力

  犯藥:指病又犯了

  二把刀:指對某項工作知識不足

相關焦點

  • "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 廣東話排第二
    一份來自微博網友總結的《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走紅網絡。溫州話、廣東話、閩南話排名前三位。據稱抗戰期間八路軍聯絡就是溫州話,讓翻譯官很想死。廣東話排第2位;閩南話和蘇州話並列第3。第4至10依次為:上海話、陝西話、長沙方言、四川話、山東話、天津話、東北話。中國方言複雜,十裡不同音,不過,現在不少方言也面臨消失的危險。
  • 中國十大難懂方言,閩東話排第六?!
    最近,網上流傳著一個榜單,說我們閩東話(霞浦話自然是其中一支)是全國第六大難懂的方言。不過有語言專家指出,「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名從漢語方言學的角度來看存在著諸多問題。「最大的問題是選取的10種方言根本就不在同一個層面上,所以也不能代表漢語七大方言區的面貌。 以下是全文內容▼網傳中國十大難懂方言 閩東話排第六網上曾有一個段子:「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我倆面對面,卻不知你在說什麼」。 漢語博大精深,經常看到外國朋友吐槽中文難學。不過,要說難學,漢語方言顯然更勝一籌。
  • 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名,有你的家鄉話嗎?
    排名第十:東北話東北話可以說是跟普通話發音最為接近的方言了,而且隨著趙本山等小品演員的大力普及,可以說已經是家喻戶曉,不管老人孩子都能吆喝出幾句,而且東北話從發音上就能體現出東北人憨直豪放的性格,容易得到大家的接受。
  • 十大最難懂方言,黟縣話位列其一!
    PS:本次安徽十大難懂方言排名以縣為單位,存在並列現象,共有十四個縣的方言入選 00 無為話 3.清斯------形容長相清秀或辦事得心應手 4.三不滋-------有時候 5.搭僵-------形容人不好說話 外地人想要聽懂無為話也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其作為江淮官話洪巢片的唯一代表進入了安徽十大最難懂方言。
  • 微博熱傳江蘇十大難懂方言榜,高淳話排第一
    江蘇哪兒的方言最難懂?這兩天,一份「江蘇最難懂的十大方言」的榜單在微博上躥紅,「@南京發布」等官微也紛紛轉發。在這份榜單上,南京的高淳話榮登榜首,溧陽話第二,丹陽話、南通話名列第三、第四;作為吳方言的代表,蘇州話只排到第五名。方言專家告訴記者,「咱們學術界從來沒給方言難懂不難懂排過名次,不過這份榜單,總體還算靠譜。」
  • 中國最難懂的方言,不是溫州話
    到國內旅遊,每去一個新的地方,適應方言都需要一段時間,但有的地方,即便你再怎麼努力,也聽不懂他們的方言,比如溫州話,就被人稱作是「惡魔之語」,但溫州話都還不是最難懂的方言,中國到底哪裡的方言最難懂?中國網際網路上常年流傳著一份「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行榜」,在這份榜單中,溫州話位列第一,榮獲「中國最難懂方言」稱號,而四川話,陝西話等方言也入選了榜單,不過也有許多網友表示這些方言都沒有自己的家鄉話難懂,這份榜單排行不切實際。
  • 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 上海話只排第四!第一是什麼鬼?
    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 上海話只排第四!第一是什麼鬼?小大2015-02-16 16:40 來源:爪遊控 我要評論() 關於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的爭論從
  • 盤點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有你的家鄉話嗎?
    我們知道漢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之一,然而就算你學會了漢語,你能學會中國大大小小的方言嗎?如漢語一般,方言也是當地文化的一種象徵,凝聚著當地人的文明。那麼哪些方言被評為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
  • 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寧德話居然上榜了?這不科學!
    最近,有網友統計出一份「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大大君我在人海,不枉海茫茫裡多瞄了一眼就發現——靠!我寧德話居然上榜了!粵語根源於古代中原雅言,具有九聲六調,較完美地保留古漢語特徵,同時也是保留中古漢語最完整的語言。
  • 最難懂十大方言 福州話「醬油會鹹」竟與英語相通
    一群喜歡方言文化的福州網友,製作的「福州話書籤」近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布了一份「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名,溫州話排名第一,廣東話緊隨其後,福建方言僅閩南話入選,與蘇州話並列第三,接下去依次是上海話、陝西話、長沙話、四川話、山東話、天津話、東北話。
  • 我國最難懂的八種方言,一種在抗戰時有貢獻,而東北話根本不上榜
    我國最難懂的八種方言,一種在抗戰時有貢獻,而東北話根本不上榜第一:溫州話。說到「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這個時候也許有的人就已經知道後面是什麼了!沒錯,「就怕溫州人說鬼話」!雖然溫州話難懂,可是卻在抗戰期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為日本人沒有辦法翻譯這個方言。那時候電話或者是步話機方面都能夠看到一定會有兩位溫州聯絡員。第二:閩南話——潮州話。潮州話(Tiê-chiu-uē)大家可以試著讀一下試試,因為其語法的特殊性,再加上詞彙也是非常豐富,其中有很多的古語義。
  • 中國最難懂十大方言
    我們都知道,十裡不同語,不同的鄉、鎮、縣、市都有自己不同的方言。      大學宿舍的室友來自五湖四海,相信許多同學都遇到過舍友在寢室和家裡人打電話時自動切換方言模式,而你一臉懵圈的時刻,真心聽不懂……那麼,在眾多方言中,哪些方言是最難聽懂的呢?
  • 江西最難懂十大方言排行榜新鮮出爐!原來我們「上饒」話最……
    江西的每個區縣都有自己的方言;就連相隔很近的村子,都有可能聽不懂對方說啥!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看看,江西最難懂的方言是哪個?聽懂鄉音,記住鄉愁!這種話和廣西柳州話相似,信豐除縣城嘉定鎮外其他地方和贛南大部分地方一樣都說客家話。來漲漲「姿勢」,看你能猜對幾個當地方言?胺洞——洞眼;胺罐——裝東西的瓦罐;庵燦——搗蛋、不通情理;阿頭B——女孩,女丫頭。
  • 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你猜第一是哪裡?
    難怪被外國友人們推為「最難學」的語言並且受以一種崇拜的眼光注目其實吧這也不是沒有道理的那外國友人們而言漢語神難對於我們廣大同胞而言方言真是一種難解的痛啊!此前有網友統計出「我國十大最難懂方言」,雖然結果可能是不完全的但這榜單裡頭的「十大」方言,也的確夠嗆至少看來有它合理的地方噢馬上貼出來給你們看看
  • 中國十大難懂方言:粵語只排第三,第一被稱之為「鬼話」
    中國十大難懂方言:粵語只排第三,第一被稱之為「鬼話」相信大家都會有這麼一個經歷吧:那就是我們走在路上或都坐公交時,總能聽見不屬於自己省份的語言,有些的特別容易分辯,比如東北話,今天,我就來把這些方言排排名,看看誰的語言最難懂。當然啦,這謹代表我個人的觀點,而且少數民族的語言不考慮在內。第一名就是有「鬼話」之稱的溫州話了。鬼話,鬼話只有鬼才聽得懂的話,就從這個稱號來看,便知道它有多難懂了吧。
  • 中國十大難懂方言無南昌話引爭議 南昌俚語極具地方特色
    近日,網友總結出「中國十大難懂方言」,被各大網站論壇轉載。其中溫州話排名第一,廣東話排名第二,蘇州話和閩南話並列排名第三,甚至人人都能說上兩句的四川話和東北話也上了榜。此榜單一出,立即有南昌網友回應,南昌話居然榜上無名,榜單實在夠「萬」。記者調查得知,南昌話保留大量宋元讀音和用法,古老程度全國鮮見。
  • 老師收集2250餘條四川最難懂方言:聽鄉音成奢求
    老師收集2250餘條四川最難懂方言:聽鄉音成奢求 2016-04-25 13:01:01  劉敘老師在鄉間採風 (受訪者供圖)  四川新聞網瀘州4月25日訊(記者 嶽東)據之前媒體報導,四川話雖然很流行,不過在網上流傳的「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
  • 最難懂10大方言四川話竟然上榜,第一你猜不到
    下面來盤點大學宿舍裡最難聽懂的方言!快來看看你的舍友上榜沒!第八名:山東話難懂指數:5上口指數:7在山東,膠東半島城市方言自成一派,俗稱「膠東話」,濟南、濰坊等內陸城市的方言屬於大家認知裡熟悉的山東話。
  • 中國最難懂的六大方言,第一名被稱作「鬼話」,你知道是哪裡嗎?
    中國最難懂的六大方言,第一名被稱作「鬼話」,你知道是哪裡嗎?文/旅者心心哈嘍,大家好,我是旅者心心,歡迎閱讀本篇文章。我國地域遼闊,每個地方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語言特點,更何況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所以語言方面更是繁多複雜,這次心心要說的是我國最難聽懂的六大方言,這些方言在外地人聽著就像在聽天書,其中最難懂的第一名還被稱作是「鬼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江西最難懂方言排行榜出爐,萍鄉話竟然不是第一...
    有上海話、廣東話、四川話,但是沒有江西話!為啥?因為江西十一個地市都有自己的方言吶!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江西各地的方言!看看哪裡的最難懂!但是市區語言幾乎沒有徽語影響,與周邊相鄰縣市語言也迥然相異,卻與250公裡以外的贛方言代表語—南昌話很相近似。兩地語言有顯著的共同特徵,同時也有很大差異。難懂指數:★★★上口指數:★★★★★(景德鎮跟南昌話是最像噠~)1.麼的檸——什麼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