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慶井莊鎮聞「汛」而動,提前將22戶30名村民順利轉移

2020-12-17 騰訊網

8月12日,據氣象部門預報,將有大到暴雨出現。聞「汛「而動,延慶區井莊鎮立即開展防汛備汛工作,並第一時間將危房險戶村民轉移到安全區域。

早上7點,烏雲漸漸在天邊聚攏,天氣悶熱,一場大雨正在醞釀。井莊鎮防汛抗旱應急指揮部發布通知,要求鎮域內涉及危房險戶的鄉村馬上進行人員轉移。收到轉移要求後的一個小時之內,全鎮22戶30名村民全部完成轉移。

負責轉移的工作人員說,危房險戶轉移一般根據轉移村民的意願就近安置在鄰居或親屬家中,部分村民則安置到村居委會,力求為危房險戶居民撐起「保護傘」。

「我們家的房子太老了,雨一大就免不了擔心。」井莊鎮柳溝村村民胡春娥說。每次有大的降雨預警,胡春娥都按照鎮裡村裡的部署,轉移到位於居委會的安置點裡。「這裡床鋪和吃食都準備得好好的,關鍵是安全,在這兒,我們不擔心。」胡春娥說。

村裡也不是每一位村民都願意轉移,每有預警,井莊鎮孟家窯村黨支部書記馬愛城首先就想到村裡「固執」的老太太張淑榮。「我哪家也不跟,我就自己過。」張淑榮今年85歲,要強了一輩子的老人不願意麻煩孩子們,一直獨居在老房子裡。

安全第一,是馬愛城的堅持。「張大娘,真快下雨了,咱們先上老二家待一天,雨停了我再和老二一起把您送回來......」馬愛城心裡急,可話卻緩。勸一陣、哄一陣,老人終於鬆了口。馬愛城立馬接過老人的手,有說有笑地引著老人走出了門。「她就聽您的話」,老人的二兒媳李秋敏笑著說。

早上8點前,按照區防汛辦的要求,井莊鎮22戶30名村民順利轉移。「老百姓安全了,咱們也就放心了。」馬愛城說。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瑤通訊員 許小蕊

編輯:蔡文清

流程編輯 吳越

相關焦點

  • 浦發銀行合肥分行聞「汛」而動
    在安慶嚴峻的汛情面前,轄屬安慶分行聞「汛」而動,積極獻愛心,支持一線抗洪救災。該行幹部員工紛紛解囊,不到兩天時間,募集5000元愛心捐款。與此同時,安慶分行還兩次攜帶抗洪物資,先後前往大觀區海口鎮、宜秀區抗洪救災指揮部進行慰問,了解災區居民生活情況。  防汛、扶貧「兩手抓、兩手硬」  汛情來襲,對於貧困地區而言,群眾因災致貧、因災返貧的風險在加大。
  • 聞「汛」而動 「泥」流而上
    7月17日,恩施市城市防洪應急響應級別,一日三升,從IV級響應提升至I級,清江幹流及龍洞河淹沒線以下緊急轉移居民近3萬人,城區「三辦一鎮」的18個社區和村受災,城區淹沒面積11平方公裡,近五萬戶居民停電停水,4000多戶居民、2000多戶商戶不同程度受災,損失近9億元。
  • 聞「汛」而動電視媒體融合聚力
    面對汛情,各地電視媒體聞「汛」而動,深入抗洪搶險一線,綜合利用電視、網站、「兩微一端」等平臺,不僅通過現場新聞、文字快訊、圖片報導、短視頻等形式時時播發災情快訊,還大量運用直播、可視化圖表等融媒報導方式,對暴雨洪災進行「臺網微端」矩陣式的多角度、全方位報導。
  • 62名泉州消防隊聞「汛」而動,奔赴江西抗洪現場
    泉州市消防隊聞「汛」而動,緊急馳援江西在接到上級命令後,泉州市消防隊立即聞「汛」而動,立即馳援江西。江西的汛情非常罕見,而面對這一艱難處境,消防員沒有退縮。7月12日,在江西鄱陽湖標誌性水文站星子站的水位井內,湖水漫過了1998年刻下的洪水最高水位——22.52m。鄱陽湖作為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水位突破了水文的歷史極值,這是一件不小的事件。由此,江西省的防汛應急措施不斷升級,各方都採取了非常嚴肅的態度。7月13日,福建省消防救援總隊對江西省抗洪現場進行了馳援。
  • 中鐵五局成都公司聞「汛」而動助力地方搶險
    連日來,四川地區遭遇罕見強降雨,中鐵五局成都公司9個在川項目聞「汛」而動,第一時間響應四川省防汛應急響應,全力配合地方政府搶險救援,用行動踐行了央企的責任和擔當。公司先後增調470餘名人員,挖掘機、裝載機、灑水車等60餘臺套機械設備。同時,公司安質部、工程部、物資部等部門奔赴施工現場協助開展減災復產工作。公司天府機場、成蘭、宜威、巴萬項目部迅速組織人員和機械前往附近受災街道進行人員救助和道路清淤工作。
  • 五一假期在延慶賞海棠,井莊鎮柳溝村豆腐宴引遊客嘗鮮
    五一,京北延慶百花盛放,著名民俗村——井莊鎮柳溝村豆腐宴也迎來一撥撥遊客,吃豆腐、賞海棠,疫情趨緩,人們盡情擁抱山風美景。飯店老闆王金蘭將黃豆豆腐、黑豆豆腐和綠豆豆腐進行加工烹飪。中午,在柳溝村村口的停車場,戴著紅袖標的管理員招呼著大家去幾米外的防疫登記點登記,測溫、掃描健康寶……發現無異常後管理員會發放一個綠色的健康碼。「這您貼好嘍,所有遊客一人一個,憑這綠碼才可以進出村裡的飯店、民俗院。」
  • 延慶柳溝村的豆腐為什麼好,有一個地方告訴你答案!
    (火盆鍋)是取暖的一種工具,村民將之改良,在火盆的上面放上鐵鍋,然後,放上白菜和豆腐進行燉煮。——延慶區井莊鎮柳溝村鄉情村史陳列室 講解員」柳溝村的豆腐之所以出名,是因為這裡是明清兩代,居庸關重要的駐兵要塞。北方冬季,駐兵和村民改良了取暖器具,將豆腐白菜加工成美食。
  • 延慶區井莊鎮綜合執法隊開展民俗戶執法檢查行動
    井莊鎮內民俗戶大多集中在柳溝村,為強化民俗戶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深入排查消除燃氣安全隱患,規範民俗戶經營行為,最大限度降低事故風險,近日,延慶區井莊鎮綜合執法隊開展民俗戶執法檢查行動。行動中,執法隊員走進柳溝村,逐一對柳溝村內民俗戶進行入戶檢查。
  • 延慶柳溝村 「鳳凰古城」裡的豆腐宴(組圖)
    柳溝村位於延慶縣城東南井莊鎮,距延慶縣城15公裡,距北京城區92公裡。村子在明清時期為屯兵駐地,至今保留有城牆、城門、古廟等遺蹟。古城完整時,據說站在村外山上俯瞰,形似一隻展翅飛翔的鳳凰,因此柳溝又被稱為「鳳凰城」。柳溝的火盆鍋由傳統習俗演變而來,因烹製方式和口味的特別,現已遠近聞名。
  • 打造「無違建鄉鎮」,井莊鎮再出「利劍」拆違
    為了打造「無違建鄉鎮」,同時全力維護城鄉規劃,井莊鎮聯合區農業農村局、規自委延慶分局執法隊等部門約談違建當事人,經多次溝通,達成一致,由當事人支持並配合拆除違建工作。
  • 延慶井莊鎮:「四個一」工程 打造燕羽清風廉潔文化品牌
    「今年井莊鎮紀委按照《延慶區廉潔文化建設行動計劃(2019―2022年)的實施方案》,打造燕羽清風廉潔文化公園,通過四個一的系列工程,塑造「燕羽清風」廉潔文化教育品牌。」井莊鎮紀委書記如是說。  一是每月一次廉政知識講座。
  • 「豆腐宴」上建議少點菜,延慶全區推廣點餐「減法」
    近日,延慶區號召全區數百家餐飲企業和餐館做起「文明餐桌」加減法,加減之間,對鋪張浪費說不,為光碟行動點讚,節約崇儉、文明用餐。因「豆腐宴」而馳名京郊的延慶區井莊鎮柳溝村,有近百家民俗戶。中午時分,柳溝村迎來一撥撥遊客,推開幾家民俗戶的門,人聲鼎沸,「豆腐宴」香氣四溢。
  • 北京閱讀季「書香鄉村·閱讀驛站」走進延慶
    10月24日,由北京市委宣傳部主辦的北京閱讀季「書香鄉村·閱讀驛站」走進延慶井莊鎮傳統文化體驗基地,並舉辦了「重陽登高望長城,知行合一書為道」為主題的閱讀活動。「書香鄉村·閱讀驛站」走進延慶(主辦方供圖)  活動當日,正值重陽節,來自延慶的小朋友們為大家獻上《重陽連誦》。
  • 聞「汛」而動 勝利凱旋——大成國資公司防汛救災青年突擊隊在行動
    按照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團省委、省國資委有關部署,大成國資公司黨委以「汛」為令、聞「汛」而動,積極履行國企社會責任。在出徵鄱陽縣三廟前鄉前夕,大成國資公司黨委對派出的青年突擊隊成立臨時黨支部,由大成國資公司紀委副書記、江西省第九批防汛救災青年突擊隊總隊長熊少勇擔任臨時黨支部書記,定期開展談心談話活動,並在抗洪救災一線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中共江西省委關於追授胡國運同志「全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的決定》,將黨旗插在防汛救災一線。
  • 讓黨旗在媯川大地高高飄揚丨延慶黨員 戰「疫」一線
    無論季節更替,還是應急級別調整,延慶區廣大黨員幹部全力以赴聚焦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艱巨任務,初心不變,熱情不減,聞令即動,眾志成城,始終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投身到基層防控工作中來,他們一頭扎進社區(村),敲門排查、站崗值守、測溫查證、配送物資……用自身模範言行築起守護延慶人民健康的鋼鐵防線,讓黨旗在媯川大地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 陳顯瓊:聞「汛」而動把群眾放在心中
    11日晚上9點,在接到上級關於洪峰過境潼南的通知後,陳顯瓊第一時間帶領大家行動起來,立即組建了一隻80餘人的防汛搶險隊伍,其中包括社區幹部、巡邏隊員、志願群眾等,深入社區低洼地段挨家挨戶動員,並幫助居民商戶及時轉移、有效安置,確保提前避讓落到實處。「查看涪江水情、幫助群眾撤離、巡邏巡查低洼地段、控制人員車輛進入……每一件事情陳書記都身先士卒、親歷親為,為我們樹立著榜樣。」
  • 堤上聞「汛」而動、堤下攜手創文
    堤上聞「汛」而動、堤下攜手創文——盤城街道有一對「最美夫妻檔」他叫王文斌,南京江北新區盤城街道雙城社區黨員;她叫周秀梅,盤城街道雙城社區婦女組長。
  • 延慶井莊鎮寶林寺村21天,垃圾分類「變形計」
    在井莊鎮寶林寺村的「婦女之家」裡婦聯主席孫彥萍正和其他執委、志願者商量如何推進落實「21天垃圾分類巾幗行動」井莊鎮作為區旅遊示範鎮柳溝的火盆鍋豆腐宴早已遠近聞名現在還增添了原鄉裡等精品民俗為動員廣大婦女助力創城攻堅「百日大決戰」進一步提升井莊鎮整體環境鎮婦聯緊緊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在區婦聯的指導下
  • 重陽 閱讀驛站進延慶
    DIY豆腐工坊製作酸漿豆腐 王遠 攝延慶小朋友為大家獻上《重陽連誦》,北京各區小學生及家人走進井莊鎮傳統文化體驗基地,參觀旱船博物館和艾草堂,了解旱船歷史、艾草文化,還在當地特色DIY豆腐工坊體驗親手製作酸漿豆腐。
  • 昔日荒地變綠茵場 延慶新增群眾運動場地萬餘平方米
    近日,位於延慶區沈家營鎮八裡店村的專項體育場正式向村民開放。幾個月前,這裡還是牧牛放羊、雜草叢生的荒地,延慶區體育局為改善民生、優化居民休閒環境。通過前期對群眾需求進行調研,累計投入200餘萬元對此處進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