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在延慶賞海棠,井莊鎮柳溝村豆腐宴引遊客嘗鮮

2020-12-17 北晚新視覺網

五一,京北延慶百花盛放,著名民俗村——井莊鎮柳溝村豆腐宴也迎來一撥撥遊客,吃豆腐、賞海棠,疫情趨緩,人們盡情擁抱山風美景。

柳溝村的豆腐品類豐富。飯店老闆王金蘭將黃豆豆腐、黑豆豆腐和綠豆豆腐進行加工烹飪。

中午,在柳溝村村口的停車場,戴著紅袖標的管理員招呼著大家去幾米外的防疫登記點登記,測溫、掃描健康寶……發現無異常後管理員會發放一個綠色的健康碼。「這您貼好嘍,所有遊客一人一個,憑這綠碼才可以進出村裡的飯店、民俗院。」

五一假期,客流回暖。飯店服務員正在接聽顧客預約用餐電話。

正是中午飯點,停車場裡不時有私家車魚貫而入,遊客們三三兩兩,前往民俗戶裡用餐。村口的一家民俗戶裡,已迎來了七八桌客人,步入200多平方米的餐廳,原來的30多張桌子撤去了一半,桌與桌間隔兩米,每桌客人不超過六人,顯得十分鬆快。上午在世園會遊覽了一圈,張岑專程帶著父母來柳溝吃豆腐宴。「嚯,還是一人40元,沒漲價,挺好!」看著牆上的價格表,張父樂呵地和老闆搭腔。

一桌豐盛的豆腐宴,菜品琳琅滿目,色香味俱全,引得不少城裡人來這兒嘗鮮。

「剛開工四天,都是您這樣的老主顧,物美價廉!」老闆王金蘭一邊忙著上菜,一邊和張父熱絡地聊著。不一會兒,大鍋小碟擺了滿滿一桌,中間的火盆鍋是主角,五花燻肉、白菜、鮮豆腐、凍豆腐、炸豆腐俱全,咕嘟嘟冒著熱氣,四周是獨具特色的農家菜,小蔥拌豆腐、拍黃瓜、涼拌木欖菜、油餅、燉小魚……冷熱搭配,足有二十多樣。上完菜,王金蘭還特意為每樣菜都放上了公筷、公勺。

柳溝村的民俗院已成規模。從城區趕來的情侶看到眾多飯店,挑花了眼。

不光王金蘭家,沿著柳溝村主街走幾家,民俗戶們的客流都在逐漸回暖,配公筷、一客一消毒、所有員工戴口罩……民俗戶們將疫情防控放在首位,讓客人安心在店用餐消費。

在村裡的豆腐DIY工坊,食客們可以親手製作豆腐,了解村裡的豆腐文化。

用過午餐,遊客們有的驅車前往附近的龍慶峽、永寧古城、野鴨湖等風景區遊覽,有的則入住了村裡的精品民宿。村北的一家四合院民宿裡,灰瓦石牆、紅亭木欄、綠池塘、大水車、滿院盛放的海棠花……漫步其中,真是久違了的愜意生活。「宅家兩個多月,出來走走真好,這美景太舒心了!」太陽西斜,從城區趕來的一對情侶攜手踱步,細看靜水流深、花開樹綠。

從4月25日開始復工到昨天,柳溝民俗戶已有59家恢復營業,佔到全村民俗戶的62%,接待人次達2300餘人次。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李瑤 文  潘之望攝

編輯:tf10

相關焦點

  • 延慶柳溝村 「鳳凰古城」裡的豆腐宴(組圖)
    柳溝村位於延慶縣城東南井莊鎮,距延慶縣城15公裡,距北京城區92公裡。村子在明清時期為屯兵駐地,至今保留有城牆、城門、古廟等遺蹟。古城完整時,據說站在村外山上俯瞰,形似一隻展翅飛翔的鳳凰,因此柳溝又被稱為「鳳凰城」。柳溝的火盆鍋由傳統習俗演變而來,因烹製方式和口味的特別,現已遠近聞名。
  • 「豆腐宴」上建議少點菜,延慶全區推廣點餐「減法」
    近日,延慶區號召全區數百家餐飲企業和餐館做起「文明餐桌」加減法,加減之間,對鋪張浪費說不,為光碟行動點讚,節約崇儉、文明用餐。因「豆腐宴」而馳名京郊的延慶區井莊鎮柳溝村,有近百家民俗戶。中午時分,柳溝村迎來一撥撥遊客,推開幾家民俗戶的門,人聲鼎沸,「豆腐宴」香氣四溢。
  • 北京延慶柳溝村豆腐宴很有「氣勢」 自助價堪稱物美價廉
    前幾天去八達嶺景區遊玩,到飯點時,朋友說,既然來到了延慶,應該去柳溝嘗嘗豆腐宴才算完美。於是,從長城腳下向東北方向驅車約半個小時,山路中一處拐角邊,碩大的山石上寫了兩個紅色的大字:柳溝。這便是我與這個古老村落打下的第一個照面。
  • 北京市延慶區柳溝"豆腐宴"不再燒煤改燒氣
    延慶區井莊鎮日前對柳溝村37戶民俗戶的80餘臺經營性小煤爐進行清退,不少民俗戶自覺將炭火盆改成了燃氣火盆,柳溝豆腐宴將更加節能環保。柳溝村最有名的就是「豆腐宴」了,多年來吸引著四面八方的客人。然而有很多民俗戶用的都是小煤爐,並不環保,全村決定清退小煤爐,井莊鎮還給予民俗戶每臺小煤爐100元的補貼,並要求其今後不再使用。
  • 玩轉媯川丨逛鳳凰古城、品特色豆腐宴……讓生活變得「有滋有味」
    來延慶小編帶您去井莊鎮柳溝鳳凰古城逛逛~提到延慶柳溝您腦海裡一閃而過的一定是遠近聞名的「豆腐宴」而現如今的柳溝能留住您的可不單只有豆腐宴第一站:遊鳳凰古城 品歷史文化柳溝村位於延慶城區東南井莊鎮村子在明清時期為屯兵駐地至今保留有城牆、
  • 延慶柳溝村的豆腐為什麼好,有一個地方告訴你答案!
    ——延慶區井莊鎮柳溝村鄉情村史陳列室 講解員」柳溝村的豆腐之所以出名,是因為這裡是明清兩代,居庸關重要的駐兵要塞。北方冬季,駐兵和村民改良了取暖器具,將豆腐白菜加工成美食。四百多年獨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這裡與眾不同的風俗文化。
  • 北京延慶寒假最值得帶娃去的地方曝光啦,考完就去!
    地址:北京市延慶區井莊鎮柳溝村尋味延慶享美食火盆鍋豆腐宴推薦理由>細品地道美食長城腳下的火盆鍋豆腐宴鍋里舖一層白菜放上好看美味的三色豆腐最後蓋上一層五花燻肉配上獨特熬製的高湯四溢的香味讓你不禁想要食指大動一桌的各色小菜也極為精緻綠豆豆腐清火去熱黑豆豆腐強身健體手工磨製的白豆腐香潤醇滑冬天來上一鍋,暖心暖胃地址:北京市延慶區井莊鎮柳溝村
  • 北京延慶柳溝香火盆鍋豆腐宴,好吃到河北人每個周末都要去
    柳溝村位於延慶縣井莊鎮,古稱鳳凰城。鄉村旅遊是村裡的主導產業,特別是以火盆鍋為核心的「豆腐宴」更是香飄京城,許多到周邊景點遊玩的市民都慕名來此。作為延慶縣火盆鍋的發祥地,柳溝村結合古城資源和新開發的三色豆腐:美容養顏的黃豆豆腐、滋補養腎的黑豆豆腐、清熱袪火的綠豆豆腐,創出「鳳凰城–火盆鍋–農家三色豆腐宴」品牌。柳溝豆腐宴:「豆腐宴」是中國傳統紅白喜事中的宴客禮儀用膳。
  • 延慶柳溝鍥而不捨點豆成「金」,別樣「寵愛」留下遊客「芳心」
    在井莊鎮柳溝村,人們守著一口古井,推上世世代代傳下來的石磨,揣著口傳心授的特色點豆腐「秘方」,以火盆相配。不但留住了八方食客還點「豆」成金,撐起了農民的錢袋子。過去,柳溝村民收入結構較為單一,以耕種大田和外出打工為主,一年到頭,人均收入不過4000元,年輕勞動力紛紛離村打工,柳溝村也成了「空心村」。
  • 滑雪、溫泉豆腐宴延慶冬天不單調
    柳溝豆腐宴火盆鍋。  (上接D14版)  天氣冷,冷有冷的好玩。春節期間,如果您沒有計劃長途旅行,就不妨選擇延慶一逛。八達嶺滑雪場緊鄰八達嶺長城景區,不僅有6條難易程度不同的雪道,還能為遊客提供完善的用餐和住宿服務。  溫泉養生  聖世苑溫泉大酒店、金隅八達嶺溫泉度假村和北京輝煌國際度假區「湯宮」的溫泉戲水都很不錯。北京輝煌國際度假區「湯宮」溫泉,擁有大型動感理療池、原湯池、中藥池、火龍浴、兒童戲水池等多個泡池,以及汗蒸等多樣化的桑拿浴。
  • 人均35元能吃啥,京郊延慶豆腐宴究竟有多好吃,河北人都去排隊吃
    柳溝村,古稱鳳凰村,是鳳凰古城。古城歷史悠久,仍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研究價值。全市總面積6.3萬平方米。還有城牆、城門、古廟等遺蹟。明清時期,村裡有駐軍、十八廟、衙門、當鋪,城市繁榮。歷史上也有「鳳凰城」之稱,因為它從村外的山上俯瞰古城,像一隻展翅的鳳凰。
  • 北京延慶柳溝豆腐為啥有名?答案就藏在這間屋子裡
    延慶區井莊鎮柳溝村,一個因火盆鍋豆腐宴而聲名鵲起的小村。要問為什麼這裡的豆腐如此出名,全村122戶民俗戶幾乎都能講得出關於豆腐的歷史文化故事,因為這些都被寫進了柳溝鄉情村史陳列室。陳列室的設計風格為歷史底蘊和現代氣息相結合,分為「扼敵護京駐軍鎮」「人傑地靈話柳溝」「古鎮美食迎賓朋」「柳溝村大事記年表」四部分。△陳列室序廳,展出了一段用明清時期長城遺址的城磚堆砌而成的長城。一走進陳列室,映入眼帘的是一段長城。
  • 十一 帶你吃遍延慶美食
    柳溝村在傳統火盆鍋的基礎上,對豆腐進行開發,做出美 容養顏的黃豆豆腐、滋補養腎的黑豆豆腐、清熱袪火的綠豆豆腐。創出「鳳凰城——火盆鍋——農家三色豆腐宴」。製作時以一主鍋為主,放入五花燻肉、白菜、鮮 豆腐、凍豆腐、炸豆腐等。其特點是以素為主,葷素搭配,油而不膩。四周配以具有農家特色的三個輔鍋,三個小碗,六個涼菜,取三羊開泰、四平八穩、六六大順之意。
  • 最全最實用的延慶冰雪地圖!走起~
    冬天來延慶,長城內外的晴雪疊嶂不能錯過,龍慶峽冰燈的流光溢彩不能錯過,龍灣「冰雪樂活節」的歡樂旅程更不能錯過!地址:北京市延慶區舊縣鎮北京龍灣國際露營公園諮詢電話:61152260(二)井莊鎮祈福冬奧冰雪嘉年華
  • 北京延慶官廳水庫:京郊觀鳥最佳地點 還有火盆鍋豆腐宴暖身子
    GO提示相對於北京城區,延慶地區冬季溫度要低上2-3度,因此要格外注意防寒保暖。到了延慶,還可以吃一頓熱氣騰騰的「火盆鍋豆腐宴」暖暖身子。在火盆上放一沙鍋,加以白菜、豆腐、五花燻肉等,就成了火盆鍋,如今延慶柳溝村在傳統火盆鍋的基礎上,創出「鳳凰城-火盆鍋-農家三色豆腐宴」。
  • 延慶柳溝酸漿豆腐火了十年
    延慶柳溝村雖然距離市區近百公裡,可在北京,少有人不知柳溝。但比柳溝這個地名更讓人熟悉的,是這裡的味道。與其說是柳溝的名氣大,不如說是這裡的豆腐宴家喻戶曉。酸漿點豆腐比起滷水或石膏豆腐,味道更天然純淨,而按人頭算餐費,每人三四十元的價格就能品嘗到滿滿一大桌子二十餘種菜餚。
  • 北京的豆腐宴多了,但有幾個這價錢還能吃得這麼有「氣勢」?
    前幾天去八達嶺景區遊玩,到飯點時,朋友說,既然來到了延慶,應該去柳溝嘗嘗豆腐宴才算完美。於是,從長城腳下向東北方向驅車約半個小時,山路中一處拐角邊,碩大的山石上寫了兩個紅色的大字:柳溝。這便是我與這個古老村落打下的第一個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