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慶柳溝酸漿豆腐火了十年

2020-12-20 騰訊大燕網

  延慶柳溝村雖然距離市區近百公裡,可在北京,少有人不知柳溝。但比柳溝這個地名更讓人熟悉的,是這裡的味道。與其說是柳溝的名氣大,不如說是這裡的豆腐宴家喻戶曉。酸漿點豆腐比起滷水或石膏豆腐,味道更天然純淨,而按人頭算餐費,每人三四十元的價格就能品嘗到滿滿一大桌子二十餘種菜餚。人少您也不用愁,店家總結這裡豆腐宴的特點就是:人多量多,人少量少,種類不減。要想在京郊吃到最地道又物美價廉的農家豆腐宴,您來柳溝準沒錯兒。

柳溝三人份豆腐宴。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攝

因柳樹得名 因豆腐出名

  柳溝位於延慶區中心偏西南方向,距離北京城區近百公裡。雖然並無確切史料記載,可相傳柳溝古時候的舊稱很美,曾因北城門外形似鳳的兩隻翅膀,南門外的南關,長得像鳳尾,整個古城好像一隻展翅高飛的鳳凰,所以這裡又被稱為「鳳凰城」。

  幾百年前的明朝,這裡難有消停的時刻,為防韃靼進犯,嘉靖帝先後在這裡修起土長城和柳溝古城。這裡地處群山之中,通往延慶的道路有的更是「山路十八彎」。但是提起柳溝的名字,大概絕大多數人都有所耳聞。

柳溝村一角。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攝

  與得名於大片柳樹和被洪水衝刷出的深溝相比,更有名的,是這裡的豆腐。幾百年後,要塞之地滄海桑田,這裡沒有因為任何遺址名聲遠揚,倒因為曾經在北方冬季裡,駐軍們和當地村民由取暖器具加以改良,配以豆腐白菜而製成的火盆豆腐十裡飄香,柳溝這才有了名氣。

  與人們印象中傳統的石膏豆腐和滷水豆腐不同,「酸漿點豆腐」稱得上是柳溝豆腐的精髓。利用豆漿發酵而成的酸漿,代替豆腐滷水石膏用於豆腐凝結,使得柳溝豆腐與別的豆腐相比,蜂巢小孔更多,因此豆腐也最大程度吸收湯汁味道,口感更佳豐富醇香。

  按人收餐費 每人三四十

  早在兩年前,柳溝一整年接待遊客的數量已經超過89萬人次。兩年後的現在,或許是因為不遠處世園會開幕的原因,即使是平日,還未真正走進村莊,便可見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車輛。若趕在飯點前後到,一打開車門就能聞到空氣中瀰漫的淡淡飯香,循著飯香無論走入哪一家的大門,在這裡等待人們的都能稱得上是一桌盛宴。

  想在柳溝吃一場正兒八經的豆腐宴,哪怕只有兩個人,也不太可能拘束於小方桌。尋常餐廳裡,十人一桌的大圓桌,是柳溝任意一家豆腐宴農家院的標配。您要想找「規格」小一點、精巧一點的,在這算是件難事兒。不過,您可別被大圓桌嚇得捂緊了錢包,走遍北京城,您也找不出像柳溝這樣,每人三四十元的餐費,還能吃得如此豐盛可口實惠的宴了。

豆腐宴的主菜熱氣蒸騰滋滋作響。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攝

  一個大圓桌之上,以豆腐、白菜、燻肉為主要食材的火盆鍋,是唯一「端坐」中心巋然不動的主角。桌面轉盤上,講究的店家會擺滿三個輔鍋、三個小碗、六個涼菜,老話兒說這是取三陽開泰、四平八穩、六六大順的意思。

  不過據新京報鄉村頻道記者了解到,目前柳溝豆腐宴擺桌的樣式不拘一格,柳溝人確實實在,哪怕遇到擺放方式沒什麼章法的店家,桌子上也會有不少於二十碟的菜餚,有念念不忘的爐箅子小油餅、細膩香醇的豆花湯、隔老遠能聞到香味的炒牛肚……

爐箅子小油餅。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攝

  「菜竟然還沒有上全嗎?」這是食客看到老闆接連不斷擺盤上菜後,幾乎每桌都會說的一句話。有人說「擺滿了算」當是柳溝店家們心中的不二法則,也或許就是在這滿桌子的菜裡,最能體現出北方人的豪爽熱情。

  白晝到凌晨 店家忙不停

  1001是龐維在柳溝開的農家院的編號,這個編號通常被柳溝人稱作是民俗號,開了十年左右的老店,民俗號多在100之前,龐維說自己在柳溝開農家院的時間不算早,「但也有幾年了」。好在院子的位置不錯,在規整的胡同中算是臨街。

  多數情況下,臨近飯點時,若是沒有客人,龐維通常只坐在自家胡同口,見有人走進,才起身招呼。和龐維一樣低調的是她鋪面的門臉,除了在門口和門框上豎有招牌,小院與普通又有點考究的院落沒什麼不同。走到其中,才看到四五張大圓桌依次擺放,龐維告訴記者,自家的院子在柳溝也就算中等偏小的,只做餐飲,無法提供住宿。記者走進院落時,正碰到遠從城南邊大興來的客人,而且還是帶遠道而來的廣東朋友過來,只見這桌客人坐定後不久,二十六道菜就會悉數上齊。

輔鍋小雞燉蘑菇香氣四溢。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攝

  龐維說自己其實並不是柳溝本地人,但自己家也離柳溝不遠——就在隔壁村。因為曾經和丈夫在縣城開過餐館,考慮到柳溝離家更近些,這才終於在家附近租下院落落了腳。「柳溝現在開豆腐宴農家院的大概有幾十上百家。最開始的時候,豆腐宴是15元一位,除了主菜豆腐和些許主食,其他的小菜極少。」龐維說,雖然幾年間隨著物價上升,豆腐宴漲到了如今35元-40元一位的價格,但菜品的種類也越來越豐富。龐維回憶,面對價格上漲,首先不適應的其實是商戶,「有時大家甚至會覺得過意不去,各家各戶也就又會儘量多添一些菜品,豆腐宴的桌子上也就越來越緊湊了。」

  打從近中午來的第一撥客人之後,便是龐維腳不沾地的一天的開始。

  人少分量少 種類不能減

  而柳溝除了有能招攬生意的路邊農家院,也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胡同小院。

  王曉晶9年前開的柳溝81號院,相比於臨街院落,她的吃住一體小院更顯清靜,這裡也是柳溝屈指可數的幾家延慶區評選的「世園小院」之一。

趕上節假日,小院裡座無虛席。受訪者供圖

  王曉晶是土生土長的延慶柳溝人,她說自家的農家院,是家裡新蓋房子時臨時起意的結果。王曉晶總結,柳溝豆腐宴各家各戶的模式,大多相同,概括為十二個字就是人多量多,人少量少,種類不減。

  院落不臨街,經營下去靠的主要都是回頭客,王曉晶通常會把豆腐宴的主食和配菜擴充到30種以上,她說為了留住回頭客,作為柳溝本地人自己更想做出些品質。

  王曉晶告訴新京報記者,雖然柳溝的酸漿豆腐很特別,可也並非各家各戶手工製作,而是由村內三四家豆腐店鋪統一手工製作而成。各個農家院只有在頭一天晚上預訂,才能確保在第二天「有豆腐吃」。在春夏旺季,每家豆腐店都會從凌晨忙到中午,陸續將豆腐送往各家。

豆腐宴全家福。受訪者供圖

  每塊兩三斤的酸漿豆腐,比成年人的手掌大了不止一圈。王曉晶說,自家在旺季時,每回預訂都是十塊起步,而路邊的那些鋪面,對於豆腐的需求也就更多。每天的預訂量有時也並非那麼準確,「訂少了可就傻眼了,只能去別家買,興許壓根兒就買不到了。」

  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王曉晶小院裡的二十間客房全部住滿。生意好當然令人高興,可隨之而來的忙碌,也是大多數柳溝農家院主們都會經歷的既痛苦又滿足的過程。

  王曉晶說,一到了小長假,自己一天的生活是從早上五點開始的——提供住宿的農家院除了午飯晚飯,早餐也是必須準備的內容。來來往往的客人可以熱鬧到夜裡十二點,「最近世園會開幕了,柳溝也迎來了客流的小高峰,有的客人到得晚,在院子裡一坐就坐到了深夜。」

  (原標題:柳溝酸漿豆腐 三四十元豆腐宴憑啥火十年)

相關焦點

  • 北京延慶柳溝豆腐為啥有名?答案就藏在這間屋子裡
    要問為什麼這裡的豆腐如此出名,全村122戶民俗戶幾乎都能講得出關於豆腐的歷史文化故事,因為這些都被寫進了柳溝鄉情村史陳列室。柳溝鄉情村史陳列室位於柳溝新區東側旅遊諮詢中心下層,面積180平方米。陳列室的設計風格為歷史底蘊和現代氣息相結合,分為「扼敵護京駐軍鎮」「人傑地靈話柳溝」「古鎮美食迎賓朋」「柳溝村大事記年表」四部分。
  • 來北京延慶,一定要吃遍特色美食呦
    據說延慶舊縣城中心點原來有個閣,以閣底下為界,西衙南市東商北坊。西衙是衙門,南街是集市,東街是商埠,北街是作坊。 民國時期,東街有一家商號叫「慶霖祥」生意十分紅火。但就在最興旺的時候,一天晚上突然起火,不僅自己燒了個灰飛煙滅,還連累左鄰右舍受牽連。因為災情嚴重,眾人對火都有些忌憚。由此,延慶縣城留下個歇後語,慶霖祥著火——完了完。 從此以後,街上再賣火燒水牌上不許寫「火燒」改為「火勺」。
  • 延慶有座山,叫半塊豆腐,周邊好玩景點眾多
    在北京的延慶區,有一座很有趣的山,名叫半塊豆腐,其地處延慶與河北赤城的交界處,是延慶盆地西北側的山峰,海拔約1157米,每年都會有大批戶外愛好者來此穿越。半塊豆腐山的得名,源於其山體如同半塊豆腐,其實也像塊豆腐乾。
  • 延慶柳溝村的豆腐為什麼好,有一個地方告訴你答案!
    ▽戳視頻了解「在柳溝,豆腐是非常有名的,這裡就是用微模做了一個製作豆腐的場景。(火盆鍋)是取暖的一種工具,村民將之改良,在火盆的上面放上鐵鍋,然後,放上白菜和豆腐進行燉煮。——延慶區井莊鎮柳溝村鄉情村史陳列室 講解員」柳溝村的豆腐之所以出名,是因為這裡是明清兩代,居庸關重要的駐兵要塞。北方冬季,駐兵和村民改良了取暖器具,將豆腐白菜加工成美食。四百多年獨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這裡與眾不同的風俗文化。
  • 初冬的早晨太冷,延慶柳溝豆腐宴如此暖人
    延慶柳溝,一個民風淳樸的小山村。以火盆豆腐宴聞名京城,每天慕名而來的遊客絡繹不絕。今天,幾個老同學相繼打電話,強拉硬拽的把我帶到了柳溝,說是來品一品這味覺盛宴。我心裡納悶,看著他們詢問:這大冷天涼颼颼的,怎麼想的,來吃豆腐宴?
  • 重陽 閱讀驛站進延慶
    DIY豆腐工坊製作酸漿豆腐 王遠 攝延慶小朋友為大家獻上《重陽連誦》,北京各區小學生及家人走進井莊鎮傳統文化體驗基地,參觀旱船博物館和艾草堂,了解旱船歷史、艾草文化,還在當地特色DIY豆腐工坊體驗親手製作酸漿豆腐。
  • 延慶柳溝鍥而不捨點豆成「金」,別樣「寵愛」留下遊客「芳心」
    在井莊鎮柳溝村,人們守著一口古井,推上世世代代傳下來的石磨,揣著口傳心授的特色點豆腐「秘方」,以火盆相配。不但留住了八方食客還點「豆」成金,撐起了農民的錢袋子。過去,柳溝村民收入結構較為單一,以耕種大田和外出打工為主,一年到頭,人均收入不過4000元,年輕勞動力紛紛離村打工,柳溝村也成了「空心村」。
  • 北京延慶柳溝香火盆鍋豆腐宴,好吃到河北人每個周末都要去
    作為延慶縣火盆鍋的發祥地,柳溝村結合古城資源和新開發的三色豆腐:美容養顏的黃豆豆腐、滋補養腎的黑豆豆腐、清熱袪火的綠豆豆腐,創出「鳳凰城–火盆鍋–農家三色豆腐宴」品牌。柳溝豆腐宴:「豆腐宴」是中國傳統紅白喜事中的宴客禮儀用膳。
  • 北京延慶寒假最值得帶娃去的地方曝光啦,考完就去!
    >冰天雪地去滑雪萬科石京龍滑雪場推薦理由地處郊區延慶柳溝冰雪嘉年華從雪景到設施,再到休閒娛樂都是高品質,高水準!這個冬天在柳溝冰雪嘉年華你就可以看到、玩到、冰爽到!地址:北京市延慶區井莊鎮柳溝村尋味延慶享美食火盆鍋豆腐宴推薦理由
  • 延慶柳溝村 「鳳凰古城」裡的豆腐宴(組圖)
    柳溝村位於延慶縣城東南井莊鎮,距延慶縣城15公裡,距北京城區92公裡。村子在明清時期為屯兵駐地,至今保留有城牆、城門、古廟等遺蹟。古城完整時,據說站在村外山上俯瞰,形似一隻展翅飛翔的鳳凰,因此柳溝又被稱為「鳳凰城」。柳溝的火盆鍋由傳統習俗演變而來,因烹製方式和口味的特別,現已遠近聞名。
  • 十一 帶你吃遍延慶美食
    火盆鍋火盆是舊時我國北方農村冬季燒碳取暖器具,在其上放一砂鍋,加以白菜、豆腐、五花燻肉等,則成火盆鍋。柳溝村在傳統火盆鍋的基礎上,對豆腐進行開發,做出美 容養顏的黃豆豆腐、滋補養腎的黑豆豆腐、清熱袪火的綠豆豆腐。創出「鳳凰城——火盆鍋——農家三色豆腐宴」。
  • 北京市延慶區柳溝鄉情村史陳列室的老物件展示豐富文化內涵
    火盆鍋、迎恩石、豆腐宴、長城磚、「鍋盔牧肉」……這些陳列在延慶區柳溝鄉情村史陳列室、下花園村民俗文化館的老物件無一不向人們展示了柳溝村深厚的歷史文化的底蘊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如今,這裡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探訪,以柳溝為例,2017年,柳溝村接待遊客89萬人次,旅遊收入達6000多萬元。
  • 柳溝豆腐宴沒吃到豆腐
    約好了朋友一起去柳溝玩一圈(他想睡炕,覺得很好玩,沒嘗試過),於是周末開車直奔主題。早起開了一個多小時車,來到柳溝,因為直接導航的某農機院,就直接進村子了,感覺沒啥人呢。午飯和晚飯一般按人來,兩個人100元,有幾種類型的豆腐。早飯10元一個人,油餅豆漿粥之類的。
  • 滑雪、溫泉豆腐宴延慶冬天不單調
    柳溝豆腐宴火盆鍋。  (上接D14版)  天氣冷,冷有冷的好玩。春節期間,如果您沒有計劃長途旅行,就不妨選擇延慶一逛。  火盆鍋  火盆是舊時我國北方農村冬季燒炭取暖器具,在其上放一砂鍋,加以白菜、豆腐、五花燻肉等,則成火盆鍋。柳溝村在傳統火盆鍋的基礎上,對豆腐進行開發,做出美容養顏的黃豆豆腐、滋補養腎的黑豆豆腐、清熱去火的綠豆豆腐。創出「鳳凰城——火盆鍋——農家三色豆腐宴」。製作時以一主鍋為主,放入五花燻肉、白菜、鮮豆腐、凍豆腐、炸豆腐等。其特點是以素為主,葷素搭配,油而不膩。
  • 人均35元能吃啥,京郊延慶豆腐宴究竟有多好吃,河北人都去排隊吃
    如今,延慶柳溝已經商業化。標準化的餐廳豆腐宴和一波又一波的遊客來到這裡。費用也從8年前我在農家院裡吃的每人18元變成了每人35元。但味道不如以前了。柳溝豆腐宴。這裡最有名的食物是「豆腐宴」。秋天也是火鍋的季節。和你的朋友坐在熱氣騰騰的火鍋前。火鍋裡滿是豆腐(白、綠、黑),還有炸豆腐和燻肉。多煮點絕對好吃!
  • 露天書攤擺起來,「閱讀驛站」車開進北京延慶
    當地的小學生和他們的家人來到延慶井莊鎮傳統文化體驗基地,參觀旱船博物館和艾草堂,了解旱船歷史和艾草文化,還在當地特色DIY豆腐工坊體驗親手製作酸漿豆腐。曹雪芹紀念館副研究員、中國紅樓夢學會理事樊志斌還講述了北京民俗的相關話題。
  • 周末休憩之地延慶:百裡山水美如畫 豆腐宴席樂滿堂(二)
    圖片來自海報時尚網隨著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成功申辦,延慶進入了國人的視野,之後必將掀起延慶旅遊熱。延慶是京郊的縣城,風景優美,是周末或短節假日出遊的好地方。根據規劃,連接北京和張家口的高速鐵路將於2019年前後完工,到時候,從北京城到延慶只需20分鐘,比現在縮短了一個多小時。北京延慶地處北京市西北部,旅遊景點眾多,且一年四季風景如畫,各有特色。既有繁花盛開的花海,又有綠水青山;既有潺潺細水的溪流,又有水花四濺的瀑布;既有自然生態景區,又有人文景觀。延慶,是一個適合旅行放鬆的綠色畫廊。
  • 五一假期在延慶賞海棠,井莊鎮柳溝村豆腐宴引遊客嘗鮮
    五一,京北延慶百花盛放,著名民俗村——井莊鎮柳溝村豆腐宴也迎來一撥撥遊客,吃豆腐、賞海棠,疫情趨緩,人們盡情擁抱山風美景。柳溝村的豆腐品類豐富。飯店老闆王金蘭將黃豆豆腐、黑豆豆腐和綠豆豆腐進行加工烹飪。
  • 北京延慶柳溝村豆腐宴很有「氣勢」 自助價堪稱物美價廉
    前幾天去八達嶺景區遊玩,到飯點時,朋友說,既然來到了延慶,應該去柳溝嘗嘗豆腐宴才算完美。於是,從長城腳下向東北方向驅車約半個小時,山路中一處拐角邊,碩大的山石上寫了兩個紅色的大字:柳溝。這便是我與這個古老村落打下的第一個照面。
  • 帶你穿越燕羽山之羽毛尖上的豔遇,品柳溝火盆牛肚,豆腐宴
    登頂後,可以向東下山到果園村吃牛腹宴,或者徒步到柳溝吃豆腐宴。 柳溝是一座古城,有城牆、古樹、古廟,豆腐宴會聞名首都,遊客絡繹不絕。柳溝豆腐宴是中國傳統紅白喜事中宴客的禮儀。 現代菜食文化的崛起擴大了豆腐宴的外延,有中國傳統食文化的精華,融入了現代健康的飲食觀念。 是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相結合的產物。 是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