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總會有那麼一些自我懷疑的瞬間:
當孩子膽小如鼠,縮在你懷裡不敢見人
當孩子達不到目的就大哭打滾,半天也哄不好
當孩子和你大喊大叫,對你說各種難聽的話
……
你是否感到萬分沮喪,開始懷疑自己把孩子慣壞了,懷疑自己的教育方式。
其實,一個孩子是不是被慣壞了,能夠從外在的表現看出來。
當孩子有下面幾種行為表現時,很有可能是被家長慣出了壞毛病。
家長們一定要謹慎對待,防微杜漸。
01 凡事以自我為中心
在寵溺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做事情都以自己為中心,不考慮他人的感受。
這種孩子在家裡不尊重長輩,常對人大喊大叫。
生活中會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況,當家長跟孩子說話的時候,孩子搖頭晃腦,根本聽不進去。
爸媽或者長輩在說話的時候,他們常常打斷、插嘴,更甚的還會讓長輩「閉嘴」。
還有的孩子想要玩具,但是因為家長不給買,孩子就會打罵家長。
在學校裡,孩子性格驕縱,不懂得和其他的小朋友分享,不會換位思考關心別人,很難跟同學、老師融洽相處。
02 從不主動幹活,自理能力差
被寵壞的孩子,自理能力大多都很差。
有些家長總是喜歡為孩子所包辦一切,不管大小事務。在這種包辦式家庭教育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依賴父母,獨立性差。
有的孩子長到六七歲,衣服不會穿、鞋帶不會系,甚至吃飯還讓餵........這往往都是因為父母的過度保護助長了孩子的惰性和依賴性。
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懂得自理和做家務,作為父母,愛孩子除了給他最夠的愛和保護,讓孩子學會獨立,給予他嘗試的機會一樣重要。
03 亂發脾氣
被寵壞的孩子總是會亂發脾氣,別人稍微不順從他,就不分場合的發脾氣。這是被家長慣壞典型的表現。
在寵溺中長大的孩子孩子往往有一種心態: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誰都管不了我。
他們覺得在家裡父母長輩都聽自己的,就認為全世界都要聽自己的,遇到不順心的事,想通過自己發脾氣,來讓家長妥協自己。
沒有人喜歡和亂發脾氣的人交往,控制不住脾氣的孩子,人際關係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亂發脾氣還會讓人覺得做事情緒化,不理智,對事業上也會有負面影響。
對孩子不能一味的寬容溺愛,如果做錯了事情,要給孩子及時指點糾正,不能因為年齡小,就一味地遷就,捨不得孩子哭。
要讓他明白,無理的要求,不會得到滿足,即使他發脾氣,哭鬧不止也沒用。
慢慢的,他自己就會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逐漸地有了自己的行為準則,孩子的情商會得到很好的發展。
04 索求無度
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幾乎每天都包圍在孩子提要求的聲音裡:
「我覺得好,一定要給我買」
「我就要吃冰激凌」
「不要你們管,我就要現在出去玩嘛」
……
類似這樣「得寸進尺」的要求常常讓很多父母不知如何是好。你滿足一個,後面又會有好幾個索求等著你。
然而現實中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家長,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總是滿足孩子各種要求。
一些父母缺少經驗,沒有自己的教育原則,在面對孩子的要求時,不知道哪些可以滿足,哪些是要拒絕,哪些可以延遲滿足,就乾脆都滿足。
其實,不分時間,不顧孩子的長遠發展,一味滿足孩子要求,對孩子的身心發展十分不利。
孩子會逐漸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方式,貪心、自私,生活、學習習慣差、缺乏自律能力。
想要孩子獲得長久的幸福,父母就要對孩子的欲望有所節制。
家長對於孩子的要求要選擇性滿足,對於不恰當的要求堅定拒絕。不要因為孩子的無理取鬧或是撒嬌賣萌而輕易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