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8個月的嬰兒立規矩?孩子容易被寵壞,還是可能會缺愛?

2020-10-03 琉璃凝華6

有個新手媽媽很煩惱,她的孩子八個多月了,大部分時間都是她在帶。

產假結束之後,孩子的外婆來幫忙帶。這個媽媽煩惱的是,最近孩子餓極了就哭鬧。

然後孩子爸爸就特別不耐煩,指責這個媽媽把孩子慣壞了,說孩子現在就知道通過哭鬧來達到目的了,以後一定會被寵壞。

還說都是當媽媽的不會管教孩子,現在錯過了最佳管教時間,把孩子毀了。

管教?8個月?已經錯過了最佳管教時間?

老實說,這幾個詞湊在一起,挺讓人目瞪口呆的。

1、養育孩子,家長需要懂點育兒知識

很顯然,這個描述裡的問題表明,家長需要學習點育兒知識了,特別是當爸爸的。

為人父母不需要考試,但了解點育兒常識還是很有必要的。

因為,如果家長能稍微懂點育兒知識和常識,可能就會發現,很多時候,大人以為的問題,根本就不是問題。

如果說8歲的孩子總以哭鬧為手段,來達成目標、實現願望,那確實需要教育、糾正一下了。

但仔細一看,是8個月的嬰兒。

一個8個月的嬰兒,不會說話、不會寫字,也不懂其他溝通方式,那麼,當孩子餓的時候,並且還是「餓極」的時候,他們除了哭,還能做什麼呢?

並且,很多嬰兒不但餓的時候哭,他們困了、尿了、拉了、不管哪裡不舒服了,都要哭。

哭,是嬰兒很重要的表達方式,感覺這個也不是多麼深奧、多麼難以理解的常識吧,甚至都不能稱作育兒知識,頂多叫常識。

2、別不耐煩,哭是嬰兒正常且重要的表達方式

嬰兒餓了,只有哭才能引起大人注意,來給他們餵奶。這是對嬰兒的最基本照料,如果連這種都被認為是「寵壞」孩子,「嬌縱」孩子,那孩子也太容易被寵壞了。家長對於「寵壞」的標準也太低了。

這樣的話,以後長大一些,給孩子吃飽飯、給他們買玩具、做好吃的,每一樣是不是都可以當做是「寵壞」孩子?

管教、立規矩這類詞語,出現在8個月嬰兒的世界裡,還是早了一些。

這個時候的嬰兒,需要被滿足的,首先是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例如吃喝拉撒睡這些。也需要家長的呵護和疼愛。這是一個嬰兒成長的最基本生理和心理需求。

3、無論爸爸媽媽,都儘量參與到育兒中來

指責別人總是容易的。

特別是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發現,越是帶孩子多、出力多的人,反而被指責得多。

想想也是,做得多,"犯錯"的機率一定更多。

做甩手掌柜和吃瓜群眾的,多半也沒什麼犯錯機會,指指點點起來特別理直氣壯。

有的爸爸,孩子都很大了,也根本不知道養孩子是怎麼回事。

因為不懂,所以對孩子的性格、特點、成長規律一無所知。當孩子的一些活動影響到自己時,就開始指責帶孩子的人。

4、不要總希望孩子表現得,和家長期望的一模一樣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

就算是一個家庭裡的孩子,表現也可能是有天壤之別的。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思想。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特別是嬰幼兒。

看別人家的孩子,總是很快就長大了。但只有自己養孩子之後,才知道可能會經歷些什麼。

孩子健康成長、好習慣的養成等等,都需要家長付出時間、精力和耐心,很多東西都是需要培養的。

如果家長總是要求孩子表現得,和自己想像的、期望的一模一樣,註定會失望。

5、有的孩子不是被寵壞,而是可能會缺愛

並且,我還想說的是,孩子也並沒有那麼容易被寵壞。

很多孩子長大以後,可能會發現,自己其實是缺愛的,而不是被寵壞。

經常有一些給孩子的愛不夠的家長,反而會覺得自己對孩子太寵愛,特別擔心會慣壞孩子。就像有些家庭條件不太好的家庭,往往擔心自己的孩子亂花錢一樣,其實可能孩子手裡本來就沒多餘的錢。

誇孩子兩句,就擔心孩子驕傲。

給孩子買件漂亮衣服,就擔心孩子太關注外表。

對孩子和顏悅色一點,就擔心以後管不了孩子。

孩子表達一點不同意見,就覺得孩子是「頂嘴」,「不聽話」。

就覺得自己把孩子慣壞了……

就是這樣的家長,他們總是擔心自己會慣壞孩子,覺得自己太寵孩子。其實,對於他們的孩子來說,只是缺愛,而不是被寵壞。

有時候,某些家長對於孩子的一些表現,所表現出的不滿和挑剔,會讓人覺得:

這樣的家長,需要的不是一個人類孩子,可能更需要一個機器人,輸入自己想要的指令,就能準確執行。表現得和自己的預期分毫不差。這樣才對。

相關焦點

  • 家長總是擔心「孩子被寵壞」?孩子還很可能會缺愛
    有個新手媽媽很煩惱,她的孩子八個多月了,大部分時間都是她在帶。產假結束之後,孩子的外婆來幫忙帶。這個媽媽煩惱的是,最近孩子餓極了就哭鬧。然後孩子爸爸就特別不耐煩,指責這個媽媽把孩子慣壞了,說孩子現在就知道通過哭鬧來達到目的了,以後一定會被寵壞。還說都是當媽媽的不會管教孩子,現在錯過了最佳管教時間,把孩子毀了。管教?8個月?
  • 你的孩子被寵壞了嗎?被寵壞的孩子常有的4個特徵,中一個也不行
    被寵壞的孩子,常有的4個特徵 1、沒有規矩 如果孩子有上述行為,說明他毫無規矩,已經處於被寵壞邊的緣了,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身上的陋習都是父母嬌慣縱容的結果。 愛玩、調皮、好動是所有孩子的天性,但也正是因為孩子年齡小,才更需要父母正確的引導和教育。
  • 父母把孩子寵壞的8個表現,你家娃有沒有?
    現在的孩子普遍都受到家人的寵愛,可如果一味寵愛下去,不去幫孩子樹立規矩,不訓練孩子獨立做事的能力,時間長了,不僅會對孩子成長不利,還會讓父母自食其果。那麼,孩子怎麼就算被寵壞了呢?看看以下孩子被寵壞的10大表現,父母來對號入座,看看自己家孩子中了幾條吧。
  • 汪培珽:真正的愛,不會寵壞孩子
    你好愛孩子,但是,你會不會怕愛給得太多,可能寵壞了孩子?許多父母都可能出現過這樣的疑惑,甚至從一開始就控制自己愛孩子的劑量,深怕寵壞了孩子。我從來不怕。沒有人告訴過我任何教育理論,但是從我養育第一個孩子開始,我有多少愛,我就給多少。我從來不怕我的愛可能寵壞孩子。
  • 孩子被寵壞的8大表現,父母快看看自己家孩子佔了幾條
    現在的孩子普遍都受到家人的寵愛,可如果一味寵愛下去,不去幫孩子樹立規矩,不訓練孩子獨立做事的能力,時間長了,不僅會對孩子成長不利,還會讓父母自食其果。那麼,孩子怎麼就算被寵壞了呢?看看以下孩子被寵壞的10大表現,父母來對號入座,看看自己家孩子中了幾條吧。
  • 把孩子「慣壞了」?也許是家長需要學點育兒知識
    有時候,當一些家長提出一些育兒問題時,你會發現,不是孩子有問題,而是家長需要學習育兒知識。就像有個媽媽說,她家裡孩子8個月了,最近孩子要吃奶前,餓極了就要哭鬧。結果,孩子爸爸認為,孩子被媽媽慣壞了,現在都知道通過哭鬧來實現願望,是當媽媽的不會管教,寵壞了孩子。
  • 孩子被寵壞的這幾個特徵,一旦出現,父母就該警惕了
    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裡長大的孩子,有著來自大人們給的疼愛和寵愛,這自然是幸福的。但對於家長來說,這個「愛」的程度也是要掌握分寸的,寵愛就是裝入瓶中的蜜糖,一旦超過了某一個度,就會溢出來成了溺愛。接下來這裡舉例了幾個孩子被寵壞的特徵,如果孩子出現了這幾個特徵,哪怕不是被寵壞的小孩,都要及時更正。
  • 乾貨|你到底是寵愛孩子還是溺愛孩子?看看你家孩子被寵壞了嗎?
    在很大一部分父母的觀念裡是分不清「愛」和「寵」的,以愛的名義去寵溺孩子,愛是雙向的,是孩子與父母都可以感覺到對方給予的溫暖,是適度的,是有原則的;寵是單向,是孩子對父母一味的索取,是無節制無原則的。零食、玩具,只要孩子想要,父母就會買給他;玩ipad、看電視,沒有時間限制,只要孩子撒個嬌,父母就會允許他,只要是孩子想要的,父母在經濟可承受範圍內都會滿足,有時候,孩子一開始可能被拒絕,但父母忍受不了孩子的哭鬧或央求,最終也滿足了孩子,父母的這種一味的滿足縱容,是寵孩子的典型行為,也是毀孩子的行為!
  • 孩子出現這4個特徵,多半是被寵壞的跡象,很多父母卻不以為然
    很多教育專家都曾提出,父母不能太寵溺孩子,這將不利於孩子的成長,還會為孩子誤入歧途埋下隱患。一個被父母寵壞的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呢?我們一起來看下面這個例子。父母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很難把握好「寵」的程度,一不小心就會把「寵愛」變「寵溺」。當父母給孩子恰到好處的愛,這是寵愛;當父母給孩子的愛太多,範圍太廣,可能就會變成寵溺,會對孩子的成長起到反作用。
  • 孩子有這5個特徵,是被寵壞的徵兆,不能再慣著!
    文丨悠悠愛孩子,不能嬌慣溺寵,要有分寸,不要把孩子寵成「熊孩子」還不自知。下面這5個特徵,是孩子被寵壞的徵兆,家長們千萬不要再繼續慣著。做事先談條件,說明在孩子心裡缺乏主人翁的心態,更缺乏責任感。孩子有這種徵兆,家長若不能及時給予糾正,反而還慣著,容易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沒有責任心,好吃懶做的人,長時間這樣下去,毀的還是孩子的人生。
  • 孩子被寵壞的4個徵兆,出現一個家長就要警惕了
    他爸回道: 那是別人家的孩子,該有他自己的爸媽管教,但是插隊就是違反規則的,會讓別人討厭。 老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規矩就是一種行為約束。 如果,孩子從小,就沒大沒小的,沒有一點規矩禮貌,長大後可想而知,會被周圍的人所排斥和孤立。
  • 孩子出現以下徵兆,說明被寵壞了
    有了寶寶,家長都會儘量滿足孩子的要求。但是在教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會把孩子寵壞。好多不知所以的爸媽和老人都還在孩子淘氣之後使勁誇:這麼聰明,以後肯定有出息!於是各種被寵壞的小屁孩就出爐了,俗稱"熊孩子"。小時候被寵壞,長大了是禍害。
  • 為什麼孩子會被寵壞?金錢教育的魔力
    很多時候,家長自以為對孩子的愛和保護,其實並不是對孩子的成長真正有利的。比如當問到家長,為什麼孩子有各種不好的行為表現。很多家長都會回答說是因為孩子被寵壞了,而孩子一出生本來是純潔無瑕的,那寵壞的孩子就一定跟家長的教育分不開了。一般來說,被寵壞的孩子有四個主要共通點,但不一定同時出現。
  • 李玫瑾:孩子有這4種表現,這是被寵壞的徵兆!
    4點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這絕非成人的自私,而是為孩子一世著想的遠見。」然而生活中還有一些孩子,覺得自己被愛是應該的,父母就該這樣對我,從父母那裡得到東西也是理所當然,父母全心全意的照顧,最後換來的卻是責備與挑剔。
  • 兒童育兒專家李玫瑾:孩子有這4種表現,這是被寵壞的徵兆!
    兒童育兒專家李玫瑾:孩子有這4種表現,這是被寵壞的徵兆! 大學的罪犯心理學教授,長期從事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的育兒專家李玫瑾老師說過:「教育孩子要趁早,寵愛孩子是可以的,但是不能溺愛,被溺愛的孩子沒前途。」
  • 孩子擔心完不成作業而自殺,媽媽痛哭!網友:缺愛的孩子真可憐
    孩子的媽媽,看著白布下的孩子,心裡的後悔不言而喻,不管怎麼哭喊,孩子也不可能回來了。缺愛的孩子一般有這4種表現:異常懂事很多家長都喜歡懂事、聽話的孩子,但是,大多數家長可能不知道,這樣的孩子可能是因為缺愛,怕被父母討厭或者拋棄
  • 10個跡象表明您可能正在養育一個被寵壞的孩子
    但是有時候,父母對孩子無私的寵愛,讓他們的生活儘可能舒適以及保護他們的意願可能會導致一個完全相反的結果。事實上,兒童心理學家一直在致力於解決這一問題。他們稱其為 「被寵壞的兒童綜合症」,其特徵在於兒童日常行為所表現出來的某些模式。
  • 「愛」與「規矩」
    他說,「我得感謝我父母,特別是我母親,母親在家裡是很有規矩的。」他們家的一大規矩是,無論哪個孩子都應感恩桌子上的食物,不論喜不喜歡都應該把它吃了,如果不喜歡吃而不吃飯的話,那麼,第二頓吃的一定是同一種食品。媽媽的說法是,等到肚子餓了,一定會吃的。
  • 愛孩子也得做規矩,育兒過程中的愛與規矩你把握好分寸了嗎
    在生活中我們給孩子做規矩最常用的辦法就是懲罰!簡單、粗暴、當下有效,但這並不是長久之計,孩子最大的感受是恨而不是規矩。如果用愛的方式給孩子做規矩,孩子會覺得規矩是愛的一部分!每個父母都是愛自己孩子的,但溺愛孩子就會讓孩子變得沒有規矩,過分的給孩子做規矩就會擔心孩子缺愛。其實「愛」和「規矩」並不是完全對立,家長完全可以將「愛」和「規矩」同時教給孩子。
  • 孩子有這4種表現,這是被寵壞的徵兆,中一個都要警惕
    文|淘媽家長愛孩子,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能被父母寵愛的孩子都是幸福的。但是很多家長在愛孩子這件事上不能很好的把握分寸,一旦掌握不好分寸,寵愛就變成了溺愛,這就不是愛孩子,而是害孩子了。如果你家孩子有這4種表現,這就是被寵壞的徵兆,中一個都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