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孩子也得做規矩,育兒過程中的愛與規矩你把握好分寸了嗎

2020-08-27 伊童老爸

在生活中我們給孩子做規矩最常用的辦法就是懲罰!簡單、粗暴、當下有效,但這並不是長久之計,孩子最大的感受是恨而不是規矩。如果用愛的方式給孩子做規矩,孩子會覺得規矩是愛的一部分!

每個父母都是愛自己孩子的,但溺愛孩子就會讓孩子變得沒有規矩,過分的給孩子做規矩就會擔心孩子缺愛。其實「愛」和「規矩」並不是完全對立,家長完全可以將「愛」和「規矩」同時教給孩子。

分享幾個用愛給孩子做規矩的方法:

案例1:到超市購物,孩子把貨架上的商品翻亂。

反面教材:別翻了,再翻叫你媽來收拾你!

正面教材:寶貝,你來幫我挑一袋最大的薯片吧!

總結:轉移注意力法!把孩子不當的行為轉移到幫家長做事上或者其他有趣的事情上去!孩子會很樂意去幫你做事從而忽略了正在進行的不當行為!

此方法適用於不太嚴重的或者偶發性的問題!


案例2:孩子在超市亂跑

反面教材:煩死了,再跑晚上不用回家了,睡在超市好了!

正面教材:寶貝,我不喜歡你這個樣子!你這樣跑來跑去會撞到其他人,妨礙到被人購物!

總結:表達強烈的反對立場,並讓孩子了解問題本身的影響!看到爸爸媽媽嚴肅的樣子,孩子會有所收斂,在知道了問題嚴重性之後孩子會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並不恰當!

此方法適用於行為後果比較嚴重,必須馬上糾正的問題!


案例3:孩子把從家裡帶出來的玩具弄丟了

反面教材:又弄丟了,都給你買了多少次了,以後玩具都不可以帶出來了。

正面教材:寶貝,你要保管好自己的玩具哦,希望下一次能讓它跟你一起回家!

總結:表明你的期望。已經發生了的過錯不要過分追究,表明你對孩子下一次行為的期望。下一次有類似行為發生的時候孩子就會想起你跟他說過的話了。

此方法適用於問題影響小,並不是主觀上故意的行為。


案例4:逛街的時候孩子到處亂跑

反面教材:要跑你就跑遠點,別讓我再找到你。

正面教材:寶貝,別跑!你可以選擇在這邊圖書館看書或者跟媽媽一起走!

總結:給孩子選擇權,給孩子兩個或者多個合理的並且是我們能夠接受的選擇,給他滿滿的尊重,而不是強迫。

此方法適用於行為相對頑固,但也有可以其他可替代的選擇的問題。

四個小案例,給出了四個小建議。爸爸媽媽們可以有選擇性的使用哦。也可以在評論區留下您的想法!

相關焦點

  • 「愛」與「規矩」
    他母親說,「媽媽永遠愛你,但你必須先把廚房收拾乾淨。」他只好再回去整理,後來又來回哭了幾次,與媽媽講了同樣的話,媽媽也還是同樣回答他,「媽媽永遠愛你,但你必須先把廚房地上收拾乾淨。」John的媽媽說得很好,「媽媽永遠愛你,但你必須把廚房地上擦乾淨。」「愛」與「規矩」是教育的兩面,缺了任何一面,就不能成為教育了。沒有「規矩」的「愛」只能是溺愛,那樣教育出來的孩子永遠長不大。
  • 好的教育,是規矩和愛並存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的書是:《規矩和愛》點擊音頻播放作為家長,都會面臨教育孩子的苦惱,有的管得太多太嚴,不斷給孩子立規矩,結果造成孩子壓抑,叛逆;有的又崇尚所謂的自由開放,放任孩子天性,過於寬容和溺愛,結果造成孩子無法無天沒有規矩情商低。想讓孩子既守規矩又能自由成長,似乎是一件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事情,但事實就是如此嗎?
  • 「愛與規矩」-育兒知識分享
    孩子需要愛,更需要規矩, 你不給孩子做規矩, 孩子就要給你和社會做規矩。 規矩是愛的規矩, 愛是融合規矩的愛, 規矩和愛的統一才能成就孩子的未來!
  • 好的教育,要愛與規矩並存
    在沒有規矩的愛中長大,孩子會失去感恩;在沒有愛的規矩中長大,孩子學會了自卑;在沒有規矩也沒有愛中長大,孩子失去了敬畏;在規矩和愛中長大,孩子學會了謙卑和自信。偏偏這個時候不教育,等到需要中考高考的時候,事關孩子命運的時候,想起來管孩子了,他會聽嗎?聽的進去嗎?即便沒有條件也要創造條件,小樹一旦長歪了,想要矯正必然是痛苦的過程。孩子的問題、孩子的叛逆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
  • 孩子那麼小,需要做規矩嗎?做規矩的雷,你踩了幾個
    這裡說的沒有愛不代表父母不愛孩子,而是指沒有建立愛的連結,比如有的家長平時很忙,很少有時間跟孩子在一起,還有的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把他們扔到老家,等上學了才接到身邊。好不容易和孩子一起,相處下來發現孩子身上的一些問題,就想好好管教一下。由於孩子跟家長之間親密連結不夠深,家長在做規矩時孩子容易產生牴觸情緒,導致孩子跟家長進一步的疏離,甚至產生離家出走的念頭。
  • 左手規矩右手愛,「熊孩子」也能變自律
    那問題來了,你說這也沒用,那也沒用,你來支個招唄,什麼才是真正有效的好方法?今兒,大招來了!親子教育專家認為,家庭中所面臨的育兒問題,究其原因是家長不懂得怎麼跟孩子相處,不知道孩子需要歸屬感和價值感。而正面管教理念,或許會為問題的解決提供另一種思路。
  • 把握教育孩子的分寸,軟硬兼施會更好
    比如說我家寶寶現在兩歲半,面臨的問題就是上幼兒園上幼兒園面臨的問題就是尿褲子的問題,其實他什麼都懂,他什麼都會做,但是他就是不做,有時候我真的想給他換一個規矩,無規不成方圓,必須告訴他上廁所之前必須把褲子脫下來,確保不會尿到褲子的前提下再開始尿尿。但是我也屢屢受挫,他經常褲子脫一半就站著尿了,或者是跑到馬桶邊兒上屎已經出來一半兒了。
  •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愛孩子和「立規矩」,從來不是一道單選題!
    讓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時間久了,他才會在成長中學會自立自強。3.有些責任,必須孩子自己擔著經典繪本《我永遠愛你》中就有這樣的對話:阿力:「如果我把枕頭弄得羽毛滿天飛,你還愛我嗎?」媽媽:「我永遠愛你,不過,你們得把羽毛收拾起來。」
  • 最好的教育,就是把愛和規矩同時交給孩子
    有一位媽媽是二戰時遺留在上海長大的猶太人後裔,後來帶著孩子回到以色列,她努力去做一個中國式的好媽媽,心甘情願地為孩子操勞一切。有一天,她的一位鄰居老太太看不下去了,走過來劈頭蓋臉訓斥她的大兒子,說他已經是大孩子了還像廢物一樣看著母親忙碌卻不知道照顧母親,然後,這位老太太又轉過頭來訓斥沙拉,別以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親。
  • 哈佛教育學博士歷時三年打造經典:《規矩和愛》
    而且去拿杖的短短幾秒鐘時間也是一種緩衝,幫助我們冷靜下來,不帶憤怒的打孩子。打孩子之前需要用語言交流。用語言清楚而理性地告訴孩子為什麼要打他,打幾下,是樹立規矩權威的過程。不是我要打你,是規矩要打你,規矩在父母之外,父母之上。這個過程對父母的要求很高,父母要能控制情緒,言簡意賅,但是態度要堅決。打孩子需要愛。當沒有憤怒時,打孩子變得艱難無奈。
  • 金寶貝天津梅江中心:《規矩和愛》講座圓滿成功
    作者:依依媽媽  6月23日下午,天津市區近期難得的好天氣,筆記受邀參加在天津迎賓館6號樓會議廳舉行的《規矩和愛》大型育兒講座。  金寶貝天津梅江中心邀請到美國哈佛大學教育學博士王濤先生做了主題為《規矩和愛》的大型育兒講座,到場人數將近400人,現場氣氛熱烈,座無虛席。
  • 做有原則的父母,培養懂規矩的孩子
    3.有些責任,必須孩子自己擔著經典繪本《我永遠愛你》中就有這樣的對話:阿力:「如果我把枕頭弄得羽毛滿天飛,你還愛我嗎?」媽媽:「我永遠愛你,不過,你們得把羽毛收拾起來。」阿力:「如果我把畫畫的顏料灑在妹妹身上,你還愛我嗎?」媽媽:「我永遠愛你,不過,你得負責給妹妹洗澡。」
  • 如何把「愛和規矩」同時給孩子!
    愛孩子,怕他沒規矩;管孩子,怕他缺愛。怎麼辦?父母總在愛與規矩之間,很難抉擇。我們深愛著孩子,看到他們不開心,自己也會難過,但是為了樹立規則意識,我們又不能無條件地順著家裡的熊孩子。那麼「愛」與「規矩」之間的平衡點到底在哪裡?生活中,「懲罰」已經成了很多家長最常用的殺手鐧了。的確很好用。也很省事。似乎身邊所有的家長都是這麼做的。
  • 「愛與規矩」——育兒知識分享
    愛孩子,怕他沒規矩;管孩子,怕他缺愛。怎麼辦? 其實,我們可以將愛和規矩,一起教給孩子。 用愛的方式去給孩子立規則,孩子才能感受到規則是愛的一部分;用懲罰的方式去給孩子規則,孩子感受到的是恨,而不是規則。
  •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了解孩子,把握分寸!
    我們怕孩子走錯人生路,所以一門心思地指導孩子、教授他們技能、糾正他們的過錯,卻忘記了親子關係最重要的元素,那就是與孩子們共享快樂時光,與他們一起歡笑、一起成長。根據幾十年的心理輔導以及教育子女的經驗,作者指出,要解決子女的問題,得先解決父母的問題——後者才是最重要的。那麼,在育兒的過程中,父母應該怎麼實現自我成長?真正良好的親子關係又該怎樣建立呢?
  • 有愛又懂規矩 孩子才有未來
    現在很多家長都有這樣一個觀念:認為在孩子小時候,應該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有些規矩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會懂。還有家長覺得,對孩子約束太多會讓孩子變得畏首畏尾,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但自古以來,講規矩、懂規矩、守規矩,一直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樹德立人。
  • 我們愛孩子,但不妨礙我們立規矩
    有家長說:「我們是有立規矩,但孩子畢竟還小嘛,總愛耍賴,他高興就好,規矩長大了自然就會懂的。」 其實,正因為孩子還小,不懂得判斷自己言行是好的還是壞的,如果一味地縱容,孩子容易為所欲為,成為別人眼中的「熊孩子」。
  • 【好文】做人做事,必守的規矩!
    什麼是規矩?規矩,是一種存在。自然規律是規矩——四季輪迴、物種演化,五運六氣,無不遵循著某種自然法則,你得遵守了,這是對自然規矩的敬畏。 社會習俗是規矩——行為習慣、生活倫理,包括約定俗成的各種「老理兒」,這個,你也得不要違背了,約束你做事的規矩,這是你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舒適的基本規矩底線。 規章制度是規矩——法律法規、組織紀律、村規民約,你同樣得遵守了,這是不可輕易觸碰的社會規矩高壓線。
  • 好的教育,是愛與規矩並存,缺一不可
    愛孩子,怕他沒規矩;管孩子,怕他缺愛。怎麼辦?真正的愛,是有規矩的愛;真正規矩的愛,是體現愛的規矩!界限,是約束,更是一種保護,一個沒有界限感的孩子,註定會在未來的社交中受挫! 其實,我們可以將愛和規矩,一起教給孩子。
  • 《規矩和愛》:何時給孩子立規矩最管用?這4個方法很有效
    我們都聽過一句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矩就像是仁愛中的克制。規矩對於一個家庭而言就像是法律對於一個國家這麼重要,有了規矩,孩子才能在家庭中健康成長。家庭中需要愛,但是規矩同樣重要。一味的寵溺不僅會讓孩子養成飛揚跋扈的性格,還會毀了孩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