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給孩子做規矩最常用的辦法就是懲罰!簡單、粗暴、當下有效,但這並不是長久之計,孩子最大的感受是恨而不是規矩。如果用愛的方式給孩子做規矩,孩子會覺得規矩是愛的一部分!
每個父母都是愛自己孩子的,但溺愛孩子就會讓孩子變得沒有規矩,過分的給孩子做規矩就會擔心孩子缺愛。其實「愛」和「規矩」並不是完全對立,家長完全可以將「愛」和「規矩」同時教給孩子。
分享幾個用愛給孩子做規矩的方法:
案例1:到超市購物,孩子把貨架上的商品翻亂。
反面教材:別翻了,再翻叫你媽來收拾你!
正面教材:寶貝,你來幫我挑一袋最大的薯片吧!
總結:轉移注意力法!把孩子不當的行為轉移到幫家長做事上或者其他有趣的事情上去!孩子會很樂意去幫你做事從而忽略了正在進行的不當行為!
此方法適用於不太嚴重的或者偶發性的問題!
案例2:孩子在超市亂跑
反面教材:煩死了,再跑晚上不用回家了,睡在超市好了!
正面教材:寶貝,我不喜歡你這個樣子!你這樣跑來跑去會撞到其他人,妨礙到被人購物!
總結:表達強烈的反對立場,並讓孩子了解問題本身的影響!看到爸爸媽媽嚴肅的樣子,孩子會有所收斂,在知道了問題嚴重性之後孩子會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並不恰當!
此方法適用於行為後果比較嚴重,必須馬上糾正的問題!
案例3:孩子把從家裡帶出來的玩具弄丟了
反面教材:又弄丟了,都給你買了多少次了,以後玩具都不可以帶出來了。
正面教材:寶貝,你要保管好自己的玩具哦,希望下一次能讓它跟你一起回家!
總結:表明你的期望。已經發生了的過錯不要過分追究,表明你對孩子下一次行為的期望。下一次有類似行為發生的時候孩子就會想起你跟他說過的話了。
此方法適用於問題影響小,並不是主觀上故意的行為。
案例4:逛街的時候孩子到處亂跑
反面教材:要跑你就跑遠點,別讓我再找到你。
正面教材:寶貝,別跑!你可以選擇在這邊圖書館看書或者跟媽媽一起走!
總結:給孩子選擇權,給孩子兩個或者多個合理的並且是我們能夠接受的選擇,給他滿滿的尊重,而不是強迫。
此方法適用於行為相對頑固,但也有可以其他可替代的選擇的問題。
四個小案例,給出了四個小建議。爸爸媽媽們可以有選擇性的使用哦。也可以在評論區留下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