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幼兒園的老師,作為孩子的父母,都希望給孩子最多的愛,最好的東西,給予他廣闊的空間,依著他的個性特點自由而快樂地成長和發展。
但俗話講,無規矩不成方圓。有家長說:「我們是有立規矩,但孩子畢竟還小嘛,總愛耍賴,他高興就好,規矩長大了自然就會懂的。」
其實,正因為孩子還小,不懂得判斷自己言行是好的還是壞的,如果一味地縱容,孩子容易為所欲為,成為別人眼中的「熊孩子」。
偉才認為,所謂自由,是讓孩子在守規則的前提下,自由的活動。
我們愛孩子,但我們必須立規矩。
圖片來源:江蘇阜寧偉才幼兒園
有些事,不能慣
和孩子約定好每天只玩半個小時iPad,但孩子一哭鬧,大人就妥協了,於是又多玩了半個小時。
這是很多家庭的通病: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底線。這會讓孩子越來越「精明」,視原則為無物。
在幼兒園裡,一日生活老師會安排得明明白白的。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絕對不可以做,唯在規矩限定範圍內,才可以自由活動與探索。
有的事,必須孩子自己做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小,或者因為孩子做事磨蹭,就幫孩子把萬事包辦了,認為長大自然就會了。
其實在孩子每個年齡段,都有他們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幼兒園裡,老師會引導孩子自己穿脫衣服、鞋襪、整理書包,學會使用勺子、筷子,也許一開始做得慢,做得不好,但老師會耐心教,用心鼓勵,甚至舉行自理能力比賽,孩子們在遊戲氛圍裡和自己比賽,和別人比賽,你會發現,其實小朋友們做得可好了!
圖片來源:廣西貴港凱旋國際偉才幼兒園
愛從來不是大包大攬,教會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幫他解決問題,這才是真正的愛,他才會在成長中學會自立自強。
有些責任,必須孩子自己承擔
作為教育者,我們有責任告訴孩子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孩子犯了錯,應該要求孩子為自己的錯誤言行承擔後果,讓孩子有面對錯誤的誠實和勇氣。
家園共育,這四個規矩要從小養成
01粗野、粗俗的言行不能有
如果孩子出現了粗俗的言行,我們要幫助孩子明辨是非,幫助孩子調整和處理自己的情緒。
引導孩子思考,學會如何對待自己想要的東西,想出更好的辦法來處理問題,以得到自己的東西或者想要達成的目的。
圖片來源:湖南郴州臨武偉才幼兒園
02別人的東西不可以隨便拿
有的孩子往往很難分清自己和他人,只要是自己喜歡的東西,他就會毫不猶豫地伸手去拿。
我們應該有意識地幫助孩子建立自己與他人的界限。幫助孩子更好的區分「你的」、「我的」,知道不是自己的東西就是別人的,別人的東西不能拿,而「我的」東西歸我自己支配。
03不可以隨意打擾別人
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當別人在忙或交談的時候隨意打斷是不禮貌的。
引導孩子學會換位思考,讓他知道被別人打擾是很不開心的事情,讓孩子學會耐心等待。
圖片來源:湖北武漢水岸星城偉才幼兒園
04做錯事要道歉
在孩子犯錯的時候,除了教育他之外,可以要求孩子對自己說一聲對不起,如果是大人錯怪孩子了,也要向他道歉。
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跟孩子一起遵守規矩。
愛孩子,是出於我們的本能;給孩子立規矩,卻是我們的責任。
規矩與愛的統一,才能讓孩子成長為有責任、有擔當的大人,成就孩子更好的未來。